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三)

蕭式球

佛陀稱自己為「三明沙門」而不是全知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這時候,婆蹉種遊方者居住在遊方者的單一白蓮園。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入毗舍離化食。他心想:「現在入毗舍離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遊方者的單一白蓮園,去婆蹉種遊方者那裏吧。」

於是,世尊前往遊方者的單一白蓮園,去婆蹉種遊方者那裏。婆蹉種遊方者從遠處看見世尊前來,便對他這樣說:「大德世尊,請過來,歡迎到來。大德世尊,你很久沒有到來了。大德世尊,座位已經預備好了,請坐。」

世尊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婆蹉種遊方者以一低座坐在一邊。婆蹉種遊方者對世尊說:「大德,我聽人們說:『喬答摩沙門是一位全知者、全見者;無論行走、站立、睡覺、睡醒,這種無所不知的知見都一直常在,保持不失。』大德,世尊是不是這樣說的呢?大德,這樣說會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婆蹉,我不是這樣說的。這是以不真實的說話來誹謗我。」

「大德,世尊是怎樣說的呢?大德,怎樣說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婆蹉,應這樣說:『喬答摩是一位三明沙門。』這樣才不會變成誹謗我。這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婆蹉,我可隨自己的意欲,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我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婆蹉,我可隨自己的意欲,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婆蹉,我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婆蹉,應這樣說:『喬答摩是一位三明沙門。』這樣才不會變成誹謗我。這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婆蹉種遊方者對他說:「喬答摩賢者,有沒有任何一個在家人,不斷除家庭的結縛,能在身壞命終之後得到苦的終結呢?」

「婆蹉,沒有任何一個在家人,不斷除家庭的結縛,能在身壞命終之後得到苦的終結。」

「喬答摩賢者,有沒有任何一個在家人,不斷除家庭的結縛,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天上呢?」

「婆蹉,不單止一百,不單止二百,不單止五百,還有更多在家人,不斷除家庭的結縛,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天上。」

「喬答摩賢者,有沒有任何一個邪命外道,能在身壞命終之後得到苦的終結呢?」

「婆蹉,沒有任何一個邪命外道,能在身壞命終之後得到苦的終結。」

「喬答摩賢者,有沒有任何一個邪命外道,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天上呢?」

「婆蹉,我追憶之前九十一劫,沒有邪命外道能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天上,只有一人例外,而這個邪命外道是主張有善惡業、有善惡行的。」〔註〕

「大德,在這個教派之中,即使投生天上也是缺乏的。」

「婆蹉,在這個教派之中,即使投生天上也是缺乏的。」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婆蹉種遊方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註〕邪命外道(ājīvaka)是一種宗教教派,在當時的印度以末伽梨.拘舍梨為代表。在哲理方面,邪命外道的特點是否定善惡行為與善惡果報,屬「無因論」的思想,所以九十一劫以來跟隨這種思想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投生天上,例外的一人嚴格來說稱不上真正的邪命外道,因他雖有邪命外道之名,但內心還是肯定善惡因果的。

 

中部.七十一.三明婆蹉種經

在佛世時,有些修行人是會自稱為「全知者」的,他們宣稱能在任何時候都知道世間各種事情。這篇經文記載,婆蹉種遊方者問佛陀是否一位全知者,佛陀給他否定的答案而稱自己為一位「三明沙門」──具有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的沙門。

佛教着重智慧,而智慧的內容圍繞着「善惡與因果」、「生命的本質」、「生死與解脫」等有關生命問題的正知正見。修行者具有三明,就是在修行道路之中的最高體證。開展這種知見,會帶來人生質素的提升,會帶來無繫縛的生活。

佛陀在另外的經文提到,那些自稱為全知者的修行人,會化食時空鉢而回、會被狗咬、會問別人的姓名、會問路等等,可知全知者這種境界只是人們脫離現實的一種理想。佛陀不以全知者自居,但經中尤其是較後出的佛典,偶爾也會用全知者來形容佛陀的。

此外,在經文的尾末佛陀為婆蹉種遊方者說,以在家的方式來修行,不能取得最高的果位。

 


勤修四神足而成為「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東園鹿母講堂。

這時候,一些住在鹿母講堂下層的比丘愛說話、說話雜亂無章,內心混濁、散亂、搖擺、失念、沒有覺知、沒有定、迷亂,放縱根門。於是,世尊對大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你那些住在鹿母講堂下層的同修愛說話、說話雜亂無章,內心混濁、散亂、搖擺、失念、沒有覺知、沒有定、迷亂,放縱根門。目犍連,你去給他們一些警策吧。」

大目犍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於是他施展神通,用腳趾頭使鹿母講堂出現大震動。

那些比丘受到警策,感到毛骨悚然,站在一邊,心想:「真稀奇!從沒有發生過!現在沒有風,這座鹿母講堂那麼堅固、那麼結實、地基埋得那麼深,但依然出現大震動!」

於是,世尊前往那些比丘那裏,對他們說:「比丘們,你們為什麼那樣驚慌,感到毛骨悚然,站在一邊呢?」

「大德,真稀奇!從沒有發生過!現在沒有風,這座鹿母講堂那麼堅固、那麼結實、地基埋得那麼深,但依然出現大震動!」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欲想警策你們,他用腳趾頭使鹿母講堂出現大震動。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目犍連比丘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目犍連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這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沉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嗔恚的心知道是有嗔恚的心,沒有嗔恚的心知道是沒有嗔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相應部.五十一.十四.目犍連

舍利弗尊者與大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兩位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 的弟子,而大目犍連尊者則是「神通第一」的弟子。

這篇經文記載,大目犍連尊者齊備六種無比智,能施展神通,用腳趾頭令鹿母講堂出現大震動。其他經文亦提到,大目犍連尊者還會施展神通到天上為天眾說法,甚至也曾用腳趾頭令天宮震動以警策放逸的天眾。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吩咐大目犍連尊者施展神通來警策那些鬆散的比丘,當那些比丘感到毛骨悚然時,佛陀在他們面前讚歎大目犍連尊者的精勤修習與成就。這種警策方式能令那些鬆散的比丘一方面感到印象深刻,一方面會深心以大目犍連尊者為學習的模範。

 


三十七菩提分第四科:信、精進、念、定、慧五根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信根呢?

「四入流支。應視這為信根。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精進根呢?

「四正勤。應視這為精進根。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念根呢?

「四念處。應視這為念根。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定根呢?

「初、二、三、四禪。應視這為定根。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慧根呢?

「四聖諦。應視這為慧根。

「比丘們,這就是五根了。」

 

相應部.四十八.八.應視

今期我們開始選讀一些有關五根的經文。《相應部》第四十八個相應稱為〈根相應,〈根相應〉共收錄有一百八十五篇經文,當中獨立的經文有七十篇,屬重複類別的經文有一百一十五篇。在獨立的七十篇經文中除了主要講述信、精進、念、定、慧「五根」之外,也有一些經文講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樂、苦、喜、惱、捨「五根」,女、男、命「三根」,未知當知、知、具知「三根」等。

「根」的巴利文是「indriya」,這個詞語由「indra」(天神「因陀羅」的意思)加上後綴「iya」(「屬於」的意思。indra + iya → indriya)而成,所以,「根」的原意是「屬於因陀羅的」的意思,引申出來是「天賦」的意思。

「根」是眾生的「天賦」,若在佛法之中發揮信、精進、念、定、慧這五種天賦,可帶來覺悟解脫的利益,即使在其他良好的宗教或人生哲理之中發揮這些天賦,也可帶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未知當知(發心求知)、知(求知過程)、具知(知的圓滿)這三種天賦也是一樣。以上兩種根是有助人生提升的天賦。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眾生認知外間事物的天賦,眾生需用視覺功能、聽覺功能、嗅覺功能、味覺功能、觸覺功能、思想功能這六種天賦來辨別外間各種事物,若這六種天賦有缺失,生活便會遇到很多不便。樂、苦、喜、惱、捨「五根」屬感受範疇的天賦,感受是眾生其中一種重要的天賦。在女、男、命「三根」方面,女性的氣質是眾生其中一種天賦,男性的氣質是另一種,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沒有性別之分,生命就是他們的天賦。以上三種根是眾生身心活動的天賦。

在今期這篇經文中,佛陀為比丘講解五根及簡略地講述每一根的內容。

 


「信」只在五根與五力這兩科解脫道之中出現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什麼是信根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如來的覺悟有敬信,明白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信根了。

「比丘們,什麼是精進根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為捨棄不善法和修習善法而持續作出精進,在善法之中堅定、堅決、不放棄。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精進根了。

「比丘們,什麼是念根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具有崇高、良好的念,即使是很久以前所作、很久以前所說,這些崇高、良好的念也會憶持不失。他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念根了。

「比丘們,什麼是定根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放下攀緣,取得定,內心安住一境。他的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定根了。

「比丘們,什麼是慧根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他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慧根了。

「比丘們,這就是五根了。」

 

相應部.四十八.十.分析之二

今期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經文的架構相同,佛陀首先為比丘講解五根,然後再講述每一根的內容,而今期的經文在講述每一根的內容時則講述得較為詳細。

在三十七菩提分之中,唯有五根和五力這兩科解脫道有「信」在其中。「信」是「信仰」的意思,它是一種宗教情操。「信」和「正見」的層面相近,兩者都是修行的開首,一個人在四聖諦、八正道之中生信或生起正見,都會隨順進一步行踐正道而使智慧增長。

信根的內容上一期的經文說是「四入流支」。那裏的四入流支是指:對佛有信,對法有信,對僧有信,持戒。在原始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寶是緊連着四聖諦的,對三寶有信的人即是對四聖諦有信,對四聖諦有信的人即是對三寶有信。對三寶有信再加上持戒,這個人便能進入聖者之流,取得初果,所以「對佛有信,對法有信,對僧有信,持戒」稱為四入流支。

在今期經文中,佛陀講解信根只是提到對佛有信,明白佛陀是一位具有十種德行的聖者。這是一種簡略解釋信的方式。

 


修習五根能帶來初、二、三、四果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完成五根、五根圓滿的人,是一位阿羅漢;五根較弱的,是一位阿那含;五根較弱的,是一位斯陀含;五根較弱的,是一位須陀洹;五根較弱的,是一位隨法行;五根較弱的,是一位隨信行。

「比丘們,修行圓滿的人,能得圓滿的果位;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能得一定程度的果位。我說,修習五根是一定會帶來結果的。」

 

相應部.四十八.十四.簡畧之三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經中佛陀為比丘說,五根圓滿的人,能得四果阿羅漢,稍次的能得三果阿那含、二果斯陀含、初果須陀洹,以至最低也能得初果向的隨法行與隨信行;修習五根能帶來各種高低不同的果位,總不會空過。

經中提到的「隨法行」(dhamma-anusārin)與「隨信行」(saddhā-anusārin)是兩種「初果向」的人,這兩種初果向的人氣質不同:隨法行的修行者以一份「依法理而行」的理性氣質而進入正道,這種氣質跟正見相連;隨信行的修行者以一份宗教情操,即「求道之心」、「道心」的感性氣質而進入正道,這種氣質跟信相連。

在巴利文之中有三個跟「信」相關的詞語,一是「敬信」(saddhā),一是「淨信」(pasāda),一是「慕信」(dhamma-anvaya)。敬信與淨信在經中較常出現而且兩者的含義相近,敬信的巴利文「saddhā」(sa=自心+dhā =擺放→saddhā)有「自心擺放在(佛、法、僧之中)」的意思。淨信的「pasāda」有「清淨」、「歡喜」的意思,指對佛、法、僧的信仰清淨無雜染,或指對佛、法、僧心生歡喜。慕信的巴利文「dhamma-anvaya」(dhamma=如法+anvaya=推論)有「如法推論(所得的信仰)」的意思。慕信這個詞語在經中出現不多,刊在350至351期《中部.八十九.法廟經》的經文中可以看到這個詞語,當中波斯匿王因為曾經看見多則佛教與外道的比對事例,所以從推論中生起對佛、法、僧三寶的信仰。

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自然地在三十七菩提分之中講及「正見」、「正思維」、「智慧」、「如實觀察身、受、心、法」等屬理性方面的內容比較多,但屬感性方面的內容,信根與信力也佔了兩個席位。

 


修習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的目的是要完滿慧根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摩利一個名叫優樓頻螺.劫波的市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的四根還沒有鞏固確立時,他的聖智是還沒有生起的;當一位聖弟子的四根鞏固確立時,他的聖智便生起了。

「比丘們,就正如當一間尖頂屋的樑還沒有鞏固確立時,屋的尖頂是還沒有建成的;當一間尖頂屋的樑鞏固確立時,屋的尖頂便建成了。比丘們,同樣地,當一位聖弟子的四根還沒有鞏固確立時,他的聖智是還沒有生起的;當一位聖弟子的四根鞏固確立時,他的聖智便生起了。

「這四根是什麼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確立信是為了帶來這慧根,確立精進是為了帶來這慧根,確立念是為了帶來這慧根,確立定是為了帶來這慧根。」

 

相應部.四十八.五十二.摩利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經中佛陀以「尖頂屋的屋樑確立後,尖頂便能建成」的譬喻,形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確立後,又稱為「聖智」的慧根便會生起。

在經中不時會提到尖頂屋的建築物,這種建築物的尖頂是一件堅硬的實木,用作攝持每枝屋樑,當每枝屋樑都安裝好的時候,便可以安裝這個尖頂上去了。尖頂屋的尖頂通常用作「最高」、「攝持」、「堅實」等寓意。

五根這科解脫道的特點,是以信作為開首,然後直接進入止觀修習的精進、念、定,最後以聖智的慧作為修行的終極。

 


信、精進、念、定、慧五種珍貴天賦的味、患、離

「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由於如實知道五根的味、患、離,他稱為一位成為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的聖弟子。」

相應部.四十八.二.流之一

 

「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由於如實知道五根的集、滅、味、患、離,他稱為一位成為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的聖弟子。」

相應部.四十八.三.流之二

 

「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由於如實知道五根的味、患、離之後,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稱為一位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擔、取得了最高的果證、解除了導致投生的結縛、以圓滿的智慧而得解脫的阿羅漢。」

相應部.四十八.四.阿羅漢之一

 

「比丘們,有五根。什麼是五根呢?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比丘們,一位比丘由於如實知道五根的集、滅、味、患、離之後,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稱為一位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擔、取得了最高的果證、解除了導致投生的結縛、以圓滿的智慧而得解脫的阿羅漢比丘。」

相應部.四十八.五.阿羅漢之二

今期四篇經文的內容相連,當中佛陀以延伸與遞進的形式來講解五根的 「味、患、離」與 「集、滅、味、患、離」,然後指出,若能明白這義理的人可得初果,若能明白這義理及放下所有執着的人可得四果。

味、患、離的義理解釋可見刊在409與410兩期的經文講解之中。味、患、離的義理跟苦、集、滅、道四聖諦相通,明白四聖諦的人是一個見法的人,明白味、患、離的人也是一個見法的人,兩者均能見到「知苦與離苦」這條滅苦的道路。因為味、患、離跟四聖諦相通,所以在巴利文本的經文之中佛陀不時會對味、患、離作出延伸,加上集和滅而說集、滅、味、患、離。

經中有不少地方講及到味、患、離的義理,通常在蘊、處、界、欲樂、色身這些地方說味、患、離是比較多的,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信、精進、念、定、慧五根是三十七菩提分的其中一科,屬修行的法門,為什麼也說五根的味、患、離呢?這是一個有深度的問題。其問題出於這個有「天賦」意思的「根」字之上。人有修行的天賦,用五根這五種天賦帶來善法、禪定、解脫的味道遠遠高於欲樂、我執的味道,這就是五根的「味」了。即使如此,這五種天賦也是緣生緣滅的,也是會壞滅的,這就是五根的「患」了。修解脫道的人對世間所有事物包括這五種天賦都會生起出離心,對五根不生愛着,這就是五根的「離」了。明白五根味、患、離的人會善用五根,但又不會對五根生起愛着,就如佛陀所說的「筏喻」那樣:木筏是用來渡河之用而不是供人執取之用的。明白這一點的話便能清楚明白「五根味、患、離」這個有深度的義理了。

 


三十七菩提分第五科:信、精進、念、定、慧五力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祇多,安闍那園的鹿野苑。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沒有解釋五根成為五力與五力成為五根的方法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有解釋五根成為五力與五力成為五根的方法。什麼是解釋五根成為五力與五力成為五根的方法呢?

「比丘們,信根就是信力,信力就是信根;精進根就是精進力,精進力就是精進根;念根就是念力,念力就是念根;定根就是定力,定力就是定根;慧根就是慧力,慧力就是慧根。

「比丘們,就正如一條傾向東方、朝向東方、邁向東方的河流,流經河中一個島嶼,這時這條河流可算作是一條河流,也可算作是兩條河流。

「比丘們,怎樣算作是一條河流呢?就是從流經島嶼的河水都是從西往東流這方面來算,這可算作是一條河流。比丘們,這就是算作是一條河流了。

「比丘們,怎樣算作是兩條河流呢?就是從流經島嶼的河水一些流經島嶼的北面、一些流經島嶼的南面這方面來算,這可算作是兩條河流。比丘們,這就是算作是兩條河流了。

「比丘們,同樣地,信根就是信力,信力就是信根;精進根就是精進力,精進力就是精進根;念根就是念力,念力就是念根;定根就是定力,定力就是定根;慧根就是慧力,慧力就是慧根。

「比丘們,勤修這五根的比丘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相應部.四十八.四十三.沙祇多

今期我們開始選讀一些有關五力的經文。五根和五力的內容相同,都是信、精進、念、定、慧這五種東西,五根與五力的分別只是在於從「天賦」的角度還是從「能力」的角度來解說信、精進、念、定、慧。五根與五力相通,在經中是多說五根而少說五力的。

「力」(bala)有「力量」、「能力」的意思,修行人培育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便有力量與能力對治貪欲、嗔恚、愚癡,便有力量與能力解除各種導致投生的結縛。

在今期這篇經文中,佛陀以一個「河水的分流與合流」的譬喻,為比丘講解五根和五力的相同之處,之後佛陀再說,勤修五根(或五力)的比丘能得解脫。

 


五力與五根的內容相通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五力。什麼是五力呢?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信力呢?

「四入流支。應視這為信力。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精進力呢?

「四正勤。應視這為精進力。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念力呢?

「四念處。應視這為念力。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定力呢?

「初、二、三、四禪。應視這為定力。

「比丘們,應視什麼為慧力呢?

「四聖諦。應視這為慧力。

「比丘們,這就是五力了。」

 

增支部.五.十五.應視

在《相應部》之中的第五十個相應稱為《力相應》,《力相應》所收錄的經文全是講及「五力」的,雖然當中有經文一百一十篇,但全是屬於重複類別的經文,這些重複類別的經文內容是七科共用的,因此今期在《增支部》之中選一篇講及五力的經文來跟讀者一起閱讀。

五力與五根的內容相通,若我們將這篇經文跟刊在468期的經文互相對照,便可看到兩篇經文除了「根」字換作「力」字之外,其餘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五力可以單獨成為一條解脫道,原因跟五根一樣,五力以對三寶的敬信(信力)為開首,然後精進地修習止觀(精進力、念力、定力),最後成就解脫的智慧(慧力)而將貪欲、嗔恚、愚癡清除。

 


行踐五力或任何一科菩提分,惡不善法都會日漸減少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四念處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念處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身念處,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受念處,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心念處,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法念處。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念處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七.七十七.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四正勤: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九.二十七.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欲定勤行神足,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觀定勤行神足。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五十一.五十九.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五根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五根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信根,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根,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根,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定根,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慧根。就是這樣,一位勤修五根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八.九十七.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五力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五力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信力,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力,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力,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定力,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慧力。就是這樣,一位勤修五力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五十.二十七.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七覺支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七覺支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喜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猗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捨覺支。就是這樣,一位勤修七覺支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六.一零三.水壺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見,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思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語,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命,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精進,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念,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正定。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五.一五三.水壺

在上一期的經文講解之中提到,《力相應》雖然收錄的經文有一百一十篇,但全是屬於重複類別的經文,這些經文是七科菩提分共通的。

由於這些經文共通,所以在巴利原文之中只寫出了排序在前的《道相應.一五三.水壺》,其後六科的經文便用省略的方式略過了。現將七科七篇經文都翻譯出來供讀者對照,由於四正勤的四種精進沒有一個代表名稱,而「律儀勤、斷勤、修勤、隨護勤」的內容又跟四正勤的中心內容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四正勤的經文需有一些調整,經義才能暢順表達出來。

以上經文屬於短篇的經文,經中佛陀以一個「倒轉的水壺,水只會出而不會入」的譬喻,指出修習五力或任何一科菩提分,各種惡不善法便只會出而不會入,原因是七科共三十七個環節的菩提分均指向出離、無欲、息滅、放捨這四種屬於觀慧的善法,這四種善法能令各種惡不善法都無法立足。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