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七)

觀成法師講述 陳其斌整理

從〈解怨釋結〉談到「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人的一期生命結束後,會隨着自己所作的業力,投生為另一個形體,這叫做「輪迴」,就好像一個電燈泡壞了,發不出光輝,要換上另一個新的一樣。但是,正如電燈泡雖壞而電力永存,人的身軀形相雖生生不同,其生命體性卻是永恆不變的真如(如來藏心)。

但是,生命究竟從何而來,死後又將從何而去呢?佛法說:生命是由因緣而來的。因,就是生命的根源;緣,就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種種條件。

那麼,生命為什麼會流轉?又如何流轉呢?佛法認為生命的流轉起於「無明」,而流轉的經過是「十二緣起」,所以「十二緣起」是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將來所輪轉的十二個程序。

自從去年十月中旬, 一連十三期我們都是探討「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解釋眾生沉淪在三界六道輪迴之中的苦況與原由。由於眾生流轉生死的情況有千絲萬縷的因果關係,甚難暸解,於是我們分析時集中在以下幾個角度去探討:

一.四聖諦〔註一〕的苦諦與集諦;

二.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註二〕

三.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法〔註三〕,如貪、嗔、癡等根本煩惱;

四.緣起法中「此生故彼生」的因果關係,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的連鎖效應;

五.從業感緣起、真如緣起、賴耶緣起〔註四〕解析生命的惑、業、苦。

以上所講的都是「十二緣起的流轉」,是觀察世間的生死的緣起,屬於「理解」方面。還滅是探討解脫生死的法門,屬於「修行」方面。若要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先要知道它的流轉(苦諦與集諦),才可以把它還滅(道諦與滅諦)。所謂「流轉」(梵語:anuloma)即是說眾生在六道生死輪迴中,隨波逐流,循環不絕,受苦無窮,如是依因而感果,果上復造因,輾轉由藉、流轉不息。所謂「還滅」(梵語:pratiloma),即是轉迷成覺,藉着修行的功德,斷除煩惱,脫離生死輪迴,歸還到「常樂我淨」的清淨涅槃境界。      
還滅,即還歸於本來的清淨的覺性。「還」是歸還,「滅」指業緣滅盡而不再出現。為何說「還滅」而不單說「滅」呢?因為已生的業緣不能滅,未生的業緣必須使不再生,現在則須修學佛法,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於本來的清淨體性。六根六塵本自「無我」,清淨無染,但凡夫則以為「有我」,遂妄生貪、嗔、癡等煩惱,而作業受報,流轉生死。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使六根各歸復本來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次第而滅,故說還滅。簡言之:十二緣起法中,分為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現在讓我們開始解析「生命十二緣起的還滅」。
565

生命十二緣起的還滅

佛陀在《阿含經》中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的聚集」,是指十二緣起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果的同時,又造集新的苦因,成為將來的苦果,並且循環不息,互為緣起。

人生為何有憂悲苦惱呢?

是因為有老死。人生最悲哀、痛苦的就是老死。

老死又從何而來呢?是從投做人而來的。有生就會死。

何故要投生?是由於自己的業力所牽引而投生。

業有又從何而來?由執世間的一切而來。

為何要執取?由貪所驅使。

愛又從何來?從領執着樂境而生。

受又從何而來?從六根接外境一切物質而來。

觸又從何而來?是從六入,即是由於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從何而來?從名色(身心)而來。

名色又從何而來呢?從「阿賴耶」投胎而成。

業識從何而來?由各人為做作而生出業力,牽引入胎。

行為又從何而來?是由於無明心所驅使,妄作胡為而成業行。

眾生怎樣才能從十二緣起的流轉中解脫出來呢?換句話說:怎樣還滅「十二因緣的流轉」呢?概括來說:

如果不受生,就可以滅老死

不想受,就應該不去造業;

業力,就不會執着妄取世間的一切;

不執就能消滅貪愛心;

不貪就不會去感受樂境;

則不會產生接觸;

則不會妄動六入(六根);

不成六入則不會有名色;

要滅除名色,就要空掉業識;

要空掉業,就不應妄作錯誤的業

沒有業行,就自然破無明;無明一破,生死就斷了。

佛陀在《阿含經》中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的聚滅」。這就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諦」,而斷「苦、集諦」,進而證「滅諦」。因修「道諦」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老死滅就已超出三界六道輪迴了。

現在我們該明白,生死的根源就是「無明」,所以要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必須斷「無明」,就如擒賊先擒王一樣。但到底怎樣才能滅除「無明」呢?

下期繼續探討「還滅」。

註一:「苦集滅道」稱為四聖諦,是聖者所悟的真理。若依此四法修行可超凡入聖。苦諦:指眾生身心常被痛苦煩惱所纏繞。集諦:指痛苦煩惱生起的種種原因。滅諦:指滅除惑、業、苦,得證涅槃。道諦:指修行證入涅槃的種種方法。

註二: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一﹚諸行無常:從時間的角度去分析,萬物皆是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的,故人有生、老、病、死; 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過去的消逝了,現在的正在瞬息萬變,未來的尚未發生,所以一切都處於無常之中,是名「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從空間的角度去分析,諸法仗因託緣而現生滅相,宇宙萬物尚無獨立自主的實體可言,更何況渺小的「自我」?凡夫沒有永恆、獨立、自主的實我體性,祇有剎那變易的五蘊身心。當一期的生命報盡時,又轉投到另一新生命去,佛法名之為「諸法無我」。﹙三﹚寂淨涅槃:眾生妄執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業,煩惱縈纏,流轉生死,受苦無窮,如能了解「無我」,依佛法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則能漸漸降伏煩惱,令惑業不起,證入諸法實相的「寂靜涅槃」。

註三:人生的存在,都是在「心識」的主導下,從事一切活動,透過心才能認知萬物,所以「心識」的作用最為重要。世間的清淨和污染,不是本身如此的,而是由於心的染淨所造成。我們的內心清淨,所造成的世界一定清淨;內心污染,所造成的世界一定穢惡,可見世間的染淨,是由「心識」決定的。「心」為一切善惡苦樂的根本,心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眾生有八個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當你起心動念時,心內即有五十一個心所同時相應活動,如貪、嗔、癡、慢、疑、惡見、忿、恨、覆、惱、嫉、慳、諂、憍、誑等煩惱心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等善心所生起。這些心所輔助八識攀緣外境而生執取,起憎、愛、取、捨等感受而作善、作惡,招感苦樂業報。

註四:請參閱前數期作者在《溫暖人間》所寫的本文專欄。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後人結集成經律論三藏〔註一〕,教導眾生修行,目的在還滅其「生命十二緣起」,止息生老病死的流轉,乃至斷滅無明,令離苦得樂,達到究竟涅槃 —— 無上正等正覺。

現在繼續講「生命十二緣起」的還滅〔註二〕

我們知道生死的根源就是「無明」〔註三〕,所以要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要突破六道輪迴的循環關鑰,就必須斷「無明」。若「無明」滅了,則一切行業及其帶來的惑、業、苦自然就終止了。但是,眾生心識中的無明,深邃細微,要截斷無明,談何容易啊!

 

無明細微難斷

這「一念無明」的生起,是阿賴耶識〔註四〕所含藏的種子﹙梵語:Bija  英譯:latent energy﹚觸動。我們的真心本來無念﹙故名本覺﹚,無生無滅,本來寂然。因「一念無明」而煽動了念頭,因此而有了「生滅」,於是轉「本覺」的智光為妄見。這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道理上兩期已經講過了。

「無明」是從哪裏來的呢?當心念生起無明時,是隨緣而生的。它沒有自體,是一種變幻的假和合,並無真實的存在。當一念不覺而生無明時,「真如」 〔註五〕即轉成「阿賴耶識」。這時的一念無明,只是一個微細而甚難察覺的心識,還沒有分出「見分」和「相分」。不單凡夫不能覺察這無明的真相,連已達涅槃的阿羅漢也不明了。無明有兩種: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

一.無始無明:是指對「真如」未能徹底證悟,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究竟圓滿成佛。「無始無明」是大乘行者所要斷除的惑業,亦名「所知障」﹙法執﹚、「無明惑」。

二.一念無明:眾生一心有真如門﹙如來藏真如性﹚與生滅門﹙不覺﹚。這不覺一念煩惱心動,就導致作出種種業行而遭受果報,輪迴生死。一念無明是小乘行者所要斷除的惑業,亦名「煩惱障」﹙我執﹚。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漸次修行破了「見思惑」,進而回小向大〔註六〕,修到成為登地菩薩〔註七〕,就能斷除「塵沙惑」。當登地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到「妙覺」位時,就能滅除「無明惑」。最後一品「無始無明」斷盡,就能成佛。

有經典說菩薩到了第十地(法雲地),也還不能盡知無始無明。唯有成了佛,才能徹底了知「無始無明」最深邃的底蘊,所以《妙法蓮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由以上的解析,可知無明甚難還滅。

 

從「六入緣觸」進行還滅無明

若無明難斷,那麼眾生要滅掉無明,覺悟成佛的希望,豈不是永遠落空?還滅「生命十二緣起」的生死流轉,豈不是成為絕望? 釋迦牟尼佛與後來的聖賢,早已洞悉到末法時代的眾生智慧不足,甚難斷滅無明,所以提出了種種法門,讓眾生配合種種不同的根機修學佛法。佛經教我們從「六入緣觸」着手。

十二緣起的還滅從「觸」開始

566

讓我們重溫「六入緣觸」的道理,再探討怎樣去還滅「觸 」:    

「六入緣觸」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產生了六種妄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同時生起種種愛﹙喜歡﹚與憎﹙不喜歡﹚等感受,然後又衍生貪取與擁有的執着,遂展開了以下生命十二緣起的「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流轉。

這「觸」就是「六根六塵六識」的互動和合﹙請參閱下圖﹚。六識中以第六意識﹙梵語:mano-vijnana 英譯:thinking consciousness﹚最為猛利。它就是我們在「觸」中所生起的所謂「起心動念」。為何一時產生善念,一時產生惡念呢?此識偏與自己與生俱來的五十一個心所(concomitant mental functions)相應,故具善、惡、無記三性。

但意識是善是惡,抑或無記,是隨着當時的因緣,以及配合的心所,來決定跟善相應,惡相應,還是無記相應。為何人心會生起貪、嗔、癡、殺、盜、淫、妄、驕、諂、狂、無慚、無愧等煩惱?何以隨之而作業,因作業而受報,遂輪迴於生死苦海呢?這全都是由於「六入緣觸」時的意念所帶動。所以,各人自己的意念可以帶你作惡,但也可以令你行善,甚至引導你修行,將污染的意識轉為「妙觀察智」,走上超凡入聖之道。

56

 

若要從「六入緣觸」去還滅生命十二緣起,就必須截斷六根觸對六境生六識時的執着,將虛妄不淨的心識淨化,即是要「轉識成智」(transforming the tainted consciousness into pure wisdom)。例如:當你的眼見美色而起淫念;耳聽謾罵而起嗔念;鼻聞香氣、舌嗜鮮味、身要滋補而執着野味;意識貪求名利而生騙心時,你必須當下提起正念,覺察這妄念的生起,以佛法的正智(般若)去止息它。這正智就是佛法所講的種種法門,如天台禪修的「止觀法門」、上座部最強調的「四念處觀」、三論宗的「空觀」、瑜伽行宗的「五重唯識觀」、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觀」,淨土宗的「念佛三昧」等等。

概括來說:就是以定慧去還滅「六入緣觸」。戒定慧是佛法的三無漏學〔註八〕。戒是修行的基礎,若行者不守戒律,就不能防非止惡,遭受惡報都來不及應付,怎能進行「轉識成智」去還滅「六入緣觸」呢?所以無論你學哪一法門,持戒是最重要的科目。

下期我們繼續探討怎樣還滅「六入緣觸」。

註一: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經藏詮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

註二:還滅﹙巴利:Patiloma 英譯:Reverse﹚,即還歸於本來的清淨的覺性。「還」是歸還,「滅」指業緣滅盡而不再出現。為何說「還滅」而不單說「滅」呢?因為已生的業緣不能滅,未生的業緣必須使不再生,現在則須修學佛法,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於本來的清淨體性。六根六塵本自「無我」,清淨無染,但凡夫則以為「有我」,遂妄生貪嗔癡等煩惱而作業受報,流轉生死。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使六根各歸復本來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次第而滅,故說還滅。於十二緣起法中分為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註三:無明(梵語:avidya 英譯:ignorance)為愚癡之別稱,即不通達真理,不能明白事相和道理,於正法不能生信,妄執邪見,且生貪染心,迷惑於外境。眾生因迷昧真理而造出種種身、口、意三業,導致現世的老、死、憂、悲、苦、惱以及一期又一期的生死流轉。

註四: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 英譯: store consciousness)亦名一切種子識。它蘊藏着前七識一切種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總報主體,俗稱「靈魂」。生時這識最先來投胎,死後最後才離開身體,帶着無始以來所作的一切業力,不斷投生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

註五:真如(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又譯為如實、如如、佛性,一般被解釋為法(梵語: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註六:回小向大,即把本來的小乘心回轉過來,以趣向於大乘的佛道。

註七:菩薩十地:大乘佛教中最廣為通行的菩薩修行位階為華嚴十地,大乘論師龍樹和世親都對《十地經》作過注解。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 、發光地、 焰慧地、 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 不動地、善慧地、 法雲地。 

註八:戒定慧合稱為三無漏學,即三種令人脫離煩惱,超越生死輪迴的修持規範:
(一)持戒:完善道德品行;
(二)修定:致力於內心的清淨;
(三)發慧:培育令修行者證入無上覺的智慧。

 


現在繼續講怎樣還滅「六入緣觸」。上期說「生命十二緣起」不是每一支都可以下手斷滅的,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都是從前世的因果關係帶來今生的果報。今世既已投「」在欲界為人,就必會「老死」。廣東人有句俗語說:「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這些以往宿業所造成的業果,我們無能力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善「現在」,所以將來生命幸福與否,仍然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只要我們發心修行。

若能依佛法修行,就能使六根各歸復到本來的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就會次第而滅,故說「還滅」。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567

六入滅則觸滅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產生了六種妄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同時生起種種愛﹙喜歡﹚與憎﹙不喜歡﹚等感受,然後又衍生種種煩惱﹙執着﹚,繼而作業,因作業而受報,遂輪迴於生死苦海中。這是凡夫「徧計所執性」〔註一〕的虛假現象,全都是由於「六入緣觸」時的意念所帶動。若要從「六入緣觸」去還滅「生命十二緣起」,就必須截斷六根觸對六境生六識時的執着,將虛妄不淨的心識淨化,即是要「轉識成智」〔註二〕

567

佛教的經律論教導我們守護、調伏,乃至關閉六根的修習方法很多,例如天台禪修的「止觀法門」、上座部最強調的「四念處觀」、三論宗的「空觀」、瑜伽行宗的「五重唯識觀」、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觀」,淨土宗的「念佛三昧」,般若經論所表詮的「空觀」等等。概括來說:就是以「定慧」去還滅「六入緣觸」。現代人比較喜歡修習「止觀」〔註三〕,就讓我們以「止觀」的修法解釋如何還滅「六入緣觸」。

煩惱是怎樣生起的?《維摩詰》經說:「何謂煩惱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有病本。」攀緣就是六根執着外緣﹙外境﹚,如眼見美色而起淫念;耳聽謾罵而起嗔念;意念貪取而想偷竊。換言之:當你攀緣時,你沒有守護六根,隨便讓外境流入心識內,構成貪嗔癡等妄念,觸動了種種煩惱而不自覺,並隨着煩惱的生起而造作種種身、口、意三業。這時你必須提起正念﹙巴利語:Saitpatthana 英譯:the right introspection ﹚,即是提起警覺,其中有四個層次:

567

當六根執着外境而生煩惱時,要當下警覺﹙mindful﹚、觀照﹙introspect﹚着它,要截斷它,不要讓它再延續到下一念。這就是「止」的力量。〈天台止觀〉常說:「止乃伏結之初門……止乃禪定之正因……頓除妄念為止。」煩惱的產生,不是直接來自煩惱的事境本身,而是來自自己的心識攀緣,執着煩惱的境界,不能放下。只要「對境無心」,如《金剛經》中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是者經常訓練自已的覺察與觀照能力。每當煩惱念頭生起時,就能立刻覺察,把它放下,不生「執着」;繼而提起正念,將意識安住於定中。久而久之,「六入緣觸」就會漸漸趨向還滅了。

這降伏妄念的「止」功﹙亦名定力﹚要經過修習才能發生效果。這就是禪修初步的「止觀」。開始練習時要靜坐,將注意力集中在一「所緣境」上。若修「安般守意」〔註四〕,則以鼻端的出入息為意念的所緣境。當「止」的力量純熟時,不須單憑靜坐,就算行、住、坐、臥時,意識都能守護「六根」,不會攀緣外境。這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六入靜止狀態。

釋迦牟尼佛常在諸經中強調「還滅六入」的重要性。禪者必須學習怎樣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到其清淨的本體。世尊在《不守護根門經》〔註五〕告訴諸比丘說:

「如果對於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 

比丘們,如果眼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修習、不執持,於未來世必受苦報;其他如:耳、鼻、舌、身、意根等,也都是如此。 

然而,愚癡凡夫的眼根看見外界的美色,便觸發心中的貪嗔癡,因而執受其樂相,隨其外在的美色形貌而執着,放任其眼根向外奔馳攀緣,不受戒律威儀的防護。於是乎世間的貪愛、憂慮、焦慮、惡法等負面思惟與情緒便騷擾其心。這些憂患煩惱,都是因不能執持律儀所產生的後患,不能防護眼根之故;其他如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也是同樣的道理……反之,如果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如果多聞聖弟子的眼睛看見外界的美色,不因貪愛而執取其美色相,不隨其美色的特徵而執取,不放任其眼根隨外界的美色而攀緣奔馳,常住於戒律威儀中;如此則世間的貪愛、憂慮、惡法都不能騷擾其心,能以戒律威儀善護其眼根;其餘如:耳、鼻、舌、身、意等諸根也都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我才會說若能善於將六根善調伏、關閉、守護、執持、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下期繼續探討怎樣以「止觀」的方法令「六入緣觸」歸向還滅。

註一:一切諸法,各具三性,萬法必須從三方面觀察,才能見其真相。所以任何一法皆具足三性:一、徧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

(一)徧計所執性(梵語:parikalpita–svabhāva 英譯:nature of attachment to that which is pervasively discriminated)徧計所執相是在一切有為無為法上,假借語言概念而成立的種種自性差別,是由種種因緣所生,本無實體之存在,但眾生妄想執着、自取分別,徧計一切法相而執之為實,故稱之為「徧計所執性」。

(二)依他起性(梵語:parikantra–svabhāva 英譯:dependently arisen nature)「依他起」是指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法,緣合則生,緣盡則滅,是依眾多條件聚集而生起的,沒有自性,能所皆不可得,所以稱之為「依他起性」。

(三)圓成實性(梵語:pariinispanna–svabhāva 英譯:perfectly enlightened true nature)「圓成實」即是圓滿合理,究竟真實的自性,又名真如、法界、法性、如如、涅槃等。《成唯識論述記卷九》給「圓成實性」規定了三個條件:「一圓滿、二成就、三法實性。具此三義,名圓成實性。」「圓滿」是圓滿無缺,常住不滅的教法;「成就」是成就佛的無上功德;「法實性」指常住不滅的真實體性。

註二:識是污染的,轉識成智(英譯transforming one’s tainted consciousness into pure wisdom),即是經過種種佛法修行,將自已污染的八識轉為清淨的正智:轉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成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成為成所作智。若要明白箇中道理,請參閱唯識經論。

註三:止觀,亦即禪修。止禪(梵語:Samatha 漢音譯:奢摩他 英譯:Mental stabilization/focus)與內觀(梵語:Vipasanna 漢音譯:毗婆舍那 英譯:Introspection)的合稱。在漢傳佛教中,天台宗特別注重止觀。「止」是專注所緣境,以止息妄念,「觀」是提起正智,如實觀察一切法。止屬「定」,作用在「住」,體性是「靜」;觀屬「慧」,作用在「照」,體性是「明」。

註四:安般守意,禪修之一種方法,亦名數息觀(巴利語:Annapanna-sati 英譯:In-and-out-breath meditation)。經文謂:「安名為入息,般名為出息。」即透過數出入息以達到「守意」,使意識不會散亂。

註五:巴利聖典《雜阿含經》第274經﹙即巴利聖典《相應部》第35經﹚。

 


觸滅則受滅 

三事(根境識)和合生「觸」。當凡夫執着了外境,自然會生起種種憎愛等感受。概括來說, 受可分兩種:身受和心受。

一、「身受」是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對外境:色、聲、香、味、觸所產生的感覺。這些感覺分為「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感受逆境名為「苦受」;感受順境名為「樂受」;感受非順非逆境為「不苦不樂受」。通常「樂受」令人產生貪心,「苦受」令人產生嗔心,而「不苦不樂受」令人產生癡心。

二、「心受」是「意識」對外境所生起的情緒。「意識」領納順境所生者為「喜受」,領納逆境所生者為「憂受」,領納非逆非順境為「捨受」。

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而憂喜二受之感覺較強。

不少人因貪受五欲(財、色、名、食、睡),執取「樂受」與「喜受」,造作種種業力(如貪、嗔、癡、殺、盜、淫、妄),遂因業力的牽纏而受報。
 

568

若要還滅「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從三界六道輪迴之苦況解脫出來,就必須截斷六根對六境生六識時的「我執」感受,將污染的心識淨化。這「轉識成智」的法門甚多,都詳述於佛法經律論中。由於近代修學佛法者多數修禪或念佛,亦有不少禪淨雙修者,故此讓我們探討:怎樣用「止觀」(即禪修)與「持名念佛」還滅「觸緣受」。

 

一.修「止觀」還滅「觸緣受」

從「止觀」的角度來說:六境流入六根生了六識,我們當下就要警覺,不要隨境界的影響而生起任何感「受」,不要讓這妄念延續下去,立刻要放下它,不要為這感「受」再衍生任何煩惱。正如《大珠和尚頓悟入門要論》說:「事來皆不受,一切處無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證無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門、亦名無諍、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畢竟清淨,無我人故;不起愛憎……。」

何謂「事來皆不受」?即是當三事﹙根境識﹚和合成「觸」時,內心不生起憎愛等感受。若初念不察覺而生起了「受」,第二念就要立刻警醒,把它「止」住,即時讓它寂滅下來,不令它產生作用。大珠和尚說:「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

這觀法亦即是《金剛經》所說:「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離相」即是不執着外境而生起憎愛等煩惱,即使偶一疏忽了警覺,必須不再延續這妄念(即不令心識住於緣境),不要令妄心有所住,這就是「應生無所住心」。禪門以「無念」、「無相」、「無住」為降伏妄心的關鑰。其理與「觸滅則受滅」相同。《六祖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為無念。」

「無念」是不於境上生「受」心,但並非沒有了念頭,缺乏了意識,喪失了知覺,而是對境無心,不生憎、愛、喜、怒、哀,樂等「我執」情緒的反應。

「無相」即是「於相離相」。三事﹙根境識﹚和合接「觸」了相﹙外境﹚,引生了感受,隨即對相不作第二念的執着,當下警覺,還滅了「受」的情緒反應,放下「我執」。

「無住」是「於諸法上念念不住」。第一念對外境產生了憎愛等感受,由於定力不足,第二念、乃至後數念延續了這「我執」情緒,這時要立刻迴光返照,不要再讓它延續下去。其實「無念」、「無相」、「無住」是息息相關的,都是修「定」發「慧」的禪修法門。現將它表圖如下,以供參考:

568

何謂提起「正念」(巴利語:samma-sati英譯:Right Introspection / mindfulness)?在《維摩詰所說經第五品》中,文殊菩薩問維摩居士:「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維摩居士答:「當行正念。」在還滅「觸緣受」的整個過程,都要「提起正念」。

「提起正念」,即是意識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這當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分別妄想,不生色、聲、香、味、觸、法的執着心、無任何情緒感受的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這覺察是有佛法的智慧為基礎的:從廣義來說,包括了經律論所詮釋的種種義理;從狹義來說,則是「四念處觀」〔註二〕。讓我們以「四念處觀」去解釋怎樣「提起正念」:

1.妄念生起:三事(根塵識)和合成「觸」,這時心識攀緣外境而起妄念,如抑鬱、憎惡、貪愛、自悲、躁狂、妒忌等感受。

2.覺察妄念:當第一念感受生起時,立刻警覺,不要隨着它走。觀察這妄念的性質(例如: 是抑鬱?憂愁?自悲?自責?躁狂?)。以抑鬱念頭為例:這時要提起初步正念去思惟: 「這是抑鬱念頭,我不應隨着它走,要立刻把它放下。 不要把它延續為第二念。」

3.觀照妄念            

觀身: 若這時身體某處感到不適(如心跳,頭頸有壓力,呼吸困難等),立刻用思惟去放鬆它, 專注觀想該部位,作深、緩、長的呼吸,意念要放鬆壓力。

觀受: 現在這「抑鬱」的痛苦感受是「空」的,只是一個念頭,不是真的我。 它是「緣生即有,緣滅即無」的假相。我不應執着它為真實的存在。

觀心:這抑鬱念頭是短暫無常的,不是永恆的,無真實性,「心實無生因境有,心若無時境亦無。」這念頭是無常的,我不應執着它為實有, 要放下它。

觀法: 這抑鬱念頭不是「我」 ,只是隨着種種原因而生,亦隨着種種原因而滅的一個念頭。我的焦慮、恐懼、不安,亦不是有真實性。 我要放下妄念,讓它離去, 我應導向正念。

倘若行者經常以「止觀」方法遣除「我執」情緒,如《大珠和尚的頓悟入門要論》所說:「事來皆不受,一切處無心」,「受」就會自然泯滅,心識還復清淨。

 

二.修「持名念佛」還滅「觸緣受」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五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念佛方法。大勢至菩薩的修行,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當中,排列在第二十四,屬於「根大圓通」,是以一句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來淨化「觸」,令它不生任何憎愛等情緒的感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感知外界的六個窗戶。六根接觸六塵產生了六識。這十八界的接觸,遂生出種種感受,將我們內心的清淨污染了。如今「持名念佛」,不讓六根向外面馳騁,而是用一句佛號把六根攝住。誠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意根想着這句佛號,舌根從口裏念出來,耳根聽進去。換言之:在六根當中,一句佛號把意根、舌根和耳根都攝住了,不作其他分別妄想,一切憎愛等感受都沒有了。

由於耳根很靈利,四面八方的聲音都聽得到,容易擾亂心識,所以就要攝住耳根。耳根怎麼攝呢?就是自念自聽,聽自己念出來的聲音,不要去聽外面的雜音,平時耳根總是聽外面的聲塵,現在要攝心聽自己所念的佛號,消泯能聞之妄心與所聞之雜音,只反聞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於心中。 

不少人念佛的時候常會心猿意馬,口裏雖然念着佛號,心裏卻打造着很多妄想,這是因為「意根」沒有攝住。攝意根有種種的方法,或者觀想「阿」字,或者觀想佛的白毫相,或數佛號由一至十。凡此種種觀法,都詳述於《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

六根之中,如果耳根和意根都攝住了,那麼其他的四根便不攝而自攝。眼根自然微垂,不會東張西望;鼻根只聞到念佛堂的「戒定真」香;舌根自然在念佛;身根結「彌陀印」。開始念佛時是合掌,表明散亂的心和合在清淨的意念中,經行到第一個轉彎的地方,便放手結彌陀印。就這樣「都攝六根」於這句佛號上,而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心,如摩尼寶珠,投到眾生濁染的心中,令煩惱的心識轉為清淨,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淨念。這個淨念能夠不間斷、不夾雜,就是「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用這個方法專修念佛法門,就能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佛一如。心佛「能所」融為一體。這樣一句佛號, 密密綿綿,便能代替了「受」所引起種種煩惱,即是還滅了「受」。 將來盡此報身時﹙即臨終時﹚,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的教導下, 親證「大圓滿覺」。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啓示世人的無上甚深微妙法門。

註一:還滅,即還歸於本來的清淨的覺性。「還」是歸還,「滅」指業緣滅盡而不再出現。為何說「還滅」而不單說「滅」呢?因為已生的業緣不能滅,未生的業緣必須使不再生,現在則須修學佛法,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於本來的清淨體性。六根六塵本自「無我」,清淨無染,但凡夫則以為「有我」,遂妄生貪嗔癡等煩惱而作業受報,流轉生死。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使六根各歸復本來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次第而滅,故說還滅。於十二緣起法中分為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註二:四念處觀:觀身、觀受、觀心、觀法。

 


 在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向眾生開示他「耳根圓通」的修行方法 

 

三. 修觀世音菩薩所證的「耳根圓通」還滅「觸緣受」

根據《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是修證「耳根圓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經中說:觀世音菩薩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若諸有學,斷十二因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裏所顯示的是觀世音菩薩以其所證悟「耳根圓通」的修法,滅除「色蘊」和「受蘊」乃至滅除「想、行、識蘊」〔註一〕。換言之:即是還滅十二緣起的「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生命的流轉。 

在這裏讓我們探討怎樣以「耳根圓通」還滅「生命十二緣起」。修法有六個層次,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中是這樣循循善誘地教導我們:

「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l. 初于聞中,入流亡所。

觀世音菩薩每天在海傍靜坐修「止觀」〔註二〕。水漲時潮水沖擊礁壁,耳根聽到洶湧嘩啦嘩啦的澎湃聲;水退時一切歸於悄然寂靜。這潮汐的周期, 相迭有序的漲退所產生的動靜二相,令他有所啓悟。水漲的動聲,水退的靜聲,歷歷在耳。這潮聲有生有滅,但自己耳根的「聞性」卻存在,不會隨水漲而生,隨水退而滅。這豈不是在反聞聞自性時,「聞性」不生不滅,只是水的動靜引起生滅?這時他生起內觀(梵語:vipasanna 英譯:introspection), 反照自己耳根的聞性,不讓它隨波逐流,即是不攀緣水漲的動聲,亦不攀緣水退的靜聲,只內心保持耳根聞性的清淨。

何謂「入流」?耳根隨順(攀緣)外境名「出流」,這是一般凡夫的境界,即是耳根被外聲吸引,例如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責罵而起嗔心。若耳根不受外境影響,向心內收攝起來,反聞其清淨的聞性而不動,名為「入流」,這是修行人的境界。

凡夫的心識經常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向外境奔馳,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產生了六種妄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同時生起種種愛(喜歡)與憎(不喜歡)等感受,然後又衍生種種煩惱(執着),繼而作業,因作業而受報,遂輪迴於生死苦海中。現在「反聞聞自性」,從六根把心識收攝回來,不讓它「出流」攀緣外境。

「亡所」即是耳根不執着所聽的種種音聲,把能聽這個聞性往心內收攝,保持清淨,免受污染。凡是一切外境所產生的聲塵(乃至色、香、味、觸、法),都當下把它忘卻,不留在自己的心識內,即是不攀緣、不執着,是為「亡所」。

根據《楞嚴經》的開示:凡夫的「六根」纏縛着生命的「六結」〔註三〕:動結、靜結、根結、覺結、空結、滅結。若「入流亡所」這反聞聞自性的修行成功,就能解「動結」,空卻了「動相」的執着了。如是修行漸增,進而再解其他五結,就能破三執,成就三空。請參閱下圖:

569

ll.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這是「耳根圓通」修行的第二層次:解「靜結」,空「靜相」。

耳根攀緣聲音時,心被「動相」所轉而生妄識。現在不攀緣聲音就是處於「靜相」〔註四〕,表示所入的「動相」已經止靜下來了。「寂」就是心識不動的境界。既然不動,這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既寂」非單指靜境(英譯:silence)之寂,乃是動與靜二塵俱寂。當動靜二相俱寂,即是破了「色蘊」的纏縛,就能解開「靜結」。當行者修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時,他的「止觀」功力已經達到甚深禪定了。這時「色蘊」(十二緣起所說的「觸」)漸滅。

 

 lll.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這是「耳根圓通」修行的第三層次:解「根結」,空能聞的「根相」。

行者繼續在這「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上用功,內觀的修持純熟了,凡眼看、耳聞、鼻嗅、舌嚐、 身觸, 法想的一切外境,都不讓它們留住在心識中生煩惱,立刻令它們流出,不但「動靜二相」不生,連「能聞」的功夫也不執着。前面離開了「動相」、「靜相」,這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寂然不動、不攀緣了。在這「唯根無境」的修持中,還要繼續用功,繼續漸增,達到能聞之耳根歸到清淨的體性。「聞所聞盡」,即「反聞聞自性」的功夫到最後的盡頭,耳根清淨影響到意根也清淨,其他四根(眼舌鼻身)也變成清淨了。到此六根清淨,「根結」已解,無有「能受」、「所受」,則「受蘊」破了,「十二緣起」的「受」也還滅了。這時「我執」已破;行者成就「我空」,即是《金剛經》所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境界,但是「法執」尚存。從「十二緣起」的角度來說:此時「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都還滅了。這是辟支佛(緣覺聖者)的境界,已經超越三界的輪迴生死了。

 

lV.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這是「耳根圓通」修行的第四層次:解「覺結」,空「覺相」。

動相、靜相、六根都空了,只有這「覺性」和所內觀的「空覺」。這時還有「能覺」之心。上述第三層次成功了,解了根結,這時頓覺整個世間畢竟空寂,什麼都不執有,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非善惡等世間法都空掉了,只存這「覺性」,只有能覺之心智和所覺之空境。這時已經入了正定,破了「我執」,證到「我空」的境界,但是還有法執的境界未破。因有「能覺」,還是有「所覺」。破法執,就是要破除對於這「空」的執着。換言之:這時「能聞」與「所聞」雖盡,六根的作用俱離,唯一覺空之境尚存。若住此境,尚有覺照之法,不得「法空」,故須進修,所以說「盡聞不住」,即是要繼續內觀,解此「覺結」之境,直至「能覺之智,所覺之境」皆空。這時根、塵、識雖空,還有「能覺」的念頭。「覺」有二,即「能覺」與「所覺」。覺性是「能覺」;能聞之根,所聞之動靜二相都是「所覺」。「所覺」在第三層次已空,此時要空卻「能覺」之心。若「能覺」之心也能空卻,即解「覺結」。

 

V.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這是「耳根圓通」修行的第五層次:解「空結」,滅「空相」。

「能覺」、「所覺」皆空,還要空到極圓滿處。「覺」不執着,「空」也不執着,連「空」也要空掉,即「空空」,到達「寂」的境界,內外一如(法爾如是的真如),能所不二,就稱「空所空滅」。空的境界不執着,住在空裏面這念心也不執着。換言之:在上述第四層次的內觀,雖空了「能覺」與「所覺」,解除「覺結」;但能空之心,亦復是結,亦當解除。若有「能空」、「所空」之法執,則「空性」不圓滿而墮理障。這時行者仍須加功用行究得空性,極至於圓滿,則「能空之理」,與「所空之智」二者俱亦能除滅。若能解「空結」,則能破除「法執」,成就「法空」觀。前期「我執」已滅,現在「法執」亦空,行者已經是登地的大
菩薩〔註五〕,不但早已超脫輪迴生死,並能廣度無量眾生,離「無上正等正覺」不遠了。

 

VI.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前面所說的境界(如動滅靜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都是屬於生滅法。從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的角度來看:「動」是生滅法、「靜」是生滅法,「六根」、「能覺」、「所覺」、「能空」、「所空」都屬於生滅法,尚未達到不生不滅的「究竟涅槃」。 大菩薩滅了「我法二空」, 仍然處於滅法上,非真滅,所以要將此「滅」亦滅去,故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當寂滅(究竟涅槃)現前時,就能破「根本無明」〔註六〕了。「生滅既滅」,不執着「能空」之心,也不執着「所空」之境,繼續用功,最後「生滅」都滅了,「寂滅」就現前。這時才是真正的「楞嚴大定」,真正的「三昧」現前。

何謂「既滅」?即一切生滅法悉皆滅已。此去更無可滅。正如《金剛經》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無有一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妄窮真露,寂滅真如現前了。此「寂」非對動之寂;此「滅」非對生之滅,乃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時「我執」、「法執」根本破除,成就了「空空」。根本無明淨盡,「生命十二緣起」已徹底還滅了。這是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

註一:眾生的身心由五蘊組成。五蘊:即色、受、想、行、識。色蘊:指眼、耳、鼻、舌、身,即生理機體,屬於物質界、是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界。受蘊是對外境的感受作用,想蘊是感受時的想像作用,行蘊是感受想像後而引發的思維造作,識蘊是對境認知了別事物的心識總體。

註二:止觀,亦即禪修。止﹙梵語:Samatha 漢音譯:奢摩他 英譯:Mental stabilization)與觀(梵語:Vipasanna 漢音譯:毗婆舍那 英譯:Introspection)的合稱。

註三:「結」者,有纏縛的意思,乃煩惱的異名。這些煩惱﹙如貪嗔癡﹚能令眾生作業受報,生生世世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痛苦無量,不得解脫。

註四:這裏「動靜二相」指世間上一切眾生、事、物、山河大地等種種相狀及其關係,即「色蘊」。「動」比喻 state of all activity; 「靜」比喻 state of all inactivity。

註五:菩薩十地:大乘佛教中最廣為通行的菩薩修行位階為華嚴十地,大乘論師龍樹和世親都對《十地經》作過注解。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註六:根本無明(梵語:mulavidya 英譯:ignorance),就是一切煩惱之根本,亦名「生相無明」「無始無明」。《勝鬘經》云:「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這「根本無明」很難斷除,因為它非常幽邃微細,藏於賴識中,只有佛陀和等覺菩薩才能了知其真實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