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三)

蕭式球

無明退卻帶來生死的退卻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大海潮漲的時候,會使大河水漲;大河水漲的時候,會使小河水漲;小河水漲的時候,會使大池水漲;大池水漲的時候,會使小池水漲。

「比丘們,同樣地,無明上漲的時候,會使行上漲;行上漲的時候,會使識上漲;識上漲的時候,會使名色上漲;名色上漲的時候,會使六入上漲;六入上漲的時候,會使觸上漲;觸上漲的時候,會使受上漲;受上漲的時候,會使愛上漲;愛上漲的時候,會使取上漲;取上漲的時候,會使有上漲;有上漲的時候,會使生上漲;生上漲的時候,會使老死上漲。」

世尊說:「比丘們,大海潮退的時候,會使大河水退;大河水退的時候,會使小河水退;小河水退的時候,會使大池水退;大池水退的時候,會使小池水退。

「比丘們,同樣地,無明退卻的時候,會使行退卻;行退卻的時候,會使識退卻;識退卻的時候,會使名色退卻;名色退卻的時候,會使六入退卻;六入退卻的時候,會使觸退卻;觸退卻的時候,會使受退卻;受退卻的時候,會使愛退卻;愛退卻的時候,會使取退卻;取退卻的時候,會使有退卻;有退卻的時候,會使生退卻;生退卻的時候,會使老死退卻。」

 

相應部.十二.六十九.水漲

這是一篇簡明的經文,佛陀分別以潮漲與潮退兩個譬喻來指出:無明上漲最終會帶來老死的上漲,無明退卻最終會帶來老死的退卻。

斷除無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無明是一個結縛,屬五上分結之一,只有阿羅漢才能把它徹底斷除。但是,使無明退卻則有所不同,任何修習八正道的人都可使之退卻。進入了八正道的人其中一種特質,就是無明、渴愛日漸退卻,亦即貪欲、嗔恚、愚癡日漸退卻。無明跟愚癡同義,兩者俱是各種不善法的源頭,無明退卻可帶來不善法的退卻、惡趣的退卻,而最有價值的,就是帶來生死的退卻。

 


渴愛的息滅帶來生、老、病、死的息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苦的集起和苦的滅除。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苦的集起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苦的集起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苦的集起了。

 

(二)

「比丘們,什麼是苦的滅除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的滅除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的滅除了。」

 

相應部.十二.四十三.苦

這是一篇分章節的經文,第一個章節講述十二緣起的集起,第二個章節講述十二緣起的息滅。在緣起十二個環節之中,這篇經文所述的是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共七個環節。

「觸」的巴利文是 “phassa” ,它有「由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所帶來的體驗」的意思。若根據這篇經文那樣來詳述觸,就是六根、六境、六識三種東西在一起時所帶來的體驗。

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名相,若從觸的角度來看生命,每個眾生雖然各有千差萬別的不同經歷,但都不外乎通過眼、耳、鼻、舌、身或意六條感官渠道而領受外間訊息的體驗而已。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生,會帶出一份淡然與灑脫的態度。

此外,這篇經文的重點在於「愛(渴愛)」這個環節。經文指出,不修解脫道的人有了觸便會有受,有了受便會有愛,有了愛便會有取,有了取便會有有,有了有便會有生,有了生便會有老死;修解脫道的人同樣是有了觸便會有受,但有了受之後能夠止息愛,因而得到取的止息、有的止息、生的止息、老死的止息。

十二緣起由無明至老死一共有十二個環節,而修行下手所對治的地方,主要是無明與愛這兩個環節,尤其是愛這個環節。

 


觀察人生的過患能帶來渴愛的息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對結法〔註一〕常常隨順味〔註二〕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斷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不斷得到燃料,便能長久燃點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患〔註三〕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再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只能燃點舊有的燃料,因為沒有新燃料補充而很快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註一〕結法(saññojaniya-dhamma)有「結縛所生的地方」的意思,這些地方多指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外六處。

〔註二〕 味(assāda)是「味道」、「有吸引力」的意思。

〔註三〕患(ādīnavā)是「過患」的意思,常作「利益」(ānisaṃsa)的反義詞。

 

相應部.十二.五十三.結之一

這篇經文從緣起的義理指出:若從味這個角度來看人生,渴愛會增長;若從患這個角度來看人生,渴愛會止息。經中亦有一個佛教常見的譬喻──以 「燈盡火滅」來形容湼槃。

「味、患、離」是其中一組的佛教名相,這組名相指出:生命會帶來很多味道;生命也有很多過患;可以從中出離,將這生滅不息的生命止息下來。

正見味、患、離的人不會否定「人生有很多快樂」這個事實,但目光不會限囿於此而迷失於中;正見味、患、離的人也會明白「人生有很多過患」這個事實,而目光也是不會限囿於此而憂鬱不安;正見味、患、離的人更會看到「出離」的道路,這條道路使人放下世間的渴愛,超越世間的苦與樂,帶來如燈盡火滅那樣的湼槃。

 


作身、口、意善行的人是智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具有三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着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這三種東西是什麼呢?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比丘們,具有這三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個愚人、不成熟的人、不善的人,他過着傷害和損毀的生活,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罪業。

「比丘們,具有三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着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這三種東西是什麼呢?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比丘們,具有這三種東西的人,就是一位智者、成熟的人、善人,他過着不傷害和不損毀的生活,不受智者所譴責,為自己帶來很多福德。」

增支部.三.九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所有恐懼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所有困險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所有逼迫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

「比丘們,就正如一些蘆葦屋或草屋起火,鄰近一些內外以灰泥塗平、閂上窗戶的尖頂屋也會被大火波及。同樣地,所有恐懼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所有困險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所有逼迫都是出於愚人,不出於智者。

「比丘們,愚人靠近恐懼,智者離開恐懼;愚人靠近困險,智者離開困險;愚人靠近逼迫,智者離開逼迫。智者沒有恐懼、沒有困險、沒有逼迫。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去掉三種愚人的東西,着手修習三種智者的東西,之後便會向前邁進。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增支部.三.一

《增支部》是四部原始佛典的其中之一,它的篇集方式是根據「法數」 由一至十一所編集而成,所以整部《增支部》共包含有十一集在其中。以上兩個經題在「增支部」之後的「三」字是指第三集,三字之後分別的「九」字和「一」字分別是指在第三集之中的「第九經」和「第一經」。第三集所收錄的經文共有一百六十三篇,所記載的內容全都是跟「三」這個法數有關的,如這裏的第九經和第一經所述的是關於身、口、意「三業」的義理,而之前在第343及344期所刊登的第三十八和三十九經所述的是關於青春的驕逸、健康的驕逸、生存的驕逸「三種驕逸」的義理。

第九經和第一經這兩篇經文一起閱讀會比較方便,首先在第九經指出,在佛陀的心目中,愚人與智者的分別,主要的重點在於身、口、意的三惡行或三善行。其次在第一經指出,所有苦迫都是出於愚人而不出於智者。經中再以一個草屋易起火的譬喻,形容愚人不單自己容易起火,更會波及周遭的人──即使不易起火的大宅──都一齊起火。經文的尾末佛陀勸勉弟子修學:對治三惡行,修習三善行,人生便會逐漸提昇。

在日常生活中,愚人與智者都是一起生活、一起共事的,而且往往都是愚人多智者少的。智者因為有身、口、意三善行,所以較少為自己與別人製造苦迫,即使身邊有人製造苦迫,首先也盡量避免受其波及,避免一齊起火,其後若然可行的話,也可嘗試助人滅火。

 


依法與正直是投生善趣的原因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在拘薩羅遊行說法,去到一個名叫娑羅村的婆羅門村落及住在那裏。

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聽到這個消息:「喬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出家,他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在拘薩羅遊行說法,現在來到這裏了。喬答摩賢者聲名遠播,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他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心想:「去看這樣的阿羅漢是很有益處的。」

於是,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到了之後,一些人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向世尊合掌,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在世尊跟前報上自己的名字和族姓,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保持靜默,然後坐在一邊;他們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一些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的呢?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一些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的呢?」

「居士們,不依法而行、不正直而行,這就是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的原因。居士們,依法而行、正直而行,這就是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的原因。」

「喬答摩賢者這樣簡略地說,我們不能明白當中的道理。如果喬答摩賢者為我們詳細地說,使我們明白當中的道理就好了。」

「居士們,既然這樣,你們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回答世尊:「賢者,是的。」

「居士們,有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身行,有四種不依法、不正直的口行,有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意行。

「居士們,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身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殺生的人,他們殘忍、滿手鮮血、嗜好殺戮、不仁慈對待眾生。一些偷盜的人,他們盜取別人藏在村落或森林的財物。一些邪淫的人,他們跟受父母保護、受兄弟保護、受姊妹保護、受親屬保護、有丈夫、受法律保護、已接受婚聘等女性發生性行為。居士們,這就是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身行了。

「居士們,四種不依法、不正直的口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妄語的人,他們在被帶到集會中、大眾中、親屬中、同業中或王族中問話的時候,為了自己的原因、為了他人的原因或為了少許物質利益的原因而故意說妄語──自己不知的說知道,自己知道的說不知;自己看不見的說看見,自己看見的說看不見。一些兩舌的人,他們說離間別人的話,使和合的帶來分裂,喜歡分裂,景仰分裂,欣樂分裂,說使人分裂的話。一些惡口的人,他們無論說什麼,都粗魯、無禮、尖酸、苛刻、帶着忿怒、不帶來定。一些綺語的人,他們說不適時的話、不真實的話、沒有意義的話、和法無關的話、和律無關的話、沒有價值的話,在不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沒有道理,滔滔不絕,對人沒有益處。居士們,這就是四種不依法、不正直的口行了。

「居士們,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意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貪欲的人,他們貪圖別人的財物,心想佔據別人的財物。一些心生嗔恚的人,他們惡意思維,內心常想殺害、屠殺、斬殺、摧毀眾生,常想眾生不存在。一些邪見的人,他們帶着這不正確的見解:『沒有布施;沒有祭祀;沒有祭品;沒有苦樂業的果報;沒有今生;沒有他世;沒有父恩;沒有母恩;沒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沒有進入正道、完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註一〕居士們,這就是三種不依法、不正直的意行了。

「居士們,這就是不依法而行、不正直而行了。這就是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的原因了。

(二之一)

 

〔註一〕在這引號內的句子是由一位名叫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Kesakambala)的外道所提出,他是一個否定善惡與因果的人,認為任何人死後都會斷滅。在佛教之中視這種見解為邪見。

 

中部.四十一.娑羅村經

這是一篇《中部》的經文,《中部》包含有一百五十二篇經文,每篇經文的內容均屬中等長短,即不會很長也不會很短,這篇《娑羅村經》因篇幅與內容的關係,將會分兩次來刊出及講解。

這篇經文的主旨是:不依法與不正直而行,是來生投生惡趣的原因;依法與正直而行,是來生投生善趣的原因。經中還有詳細講說十不善業與十善業的內容,也有提到修習十善業可得各種人天善趣和解脫的境界。

在今期的經文之中可看到,佛陀一一講述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十不善業」的內容。任何人不論中外古今、不論有否宗教信仰,若作出或常作這些行為,會為自己與別人都帶來大傷害,更會帶來投生惡趣的果報。

 


十善業是全方位的善行

「居士們,有三種依法、正直的身行,有四種依法、正直的口行,有三種依法、正直的意行。

「居士們,三種依法、正直的身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捨棄殺生、遠離殺生的人,他們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一些捨棄偷盜、遠離偷盜的人,他們不會盜取別人藏在村落或森林的財物。一些捨棄邪淫、遠離邪淫的人,他們不會跟受父母保護、受兄弟保護、受姊妹保護、受親屬保護、有丈夫、受法律保護、已接受婚聘等女性發生性行為。居士們,這就是三種依法、正直的身行了。

「居士們,四種依法、正直的口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捨棄妄語、遠離妄語的人,他們在被帶到集會中、大眾中、親屬中、同業中或王族中問話的時候,不會為自己的原因、為他人的原因或為物質利益的原因而故意說妄語──自己不知的就說自己不知,自己知道的就說自己知道;自己看不見的就說自己看不見,自己看見的就說自己看見。一些捨棄兩舌、遠離兩舌的人,他們不會說離間別人的話,幫助分裂的得到復合,喜歡和合,景仰和合,欣樂和合,說使人和合的話。一些捨棄惡口、遠離惡口的人,他們無論說什麼,都柔和、悅耳、和藹、親切、有禮、令人歡喜、令人心悅。一些捨棄綺語、遠離綺語的人,他們說適時的話、真實的話、有意義的話、和法有關的話、和律有關的話、有價值的話,在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有道理,適可而止,對人有益。居士們,這就是四種依法、正直的口行了。

「居士們,三種依法、正直的意行是什麼呢?

「居士們,一些不貪欲的人,他們不會貪圖別人的財物,不會想到佔據別人的財物。一些不會心生嗔恚的人,他們不會惡意思維,內心只想眾生沒有憎恨,沒有苦迫,沒有顫抖,快樂地生活。一些有正見的人,他們帶着這正確的見解: 『 有布施;有祭祀;有祭品;有苦樂業的果報;有今生;有他世;有父恩;有母恩;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有進入正道、圓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註一〕居士們,這就是三種依法、正直的意行了。

「居士們,這就是依法而行、正直而行了。這就是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的原因了。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富有的剎帝利之中的話,他可以投生在富有的剎帝利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富有的婆羅門之中的話,他可以投生在富有的婆羅門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富有的居士之中的話,他可以投生在富有的居士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四王天之中的話,他可以投生在四王天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

「……梵身天……

「……光天……

「……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淨天……

「……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廣果天……

「……無煩天……

「……無熱天……

「……善現天……

「……善見天……

「……色究竟天……

「……空無邊處天……

「……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天之中的話,他可以投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天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居士們,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如果想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他可以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一個依法而行、正直而行的人。」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二之二)

〔註一〕在這引號內的句子是佛陀否定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的主張,重新肯定善惡與因果的價值。明白善惡與因果稱為正見,若進一步細分,明白善惡與因果能助人向善,但不能助人解脫生死,所以稱為 “世間正見” ;而明白苦、集、滅、道不單能助人向善,更能助人解脫生死,所以稱為 “出世間正見” 。

 

中部.四十一.娑羅村經

連接上一期的經文,佛陀繼續講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正見「十善業」 的內容。一個人若作出或常作這些行為,會為自己與別人都帶來安穩,更會帶來投生善趣以至解脫生死的果報。只是如果要投生到梵天以至非想非非想處天的話,除了要有十善業作為基礎之外,還須有禪定的質素;如果要當下得到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除了要有十善業和禪定作為基礎之外,還須有苦、集、滅、道的正見。

十善業是全方位的善行,能使人的行為從身、口、意三方面都得到提升。

 


不善行的過患與善行的利益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一直以來都說,不應做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

「大德,世尊一直以來都說,不應做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做這些事情有什麼過患呢?」

「阿難,做這些事情有這些過患:自己會譴責自己;智者知道後會譴責自己;會帶來壞名聲;在臨終時內心會昏亂;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阿難,做這些事情有這些過患。

「阿難,我一直以來都說,應做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大德,世尊一直以來都說,應做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做這些事情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做這些事情有這些利益:自己不會譴責自己;智者知道後會稱讚自己;會帶來好名聲;在臨終時內心不會昏亂;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阿難,做這些事情有這些利益。」

 

增支部.二.十八

這是一篇收錄在《增支部》第二集之中的經文,所以內容跟「二」這個法數有關。這篇經文所提到的「二」是指「不善」與「善」這兩種東西,而其中的不善是指身、口、意三惡行,善則指身、口、意三善行。經中的內容扼要簡明,清楚指出三惡行的五種過患與三善行的五種利益。

在上兩期的經文之中可看到,身、口、意三惡行可細分而成為「十不善業」,身、口、意三善行可細分而成為「十善業」。十善業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偏重於「世間善法」。這即是說,十善業的重點在於助人向善,相對八正道來說,八正道屬「出世間法」,重點在於解脫生死。十善業與八正道的內容有不少重疊的地方,而兩者重要的分別在於:十善業當中不邪見的內容是明白善惡因果,八正道當中正見的內容是明白苦、集、滅、道。因為十善業偏重世間善法,所以佛陀為其他宗教人士說法的時候,很多時都是說十善業的,因為助人向善這個層面的內容是任何一個良好的宗教都應該具備的。此外,世間善法也可作為出世間法的基礎,所以在這篇經文裏,佛陀也為阿難尊者說身、口、意三善行──亦即十善業的法義。

 


為何要止惡行善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你們要捨棄不善行。

「比丘們,不善行是能夠捨棄的,如果不善行是不能捨棄的話,我便不會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捨棄不善行。』 因為不善行是能夠捨棄的,所以我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捨棄不善行。』

「比丘們,如果捨棄不善行會帶來傷害和苦惱的話,我便不會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捨棄不善行。』因為捨棄不善行會帶來利益和快樂,所以我這樣說: 『比丘們,你們要捨棄不善行。』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善行。

「比丘們,修習善行是能夠做得到的,如果修習善行是不能做得到的話,我便不會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善行。』因為修習善行是能夠做得到的,所以我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善行。』

「比丘們,如果修習善行會帶來傷害和苦惱的話,我便不會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善行。』因為修習善行會帶來利益和快樂,所以我這樣說:『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善行。』」

 

增支部.二.十九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連接。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解三不善行與三善行的義理,當中清楚地指出「人應止惡行善」的原因。

當人們談到宗教的時候,很多時會說到這句說話:「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教人止惡行善的。」止惡行善是提升人生的一個大方向,這亦是任何良好的宗教與哲理都有的共同方向,至於止惡行善的內容與目的,則各種宗教與哲理都會有所不同甚至有頗大差異。在這篇經文之中佛陀又一次講出一個又簡單、又有深度的義理:人應要止惡行善,一則為己為人帶來利益和快樂,二則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得到。

十善業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首先明白它的內容、利益和方向,然後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口、意行為有一份反省與約制:禁制自己做出嚴重傷害別人或嚴重犯法的行為;對自己做得不好的行為帶着一份警惕;對自己做得好的行為帶着一份隨喜。在修習當中不用刻意追求完美,只要人生有進步便行,隨着日子有功,個人行為的質素便會提升,若還有些難以改變的不善行為,它們出現的次數可能會越來越少或出現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修習十善業即是作平和的身、口、意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在世間之中有三種人。是哪三種呢?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苦迫的身行、苦迫的口行、苦迫的意行。因他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苦迫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苦迫的事物。因他接觸苦迫的事物,所以帶來唯苦無樂的苦迫感受,就正如地獄的眾生那樣。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平和的身行、平和的口行、平和的意行。因他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唯樂無苦的平和感受,就正如遍淨天〔註一〕那樣。

「比丘們,有一種人常做苦迫的身行也常做平和的身行,常做苦迫的口行也常做平和的口行,常做苦迫的意行也常做平和的意行。因他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也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既有苦迫也有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苦樂夾雜的感受,就正如一些人、一些天、一些惡趣眾生那樣。

「比丘們,這就是在世間之中的三種人了。」

〔註一〕遍淨天(subhakiṇṇa)屬三禪天之中最高的一種眾生,特點是充滿樂受。

 

增支部.三.二十三

這篇經文用「苦迫的行」來形容三惡行,用「平和的行」來形容三善行。勤修十善業的人就是一個常作平和身、口、意行的人,這人在現生之中常可領受到善行的平和,來生更能投生至平和的世間。即使十善業的修習比較懈怠,這人善惡夾雜的行為也會是善多惡少的,他在現生之中也能多領受善行的平和而少領受惡行的苦迫,來生也能投生至多平和少苦迫的世間。

修習十善業能使人進步,這已是修行的美好之處;修習十善業能使人取得純然的平和與投生至純然平和的世間,這是修行的深處;修習十善業再加上四聖諦、八正道等出世間法,更能使人解脫生死,這是修行出凡入聖之處。

 


 十善業亦是戒、心、見三個範疇的修習

「比丘們,有三種錯失。什麼是三種錯失呢?

「戒的錯失,心的錯失,見的錯失。

「比丘們,什麼是戒的錯失呢?

「比丘們,一些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比丘們,這稱為戒的錯失。

「比丘們,什麼是心的錯失呢?

「比丘們,一些人貪欲、嗔恚。比丘們,這稱為心的錯失。

「比丘們,什麼是見的錯失呢?

「比丘們,一些人帶着這不正確的見解:『沒有布施;沒有祭祀;沒有祭品;沒有苦樂業的果報;沒有今生;沒有他世;沒有父恩;沒有母恩;沒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沒有進入正道、圓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比丘們,這稱為見的錯失。

「比丘們,因為戒的錯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因為心的錯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因為見的錯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有這三種錯失。

「比丘們,有三種成就。什麼是三種成就呢?

「戒的成就,心的成就,見的成就。

「比丘們,什麼是戒的成就呢?

「比丘們,一些人遠離殺生、遠離偷盜、遠離邪淫、遠離妄語、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綺語。比丘們,這稱為戒的成就。

「比丘們,什麼是心的成就呢?

「比丘們,一些人不貪欲、不嗔恚。比丘們,這稱為心的成就。

「比丘們,什麼是見的成就呢?

「比丘們,一些人帶着這正確的見解:『有布施;有祭祀;有祭品;有苦樂業的果報;有今生;有他世;有父恩;有母恩;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有進入正道、圓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比丘們,這稱為見的成就。

「比丘們,因為戒的成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因為心的成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因為見的成就,眾生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比丘們,有這三種成就。」

 

增支部.三.一一五

這篇經文以「戒、心、見」這個角度來講解十善業,經中指出,修習十善業亦即是持戒、修心、確立正見的修習。

修行人以確立正見為先。十善業中的「不邪見」以「明白善惡因果」為主,確立這種正見的人會有一個向善的人生方向,免於墮落惡趣。

有了正見之後就是持戒。在家的佛弟子以「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在原始佛教的義理之中,五戒的尺度就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尺度,能夠奉公守法地生活的人亦即是一個能夠持戒的人,而加上不飲酒的目的是使人保持一個清醒的心境,避免酒後犯事。在十善業之中除了不妄語之外還有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來規範一個人的語言說話,這是當一個修行人做到不說違法的妄語之後,再進一步以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些修持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質素。

確立了正見和有好的戒行之後,進一步就是修心。對內心的貪欲與嗔恚開始 「說不」,對內心的活動有一份覺知及減少貪欲與嗔恚在心中的出現,能為修行者帶來一份祥和的心境,有效止息怨氣,更有助來生投生於天界。

 

接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