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因為電影或電視劇集而聽過「天龍八部」一詞。「天龍八部」是邪?是正?是神?是鬼?是否武林高手?究竟「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呢?來自何經何典呢?
其實,「天龍八部」是維護佛法的部眾;其名詞源起於佛經。在不少經論中 —— 例如 《 妙法蓮華經序品卷一 》、《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 》、《 大金色孔雀王咒經 》、《 仁王護國般若 經疏卷二 》、《 攝大乘論卷下 》等 —— 都有「天龍八部」及其名稱的詳細記載。南宋的《 出三藏記集 》還揭示「天龍八部」的圖像。據說這八類護法部眾,常隨佛陀到處講經說法,所以大多數經典都有提及「天龍八部」的出現。
這八部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
天,即是天人,梵文 Deva。天是清凈、光明、聖潔的境界。這裏所指的天,是欲界地居天。天界只有快樂,無人間的種種煩惱與痛苦,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有所求皆可得到滿足。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天是崇高極樂的境界,認為人死後生到天國是最理想的地方。但以佛法來說,天道是六道輪迴之一( 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 ),仍未脫離生死苦海,一旦天福享盡,依舊要輪迴於六道之中。
龍,梵文 Nāga,中國古書稱龍為四靈之一。四靈是麒麟、鳳凰、烏龜、龍。龍是非常靈異的,善於變化,能變大變小,甚至變有變無。其種類亦很多:有守護天宮的天龍,守護龍宮、興風作浪的海龍,守護寶藏的藏龍,騰雲致雨的雨龍。龍的福報很大,但業障亦很重。據說:倘若修行人在生時常生嗔怒心,雖得到禪定與福樂,死後可能墮落龍界。
夜叉,梵文 Yaksa,意思是行動迅速的鬼,分為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和天行夜叉三種。相傳釋迦牟尼佛成道時,地行夜叉轉告空行夜叉:「悉達多現在已證道成佛了!」空行夜叉轉告天行夜叉,再轉告四大天王,最後輾轉傳到他化自在天的魔宮,魔王波旬居住之處,魔王知悉後膽顫心驚,恐怖不已。
夜叉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害人的惡夜叉,另一種是護持佛法的善夜叉,例如《 瑜伽燄口 》中所介紹的「面燃大士」,相貌雖然可怕,卻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善夜叉。 ( 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