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角度,死亡不是永別,只是暫別,日後會有機會再見!」大覺福行中心院侍傳顯法師如是說。
第五波 Omicron 疫情奪走了很多寶貴生命,令人揪心的是長者為大比數。這種突如其來的衝擊,令生者措手不及,跟傳顯法師在Zoom訪問,第一句就問法師:究竟怎樣才能讓家屬釋懷、止痛?
「我經常向重症者家屬說,最緊要做好準備。什麼準備?第一是最壞的打算,當然仍要抱有希望,可是都要有心理準備;第二,家屬要一早預備好跟病者的說話,不要到彌留一刻,醫院突然通知你,你才去思考,那時的心已經六神無主,臨急不會想到,所以最好預早寫下。」
可以向臨終病者說什麼?
佛教說,臨終一念是影響往生的關鍵,所以這個時候,家屬盡量幫病者放下,可以跟他說:「你今世的功課已經圓滿,你一生做了很多善行功德,這是最重要的時間,不要再憶念其他事情,專心專意跟着阿彌陀佛走便可以了。」法師說:「家屬可以把握臨終的時間,給予病者最大的讚賞和肯定,例如感恩一直的教導,有什麼未完成或者牽掛的事情,由你們來完成,承諾照顧好自己,病者一聽就會放心,如果還有時間,就為他念佛。」以往病人彌留階段,如果有宗教信仰,醫院會通知宗教師進入病房為病者作最後祝福,惟新冠病患者臨終時,只可以與家屬視像通話,所以家屬必須預先做好準備。
然而,對於父母的突然離世,子女都會感到慚愧、悔疚,甚至沉淪在自責情緒之中,覺得未盡孝道,生前沒有好好照顧他們,身後事又辦得未如理想。遇上這些情況,法師指出與其內疚,不如化為正面行動。
「我有一個類似的個案,父親確診,兒子送他往醫院,誰知他很快就離世。於是家屬不斷自責,送父親入院是不是送他去死?我們要知道,這些突發的無常事件一直存在,可能是意外,乃至在送院途中就往生,死神來得又快又急,這些都不是預期中的事,但你要知道,不是你不送他入院,他就不會走,即使留在家裏也可以走,乃至打疫苗也可能出事,全部都是不可預期。佛教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幫助家屬的方法,就是陪伴和聆聽,讓他抒發心裏感受。」法師直言,我們都是血肉之軀,不是佛菩薩,悲痛情緒一定會有,我們要明白事情已經發生,好好去做該做的事,照顧好自己,身邊人的關心和支持也很重要。
喪親不是與亡者終結關係
不過,法師說如果真的沒辦法釋懷,也有方法補救,就是把握中陰身的四十九天為逝者多做功德回向,做任何善行也可以,誦經是其中一個方法。「佛教徒通常誦《地藏經》,因為《地藏經》將生死及中陰身的四十九天的事說得十分清楚,如果亡者福德夠,就會因為你幫他誦《地藏經》而超拔。若生前善根不夠,誦《地藏經》也可令他有機會解脫痛苦。除了誦經念佛,也可為父母持素,或者做布施供養,以父母名義捐助慈善團體,供養三寶福德很大,也可以供養道場。例如捐助大覺福行中心的院侍服務,總之,一切善行以亡者名義去做,眷屬幫家人做功德特別大。」法師再三叮囑,有些什麼可以幫逝者辦的,就要把握在這四十九天裏去做,除了為亡者增加功德,透過這個做法,也可令生者釋懷。
若非佛教徒的話,法師建議可以寫信給逝者,有什麼未及說的心底話,透過字裏行間來表達,然後燒給家人,這種連繫對在生人來講,也是一種安慰。佛教強調「心念」,心念的力量超越時空。「我們經常說骨肉之間的連繫最強,例如《地藏經》裏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救母的故事,都是以最大的誠心超拔已經墮入地獄的母親。她們都不是請法師誦經,而是自己去做,原理就是血濃於水。關係有親有疏,而骨肉的連結關係最強,所以親人寫信乃至慈心祝福逝者,效果一定好過陌生人。當然你可仗養三寶的力量加持,但最重要都是家人來做。」
今波疫情另一個令我們扼腕的是小朋友亦遭波及,不幸離世。家屬對於早逝的生命,心碎欲絕。傳顯法師慨嘆失去自己的孩子確是很痛苦,可幸醫院現在可以做簡單儀式,也算安慰。「有個個案的逝者是小朋友,父母希望喪禮儀式一切從簡,於是直接由醫院出殯(院出)。醫院出殯儀式雖然只有十五分鐘,十分緊迫,父母更加珍惜短短的相聚。我跟父母說,有什麼說話想對囝囝說就要把握。」之後,傳顯法師為孩子誦經,遺體放在密封的透明膠袋內,法師就以金光明沙〔註〕 灑在袋上。「身為院侍,能做的就盡量做,後事完了之後,我介紹他們參加大覺福行中心的『心連慟計劃』,這個聚會是特別為失去孩子的父母而設,讓同路人互相認識,互相照應,傾傾講講,慢慢就能紓解悲傷。」
註 金光明沙功德殊勝,臨終撒於亡者身上,可助其淨化惡業,增添往生淨土的助緣。
佛教是死人的宗教?
有些人會說:佛教是以「死」為主的宗教,傳顯法師指出這純屬誤會,佛教非常重視人生。「佛陀除了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例如修五戒、十善、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要愛護所有眾生,更教導我們觀察每件事的因緣,瞭解生命真相,瞭解生死,學習生死乃至超越生死,這些才是佛陀真正教法。佛教有一句很好的說話:人成即佛成!佛陀亦是透過在世時,修菩薩道,一步步淨化自己生命,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終究竟成佛。所以佛教十分重視人生,是超越生死的宗教,談生也談死。
死亡是新開始
有些病者擔心死後何去何從?對死後世界感到恐懼。這時候從佛教角度解釋死亡,讓他們認識並接受死亡,在餘下的時間好好照顧自己。如果病者還未能放下,傳顯法師建議把心結交給佛菩薩,把今生解決不了的事暫時放下,誠心念佛,請佛菩薩幫你處理、幫你解決,或者涉及關係瓜葛的,可以好好發願來世修補關係,當臨終者知道死亡不是終結,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就算這一刻做不到,下世也可做到,人就安樂很多,通常都可釋懷。
如何表達哀傷之情?
傳顯法師接着說:「小朋友來到父母身邊,時間可能很短,但不要抹殺這些時間,人生是一種修練,小朋友的出現,可能是他來這世界的學習,乃至是與父母相聚的學習,他帶給父母的是生命經歷,無論是快樂或哀傷,都是生命的教育。時間的長短,只是每個人生命功課的長短。我會跟父母說,現在先送孩子到阿彌陀佛那裏上課,其後你們再到淨土與他會合。」當我們逆向思考,看生命的闊度不同,人往往容易釋懷。
如今疫情嚴峻,喪禮建議一切從簡,就如法師說很多也選擇院出,有些家屬更可能未許與逝者見上最後一面。對此,法師安慰家屬們,形式只是形式,如果因為環境局限,連簡單儀式也做不到,也要隨順因緣,心念才最重要,因為彼此的連結永遠不會消失。「所以為亡者做的任何功德或者祝福也很有用,我們做臨終關懷有很重要一句,親人的離世是暫別,不是永別,以後還有機會再見,尤其是心念那麼強烈,你想見他的話,一定見到。」在佛教的觀點裏,只要精進修行,大家都可在善道相遇,充滿希望,十分正面。
轉化情緒123
- 用慈心觀祝福身邊的人,我們周圍都有很多人受苦,祝福可能是一個轉化,祝福別人乃至幫人拔苦,增強自己的慈悲心。
- 多關心別人,嘗試打電話慰問身邊的人,問他們最近過得如何;聆聽別人的苦,給予一些安慰,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
- 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普門品〉、〈六字大明咒〉等,觀想觀世音菩薩灑出甘露,使世界回復清淨。透過修行祝福他人,也是一種轉化。
無常距離並不遙遠
佛陀早告訴眾生無常迅速,我們卻掉以輕心,非等到生離死別,失去才後悔。「佛陀說得很清楚,娑婆世界是苦的,我們要反思苦難由什麼原因造成,是天災或人禍?如果是人為就要盡量避免。這些逆災是共業,歸結都是人心,貪婪、爭鬥、懷疑,乃至對疫情輕視,這些都是貪嗔癡,人心不安只會令疫情越來越嚴峻。所以透過此刻見到的苦,我們就要停了它,減少紛爭,互相包容,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培養慈悲心,多些誦經祝福別人,當每個人也有這個心,疫情慢慢會有轉化。」
法師感慨,此刻看到那麼多人離世,我們應該好好汲取教訓。「疫情已經經歷了四波,為什麼這一波會特別嚴重,大家是否輕視了,沒有作好準備?等於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有沒有好好準備?生死無常迅速,如果我們事前準備好,就算遇上什麼危難,也較容易度過。」
疫情防控下,醫院探病措施收緊,傳顯法師都是有轉介才可以去醫院,院侍探訪大受限制,可是宗教總是給人希望與出路,所以當法師收到電話後,就會飛快趕到病房,不過就會加強防護。「能夠做多少就多少,無論如何,佛教一直都說,要走的人始終要走,反而在生的人,記緊要好好活着,不要令死者替你們擔心,不要自暴自棄,在未相見前,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為亡者活好自己,這是我對大家最後的祝福。」
那麼,需要支援時,可以找法師嗎?
傳顯法師大笑:「當然可以,我的電話廿四小時都開着,傷心時不須掩飾,我會盡力幫忙。」現時大覺福行中心成立了一個叫「疫境互動 2.0」的計劃,九位院侍會為大家撰寫一些啟發性的心語及小品,教大家在疫情下,如何面對自己及處理親人離世的情緒,也有聲音導航的佛法開示,希望給予大家一些支持,一起過難關。
疫情資訊引爆焦慮
自 Omicron 爆發以來,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讓人產生焦慮情緒,尤以前一陣子媒體熱傳的遺體堆疊的照片,令人看見都想哭。傳顯法師說,人是會被境界所影響,媒體天天報道死亡數字,病人要露天臥床候診,香港像淪陷一樣,任何人看見也會出現不安情緒。「我也有跟進情緒有問題的病人,這些時候他們特別痛苦,經常打電話給我,說師父今日有多少人死,有多少人中,我隔籬座有人確診……為什麼會這麼焦慮?原來他由早到晚都追看新聞,承受不了這些畫面。我問他,你誦經拜佛有沒有這樣勤力?有多少萬人確診與你有什麼關係?我們要減少接觸媒體,知道每天大概情況就可以了,尤其控制不到自己情緒的人。多些時間打坐,覺知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控制自己,未確診卻苦過確診的人就不健康。否則你的生命會很灰,不要只在疫情裏轉,應將生命放在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今日暫別日後再見
分享:傳顯法師
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服務專線
佛教院侍部辦公室 3153 4499港島區、九龍區
電話:54452217、54456818新界區
電話:52205396、52207170
電郵:chaplaincy@spg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