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兩歲孩子搬磚頭

麥皮
野人
野人

這個問題我經常問自己,「孩子應該如何教呢?」我想:大方向是順着孩子的發展,即是放手吧。

孩子在一歲半前,其實都是由父母照顧起居飲食,閒時多帶他到戶外走走爬爬;一歲半後,即小孩初學識行路前後,我認為是一個好機會開始培養孩子。很多父母都很擔心孩子會跌倒,我卻相反,我認為學懂跌是最有效的學行路方式,只要不致命,孩子跌倒是十分正常的。不少父母會安排孩子行十分平穩的路,我卻順其自然,只要他想行去的地方,你又何須限制他呢?

你可能會擔心孩子未懂判斷危險,這只是個假設,我經常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物,如行一段比較斜的路、跨過比較闊的空隙等,他是會拒絕的。有時,我會再問他一次,確定是不是不想嘗試,他會肯定地回應:是。

放手讓孩子去做決定,而不是由大人們幫孩子做決定,以危險、未長大等用詞去阻礙孩子的正常發展。

我家孩子名叫麥皮,兩歲就玩搬磚頭,磚頭是標準的紅磚大小,為什麼他有興趣搬?因為爸爸在搬。為什麼爸爸搬磚頭時,會容許他在旁邊看?因為我想孩子跟我們一起生活,而不是把孩子當成娃娃般的寵。一般小學生想搬磚頭,家長可能都不放心,我為什麼會放心?因為我尊重孩子的決定,讓他去嘗試,但這不代表我會放手不理,相反,我會份外留心,做足準備去讓孩子試,同時還要設計嘗試流程,如何一步一步安全地試。看到這裏,你很清楚,一句拒絕,是容易得多的事呢!

我會先問麥皮:你是不是想搬磚頭?麥皮答:想。我說:可以呀,但要配合爸爸的指示,你做得到嗎?麥皮說:可以。我:你先試搬起磚頭,看看能否做到?他跟着做。我:做得很好,這個重量你可以應付嗎?麥皮:可以。我:試試把車上的磚頭放到地上。他跟着做。我:很好呀,麥皮做到,想不想繼續?麥皮:想。接下來,他搬了四塊,之後就突然走了。我:你不搬嗎?麥皮:不搬了。

這是麥皮第一次搬磚頭,他喜歡搬磚頭嗎?也許不是,我猜是因為他看見我搬,心底裏的好奇,推動他嘗試。在我十六年的自然教育經驗中,看到孩子都是好奇和主動的,當孩子年齡越大,就越來越被動,由主動嘗試,到你叫他才試,再到你叫他他也不想試的悲劇。回想一下,一般父母會給兩歲孩子搬磚頭嗎?也許孩子十歲,也不會同意孩子去試呢!

搬磚頭只是一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麥皮會行崎嶇的斜路、幫手拿碗筷、拿鑊鏟炒菜、爬上高梯、出街不用拖着手、赤腳行路、爬石頭、撈水泥、用電動工具、劈柴、用火柴和火機等。

一切源於有意識的放手,我一直相信,這不是我家孩子的專利,而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的童年,關鍵全在父母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