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靄亭法師
最近,東蓮覺苑獲評為香港法定古蹟,是繼北區的長山古寺以外,第二項獲官方認可及法例保護的佛教古蹟。東蓮覺苑在香港佛教有特殊的意義,但它的成立和初期發展,其實是靄亭法師在幕後所推動的。
靄亭法師生於晚清光緒十九年(1893),祖籍江蘇泰縣。母難產,自幼由父兄教養,惜青年時父亦往生,有感世事無常,毅然出家,法號靄亭。1913年受具足戒,並在師父指導下接受佛法和世俗教育,成績名列前茅。翌年,華嚴宗泰斗月霞法師在上海哈同花園創立華嚴大學,靄亭法師師徒兩人就自薦入讀,並獲取錄。可惜兩個月後而終結,月霞法師率領徒眾到杭州潮音寺繼續學業,此後數年跟隨月公專習華嚴,並得器重,委為副講,開展弘法事業,先後到焦山、鎮江及南京供職。
那時,南京的棲霞古寺非常破落,住持若舜法師勸募重修,適遇香港的張蓮覺居士(何東爵士夫人)遊山,親見古剎荒涼,發心護持。於是邀請若舜法師來港主持水陸法會,由於法會規模宏大,亟需人手協助,於是邀請靄亭法師一同到港幫助,由是認識了張蓮覺居士,這是1922年冬天的事了,不過當時只是禮節交往,並無深厚交情。
翌年,棲霞寺舉辦水陸法會,靄亭法師帶領僧眾從鎮江前往輔助,當中有位得了急病,鼻血直留不止,焦急之際,幸得夫人前來協助,幾下手勢就料理好傷勢,經此一番因緣,兩位便交談起來,更就中國佛教的前途交換意見,彼此許下振興教育的弘願,從此結了不解之緣。
1928年,靄亭法師接任鎮江竹林寺住持,即籌備成立竹林佛學院,夫人即予資助,成就美事,直到戰時才結束,期間培育出來的僧俗人材自然成為日後弘法的中堅份子。
1932年,法師退席,前往香港探視夫人。期時,夫人已在港澳兩地開辦義學及佛學社,希望法師留港協助。後來,借得青山海雲蘭若開辦佛學研究社,招得二十位青年女眾,法師就移錫南來主持教學事務。另一邊廂,夫人積極在市區籌辦道場,法師便在背後策劃推動,親力親為,直到東蓮覺苑落成及夫人往生後仍一力承擔,為佛苑奠定穩固根基。
日治時期,法師忍辱留港,與信徒共同進退。期時,九龍的志蓮淨苑已甚破落,法師毅然接下住持的擔子,日夜為常住信徒的糧食及安全籌謀奔走。到香港重光,四眾同人重新成立佛教聯合會,公推法師為理事。此後,法師退席回鄉休養,到1947年12月回港。當時,法師帶病上路,在船程途中已進入彌留階段,同行的明常法師深怕泊岸時會被衞生局強行火化,幸法師尚存一絲氣息,避過檢查,但登岸時已然往生。來接船的覺光法師和林楞真苑長得知法師圓寂,便安排摩西長生店處理入殮事宜,靈柩送回青山荼毗,舍利長埋海雲蘭若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