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少日記》 學習照顧自己

643
阿瑤
可人
643
電影《年少日記》題材映照香港社會青少年輕生事件,開場便如向湖中投石一樣,激起觀眾心中無邊漣漪,眼下的虛構,和連月來報道不斷的現實,種種情緒交織成網,怎樣才能從中安定自身,幫助他人?《溫暖人間》這次特別舉辦免費的電影欣賞及分享會,並邀請到出家前曾任職中學教師的湛遠法師作為分享會嘉賓,教我們如何啟動轉化。

 

643

入場前,觀眾正耐心排隊等候。

《年少日記》自去年 11 月正式上映,已引起全城共鳴。電影主角中學教師鄭 Sir 面對離婚及父親病重的困境,與此同時,在他擔任班主任的班級中,出現了一封匿名遺書,這令鄭 Sir 非常焦灼,他試圖找出寫遺書的學生,阻止悲劇發生,而遺書的字字句句,也勾起鄭 Sir 孩提時的悲痛回憶。

回憶中的小男孩有傑天真乖巧,卻總是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看着如春芽般稚嫩的小孩,隨着劇情推進,露出疲態,慢慢枯敗,觀眾的心也揪了起來。電影結束後,啜泣聲尚未平復,燈一亮起,只見許多人雙眼通紅,場內憂傷的氛圍瀰漫,久久不散。見此,在分享會開始前,湛遠法師率眾先做一次靜心練習。

 

認識自己,照顧自己

這是湛遠法師第二次看這套電影,比首次觀看的感觸還要深,他察覺導演並非在電影中去批判任何一方,而是開拓空間讓觀眾思考。「我們不妨從兩個面向思考,一是怎樣看待自己,二是怎樣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互動。我希望藉此分享一些觀念,在座朋友可能在接觸佛法的過程中,經常聽到『無我』、『消融自我』,似乎『我』這個個體不需要處理,不需要照顧,但實際不是這樣,許多經典反映了佛陀當年教人怎麼先照顧自己,再照顧其他人,這是很貼合佛法的。」

法師提起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以此引入。十歲的有傑喜歡看漫畫,還用漫畫中的對白鼓勵自己。一天,他從新聞報道中得悉漫畫作者輕生的消息,令他感到非常迷茫,整夜輾轉難眠,「有傑突然發現自己想像的情境和現實有很大落差,很重要的一句台詞,他說:『我以為漫畫家都很快樂的,他怎麼會跳樓呢?』這句話很值得大家思考—不是思考『為什麼有些人不快樂』,而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快樂是必然的』?」

「我們常說『生日快樂』、『身體健康』之類的祝福語,有趣的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不一定快樂,也不一定健康,很多事會發生,也可以無事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說話、思維,會不會成為綑綁着我們的東西?就像電影情節一樣,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些離地的想像。究竟我們認識的世界,包括身心、個體、外在的世界,有多少是我想像出來的,有多少是真真實實在發生的?」

要照顧自己,先要認識自己,湛遠法師循佛法教導我們,他說:「佛法中有個概念叫『戲論』,即是建基於一些錯誤的認知而產生的概念。龍樹菩薩曾提醒我們,我們輪迴就是因為我們的『戲論』很強,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打破『戲論』,就能解脫輪迴,用一個你們比較容易明白的詞語,就是誤解(misunderstanding)。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佛經常常舉的例子:這個世界的事物不斷變幻,不能永恆不變,所有事物也是各種條件因素聚合而成,但我們常常只看到一個實體,並且認為它沒有變化,甚至不會變化。這是我們常出現的一個誤解。」

「第二個例子是:我最近有段時間不在香港,回來後每個人看見我都說『法師,您胖了。』或『您瘦了。』於是我便會想,為什麼大家會有這些評價?甚至,評價是不盡相同的?其實這個簡單的例子,反映了可能各人已經帶有一些對湛遠法師的想像,然後這些想像,和我現實中出現在你面前時,形象上呈現出落差,你才會覺得『法師比我想像之中胖/瘦了。』在這些例子中,我們看見自己對世界存有了許多不同的誤解。」

643

643

電影分享會嘉賓湛遠法師循佛法角度分析電影情節

 

喚醒隱藏的真我

在誤解的籠罩下,我們難以認清真實的自己。法師解析誤解的形成,一般源於潮流資訊的影響,或刻板標籤的綑綁,過程中建構了一些東西,以為那就是真實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可能從小到大都受社會、學校、家庭,很多不同條件影響而建構自身。坊間有些自我認識的活動,會問你怎樣形容自己?怎樣介紹自己?我們的回應通常是,名字、年齡、行業、興趣,諸如此類。再追問,如果不說上述這些,還有什麼呢?然後發現,我們居然沒什麼可說,所謂的『我』原來是由這些東西組成,這是我們社會運作的模式。我不是想批判這件事,因為社會就是這樣運作,但我也希望藉助它來開展另一個面向的思考。哪怕我們因為這個歷程建構了自己,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很實在的事情,就像剛剛所說,我們祝願人生一定要快樂、健康、平安,一旦我們有這些『一定』、『應該』、『必然』的想法,我們就會失去韌性和靈活。」

法師觀察到大眾很容易被潮流資訊蒙蔽,他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見聞:「前晚,我在網上見到一位朋友的分享,他說:『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越被那件事控制。』細想之下,確實如此。我俗家的姨媽很多年前已是這樣,那時她不斷在家庭群組分享健康資訊,吃這個可能會致癌,吃那個會致命;但越想健康,就變相越是擔驚受怕。」

 

法師給的一個練習

法師笑說:「佛陀提醒我們,世界有它本身運作的方式,我們不妨去配合它。在此分享一種方法,大家可以回去試試:每晚臨睡前坐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沉澱一下今天發生過什麼事,讓那些畫面像跑馬燈一樣跑出來。這個過程不是記錄今天有什麼還未處理,明天有什麼安排,我們純粹地變回觀眾,回顧自己的發展和運作,你有機會發現自己受什麼事情的影響較多。當我們有這種覺察,選擇的空間就會變多些,產生多一個視角,反思某些事情究竟應不應該繼續做下去。」

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貼近自在和快樂,「這種自在快樂是我們自己發現的,不然我們永遠都是在跟隨別人的腳步生活。為什麼這套電影特別能勾起我們的感觸?因為我們在不同角色身上,都能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他們不斷借別人的看法來建構自己:爸媽怎麼看?學生怎麼看?但他們自己好像沒有什麼看法。電影裏的媽媽在家中的地位和成就,全是憑藉老公的臉色、兒子的表現,但她有表露過自己的想法嗎?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也不能開心、自在。」

 

從自己到他人

那要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互動?法師不疾不徐道:「其實還有一種再深入的工夫可以做,不過這需要多些正念、內觀或靜觀的功力,就是從『自他互動』中映照自己。換一種說法,我們照鏡看自己,很多時候有些失真。照鏡是為了什麼?為了檢查,整理自己的儀容,我們本來就帶着目的去照鏡子。例如紅館後台的化妝間,那些鏡子的燈光、色溫都是特別設計的,會把人照得特別漂亮,妝容也化得特別好。於是我們自己照鏡,可能只是看到局部,或者想處理的部分,未必能看到真實的自己。」

既然自己看自己未必準確,那他人看我們呢?法師解釋:「有機會準確一點吧。我們很難做到很徹底地自知,所以很多時候會藉助別人的回饋認識自己,但別人看到的自己會是全面的嗎?通常也不會,無關虛偽,而是我們與生俱來有一種彈性,面對什麼對象,我們就會展現相應的一面,說相應的語言。那怎麼辦?所以有第三種情況,觀察『自他互動』時,自己生起了什麼念頭和反應,才是我們比較能清晰認知自己的方法。」

法師指出,一般人對自己想法、情緒的知覺,都是模糊的。「我相信大家都有憤怒過 — 我們不是聖人,就試回想憤怒的經歷,憤怒時我們通常是怎樣的?整個人快要跳起,心中憋着一股氣,但當下要你說,你在憤怒什麼?你內在的情緒是怎樣?我們不能清楚準確地說出來,只有一團東西壓抑在心裏。但只要增加對自己內在的覺察,就可以觀察到底自己哪一個機制被外物觸發了。像我剛剛觀影時眼泛淚光,原因是我發現戲中每一個角色,似乎都沒有自己內裏實在的定位和立足點,每一個人都被其他人牽扯着,每個人也在迎合別人的要求和期待,便是這種狀況牽動了我的情緒。」

 

643

 

法師也曾分手之痛

湛遠法師未出家前曾拍過拖,有一次分手後他異常難過,甚至在街上大哭。冷靜下來後,他覺得很奇怪,明明不是第一次分手,為什麼唯獨這次戀情結束後會這樣反應?

「我開始回溯經歷,最後發現觸發我情緒的,不是這位前任,也不是分手這件事,是我當下突然覺得自己被拋棄,而我在生命中好像不止一次有這種感覺,所有相關經歷突然串連到一起,令我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崩塌了,那一刻的我完全沒辦法承受和處理這些情緒。」

這種對過往經歷的觀察和發現,不是藉着理性分析進行的,法師說:「理性分析的話,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應該是怎樣,代入這種模式去想自己。我當年任由腦海中的畫面飛過,嘗試作為一個觀眾,去觀察哪些畫面出現得比較多,比較鮮明,從而發現有機會是這些事件勾動我的不安和恐懼。後來我參加了較長時間的禪修,在過程中和自己對話,讓自己重新體會一遍當年的事件和感受,才知道這種不安和恐懼,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只是心中出現的不準確、不全面的理解。」

643

放下慣性標籤

先知而後行,我們在「自他互動」中,學會覺察自己的內在,然後幫助我們改善和他人的互動。

法師說,在慣性的日常活動中,我們容易為他人貼上一些標籤,這是很難避免的,但起碼我們可以做兩件事:「第一,意識到自己的標籤又出現了,貼上一個標籤後,可以停下來不貼第二個嗎?第二個停不下來,第三個可以停嗎?標籤只是籠統地概括一些特性,例如我表達的『開心』,和你所理解的『開心』,可能不是同一回事。當我們發現自己在使用一些標籤和形容詞時,試試讓自己停下來,這是我們可以做的第一步。第二,如果這是你珍視、重視的人,或者這件事情需要處理、值得好好處理,建議大家多花些時間去陪伴和聆聽。」

「電影中的爸爸在家庭扮演很強勢的角色,但到了生命歷程最後,反而是兒子向他提供支持,這些支持不是經濟上的,兒子只是坐在床邊,和爸爸說:『我陪着你,我未必能幫助你,不過也不要緊。』如果有一些人、事、物,是我們重視的,不妨停下標籤,用陪伴和聆聽拉近彼此距離,對彼此的故事了解越多,才有機會展現真正的慈悲,給予對方快樂,在對方的苦難中支援他,不然只是高高在上的憐憫,不是佛教鼓勵的真慈悲。」

「如此一來,我相信在學校、家庭、職場,人與人的距離才能走得更近。尤其疫情後這一兩年,看見很多小朋友輕生的個案和報道,很多人說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疫情三年中他們沒有機會學習和習慣與別人互動,當他們一走出來,要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他們沒有方向,沒有方法,或者覺得壓力太大。停下標籤,去陪伴,去聆聽,我們可以慢慢建立善的力量,去告訴別人:即使很多事情未必得以解決,但起碼可以知道,我們從不是孤獨一人。」

 



想睇更多關於643期溫暖人間內容,請即加入成為電子版會員,以支持溫暖人間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弘法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