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三)

觀成法師講述 陳其斌整理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六

請轉法輪

世間一切現象,無論是深邃廣大如日月星辰,或是近在咫尺如花草樹木,祇要細心觀察、思維,都可以令人體悟人生哲理,不一定要拘泥於經中文字啊!

「請轉法輪」是指祈求說法者宣說佛法,度化眾生,使能離苦得樂。請「誰」說法呢?說法者有兩類:「有情說法」與「無情說法」。有情者,即是有情識﹝註一﹞的眾生,包括佛(應化身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聖者,乃至一切眾生;無情者,如山河大地、草木花卉、瓦礫礦石,乃至一切賴以生存所需的現象、事物等。

「有情說法」是透過言語文字表詮的,例如法師講經、禪師開示、律師說戒;但「無情說法」是世間現象或物體顯示佛法,是無言的,祇可以用心神去領會。大自然存在着一個「法爾如是」﹝註二﹞的規律:以時間來說,有日月如梭不息的推移;春夏秋冬相續的流轉。以空間來說,有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成住壞空的物理循環。這些變幻遷流的事相,其實就是大自然向我們說法:「世間萬物,無一不在剎那生滅變化之中。人生亦是短暫無常的,緣聚則生,緣散即滅!」這些現象,啓示我們不要錯認萬事萬物(如權力與財富)可以恆常獨佔,切莫不擇手段去擁有,否則就會作業受報,禍害無窮。

話雖如此,「變幻無常」這現象所顯示的訊息,並非全是消極的,亦有它光明積極的一面。《大般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祇要我們一面生活,一面修學佛法,持之以恆,必能超越此生滅無常、國土危脆的世界,不被生死、煩惱、痛苦、人我、是非等種種「無明」所束縛,證入永恆的本體(涅槃之樂)。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佛門古剎的鐘聲、梵唄,悠揚悅耳,能振奮靈魂的深處,比有情者用言語說法更具感染力,使有智慧的人,覺悟到人生如逆旅,不應汲汲於名利,要修學佛法,自度度他,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痛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註三﹞

宋朝蘇東坡居士在東林寺掛單時,白天與照覺禪師論道。禪師問他「無情有沒有佛性」時,竟無言以對。當晚,他偶然推開窗戶,目睹山色蒼翠,耳聽溪聲潺潺,忽有契悟,驚訝地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註四﹞」溪聲潺潺,對好樂佛法者來說,是佛陀說法的妙音,山色蒼翠,是佛陀清淨的法身。山河大地各種現象,無時不在演說佛法。

明朝憨山大師,有一天去到某庵堂,正值庵前的荷池內蓮花盛放,清香撲鼻;聽到尼眾們卻庵門緊閉,埋頭讀誦《妙法蓮華經》。這情境令他感嘆地說了一首詩:

「水上蓮花舌上經,一庵深鎖萬峰青,松風日夜常宣說,可惜時人不解聽。」

意思是:群山如此蒼翠,為何尼眾們深鎖在庵堂內誦《妙法蓮華經》?這些無上甚深的佛法,一陣陣吹來的松風,早已日夜宣說了,可惜現代人祇是從經文內看,對大自然所顯示的佛法,並沒有心領神會啊!

當然,佛法不離「經律論」,雖然是有大自然「無情說法」,但倘若你未達到此「心領神會」的境界,仍然要讀佛經,聽善知識開示。換言之,你仍需要聽「有情說法」的。不可以依賴「無情說法」,去遊山玩水,不學習佛法,因為你還未修證到那個境界啊!

說法的形式,林林總總,或善或惡,不一而足;猶如佛門說法:有時以金剛怒目,警策懈怠放逸者,亦有時以菩薩慈顏,開示至誠祈願者。就善的形式來說:深山白雲,明月清風,像告訴我們:離俗修行,心無罣礙的可貴!就惡的形式來說:地震海嘯,瘟疫旱災,也正在顯示因果報應,惡業牽纏的可怕!

世間種種天災,如瘟疫的產生,不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因為「她」是平等的、無私的、無分別心的,容納一切,成就一切,所以莊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這些苦難是由於眾生漠視因果法則,廣造惡業,至令人、事、物運作處於對立、不調和狀態,日久月深,一旦遇緣,即爆發痛苦的結果。大自然的逆境像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以慈悲、忍讓、寬容、互助的心態生活,社會必會更為祥和與安樂。

註一:有情識,即是有感覺(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識)與認識(如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註二:法爾如是,係指萬象(諸法)自然而成,非經由任何造作之狀態。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所釋:法爾如是可就兩方面而言:(一)一切現象的存在,莫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二)一切現象從真如自性生,故現象不離本體。

註三:「覺」的全名為「無上正等正覺」(梵語:Anuttara-samyak-sambuddhi,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涅槃境界,證得者即等同於成佛。

註四:廣長舌,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舌頭廣而長,象徵佛陀所說法,真實不虛。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七願

請佛住世

「請佛住世」,即是請求佛陀常久住於在世間,因為只有佛在世上,常為眾生講經說法,眾生才有聽聞正法的機會。眾生聽聞佛法後,才能依法修行,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不再浮沉於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圓滿的覺悟。

釋迦牟尼佛悟道之後,寂靜默然五十七日都沒有人來請示佛法,於是自言:「我已漏盡煩惱,了脫一切生死,但我所證得之法甚深微妙,唯佛與佛方能究盡其義,不是凡夫所能理解的。世間眾生的心識為五濁惡世所縛,被貪欲、嗔恚、愚癡、邪見、憍慢及諂曲等煩惱所障蔽,如何能夠理解甚深微妙之法?若我留在世上宣說佛法,恐怕眾生不但無法理解信受,反而造作毀謗惡業,將來會墮落惡道受苦。既然如此,我寧可入於涅槃〔註一〕了。」

後來,大梵天王及釋提桓因等天人從天宮來到佛陀前,五體投地,禮拜佛足,繞佛百千匝後,胡跪合掌,至誠請求佛陀不要進入涅槃,再住世間,為眾生宣說佛法。如是三請,直至七日後,世尊終於默然慈允。眾天王們如願以償,頂禮世尊,然後歡喜地離去。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第一次眾生「請佛住世」的典故。若當時沒有天眾祈請,現在的眾生也沒有福報聽聞佛法,所以必須要有「請佛住世」者,才能利益無量眾生。

或許有人會問:「佛陀經歷多劫的修行才能成佛,最大的弘願就是要廣度眾生離苦得樂。為什麼成道後卻要進入涅槃,反而生起放棄度化眾生的想法呢?」其實佛陀欲入涅槃的想法,是一種示現而已。示現些什麼?

一. 示現「一切行實無常」〔註二〕:世間一切事物短暫無常,不斷變易,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永恆存在的自性。佛陀既然如是宣說,若佛陀的「應化身」能以自己的神通力逃避死亡,存在於世,不入寂滅,豈非違背世間「生滅」、「無常」真理?這「欲入涅槃」的示現,讓眾生生起世間無常的危機意識,擺脫五欲(財色名食睡)的牽纏,努力修行「戒定慧」,超越「無常」所引起的生死苦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二. 示現 「一切有非安穩」〔註二〕 :平時弟子們跟隨佛陀學習,聆聽敦敦教誨,感覺到很安穩,不免會產生依賴感,所以佛陀說要進入涅槃,以顯示此娑婆世界不安穩,正如《妙法蓮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只有「究竟涅槃」才是常樂清淨的安穩處。

 

聞法須起恭敬心

為什麼佛陀要眾生請求才說法呢?其實佛陀是證悟佛果,大慈大悲的覺者,不需要眾生請求才願意說法,但佛法必須從「恭敬」中求。「恭」是「共心」,和佛共同一心體會法中的真諦;「求」,能降伏「我慢」(憍傲自大的心識)。凡是不會恭敬聖賢,不能謙卑求法者,必然還有甚深的「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根本煩惱。從恭敬中求佛法,就是最直接地學習降伏「我執」煩惱。

若佛陀證道後,沒有經過菩薩或其他眾生的啟請而說,就不免有講者「執法」之譏嫌。外道就會嘲諷:「既然你已經證道了,證道之人,早就放下執着,現在為什麼不請而自說。你是否有好為人師的我執?」 佛陀是不會執法而強以自證之法向任何眾生宣說的,除非眾生啓請 ,正如《金剛經》說:「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由此可知,若如來執着要度眾生,有法可說,有眾生可度,則有執法(俗語說好為人師)之嫌啊!

《金剛般若義記》卷一說:「法須人請,若不請而說,則聞法之徒,不生難遭之想。」佛陀是等待眾生聽法的因緣成熟了才說法,因緣成熟,善根增長,智慧生起,自然就知道佛法是難值難遇的,這樣眾生才會生起珍惜之想,從而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佛法乃「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稀有法寶,能令一切眾生超脫生死苦惱,證悟佛果,若說法者缺乏嚴謹,聽法者不存恭敬,則有輕法之嫌。

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這「請佛住世」怎能實現呢?我們可以請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如高僧大德,長者居士,他們都是燃佛明燈,續佛慧命的佛門龍象啊!

註一:涅槃(梵語Nirvana)意譯為「滅度」。「滅」是滅除一切煩惱;「度」是度脫生死,即是永離六道輪迴的痛苦。換言之:即是今生肉身死亡後,進入「不生不滅」,究竟清淨的真如本體,不再有下一世的輪迴。

註二:請參閱《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九〈離世間品〉三十八:「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作佛事已,觀十種義故,示般涅槃。何等為十? 所謂:示一切行實無常故;示一切有為非安隱故;示大涅槃是安隱處,無怖畏故;以諸人、天樂着色身,為現色身是無常法,令其願住淨法身故………」

 


從〈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第八大願

常隨佛學

「常」是恆常,沒有一刻不記着,即念念不忘、相續不斷之意。「隨」者,隨順不違,即不違逆佛陀所說的真理。「常隨」有兩個層面,一個從心識而言,一個從修行而言:


一.「常隨」從心識來說(attidute):意念動機不違背佛陀的教誨,即是時常要知道學佛的目的,不是僅在於求佛的庇佑護持,求事事如意,名成利就,生意興隆、事業順利等。其實,學佛是為了要解脫世間的痛苦、煩惱,達到究竟常樂的終極理想。學佛是探索生命神聖的意義與超越生死的大自在解脫,包括了現在與將來兩個層面:現在要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活出身心清淨,利樂眾生,廣結善緣的人生;將來能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不再浮沉於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圓滿的覺悟。

要達到學佛的目的,必須修心,即是將「心」改善,使之得到「究竟圓滿」的清淨。透過「心」才能認知萬物。這「心」對境時能產生覺知、了別、分析、綜合等作用。心為一切善惡苦樂的根本,心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所以怎樣去認識自已的心,守持自己的心,淨化自已的心,是學佛者最重要的功課。

世間萬法,都離不開心,佛法就是修心的方法。凡夫的心識不斷地攀緣外境。何謂攀緣?猴子從一根樹枝攀跳到另一樹枝,再攀躍到另一樹枝,如此不停地攀來攀去,這譬喻凡夫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斷地攀緣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換言之,眼識執着色境,耳識執着聲境,鼻識執着香境,舌識執着味境,身識執着觸境,意識以六境之諸法為其各自之所緣境。這所緣境一旦被你的心識執着了,牽動你的情緒,令你產生煩惱及現行,就作出身、口、意三業,因作業而受報。

當你能善於用心去生活,不但能解除煩惱,還可以令你的學業、事業更成功,家庭更幸福,達到生命價值的高峰。

 

二.「常隨」從修行來說(practice):佛教法門無量,應該怎樣學習(修行)?今天說「常隨佛學」,難免要講一些稍高深的佛學義理。 說到學佛方法之多,佛門以「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不能盡說,我們用大綱來談。佛學分大乘和小乘:

1. 小乘佛法主要的經論有四《阿含經》、《阿毘達磨論》、《俱舍論》、《成實論》等等。其修法以自度為主,多於度他。求現生修行,使身心快樂清淨,將來能超脫生死輪迴。所修的觀行有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其修行的法門有四聖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等。三十七助道品是把整個小乘佛法概括為三十七種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小乘修無我觀,破「我執」,滅煩惱障,已經可以超脫生死輪迴,證涅槃果。小乘聖者並非不度眾生,不過其修行在「因地」來說以自度為主。阿羅漢都是度眾生的聖者,只是度眾生的心量沒有大乘菩薩那麼深遠弘大,修行的法門以破「我執」為主,未破「法執」,斷的是煩惱障,即是斷了見惑和思惑。

何謂見惑、思惑?修天台宗行者就知道。智者大師說見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惑多是由現世的觀念生起的。思惑是與生俱來的,包括:貪、嗔、癡、慢、疑。是多生多世帶來的習氣和煩惱。

小乘行者已斷了這些思惑和見惑,超脫了三界六道輪迴,其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初果七番再來欲界受生即成阿羅漢;二果往來一次欲界受生即成阿羅漢;三果不來欲界受生,在色界五不還天受生修成阿羅漢;四果是已經達到滅盡定,超脫六道輪迴的聖人。

2. 大乘佛法主要經典有般若系列經典《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在論藏方面,常讀的有《中觀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等等。在這裏就暫且不談律藏了。講「常隨佛學」這環節,未免要說一些哲理稍深佛法,但也只是點到即止而已,只是要讓大家知道佛法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原來包含那麼多的哲理,學之不盡。

大乘行者在因地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大乘佛法修行以「觀」為究竟。觀一切法空,空無所得,即我空、法空、空空。修行的法門基本上包含了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根據《成實論》還加多四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智波羅蜜。這些全都是大乘的修行方法,同時破「我法二執」,以我空觀來說,破我執,滅煩惱障,證涅槃果;以法空觀來說,破法執,滅所知障,證菩提果(無上正等正覺)。

以上是簡介大乘與小乘的修行方法。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第八大願

常隨佛學

你要學習對治煩惱,是要「先粗後細」,即是先以戒律對治粗境(心外境),再以定慧對治細境(心內境)。

繼續講「常隨佛學」。什麼是佛學呢?

佛法的文獻浩如煙海,總括來說有「三藏十二部」〔註一〕簡稱為《大藏經》,是佛教一切經典的總匯;而《大藏經》有幾個版本:如頻伽藏、乾隆藏、嘉興藏、高麗藏、大正藏等。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若以「部」與「卷」來說,各藏亦有所不同,約在700-2,000部,7,000-8,500卷之間,真是博大精深,一生讀之不盡!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人生是有限的,但佛法的文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邊的佛法,是否會望洋驚嘆,徒勞無功呢?其實,以佛法是大海為譬喻,若要知悉海水的真味,是不可能(亦不需要)把整個大海的水喝盡的,只要用一容器,盛滿海水而細嚐之,就能知道其真味了!學佛者只要識別佛學的綱要,並跟隨前賢所分析的科目和所提出的經典去研習,並加以努力實踐,就能水到渠成了。佛學的綱要分為三科:戒學、定學、慧學,簡稱「戒定慧」。

 

一. 戒

為什麽眾生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而不能自拔?因為內心充滿顛倒的妄想與執着。這些業障遮蔽了我們的真心,生起煩惱,因煩惱而造業(如殺盜淫妄等),因造業而受報,流轉於生死苦海。煩惱的根源來自三毒(貪嗔癡),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註二〕。眾生的心識內,有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煩惱的產生與「我執」(梵語:atma-graha 英譯:personalization)有直接的關連。

佛法怎樣教導我們對治煩惱呢?不能以「激情」(梵語:andolana 英譯:emotional reaction)對治煩惱。什麼是以「激情」對治煩惱?煩惱來時就大哭、大嚷、抑鬱、憤怒、恐懼、悲哀;或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這都不是以理智對治煩惱,而是受煩惱所牽纏,掉進痛苦的深淵。你要學習對治煩惱,是要「先粗後細」,即是先以戒律對治粗境(心外境), 再以定慧對治細境(心內境)。如果你持戒: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遵守得很嚴謹,就減少了造作惡業,惡業少自然罪報也少,再加以努力行善,那麼你的生活將會更愉快,靈性的修持更進步。

這就是《梁皇寶懺》在其「主者舉文」中所謂「消災吉至,罪滅福生」的道理。

學佛者要消除內心的煩惱,主要還是要靠定(梵語:Dhyana 英譯:calmness of the mind)與慧(梵語:prajna 英譯:wisdom)。但面對煩惱的境界,我們內心的「定慧」往往不夠力量去降伏煩惱,佛陀因而制定戒律,加強我們的力量對治煩惱。「定慧」是要通過嚴格遵守「戒律」而產生的,所以佛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倘若你的「定慧」不夠強,怎樣對治煩惱呢?所以要制訂戒律明文規定有些事情(如殺盜淫妄)你絕對不能做,以加強對治煩惱的力量。但很多人偏偏不守戒,不用戒律對治煩惱。一開始學佛就學禪定、持咒,但心裏仍是充滿貪、嗔、癡、慢、疑、惡念。藕益大師說,不學戒、持戒就學禪定,必是邪禪。

佛滅後,我們以戒為師。《大智度論》說:「持戒之人,能以精進自制五情,不受五欲。若心已去,能攝令還,是為持戒能護諸根。」精進持戒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五情:喜、怒、哀、樂、怨。「不受五欲」,不被財、色、名、食、睡所障礙;「若心已去,能攝令還」,如果心執着外境,隨着財、色、名、食、睡,誤入歧途,守戒的人可以攝心令還,心不會被煩惱牽纏,因為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阻止你做壞事。如果你不守戒,不學戒,就會繼續做壞事。你所作的每件惡事都會帶你走入險道,將來會遭受惡果。你受了戒,就有「戒體」〔註三〕。有「戒體」在心中就是買了保險,能防非止惡。學戒就是為你的行為買保險。

佛教的戒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祗律》等。出家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在家居士有三皈依、五戒、八關齋戒和菩薩戒。學佛者務必要受戒、學戒、持戒,經常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論、行為,令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建立與開發「正定」和「正慧」。

至於戒律的內容,必須另作更詳盡的討論與學習,由於我所講的是《梁皇寶懺》,在這裏只是提出佛門戒律的重要性。學佛者「以戒為師」,必須學戒、受戒、持戒啊!

 

定慧

我們以什麼方法對治煩惱?眾生通常是以情緒(梵語:bhava 英譯:emotional reaction)對治煩惱。粗的煩惱來自外境,例如:眼看到美色而起欲念;耳聽到謾罵而憤怒,聽到讚頌而高興;身遭遇逆境就會產生抑鬱、恐懼、悲哀;或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這些都是觸境而生的煩惱,都是粗的煩惱。粗境要用「戒」對治,因為大多數煩惱是因為作惡而產生的,而「戒」有防非止惡的警覺作用。

細境是內心生起的境,例如:眼睛不看、耳朵不聽、舌頭不吃、鼻子不聞,身不接觸外境,是不是就沒有煩惱了?不是的,最大的煩惱來自內心,即使五根(眼耳鼻舌身)不接觸任何東西,但心裏亦會產生抑鬱、嫉妒、憤怒、恐懼等情緒。心意識所生起的煩惱是細境,很難降伏。「定」能降伏煩惱;「慧」能消滅煩惱。「定」由「止」而生;「慧」由「觀」而發。天台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云:「若夫泥洹﹝註四﹞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註五﹞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觀」是禪修的方法,「定慧」是禪修成果;而「無上正等正覺」(成佛)是終極的目標。現將其關係簡列於下,以供參考:

凡夫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攀緣和執着六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內心生起污染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當我們攀緣和執着時,潛在心內的煩惱(「心所有法」梵語caitasika-dharma 英譯:always active concomitant mental functions如:貪、嗔、癡、慢、疑、惡見、忿、恨、覆、惱、嫉、諂、誑等)就會相應活動,使身、口、意作出種種惡業,因作業而受報。學佛者要消除內心的煩惱,必須先學習止息妄念以加強定力,使心識集中於正念而不攀緣外境。這就是「定」,即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但「定」只不過是一靜態,在「定」中不被外境紛擾,但是當禪者出定後,心識仍然會攀緣和執着外境,產生種種煩惱。禪者必須同時修「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修慧要用「觀」的方法。我們凡夫是用言語概念作觀的。佛法「經律論」中所闡述的道理,與人生種種經歷,透過自己的正思惟,就是作觀的對象。

關於「定」的修持方法,佛學典籍甚多。天台宗有《摩訶止觀》、《釋禪波羅蜜》、《六妙門》、《大乘止觀法門》、《童蒙止觀》等;南傳的經典有《大念處經》、《四念處經》等,文獻甚為豐富。

如何修「慧」呢?「慧」須從三方面去修,佛門常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1. 聞所成慧:「聞」就是聽聞佛法。以敬信心去領受佛法,從「聞」裏面培植你的智慧。大家今日聽聞佛法,屬於聞所成的智慧。佛法着重在多聞與熏習,你聽佛經、開示,提出問題、想深入了解佛法,這是培養「聞所成慧」。佛學的哲理深奧而且文獻甚多,所以不少人認為它只是着重「聞所成慧」的義理而輕於實踐。其實,佛學並非單止於解釋「諸法實相」(ontology)的義理,它從不同的心識角度,引發眾生的思惟,其目的在「轉識成智」﹝註六﹞,轉迷成覺。

2. 思所成慧:你聽聞佛法後,必須要透過自己的思惟去理解,並經常將義理與現實生活去自我啟發、反省、內觀,這就是「思所成慧」了。在眾多佛法宗派中,唯識學包括了人類心理學,與眾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最能引發「思所成慧」。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聞」與「思」是很重要的階段。眾生在迷惑的此岸,若要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覺悟的彼岸,必須要乘搭般若船﹝註七﹞。這般若船就是以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所構造的。

3. 修所成慧:較之「思所成慧」更進一步的, 就是「修所成慧」,即是依法修行,將你知道的付諸實踐。即是「轉識成智」﹝註六﹞,鍥而不捨地精進修行,滅煩惱障(我執),超越生死苦惱,證涅槃果;滅所知障(法執),住於究竟清淨,證菩提果。

佛教的三無漏學是「戒定慧」,簡言之:即是持「戒」、修「定」、發「慧」。這慧的啟發,是由「聞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嚴持戒律,修習禪定;由「修所成慧」而使禪定與正覺相應,得證大自在解脫,這就是修學佛法的必然過程。

註一: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經藏詮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十二部是將一切佛經的內容表達形式分為十二種類:長行、重頌、授記、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自說、方廣。

註二:無明(梵語:avidya 英譯:ignorance)為愚癡之別稱,即不通達真理,不能明白事相和道理,於正法不能生信,妄執邪見,且生貪染心,迷惑於外境。

註三:戒體,是戒的自然本能(本質),是在受戒時通過自己至誠的願力與有效的觀想後,在心識(阿賴耶識)內出現的一種持續、堅強的力量,能夠自然地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阻止受戒者做出犯戒之事。

註四:泥洹即涅槃,是梵語Nirvana 的音譯,又名滅度,意謂滅盡煩惱和了脫生死。

註五:「結」是煩惱的別名。

註六:識是污染的,轉識成智(英譯transforming one’s polluted consciousness into pure wisdom),即是經過種種佛法修行,將自己污染的八識轉為清淨的正智:轉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成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成為成所作智。若要明白箇中道理,請參閱唯識經論。

註七:般若船,是譬喻度過生死苦海的船。在這船的航行者,要修習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第九大願

恆順眾生

生、老、病、死是凡夫必經的生命歷程。當人臨命終時,在生時所擁有的一切都帶不去,如錢財、權勢,名譽、地位都沒了;最親最愛的眷屬也不能相伴,自已的身體亦留不住了,只剩下生前自己所作的善惡業力〔註一〕相隨着。故曰:「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時,由於你平時努力實踐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故,產生了功德的能量〔註二〕,與普賢菩薩的大願相應,臨命終時就有這「十大願王」的功德伴隨着你,提醒你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令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倘若你是修淨土法門的,那麼「十大願王」即是你最親切的老師,因為你可以依仗佛菩薩的大悲願力,引導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不再在六道輪迴轉世,浮沉於生死苦海,所以你不可不瞭解「十大願王」,必須每日念誦、行持,能成就無量功德。

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普賢十大願王的第一願「禮敬諸佛」至第八願「常隨佛學」,是屬於「上求佛道」;第九願「恆順眾生」,是屬於「下化眾生」。為什麼有「上」「下」之分?是否眾生都是卑下呢?不是的,只是用上下來概括一切,說明最上是求佛道,最下是度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覺悟。

何謂「恆順眾生」呢?恆者,不間斷、不斷續。順者,順應,如尊重、關懷、安慰,令眾生離苦得樂、得成佛道。凡學佛者登壇皈依三寶時,必發四弘大願。第一大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註三〕,即是要發願在學佛的過程中,與一切眾生結緣。若眾生受苦,必須用種種善巧方法,予以關懷安慰,令其脫離痛苦,得到安樂;並且能令他們因了解人生的痛苦而生起學佛的志趣,邁向「無上正等正覺」。實踐「恆順眾生」的行者,必須內懷四無量心(心態),外行四攝法(實踐):
 

四無量心

一. 願眾生能獲得真實的利樂,這是與樂之心,即「慈無量心」;
二. 願眾生能徹底去除所有苦痛,這是拔苦之心,即「悲無量心」;
三. 願一切眾生皆得無苦之妙樂,這是隨喜之心,即「喜無量心」;
四. 願於眾生,無論怨、親,皆捨二元對立(如親疏、愛恨、是非、對錯等),住大平等性,這是平等之心,即「捨無量心」。

 

四攝法

一. 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
(i) 財布施又分「外」財布施和「內」財布施。(a) 外財布施包括了錢財、物質、醫藥等等的施捨,特別是在別人有所需要時,布施給他。(b) 內財布施是以體力勞動幫助別人(如義工)。
(ii) 法布施是把自有的知識、智慧、技能傳授給對方,將知識道理傳授給別人、更應宣說善法,令他蒙益。
(iii) 無畏施是一種令人脫離恐怖的施予,包括使人脫離危險、苦難等等。既稱「無畏」,即是自己面對別人的無理譏譭,仍能堅持正信、正念,行正道,進行拯救,不怕受辱。
 

二. 利行:以誠懇、歡喜心去從事利益他人的行為。平時我們常說修行是「自利利他」,利行是先利益別人,即是專務利他,以利己為次要的慈悲行為。這裏所說的利行是超越了(超勝)一般世間的利他行為,以別人所遇的當作是自己所受的,譬喻以人飢為己飢、以人溺為己溺。不論是對你有恩的、或是你所厭惡的人,都一樣地平等幫助,但這種利行必須善用權巧的智慧與無緣的慈悲〔註四〕,否則會產生不自量力的後果。
 

三. 同事:是親近眾生,同甘共苦,增加彼此的瞭解和信任。這是站在眾生的立場上看問題,凡修「同事法」的人,不會和別人吵架。為何大家會鬥爭?你為了「你自己」,他為了「他自己」,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私心來看問題,那就不是「同事」了。正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我們要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感受別人的感受,苦其苦、樂其樂,這叫同事,藉此令別人多親近自己,藉機會向他們弘揚佛法。
 

四. 愛語:是依眾生的根性而善言安慰,令其生喜悅而依附菩薩的教導。愛語並不是用諂媚奉承、虛偽誘惑的言語去討好眾生,而是以真實關懷、安慰歡喜、善巧柔順的言語與眾生相處,藉此互結善緣,令其樂於接受佛法。

註一:「業」(梵語:Karma),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為與言語,皆從自己的身、口、意生出來的,都叫做「業」。一切善或惡的行為與言語,都可以構成「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自己的「阿賴耶識」內(藏識,梵語:alaya-vijnana 英譯:storage consciousness)。其中種子(梵語: bija 英譯:latent energy)遇緣會生出現行(volitional action and / or speech),到現行時果報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三時業:(一)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下生受果報;(三)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明業力是不會消滅的。

註二:人雖死亡但其生前身口意(actions, speeches and thoughts)所產生的能量(energy),無論善惡,是不會消滅的。這義理與「能量守恒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頗為相同: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如佛經所說「諸法因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六道輪迴中的轉世),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註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註四:權巧,即權宜善巧,謂佛度眾生,必會契合最適宜的時機;無緣慈,即無條件附帶地施與慈悲。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第十大願

普皆回向

「普皆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的功德,不為自己求人天福報的安樂,而是完全回向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大自在解脫與究竟常樂。

佛門的高僧大德常說:修學佛法要「福慧雙修」,即是說「福德」與「智慧」同樣重要。「福德」因持戒而生,「智慧」由修定慧而發,所以「戒定慧」是佛教的三無漏學﹝註一﹞

「福德」指一般造作善業的果報,譬如扶貧助學,利樂眾生;建設醫院,為人義診等,這都是修世間福德。凡今生財寶豐饒者,皆由宿世行善積福所致。「智慧」指世間的聰明睿智,譬如擁有高度的認知、記憶、理解、分析與判斷能力。凡今生聰明伶俐,精靈機敏者,皆由宿世努力自學或慷慨教人所致。但是「福」有兩種:「有為福」、「無為福」;慧也有兩種:「有漏慧」與「無漏慧」。 

當修福者行善時的心態,其中兼雜着祈望將來得到好報,這是由於貪求善報而做善事,不是從 慈悲心發出來的,所得的福是「有為福」。如果你做善事時,不是希望將來能回報自己,而是回向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現在、將來都能離苦得樂,這就是佛法所講的「三輪體空」:簡單說,即「施空」,無希求福報之心;「受空」,對受施者不起輕慢之心;「施物空」,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戀。這「三輪體空」,無貪求回報的德行,就是純淨的「無為福」。

社會上有些企業家、藝術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一般人認為他們有高度智慧,但從佛教的觀點來說,他們只不過擁有世間智慧,是有漏的﹝註一﹞,非清淨的。這種世間智慧,是從妄想意識﹝註二﹞所產生的,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脫生死,證得無上正覺;而且這種世間智慧,倘若用之不當,可以引起很多煩惱和痛苦,例如核子、生化武器,就是從高度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當這些武器落於壞人之手,就會帶來無限的災難禍害,威脅人類的和平幸福。所以,世間智慧邪正兼雜,利害參半;善用之則有益,惡用之則有害。如果你修證智慧時,無論無漏或有漏,普皆回向利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現在、將來都能離苦得樂,共證無上正覺,這就是修「無漏慧」。

普賢菩薩的「普皆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慧,一切功德,不為自己求人天福報的安樂,而是完全回向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大自在解脫與究竟常樂。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若能依前九願努力修行,就是「福慧雙修」。第十願「普皆回向」,「普皆」兩字,即是最後攝盡前九願所獲得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

回向(梵語:Pariṇāmanā英譯:Dedicating,transfering),是轉向、投向、轉獻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將自己所造的善業功德,自己不受,回轉而投向於某一明確的目標(如某人某事等)。回向有三種層面:第一回向眾生,第二回向菩提,第三回向真如。

第一回向眾生:若你每次來寺廟,拿着香花供奉佛菩薩,是為了祈求自己的安樂,這功德很小,叫做「着相布施」(執着要得到善報而布施)。你做了善事,不僅只希望自己得到好報,而是將這功德回向一切眾生。這亦是回自向他,回少向多。

第二回向菩提:這是回因向果,因為你在佛門修行,你的思想、行為種下了成佛的因,將來必會從生死煩惱之中解脫出來,成就無上正覺的菩提果,故回向眾生是利他,回向菩提是自利。

第三回向真如:這道理比較深奧,回向真如即是回事向理,怎樣是回事向理呢?回自向他是「利他」,回向菩提是「自利」,回向真如即是不執着利他,亦不執着自利,回歸中道的理體,超越了二利之相,遠離了人我之差別。回事向理比較難懂,是比較高深的哲理,乃是從自利利他的生滅理體,回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因為真如理體是平等的,無所謂自利和利他之分別。

《大乘止觀法門》曰:「若就心體平等,無覺與不覺,亦無眾生、諸佛與心體之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眾生可度,亦沒有我度眾生。經文內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不應存有「自利利他」之「能所」(梵語:Dvaita 英譯:Dualism,expostion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xperiences)差別想。這個理論比較深,稱作回向真如,超越了「自利利他」的事相而入至「清淨平等」的真如理體,正如《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金剛經》義理高深,若大家想明白什麼是回向真如,你要研習《金剛經》(請參閱我在YouTube 所講的《金剛經》粵語或國語詮釋)。

《金剛經》曰:「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依般若空義來說,無回向者,無回向法,無回向處,這才叫做平等真如。真正的回向應是這樣的,若未能明白回事向理,只要明白回向眾生和回向菩提,都已經不錯了。

註一:有漏(梵語:Asrava),是無漏(梵語:anasrava)的相反詞。有漏,乃流失、泄漏的意思,或流走了福德智慧,故有漏指煩惱。眾生由於煩惱所產生的迷惑而造作身口意三業、因作業而受報,引致流轉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故稱「有漏」。若依佛法修行,達到斷滅煩惱之境界,則稱為「無漏」。

註二:這妄想意識基本上從第六意識(梵語:Mano-vijnana)所生。

 


顯果報第七

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都是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但因果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所以各人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創自己的人生。

一連十一期附帶補充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已講完,現在回歸到《慈悲梁皇寶懺》淺談。上期所講的普賢菩薩第十大願「普皆回向」,與現在要講的《慈悲梁皇寶懺》〈卷二發回向心第六〉不約而合地意義相同,已經解釋過,故此不再冗贅,直接開始講懺文〈卷三顯果報第七〉。

懺文說:「……作善得善,作惡得惡,而五濁惡世,不可作惡。善不失善報,為惡自招殃……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大眾當知,吉凶禍福,皆由心作,若不作因,亦不得果。」

這品所闡述的要義,可用八個字概括之:「因緣果報,業力輪迴。」中國人有句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只要我們思惟它的意義,就會領略到當中「因果」的哲理。

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因果」即是「因緣果報」的意思。「因」是每件事物衍生的重要因素,「緣」是幫助「主因」成就的種種條件,而「果」即是一件事物由「因」、「緣」和合所建成的結局。

以種植一棵蘋果樹為例:蘋果的種子是「因」;水土、陽光、空氣、肥料、人工等條件是「緣」。蘋果樹長成了,它所結的果子就是「果報」。當然,「因果律」的範疇,並不僅局限於蘋果樹的例子而已。這定律盡括天地萬物,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一切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亦由「因緣分散」而滅的。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仗「因」託「緣」而生「果」。此「果」又成為彼「因」,待眾「緣」聚合,又成為他「果」。如是者,因緣果報,迭連相攝,輾轉互容,猶如蛛網,錯綜複雜,遂構成森羅萬象,所以,宇宙現象無一不是因果關係。

因果律包括時間與空間的一切,所以佛經說因果道理「豎窮三世,橫遍十方。」﹝註一﹞它源自「緣起性空」﹝註二﹞的道理,是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理則。如果「新陳代謝」是人體的生命規律,那麼,「因緣果報」就是宇宙的運動法則了。無論你相信與否,因果是絕對存在的。《大寶積經》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報如影隨形,造了善惡業因,不管時間久暫,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到相應的果報。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工作、學業、婚姻、信仰、道德、健康、經濟,乃至一切人我相處等事,都各有其微妙的因果關係。

世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壽夭窮通,容貌的端莊醜陋,智力的聰明愚昧,都是有因有果的,並非上天的命運安排,也不是神靈的善惡賞罰,而是自己的善惡業力所招集的結果。古德說:「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凡夫到了無常(死亡)那天,才知道人生如夢。其實,這已經太遲了,因為他不知道人死後原來什麼都帶不去,唯有生前所作的善業、惡業,驅使他投生於六道輪迴﹝註三﹞之中。

那麼,業力是怎樣產生的呢?業(梵語:Karma 英譯:the energy of ones’s actions, speech and mind in one’s past lives and present life that influences what happens to one’s present and future lives)是行為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個人的行為、社會的活動及自然界的運作。以個人來講,我們的身體、言語、思想的活動,稱為「身口意」三業。由身、口、意所造的業力,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因為業行(無論善、惡或不善不惡)會產生一種力量,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凡業力是涉及三世的: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業因感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業因又成為牽引未來的果報。如是輾轉相生,互為緣起,形成強大無比的業力推動輪,所以《有部毘奈耶卷四十六》說:「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人的禍福,是業力所創造的。作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一切自作自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我們就應該行善積德,切莫造下惡因;一旦嘗到惡果,也就追悔莫及了。

信奉「因果定律」是理智的,並不是迷信。世界上每件事物,它的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因」和「果」。當你希望把一件事辦得成功,只要立下志願,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鍥而不捨的態度,埋頭苦幹,這樣便能種下成功的因,若能再加上助緣和合的成就,成功的果報便會應運而生了。

凡一切行為,立下正確的「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的時候,向五比丘所闡釋的是「八正道」﹝註四﹞。正確的「因」是指「善因」,反過來說就是「惡因」。千萬不要種下「惡因」,否則會帶來「惡果」。《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道理並不是推論,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從現實人生體會的經歷。

曾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做好事反而得惡報,而有些人做壞事卻可以得到善報呢?」《三世因果經》記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由此可知,因果律是貫通三世的。三世即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我們除了現在的一生,其實已經有無數的「過去世」。如果未能徹悟成佛,也會有無數的「未來世」。佛家稱之為「輪迴」,亦即世俗所謂的「轉世」。今世行善遭受惡報,而做惡事反得善報,這並非是因果報應脫了軌,而是今世行善的人,前世做了壞事,到了這一世,因為惡的因緣果報先成熟,而且今世善業的勢力薄弱,所以得先承受惡果之報應。至於今世的善行,則有待來世的善報了。這是因為在「因」和「果」之間,「助緣」在什麼時候成熟,是有時間上的差異,而且是遲早不定,所謂「若還不報,時辰未到」,指的便是這個道理。

其實,人可以憑藉後天的努力,改善先天的業因。假如某人前世種下了今世要做窮人的因,今世遂生為窮人;但他沒有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反而懂得實幹、布施、結緣,種下富有的因;並且以櫛風沐雨的精神去克服種種困難。這樣,善業的勢力日益強大。那麼,貧窮的環境,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了。

這便是將過去的「因」,加上現在的「因」,綜合起來,成就了改善當下的「果」。所以「因果律」並不是消極的「宿命論」﹝註五﹞,而是積極的,自力更生的「努力論」。

註一:三世者,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十方者,是上、下、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註二:世間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起的,主要而力強者為「因」,次要而力弱者為「緣」。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無恆常性,無獨立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緣起性空」是佛教解釋宇宙萬法起滅,乃至生命起源的的哲理。

註三:六道:地獄、畜生、鬼、人、天、阿修羅等,有善惡等級之別。粗略來講,極惡者下地獄,次惡者投畜道或鬼道。極善者生天,次善者投人道或阿修羅道。

註四: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比喻八條通往涅槃的道路。

註五: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都是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但因果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所以各人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創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