《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五)

觀成法師講述 陳其斌整理

從〈解怨釋結〉談到「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解怨釋結第九之餘〉品的重點告訴我們:眾生的怨結,都是歷劫以來,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出來的果報。這業力的運作與它和因果、輪迴的關係,令我們聯想到一連串人生的問題:生命是怎樣起緣的?為什麼眾生會輪迴六道之中?誰決定生死的流轉?「我」有個一個永恆的主體嗎?這主體是由神創造嗎?人為什麼有種種痛苦與煩惱?誰決定我們的命運?

「人生猶如幻中幻,塵世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

這首詩是元朝中峰明本禪師寄贈高麗王的開示偈,寓意甚深,且能引起行者對「生命起源」的疑情,所以不少禪和子都以此「我是誰」為「話頭」,縱然參之一時未能豁悟,亦可啟迪智慧。

生命的起源,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謎。眾生從無量劫以來,輪迴於三界六道之中,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亦不知從何而去?究竟什麼驅使我們來到這個熙攘營役的塵世,到最後又匆匆離去呢?從「業感緣起」〔註一〕的觀念去分析,一切眾生都是因身、口、意所造的業力牽纏而流轉生死的,然而,這生命的流轉是什麼一回事呢?我們若要了解生死輪迴的真相,應以三個角度去探討:

﹙一)這「我」究竟是誰?

﹙二)這「我」的生命如何﹙為何﹚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

﹙三)認識生命的緣起外,必須努力實踐佛法,從修證中,使生死的流轉得到還滅(停止﹚。

現略表如圖:

248

我是誰 

從「業感緣起」的觀念去分析,生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合而成的:

色蘊(巴利語:rupa-kkhandha英譯:form)〔註二〕:指眼、耳、鼻、舌、身,即生理機體,屬於物質界(英譯:materiality)、是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

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界(英譯:spirituality)。受蘊(巴利語:vedana -kkhandha英譯:feeling)是對外境的感受作用;想蘊(巴利語:sanna-kkhandha英譯:the aggregate of perception)是感受時的想像作用;行蘊(巴利語:sankhara-kkhandha英譯:the aggregate of clinging)是感受想像後而引發的思維造作;識蘊(巴利語:vinanna-kkhandha英譯:the aggregate of consciousness)是對境認知了別事物的心識總體。

「我」就是五蘊的組合體,是存在的,所以凡夫認為五蘊就是我。此「我」有精氣實體,從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這「有我」的見解是根本煩惱。凡夫內執於「我」,自然外執。

於「我所」(境),遂生貪、嗔、癡、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因業力垢纏而受報,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

從時間的角度去分析,萬物皆是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的,故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過去的消逝了,現在的正在瞬息萬變,未來的尚未發生,所以一切都處於無常之中,是名「諸行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態,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

從空間的角度去分析,諸法仗因託緣而現生滅相,渺小如個人尚無獨立自主的實體可言,更何況宇宙萬物?凡夫沒有永恆、獨立、自主的體性,祇有剎那新陳代謝的五蘊身心。當一期的生命報盡時,又轉投到另一新生命去,是名「諸法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我見」,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常」。眾生妄執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業,煩惱縈纏,流轉生死,受苦無窮,如能悟解「無我」,依佛法去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則能漸漸降伏煩惱,令惑業不起,證入諸法實相,是名「寂靜涅槃」。    

諸法實相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亦即是超越了眾生的經驗範圍,所以它的存在不能被肯定或否定。試問以眾生有限的智慧,怎能去證明「本體」的絕對存在呢?即使能夠證明,結果都是與現象界、精神界、修行、證悟無直接的關係,所以不應該堅持探討一個絕對的答案。釋迦牟尼佛說法時也有十四項問題是不予作答的,名曰「十四無記」,都是與世間起源有關的論題,因為佛陀認為此十四問題會引起激烈的鬥諍,且涉及繁纍與冗長的辯證與論述,虛耗寶貴光陰,對修行無甚益處,故不予置答。

話雖如此,為了啟發眾生知見,大乘佛法以「緣起」為基礎去闡釋「無我」: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亦由因緣而滅,並無一個獨立、永恆、不變的「我」。

但是,以「無我」去解答「我是誰」不過是否定論題而已,並非答在問處,必須從主觀「人我」這個狹隘的觀點,轉移到客觀世界廣義的「生命緣起論」〔註三〕去解讀。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證悟到的「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巴利語:paticca-samuppada-anga 英譯:antecedental and simultaneous occurence)。現在先略表如下,再逐一解釋:
248

備 註

漢譯 巴利語 英譯
無明 Avijjā Insentience
Sankhārā Mental formation
Viññāṇa Perception
名色 Nāmarūpa Idenity & Entity
六入 Saḷāyatana Six sensory fields
Phassa Cognition
Vedanā Feeling
Taṇhā Emotional reaction
Upādāna Personalization
Bhava Existence
Jāti Birth
老死 Jarā-maraṇa Aging & death

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
情緒過程:Affective Process
苦的過程:"Dukkha"

主觀的「我」與客觀的「世界」
時間與空間
Subjective SELF (Atta) & Objective 
"World" (Loka). Time and Space.

「有我存在於世上」
"Being Self in the World"

出現主體與客體之別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e
(Upādāna) & Objective (Aupādāna)

 

註一:對於生命存在的探究,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業感緣起」指出:由這一生到下一生的生命流轉歷程,都是由自己所造的「業力」牽引而生。有情眾生的果報有「正報」與「依報」之別。正報中有美醜、智愚、貧富等諸種差別;依報中有地域、文化、歷史、社會等差別。此等果報的苦厭樂愛,千態萬狀,一一皆由業力之所招感。芸芸眾生各自作業,構成複雜的因果關係,遂形成此世界千差萬別的現象。解釋此等差別現象,即佛陀所說「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

註二:巴利語是古代印度一種語言,是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一帶的大眾語。佛陀就是用這種語言說法的,所以弟子們也用這種語言記誦他的經教。

註三:佛教的生命緣起論與一般的生命源起論不同。一般論說是直線式的思維,有始有終,有生有滅的「有為法」。佛法的緣起論是圓融的,猶如時鐘從零點走到十二點,每針所指是某時的開始,亦同是某時的結束,起點即是終點,生滅同時。這是圓形的思維,無始無終的時空觀,所以《釋教三字經》說:「無始終,無內外,強立名,號法界。」 

 


生命究竟從何處來?死後將往何處去呢?佛法說:生命是由十二緣起的流轉而來的。若今生不能依佛法修行,成就正覺﹙或往生彌陀淨土﹚,則死後必會帶業再投生於六道輪迴之中。

何謂「緣起」?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成。「因」是生命的根源;「緣」就是生命賴以存續的各種條件。生命不是突然而有的,都是由於這些相互依存的條件不斷變化而產生的。 生死流轉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釋迦牟尼佛從經驗中覺知眾生流轉生死的原因,遂向眾生闡述「十二緣起流轉門」〔註一〕,令眾生明白生命的緣起及痛苦產生的原因,從而依佛法去修證,還滅〔註二〕了生死流轉的種種因緣,邁向超越生死苦惱,究竟常樂的「無上正等正覺」。

「十二緣起流轉門」可以從粗顯﹙事相﹚與微細﹙理性﹚兩個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粗顯的就是人生由投胎到死亡的過程;微細的就是人的每一心念。無論是從人生百年或是刹那一念的角度來看,十二因緣中不斷重覆的因果關係﹙總相﹚就是「無明緣行」,指出眾生是因為無明﹙巴利語:Avijja 英譯:Insentience or ignorance) 而造出種種身、口、意三業,導致現世的老、死、憂、悲、苦、惱以及一期又一期的生死流轉。若要在輪迴不息的生命流轉中找一個切入點來觀察分析並不容易,卻也並非不可能,因為十二因緣流轉也在人的每一心念中,所以佛法的要旨是指出眾生必須修心,才能止息生死流轉,即是主張藉着淨化自己的心靈,來達到圓滿幸福的人生。

552

 

從一念到一生皆從因緣而生

十二緣起闡述一期生命由生到死的歷程,也可以顯現一念之間的生滅過程。整個三世兩重因果〔註三〕的人生,都是由無量相續不斷,剎那不停的心念所構成的。《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這說明了作為千差萬別的現象,「一切」存在於本體的「一」念之中。生命現象儘管千差萬別,其「唯心」則是一致而沒有差別的,所以從現象中可知本體,從本體中可知現象,如嘗一滴海水就可知所有海水之鹹味。這道理令我想起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一首詩:

 

To see a World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1757-1827)         

綜觀法界

一粒沙裏看出一個世界

一朵野花裏有一個天堂

把無限盡握於手掌 

將永恆一瞬間收藏                                   

 

一切生命的現象,表面上看雖然有差別,而從唯心所現這一角度來看,則其性質為一(唯心) ,故能互相成立而無妨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小互融,重重無盡。華嚴宗稱之名「事事無礙法界」。

佛陀說十二緣起為的是要解釋眾生流轉生死的因果關係,與其經歷憂、悲、苦、惱的原因和過程,而不是為生命的最初源頭(第一因)提供答案。自我的存在、世界的形成和生死的流轉都是基於十二因緣而起。如果能正確透徹地理解十二緣起,便能扭轉固有「執我」的思惟模式,不再隨順業力的洪流而轉,現生能改善整個人生觀,從而修學佛法,遏止生死相續,安住於究境清淨的真如本體。

這十二支因緣,環環相扣而又同時並生。這個過程並不是隔歷不融,沒有涇渭分明的先後次第;而是如同骨牌效應一樣,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第一塊骨牌(無明)被啓動時,另外的十一支因緣亦同時生起,互為影響。這股動力一旦展開了,便如冰川雪崩般越滾越大。眾生根本難以抗拒這股力量,於是不斷作業,流轉生死,輪迴於苦海之中。每一段生命承受種種悲歡離合、衰老、疾病、死亡、憂慮和恐懼等等苦痛。

當眾生藉着觀察「生命十二緣起流轉門」而看到心與外境接觸的過程,並知悉自己的心如何運作,才能掌握修行的下手處。若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能「轉識成智」,截斷煩惱緒的波濤,乃至生死的洪流,泯滅一切苦惱,讓心念回歸到原本的清净與自在。

以上是「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的略序,下期開始講內容。

註一:十二緣起(巴利文:Paticca samuppāda,英譯antecedental and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意即令事物生起的條件與事物形成的根源,當中有一種「緣生緣滅」的必然性,即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註二:還滅,即還歸於本來的清淨的覺性。「還」是歸還,「滅」指業緣滅盡而不再出現。為何說「還滅」而不單說「滅」呢?因為已生的業緣不能滅,未生的業緣必須使不再生,現在則須修學佛法,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於本來的清淨體性。《圓覺經》說:「凡夫於無生滅中妄見生滅,故成流轉」,因六根六塵本自「無我」,清淨無染,但凡夫則以為「有我」,遂妄生貪嗔癡等煩惱而作業受報,流轉生死。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使六根各歸復本來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次第而滅,故說還滅。於十二緣起法中分為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註三: 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兩重因果:即過去因生現在果,現在因生未來果。請參照下表:

552

 

 

百年間的生命——生老病死的歷程

人生是一場由無明編織而成的夢,無奈我們無法控制夢中任何事情。正如《楞嚴經》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註一〕眾生因為一念無明而造業,展開了難以止息的生死流轉,但這個生命的存在,就如同海水生起的一個泡沫,即生即滅,頃刻水泡破滅了,便了無痕跡。弘大如海亦是緣生緣滅的現象,更何況一個微小的水泡呢!

人生隨着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經過不同的階段。眾生的心態、成長和生活經歷,三者互相影響,交織出一個接一個的生命故事,而「十二緣起」就是它的結構。正如「十二緣起」在一念中產生,每一個人生階段中亦具足「十二緣起」﹙圖一﹚。以下嘗試用人生各階段﹙圖二﹚來分析生命的流轉:

 

第一階段:
前生至今生入胎期(無明緣行)

前生有多少?我的前世死後如何投胎到今生?這一切是誰決定的呢? 

從無始以來,眾生經歷了無量世的生死相續,訴說不盡。這生命的流轉是由無明〔註二〕所帶動的,所以說「無明緣行」。「緣」是因緣果報的種種條件與其千絲萬縷的關係。「行」是指這些「緣」驅使眾生造作善惡等業力,而這業力不斷地推動了生死輪迴。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無明所造成的因果報應,所謂「自作自受」。《大寶積經》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若世人明白此理,對於自己的行為,可不慎哉!

人死後到未投胎至下一生的時期,佛教稱之為「中有」。這時阿賴耶識〔註三〕已離開身體,化生成一個由極稀薄物質組成的生命體,叫做「中陰身」(梵語:antarabhava),世人稱之為「靈魂」。

中陰身﹙圖三﹚狀若五、六歲小孩。這中陰身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很伶俐,就算生前是盲聾瘖啞者都變為正常了,而且能聽懂各種語言。他能看到自己原來的身體和家人的行動,也能聽到家人的說話,但不能與人溝通,所以內心很徬徨、憂鬱和迷惘。生前做了很多善業的人(或修十善業者),死後直升天界,不須經過中陰身。反之,若生前做了很多惡業者 (如五逆十惡),則死後直接墮落地獄,不須經過中陰身。

這「中陰身」等待投生,一旦因緣成熟,剎那間在冥暗中遙見一光﹙其將來的父母交合時產生的淫光﹚。這時三境和合(中陰身、父精、母血),它見光而生起愛欲,與淫境相合,攬取父母交合時所遺下不淨的赤白二渧(母血赤,英譯 ovum ,父精白,英譯sperm),執為是自我(第七識——末那識——的業用),於是投生入母胎中。這「納識成胎」的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一》有甚詳細的描述: 「……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時中有作此邪念已,即入母胎……」。這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業力輪迴」的經歷。中陰身存在的時間,長的四十九天,短的數小時,其識神以七天為期變化一次,越久越迷惘,境界各各不同,但終會因為受到自己善惡業力的牽纏,投胎於六道中: 地獄、餓鬼、畜生、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又再開始另一次生命的歷程。

中陰身尚未投胎時,將來罪福的果報暫時未定,內心既悲哀又徬徨,無所依靠。這時,若陽世眷屬是佛教徒,大多會依佛法為亡者廣做善事,或供養三寶、或誦經拜懺、念佛回向給亡者,使其神識藉此行善修福的功德,能投生善處(或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俗世所謂超度、薦亡的佛事,即是以佛事﹙如誦經﹚向亡靈講經說法,勸導他捨惡修善,皈依三寶,放下對家屬財物等的眷戀與執着,安慰他往生善處。若家屬過了四十九天還未為亡靈做薦亡的佛事,則中陰身已投胎六道之中,超度已經太遲了!

註一:白話文簡譯:「虛空在我們的大覺心中,就好像海面湧出的一個水泡而已﹙海喻覺心;漚喻虛空﹚。這充滿煩惱的世界皆依虛空而生,空性如水泡,有生必有滅。水泡滅了,虛空本無所謂其生滅,更何況依虛空所生的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焉有其真實存在的道理?

註二:無明﹙巴利語:Avijja 英譯:Insentience or ignorance) 眾生因迷昧真理而造出種種身、口意三業,導致現世的老、死、憂、悲、苦、惱以及一期又一期的生死流轉。

註三:人生的存在,都是在「心識」的主導下,從事一切活動,透過心才能認知萬物,所以「心識」的作用最為重要。世間的清淨和污染,不是本身如此的,而是由於心的染淨所造成。我們的內心清淨,所造成的世界一定清淨;內心污染,所造成的世界一定穢惡,可見世間的染淨,是由「心識」決定的。「心」為一切善惡苦樂的根本,心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眾生有八個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當你起心動念時,心內即有貪、嗔、癡、慢、疑、惡見、忿、恨、覆、惱、嫉、慳、諂、憍、誑等煩惱心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等善心所生起。這些心所輔助八識攀緣外境而生執取,起憎、愛、取、捨等感受而作善、作惡,招感苦樂業報。

553

553

553

 


佛教的「胚胎生命觀」,並非要建立科學的實驗與其分析,而是透過對生命現象的透切理解,探究眾生在宇宙中存在的原理、法則、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上期講生命十二緣起的「無明緣行」﹙第一階段:前生至今生入胎期 ﹚ 現在繼續解釋「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是生命的第二階段。

554

 

第二階段:胎嬰期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二:行緣識

眾生是因為無明(如貪、嗔、癡、慢、疑、惡見等)而造出種種身、口、意三業,導致一世又一世的生死流轉。這「」業帶動神「」不斷地投胎在六道〔註一〕之中。當人死後的中陰身投入母胎時,它已經從非肉眼所能見的「阿賴耶識」〔註二〕轉為胚胎了。須知人有八識﹙梵語:ashta-vijnana 英譯: eight consciousnesses﹚: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死後一切業力全歸納於阿賴耶識中,投胎的主體亦是阿賴耶識,所以《八識規矩頌》說第八識是「去後來先作主公」。

在生時,前六識有明確的身根器(梵語:kaya 英譯:body organs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但在胚胎時,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形狀甚為模糊,尚待發育。佛經闡述這成長過程甚為詳細。《大寶積經》內〈佛為阿難說處胎會第十三〉說:「如是之身,處在母胎,凡經三十八七日已(講者按:即三十八個七日,亦即三十八周),方乃出生。 ……」以下列舉其中五周胚胎成長的過程,以供各位參考,可知佛教對「胚生學」﹙英譯:Embryology﹚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已有甚詳的講述:

「第一七日處母胎時,名歌羅邏,身相初現,猶如生酪,七日之中,內熱煎煮,四大漸成。〔註三〕

第二七日處母胎時,所感業風名為遍滿。其風微細,吹母左脅及以右脅,令歌羅邏身相漸現,狀如稠酪。或似凝酥。內熱煎煮,便即轉為安浮陀身。如是四大漸漸成就。(下略)……

第八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翻轉。由此風力,二十相現:所謂手足二十指相,而便出生,如天降雨,樹木枝條,漸得增長……

第九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為分散。由此風力,現九種相:所謂眼、耳、鼻、口、大小便處……

第十九七日處母胎時,由前風力,眼、耳、鼻、舌四根成就。初入胎時,已具三根:一者身根、二者命根、三者意根。如是諸根,悉已具足……

第三十八七日處母胎時。復感業風,名曰拘緣。由此風力即便回轉…能令其身頭向於下。長伸兩臂漸欲出生。……」〔註四〕

胚胎在發育成長時擠迫在母腹中,猶如活在血污池內,心內對住處的不淨、臭穢與黑闇,產生無量的困惑與苦惱。《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說:「母多食或少食,(胚胎)皆受苦惱。如是若食極膩,或食乾燥、極冷、極熱、鹹淡、苦醋,或太甘辛,食此等時,﹙胚胎﹚皆受苦痛。若母行欲,或急行走,或時危坐,久坐久臥,跳躑之時,﹙胚胎﹚悉皆受苦。」胎兒將自己的一切身心所能發動的業力,應對在母腹內牢獄般的生活,以致他們前七識的成長是模糊、懵懂與恍惚的,所以把前世的事都忘卻了。這就是「行緣識」的生命流轉過程。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三:識緣名色

何謂「識緣名色」呢?阿賴耶識投生在母腹中成為了胚胎(身體的雛形)。這胚胎是「」?所謂「色」(梵語:rupa 英譯:form / body),即指身體,或泛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覺的事物。 「」是指一切事物的名字(梵語:nama 英譯:names)。胎嬰的身體各部,乃至出生後所感受、認知的一切世間人、事、物皆有「名字」。將「名色」連貫起來解釋「識緣名色」:阿賴耶識變為胚胎。這雛體不斷發育成長,稱為「色」,其各部分皆有名稱,故曰「名」。以上是從狹義(從胚胎雛形來說)解釋「名色」。若從廣義來說,必須配合胚胎出生後,漸漸發育成為嬰兒而產生「六入」的過程。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四:名色緣六入

當嬰兒出生後,由於經過三十八周在母腹中的囹圄苦惱所影響,所以心識是迷惘懵懂的,對周圍的情況一無所知。母親要教他一切事物的名字,他才能有所認知。

嬰兒此時的六根與六識已經齊全。所謂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英譯 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and brain);六識(亦名六入),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英譯: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tactile feeling, cognizing, egotising and remembering)。 嬰兒逐漸成長,因已脫離了母腹的困囿,與外界接觸而開始建立初步的自我意識,例如能認出境子裏自己的身體,並且將身體等同於「我」。身體是「色」,「我」是「名」。如此便生起「名色」,並同時產生了有一個「我」存在的見解﹙我見)。

這時嬰兒的六識對外界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英譯:form, sound, smell, taste, tactile feeling, phenomena﹚只有單純直接的感覺。還沒有言語與思想。為什麼沒有言語與思惟呢?因為腦子裏尚沒有名﹙名稱﹚和色﹙名稱所標示的人、事、物﹚。 《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八卷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有種種名句﹙英譯:names﹚,我們的內心才會思想,因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是要透過名詞來標示和記憶的。 試想:若一切事物沒有名稱,我們怎能認知與思惟呢?如果不能認知字,怎能言說呢?當嬰兒尚未懂說話的時候,母親沒有教導他種種名句,他雖有六識,但亦不會思想。嬰兒是透過六入去認知一切人、事、物 ﹙﹚所以說「名色緣六入」。

佛教認為人的現世生命是從胚胎開始的,歷經種種緣分的結合,如父精母血,三十八周地水火風的成長,再加上前生的業緣,遂建構出另一個新的身體,再次經歷一期生、老、病、死的生命流轉過程。     

我們必須從「十二緣起的流轉」理解到人生的無常與苦空〔註五〕。生命是由於種種無明業力種子的熏習而產生的,是因緣和合與無常變化的短暫存在。我們不要執着於自己五蘊假合的色身,造作種種貪嗔癡的業行,遭受無量痛苦,必須依佛法修行,超越生死輪迴,證入無上正等正覺。

註一:六道:地獄、畜生、鬼、人、天、阿修羅等,有善惡等級之別。粗略來講,極惡者下地獄,次惡者投畜道或鬼道。極善者生天,次善者投人道或阿修羅道。

註二: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 英譯:store consciousness)亦名一切種子識。它蘊藏着前七識一切種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總報主體,俗稱「靈魂」。生時這識最先來投胎,死後最後才離開身體,帶着無始以來所作的一切業力,不斷投生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

註三:人體經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因緣和合而成。
「地大」:堅性的元素,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等;
「水大」:濕性的元素,如唾涕、膿血、痰淚、大小便等;
「火大」:熱性的元素,如體溫;
「風大」:動性的元素,如流動的氣體。
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四大和合,如果身體有一大不調合,就會呈現病相。若四大皆衰敗則死亡,所以「緣聚則成,緣散則滅」。

註四: 《佛說胞胎經》、《大寶積經》中〈佛為阿難說處胎會〉有更詳細的闡述。

註五: 「空」是「緣起性空」的簡稱。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不依靠種種因緣(條件)而能本身能獨自生起,獨自存在的事物,也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故說無常﹚,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分散而滅掉。凡夫不了達空理,在其攀緣五欲(財色名食睡)的過程中,執着一切事物為實有,遂生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心識,廣造眾業;因作業而受報,輪迴生死苦海。

 


555

佛法說人生充滿痛苦〔註一〕並非消極,而是指出生命的事實。以現世來說,苦是從「中陰身」入胎開始的,即所謂「胎苦」。嬰兒漸長成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他所經歷的是「生苦」。身體衰老了就自然死亡,是謂「死苦」。面對種種痛苦,凡夫不應「活以待斃」,所以佛法指示我們要了解苦的本質實況,分析苦的種種原因,尋找離苦的修行方法,其終極理想是要超越生死苦惱,證入永恆的涅槃〔註二〕

 

人生第三階段:兒童期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四、五: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先有名句,才能有思惟;先有思惟,才能有說話。這「名」就是一切人事物的名稱; 「色」是這些人事物的相狀;「六入」是感受一切外境的六根﹙感官系統:眼耳鼻舌身意﹚。換言之:即是六根讓外境流入心識,遂與「心所法」〔註三〕互動,產生以後種種「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生命流轉。

嬰兒逐漸長大,通過「六入」接觸周圍的名色﹙人事物﹚,即是「名色緣六入」。 舉例:眼睛看到母親的臉孔,耳朵聽到母親的音聲,鼻子嗅到母親餵食的奶料,舌頭嚐到奶味等,都是「名色緣六入」,遂產生了對外境的認知與接觸﹙巴利語:phasa 英譯:cognition﹚。這過程就是「六入緣觸」。                      

「觸」有認知(英譯:cognition)的意思。當媽媽拿着奶瓶對寶寶說「喝奶奶」,寶寶就會認知到奶瓶這個東西,對奶瓶的名稱及其形相﹙名色﹚有了認識,並天天重複認知 ﹙recognition﹚,產生了記憶。每當奶瓶這個影像出現時,他就會嚐到甜暖的味道,身體會有飽滿的感覺,於是他對奶瓶的認知是快樂的感受,這就是「觸緣受」。受有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當寶寶生病,要吃藥水,他便會認得舀藥水的匙羹,這個影像會帶來苦受。認知了外境(色塵)之後就生起了分別心,喜歡順境﹙如飲奶時或身體舒適時﹚,不喜歡逆境﹙如肚餓或身體不適時﹚。這時就產生了憎與愛的苦樂感受。

眾生的煩惱,都是在憎與愛中滋長而成的,所以禪宗第二祖僧璨在《信心銘》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尋求真理,修證無上正覺,必須去除憎愛,無奈這妄心自小已根深蒂固地養成,將來如果能有緣修學佛法,以平等無分別心看待一切,自然就能契入正覺。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六:觸緣受

「觸」是一個頗長的認知階段,由嬰兒期,經過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都產生這由觸而引起的「重複認知」﹙英譯:recogniton ﹚

從唯識學的角度看:須知人的精神主體是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前五識其實就是生理學上所稱的五種感覺器官神經系統。第六意識是各人心理綜合的互動中心。第七識末那識是與生俱來的「我執」識,是意識所依的根。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一切皆由此識而生;死亡時它最後離開己身,而投胎時最先投入母體。與這八識心王同時存在的有五十一個心所法﹙巴利文:cetasika 英譯concomitant mental functions﹚〔註三〕。在嬰兒期和兒童期,最活躍的是「徧行心所」的「觸」﹙英譯:recognition﹚、「作意」﹙英譯:attention﹚、「受」﹙英譯:feeling﹚,與「別境心所」的「欲」﹙英譯:desire﹚、「念」﹙英譯:memory﹚。

嬰兒漸長成兒童時,他們接觸和認知一切外境會產生的種種愛﹙喜歡﹚與憎﹙不喜歡﹚等感受,然後又衍生「貪取」與「擁有」的執着,遂展開了以下生命十二緣起的「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等等的流轉。不過嬰兒時期只是吃和睡,只是開始用感官認識外界,正在發展大腦及身體機能,雖然有苦受、樂受,但作用力不強,所以引發的愛、取、有亦較弱,內心比較平靜。

從以上所述人生的三個階段: 胚胎期、嬰兒期與兒童期,我們得到了佛法的啟示:佛教的因緣果報、業力輪迴,無常苦空等哲理,不是一種消極的宿命觀,而是着重靈性的精進修行,也可以說是一種優生學﹙The study of eugenics﹚或生命教育〔註四〕,指導父母在未懷孕之前,要不斷地修慈悲觀、般若觀,提升自己的心靈質素,從而招感相應的生命入胎,也可算是一種胎前胎後的教育。佛教對胚胎成長的闡述,徹底揭露了眾生病徵的本質與痛苦的淵源,鼓勵我們:若要從三界六道輪迴的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必須淨化業力,精進修持戒、定、慧,致力於心性清淨的解悟,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註一:佛經所說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這都屬於眾生身心所遭受的「內苦」。一切外境的逼迫,如瘟疫、戰爭、旱災、風災、地震、海嘯等,屬於「外苦」。《妙法蓮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誠非虛語!

註二:「永恆」不過是方便名言,便於解釋。若從空義來說,無有一法不變,哪有「永恆」? 涅槃( 梵語:Nirvana) 意譯為「滅度」。「滅」是滅除一切煩惱;「度」是度脫生死,即是永離六道輪迴的痛苦。換言之:即是今生肉身死亡後,進入「不生不滅」,究竟清淨的真如本體,不再有下一世的輪迴。

註三:五十一心所法
心所法指心的所緣境。須知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當心識在運作時,凡與心識同時發生互動的各種法皆可稱為心所法。他們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對象,支持心的運作。例如:當我們面對一束花的時候,眼識心王緣取花的概觀,心所則不但同時緣取花的概觀,而且能緣是紅、是白、是多、是寡等細相,進而產生貪愛的煩惱;當耳識心王緣取別人聲音發出的責罵,心所則不但同時緣取責罵的內容,且能產生忿怒。

555

註四: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百度百科﹚

 


556

人生第五階段:青年期 

生命十二緣起: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老死緣無明」,每一環節不是各自獨立發展的,而是互為緣起,息息相關地輪轉,猶如骨牌效應中連綿不絕的動力,內含着千絲萬縷的因果關係。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七、八:受緣愛、愛緣取

何謂「受緣愛」? 人的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會生起「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註一〕。我們是欲界的眾生,對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會生起貪愛的感受﹙如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貪求﹚。

眾生的習性是憎厭「苦受」,喜歡「樂受」,漠置「不苦不樂受」。「受緣愛」,即是說「受」會生起「愛」﹙巴利語:tanha,中譯:愛,英譯:emotional reaction﹚。這「愛」的含義甚廣,並非單指喜愛或情愛,而是包括了一切「受」後的情緒反應。當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應對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時,六境在外,是客觀的﹙英譯 objective experience﹚,感受在內,是主觀的﹙英譯:subjective experience﹚。 我們對客觀的經歷生起了主觀的感受﹙如憎愛、妒嫉、忿恨、憍慢、疑惑、懊惱、愛欲、癡戀等﹚,便下意識地將種種情緒反應當作「我」的感受,遂生起一切「我執」。這「我執」就是「取」 ﹙巴利語:bhava,英譯:attachment or clinging﹚,即是將感受外境的經歷「個人化」(英譯:personalizing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s﹚,於是一切的人我對立,是非愛恨等概念構成了「我」,即佛教所講的「我相」,而我所愛的,就成為「我所」〔註二〕

「受」與「愛」生起時,「我相」及「我所」亦自然而生。 一般凡夫認為人的生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合而成的。色蘊指眼、耳、鼻、舌、身,即生理機體,屬於物質界,是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界。受蘊是對外境的感受作用;想蘊是感受時的想像作用;行蘊是感受想像後而引發的思維造作;識蘊是對境認知了別事物的心識總體。凡夫認為「我」就是五蘊的組合體,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五蘊就是我。這「我見」〔註三〕是根本煩惱。

孩子漸漸長大,從五、六歲至十二、十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這時「受緣愛」越來越強。從十四、十五歲至十八、十九歲時,少年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愛緣取」只是漸長,但尚未起貪淫之心。步入青春期,人際關係擴濶,學習社會規範,希望融入人群,不想被孤立,希望得到被人認同和接納的感受,所以會跟隨朋友玩某個網絡遊戲或用某種潮流產品。年輕人在這個階段很容易受朋輩影響。同時,因為身體漸長,荷爾蒙發育,令身體出現很大的變化。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愛情產生憧憬,對自己的外表非常着緊,對別人的看法很敏感,此時「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比較明顯。

凡夫由「受」「愛」「取」而生「我執」,自然迷於「我所」,遂生貪、嗔、癡、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因業力垢纏而受報,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

從以上所述人生的第四階段,佛法讓我們得到以下啓示:

一. 從時間的角度去分析,萬物皆是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的,故人有生、老、病、死; 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過去的消逝了,現在的正在瞬息萬變,未來的尚未發生,所以一切都處於無常之中,是名「諸行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態,故佛法教導我們要觀「無常」法以破自己的「常執」。

二. 從空間的角度去分析,諸法仗因託緣而現生滅相,宇宙萬物尚無獨立自主的實體可言,更何況渺小的「自我」?凡夫沒有永恆、獨立、自主的實我體性,祇有剎那變易的五蘊身心。當一期的生命報盡時,又轉投到另一新生命去,佛法名之為「諸法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我見」,故佛法教導我們要觀「無我」法以破「我常」。

三. 眾生妄執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業,煩惱縈纏,流轉生死,受苦無窮,如能了解「無我」,依佛法修行「戒定慧」〔註四〕三無漏學,則能漸漸降伏煩惱,令惑業不起,證入諸法實相,佛法名之為「寂靜涅槃」。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是佛法的三法印。

註一:愛可分為欲愛、色愛、無色愛﹙亦名欲愛、有愛、無有愛﹚
一. 欲愛:對欲樂產生的愛取,是一種對於感官(六根)及其帶來快樂感受的愛。這是屬於欲界的愛執;
二. 色愛:色界眾生的愛執;
三. 無色愛:無色界眾生的愛執。

註二:我所,指為我所擁有為觀念,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屬之意,指以自身為我,謂某事物等皆為我所有。

註三:我見﹙巴利文sakkaya-ditthi 英譯personality belief﹚執着色身為我,執着我有色身,執着我有感受,執着這些感受是我所有的。

註四:戒定慧合稱為三無漏學,即三種令人脫離煩惱,超越生死輪迴的修持規範:
一. 持戒:完善道德品行;
二. 修定:致力於內心的清淨;
三. 發慧:培育令修行者證入無上覺的智慧。

 


558

人生第六階段:成年至壯年期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八、九、十、十一:「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

當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應對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時,六境在外,是客觀的,感受在內,是主觀的。我們對客觀的經歷生起了主觀的感受﹙如憎愛、妒嫉、忿恨、憍慢、疑惑、懊惱、愛欲、癡戀等﹚,便下意識地將種種情緒反應當作「我」的感受,遂生起一切「我執」。這「我執」就是「」。﹙巴利語:upadana 英譯:attachment or clinging﹚,即是執着種種自己的感受為「我受」。這「我」的實質是什麼? 凡夫認為這「我」是生存在空間與時間之內的身體﹙巴利語:bhava 漢譯: 英譯:self﹚。

何謂「取緣有」呢? 凡夫執着有這個所謂「我」而認為「我」就是我的生命,即是佛經上所講的執着「五蘊」為我:色、受、想、行、識。〔註一〕「我」就是五蘊的組合體,是存在的,所以凡夫認為五蘊就是我。此「我」有精氣實體,從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這「有我」的見解是根本煩惱。凡夫內執於「我」,自然外執於「我所」﹙擁有的 ﹚,遂衍生種種煩惱,造出貪、嗔、癡、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因業力垢纏而受報,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

何謂「有緣生」?從空間的角度看,「我人」所佔有的空間﹙長寬高﹚,在浩瀚的宇宙中,渺小短暫猶如滄海一漚而已。古德云:「縱有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三斗;縱有廣廈萬間,不過夜宿一床。」若從時間的角度看人生,有過去、現在、將來三個境況。過去從因無明而投生,既有(巴利語:jati 漢譯:生 英譯:birth);將來必會有﹙巴利語:marana 漢譯:死 英譯:death﹚。現在呢?在出生與死亡之間的生命時間中,我們身體現在所會經歷的是衰﹙巴利語:jara 漢譯:衰老 英譯:aging﹚,誰也不能幸免。這就是生命十二緣起流轉中「生緣老死」的實況!

生命的「成年期至壯年期」﹙約由二十一歲至六十歲間﹚是人生經歷中最繁重的階段。何以故?當人成年後,其家庭、工作、事業所負擔的責任、祈望與協調,越來越明顯與沉重。這時的特徵是「取」。貪求名利者不斷地執取,擁有、奮鬥、拼搏;追求愛欲者不停地沉淪在嗜好、幻想、與癡迷中。當然,其中亦有賢能者努力耕耘,成就輝煌事業,建立幸福家庭,回饋社會。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較美好的時段,無憂無慮,有祖輩的溺愛,父母的呵護,但隨着步入壯年,由於人事關係比以前複雜,個人理想與現實產生差距,自己的欲望熾盛,並經常與別人攀比,家庭與工作的壓力漸增,衍生越來越多煩惱。

在眾多煩惱中,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從家庭中親眷的怨對而產生的。《梁皇寶懺》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眷屬」是指父母、兄弟(姐妹) 、夫妻、子女、亦包括婆媳、姑姨、叔伯等親眷。「怨對」是指在相處時所引起的不滿、嫌恨、觸惱、鬥諍、責望﹙彼此的要求與期望﹚ 、懷疑、嫉妒等種種不協調的人事關係。世間一切事情,其結果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起的。家庭的煩惱是人生八苦中的「怨憎會」苦〔註二〕,是涉及三世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名之為「三世怨對」。從「現在世」的層面來說:親眷中的怨對,是由於累積了不少人事的矛盾和衝突,例如各人不同的性格、習慣、教育、工作壓力、家庭經濟、居住環境等事所引起的問題。

眾生都是具縛凡夫,雖至親至戚,各有脾氣習性,倘若缺乏忍讓力,就很容易生起貪嗔癡等煩惱。《梁皇寶懺》說:「親戚眷屬,極生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或子責望父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更相責望……小不適意,便生嗔怒。若有財寶,親戚競求……又得者越以為少,越得越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恩,一不稱心,便增忿憾。」 所謂「責望」,即是彼此的要求與期望。這「責望」有物質上的,如要求更多的資財、產業;有感情上的,如期望全情的關懷、敬愛。

六親眷屬,各有天倫所暗賦的責任:如夫妻要有相敬之情;兄弟要有互助之義;父母要有教育之責;子女要有盡孝之德。這責任是一種無形的承諾,引起有了彼此的責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承諾都未必能一一體現,就算體現了,也未必令對方滿意啊!因為,無論物質或親情,得者越以為少,越得越為不足,所以,大多數家中的怨憎煩惱,都是由互相責望而起的。

《梁皇寶懺》教我們不要對家人作出過分的責望。在現實生活中,彼此的期望與承諾都未必能一一體現,就算體現了,也未必令對方滿意啊!一個幸福的家庭,不是建立在物質與利益上的。不管貧富,大家要有感恩與珍惜的美德。所謂感恩與珍惜,是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家人的共聚無缺,要有當思「得來不易」的心情。佛經教導我們要以「怨親平等」〔註三〕的心態去處理這種苦況:對於舊恨,心感無怨,要作樂意去「還債」或「報恩」想;對於新怨,忍讓包容,即是以「慈悲」為本。

註一:五蘊即色、受、想、行、識。 色蘊:指眼、耳、鼻、舌、身,即生理機體,屬於物質界、是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界。受蘊是對外境的感受作用,想蘊是感受時的想像作用,行蘊是感受想像後而引發的思維造作,識蘊是對境認知了別事物的心識總體。

註二:佛經所說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怨憎會苦」指所憎惡的人或事,欲其遠離,往往反而共聚。《大毗婆沙論》云:「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意即不可愛的對境常常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眼前,引生種種身心的痛苦。

註三:對不喜歡(怨)或喜歡(親)的人一視同仁,無有厚此薄彼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