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禪修成長的快樂種子

493
温暖人間採訪組
温暖人間採訪組

停一停,心呼吸,大人需要喘息空間,安定情緒,年輕人也極為需要吧!
隨着成長,面對各色各樣的壓力,學業的、家庭的、朋輩的、就業的,
心靈不夠強壯的話,可能會做出傻事!

近年很多研究證明,禪修確實可以幫助減輕壓力,轉化負面情緒。
英國更將佛法列為全國中小學校之正修課,並且大力推崇靜坐,可見禪修對小孩及青年人心靈發展有莫大助益。
最近,禪修列車開始在香港起動,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的十三間中學〔註〕,已把禪修列入常規課堂,
並興建禪修室,培養學生禪修的習慣。

喜見禪修種子在學校萌芽,《温暖人間》特別製作了一連三期的「禪修入學校」專輯,
這一期我們專訪了導航禪修入學校整個計劃的衍空法師,細說緣起及經過;
同時亦訪問了禪修計劃其中三間中學:佛教黃允畋中學、佛教大雄中學、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由老師和學生分享得着;下一期,我們採訪了佛教善德英文中學及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最後一輯,我們還訪問了兩間也在推行禪修的佛教小學,
細聽老師和學生分享得着。欣慰的是,所有受訪者都異口同聲說,
原來越小開始禪修,對成長越有助益。

 

註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
佛教黃鳳翎中學、佛教大雄中學、佛教善德英文中學、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佛教大光慈航中學、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佛教沈香林 紀念中學、佛教覺光法師中學、佛教黃允畋中學、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佛教何南金中學、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493   493   493

493   493   493

 

緣起

覺醒禪修
提升身心靈健康

「世人都喜歡幸福快樂,害怕傷心痛苦。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在現實生活中,開心的事太少,傷心的事太多。世上有沒有趨吉避凶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活得更有把握、更有信心?」

這是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衍空法師在「禪修課本」的序言。近年越來越多研究證明禪修的好處,特別對年輕人了解自我、梳理情緒,增加專注力等有很大的幫助。衍空法師一直希望在學校推行禪修,他曾在2004年參與佛學科中學會考課程改革,為中學生設計並推行「生命定向」工作坊,最後發覺中學生很喜歡禪修,奈何欠缺資源和條件,所以沒有繼續。直至第一屆中學文憑考試DSE舉行,學生的壓力很大,佛教黃允畋中學的許珮錡主任有見及此,與法師商量,探討該如何為中六同學教授禪修,為他們減壓,結果學生在禪修後的專注力不但提高,考試的成績亦令人鼓舞。
 

禪修增強抗逆力

正因如此,衍空法師也希望把禪修帶入其他學校,於是為香港佛教聯合會擬定「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建議書,向陳廷驊基金會申請資助,結果一拍即合,陳廷驊基金會大力贊助,「覺醒禪修」計劃正式在佛聯會各會屬十三間中學啟動,衍空法師編寫禪修課本,把禪修課列入為佛化科常規課程,規定中一至中六都要上禪修課。另外,十三間中學也獲取資金興建自己的禪修室,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禪修,培養覺醒及增強抗逆力。

 

什麼是禪修?

禪修就是「留心專注」和「細心觀察」的訓練。很多研究證明,禪修可以培養覺性和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化解壓力、提升專注力等,尤其對年輕人,在變化急速的現代社會,他們面對不少壓力,懂得處理情緒尤為重要。「禪修課本以《四念處經》為藍本,佛陀在經文中指出,處理煩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留心和了解我們的『身、受、心、法』。主要是訓練學生把專注力集中在身體、呼吸及內心感受。繼而懂得處理好它,不再執着它,當你不再去執着身和心,你就沒有苦。」

法師感慨世人執迷,一旦失去了正見就會痛苦,「佛教認為所有的苦、所有的壓力和愚癡,都是因為世人的我執,有我才有我喜歡,我不喜歡;所以貪嗔癡來自於世人我執着的邪見。你要除煩惱除壓力,就是要減低對我的執着。為什麼要執住?因為你喜歡了它、習慣了它,例如好味的食物,英俊的男孩,都是因為你可以見到,對這些人物有感覺,原本與你沒關係的人或物,忽然間你的心有了「觸」及「受」,有了喜歡、有了愛,心就會執取,生起種種愛着種子,當種子發芽,你就被綁着動不得。而且我們的心永遠向外攀緣,吃飯不是在吃飯,而是看手機、電視。四念處將你帶回此時此地,如實清晰認識自己的身和心,再進一步將你的念頭綁住在心,讓身心合一,當你覺察到自己快要發脾氣,或者妄想紛飛,因為你受過訓練,你能夠觀呼吸,慢慢地一呼一吸,人就平靜了。

 

493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衍空法師認為禪修才可以處理複雜的心,所以值得在學校推廣。「整個世界也做了很多研究,證明禪修在很多方面也幫到人,包括幫助年輕人處理情緒及提升EQ。」法師笑着分享,曾經有位學生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負責守龍門,因為隊友們都是大人,他感到很大壓力,所以即時觀呼吸,平靜自己。「用在踢波、考試也可以,只要派試卷之前觀呼吸平靜下來,用抽離角度,壁上觀火觀看自己的念頭及情緒。原來不開心是這樣的,不打緊啦,過一些時間就好了,將專注力放在呼吸,或者佛號,不要整天專注在不開心的事物上,這就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平時練得多,形成習慣,你的心就很易回到正念。」

當回到正念的能力越高,你被外境操控越少,也不是鑽牛角尖,重複loop(循環)着那痛苦。「其實跟失戀一樣,一定是苦,沒得逃避、不開心的影像是會持續浮現,所以你要面對它,明白因緣生滅,要學習與痛苦共處。秘訣是首先要抽離,與情緒之間有一個距離,才可以容易處理。」

禪修其實是搞好情緒、認識自己,通過認識自己培養智慧,處理時就會更加好。特別是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遇上很多挫折,大的例如父母離婚、小的好像被鄰桌同學揶揄,對當事人來說可能已經處理不了,可是通過禪修,同學就可以提升精神健康,增加智慧,人際關係也好些。

 


衍空法師對年輕人向來關心,經常與他們聊天,他發覺現今的年輕人大多缺乏passion(熱誠),沒有動力。怎樣對生命多一份熱誠投入?「有次問一位小朋友,如果找一頭動物代表你,會是什麼?他竟然說是樹獺。我常跟小朋友說,你買了一部電腦回來,如果置之不理,它就失去用處了。其實你可以用它做很多事,創作音樂、寫文章、上網……正如人生可以有很多可能,但你要學到堅持不怕困難。只要找到一樣東西,不怕辛苦,繼續投入堅持去做才不浪費人生。」

 


願景

今次成功在十三間佛教中學推廣,衍空法師感到格外欣慰。整個「覺醒禪修」計劃還包括老師培訓,由衍空法師親自為會屬中學佛化科老師教授培訓課。「我一向覺得禪修課程必須列入為學校的正規課堂,而且不單止在堂上做,回家亦要做習作。如果只是堂上打坐,五分鐘、十分鐘,回家就繼續打機,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要有功課,讓學生持續地做。」

對於推動禪修,衍空法師有什麼願景?「希望幫到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心,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心,當一個人強壯了就不怕舉重;當你的心越來越強就不怕失敗,因為失敗得起,最多再來一次。禪修本身叫思維修,是心的操練,PE是physical education,ME是mental exercise,令心增加專注力及智慧。」他們未來的計劃就是會發展一套適合非佛教學校可以使用的教材,最終希望全港學校也可以開辦禪修課。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493

「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成功啟動,其中最大因緣是有賴陳廷驊基金會提供的資助,由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三個學年內,為佛聯會會屬十三間中學推行一套整全的禪修教育課程,不單只為老師們提供禪修培訓、製作教材套、師生的禪修活動,更在各校內開設或優化禪修室,使禪修的軟硬件都能配合這計劃的開展,提升校園整體的身心靈健康。

當初合作的緣起是如何的?陳廷驊基金會的代表Doreen說,將mindfulness(正念)帶給中學生這個理念很好,所以他們大力支持,「近年不少學生都有受情緒困擾的情況而不知道如何處理,以至作了很多錯誤的選擇去減輕那種無力感,例如吸毒,有些甚至選擇輕生來解決問題。所以如果越早讓青年人接觸提升覺察力的訓練,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情緒,覺察它的出現及懂得如何與它們做朋友,通過不斷的練習,就可以在危急關頭為自己提供一個空間,哪怕只是一個呼吸的空間,相信都可以減低同學們做出傻事的機會。」Doreen同時表示,讓同學有個寧靜環境很重要,「其實很多學生的家居狀況都未必很理想,根本找不到地方可以靜下來,當他們感到很大壓力時,若可以走進一個如禪修室般的寧靜空間去放空,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回應,只是抖一抖,坐一坐,靜一靜,這樣的一個回氣空間,對同學們很重要。」

陳廷驊基金會於1970年由陳廷驊博士創立,致力支持利益大眾的事業;並積極推動在教育、醫學研究及醫療、以及推廣佛學價值這三個主要領域的慈善工作。今次覺醒計劃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學習禪修訓練,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提升覺察力,去感受內心清淨,心念集中安住的喜悅,對促進年輕人成長有很大裨益。Doreen深深感受到禪修的好處,認為靜、定對整個生命成長很有幫助,希望同學慢慢養成習慣,練習到敏銳的自我覺察力,不要讓情緒成為你的導演,它要你發怒你就發怒,它要你打人你就打人,事後卻後悔。「為什麼要經常後悔,事情發生之前可否知道誰是導演,我想這樣演繹我自己嗎?所以學習禪修越早越好,讓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多些,絕對是人生一份很重要的禮物。而且在學校老師教導下遇到任何疑問,可以馬上問老師,得到回應與支持,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基金會覺得這是一項很值得支持的計劃。」

「禪修練習是要經過毅力測試的,要持續地做才會見效,就好似人在草叢裏要開闢一條新路般,要不斷重複行走在新的路徑上,路徑旁的植物才會為你打開一條新的道路;假如有人激怒你,你不想慣性重走情緒那條路,禪修練習為你提供一個可轉向的機會,即是說若下次有人激怒你,你可及時選擇停一停,用這種新的方式來回應。」Doreen表示。
 


禪修教材立於「畋園」 佛教黃允畋中學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中學佛化科「覺醒禪修教育課程」教材套之所以能夠從無到有,背後需要有數之不盡的因緣匯集才得以成就。佛教黃允畋中學作為教材套的出版學校,促成了整套教材套的製作。葉偉儀校長在提到學校禪修時講到,一直以來,在中六課程中其實都有禪修環節,藉此希望減輕同學的壓力和情緒,有見目前香港學生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有一套教材可以指導到中學各級同學禪修,對同學的學習及抗逆力都大有幫助,遂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資金,與此同時,遇上長久推動學校禪修的衍空法師,遂邀請法師擔任計劃顧問,雙雙攜手合作,由衍空法師與黃允畋中學的許珮錡、潘濬智共同編著,配合該校教師團隊,一邊試行計劃,另一邊收集同學的反應,最後以統計分析後的數據去調整教材套的內容。

要成功推動禪修入學校,光有教材套是不足夠的。在優質教育基金、陳廷驊基金會及其他功德主的贊助下,令學校有足夠資金在校內興建禪修室,為同學禪修提供一個寧靜舒適的空間。然而對於身處香港的我們來說空間卻是千金難求的奢侈品,空間有限,無論選址哪裏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就這個問題全校商討好幾次,最後決定以六樓較清靜的校園電視台轉播中心改建為禪修室,將最好的寧靜送給同學。

 

是時候為禪修播種

自2014年申請資助,經歷三年試行計劃,不斷作出修改,與此同時,禪修室的工程亦如火如荼。2018年的今天,教材套出版,禪修室落成,之前的辛勞與汗水終於換來回報,應該是時候收成吧。葉校長卻說這才是剛剛起步,「教材套現時主要供給佛教學校使用,而衍空法師及我們都希望能將禪修拓展到非佛教學校,因此有必要就現有的教材套上作出修正,淡化佛教色彩較濃厚的名相,盡可能調整得較為中性。就以禪修而言,有人叫靈修,亦有人叫反思、靜觀,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利於同學。」被問到會否再為小學制定教材時,葉校長笑着說「無錢啦」,接着解釋他們完成了這套中性教材後,所申請的資源就會剛好用完,況且小學跟中學不同,他們又不熟悉小學,想做亦無從入手,所以現階段盡可能將資源集中在中學上,直至中性的禪修教材推出之時,才是整個禪修入學校的起步禮。

 

教育,本來是漫長的

佛教學校的禪修教材於2017學年正式推出,佛聯會會屬十三間中學已投入應用在課程中,而黃允畋中學的教師團隊—許珮錡以及陸競冬兩位老師就全程參與了「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許老師更是教材套中其中一位的編著。她在講解教材時特別強調《大念處經》,因教材的核心取材於經中的四念處,即是「身、受、心、法」,簡化當中的概念後,再融入中一至中六的課程,達至深入淺出,讓同學從感受中領悟。

畢竟中學生比較好動活潑,讓他們坐下來靜靜地禪修或許會有一定困難,在處理上會否與一般禪修者有分別呢?

陸老師答:「在課程中我們會強調寧短莫斷,如果要求同學一下子坐得很好是不可能的,同學亦會對禪修生起抗拒心,因此鼓勵同學每日抽取少許時間,短至一兩分鐘亦無妨,讓同學在完成後作一個小反思,十分鐘內即可完成。這種處理方式不單令同學習以為常,至今第二年已經開始有同學堅持去做。」

許老師接着補充:「雖然大多數同學的反應都偏向正面,不過亦有部分同學在處理禪修上會比較馬虎,所以在課程當中就要因應同學的情況,就算同學在吸收上比較慢或是抗拒也好,以引導形式為主,盡可能讓同學吸收以及體驗,因為我們都堅信對同學長遠來說,是有好處的。」

總數六本的禪修教材現已出版,十三所佛聯會會屬中學落實推行,但計劃尚在起步階段,陸老師指教材的完成並不代表課程可以一勞永逸,我們要不時檢討教材,當中需要等待多數年時間,待六本教材完成教學後就會作出檢討,可能對當中的內容作出修改調節等等。

六本教材需時六年的教學,還在作出檢討修改,這豈不是很漫長?許老師聽罷後深呼吸一下,微笑着說:「教育,本來就是漫長的」。

 

教師培訓
引導禪修的教師需要進行六節的基礎培訓,在培訓之前會有一個分享的環節,給學校的同工分享彼此的教學心得。陸老師指出培訓的節數其實只是一個約數,禪修經驗是越多越好,當教師的經驗豐富時,引導同學禪修自然得心應手。

 

同學禪修體驗

對佛教中學的同學而言,禪修並不是新鮮事,但附有教材及作業的禪修也許是初次體驗,中六的曾慶平同學,中三的許偉秋同學以及中一的吳瑜欣同學會為我們分享他們參與「覺醒禪修」後的轉變。

 

493

佛教黃允畋中學教師團隊全程參與「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圖為該校參與計劃的師生:(左起)吳瑜欣、許珮錡老師、葉偉儀校長、許偉秋、曾慶平。

 

493

(左)許偉秋、(中)曾慶平、(右)吳瑜欣

 

不再火爆暴躁
許偉秋同學(中三)

我接觸了禪修只有短短的一年,是經老師介紹之下才認識的,亦在「覺醒禪修」課程中加深了解後開始持續禪修,在課堂上學完之後就會在家中練習,慢慢地嘗試,而且漸漸加長坐的時間及次數。

跟許多有禪修習慣的同學一樣,自從做了禪修之後,會覺得可以放下許多雜念,我跟曾師兄都好動,喜歡打籃球,在禪修過程中會想很多,我會生起許多雜念,而禪修就可以幫我找到空間去安置這些念頭。在情緒方面,以往的我是很火爆暴躁的,特別在中一時,自從中二接觸到禪修之後,與朋友之間的相處開始穩定下來。當然,生氣與爭執依然存在,只不過多了覺察,知道去到某一個位就要停一停,人就會冷靜下來,所以禪修令我提升了自制力以覺知身體的感覺,直至現在我都一直有禪修習慣,而且會打算進一步接觸,慢慢地進階下去。
 

 

考試時紓壓
曾慶平同學(應屆文憑試考生)

我在中四中五時候就已經去過梅村,當時只是剛剛認識禪修,第一印象是死板,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長期地坐很辛苦很痛,所以早期會覺得禪修很苦悶。直至計劃出現後,多了接觸禪修的機會,就開始適應習慣,初時會容易坐立不安,很快就要轉身換腳鬆背等等,當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後,這種情況就少了,並且覺得自己在過程中獲得寧靜,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很舒暢,所以就開始持續禪修。

我比較難專心在一件事上,有點懶散,容易「游魂」,特別在上堂期間,但接觸禪修幾個月後,發現自己的專注力有所提升,而且精神了不少。特別是要應考文憑試期間多妄想念頭,會因此容易失眠,但是當我開始了臨睡前禪修的習慣後,放鬆了不少,可以安心入睡。而在應考前會很緊張,尤其是進考場之前,我都會瞌起雙眼,用耳朵去聽自己的呼吸,發覺這樣做後,可以令到緊張的心情得以平和。
 

 

脾氣好轉了
吳瑜欣同學(中一)

在上中學之前我就已經有過禪修經驗,因為小時候的我容易坐不定,動不動就會爬上爬落,經常被老師責罰,因此我就讀小四的時候媽媽帶我到醫院檢查,其後發現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醫生建議我多去一些安靜的地方。這樣媽媽就帶我去禪修,因為她說我整天發脾氣,禪修一下令自己靜一靜,說不定有用呢,加上媽媽之前都學過禪修,於是我就決定先跟媽媽去嘗試禪修。

在未接觸禪修之前我的脾氣很差的,導致沒什麼朋友,我在家亦會動不動將脾氣發在姐姐身上,但是在禪修過後,對我的症狀以及脾氣都有所好轉。後來升讀到中學後,發覺有禪修課程,興奮之餘更多了一份熟悉感,透過禪修令我認識到一群同樣喜歡禪修的朋友,彼此會相約一起禪修。
 

 


細味禪與正念鐘聲

整個中一至中六的課程都貫徹「覺知身心」的概念,強調對身體的覺察,對同學自我認識起了很大的作用,團隊選取較輕鬆的細味禪與正念鐘聲作為課程內容,以食物和聲音作為禪修對象,令到同學容易上手,而收集回來的數據亦顯示出同學於這兩方面掌握得較好。
細味禪,要選擇一款食物或飲品作為所緣(專注對象),細心留意和專注,慢慢觀察和細味,並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正念鐘聲,以聲音作為專注對象,整個練習分三個部分:

  1. 刻意聆聽—專注於四周的聲音,並列出其中四種以及專注一種聲音,並能靜心聆聽它的出現和消散。
  2. 任運聆聽—全方位的聆聽,容許所有聲音的出現與消失。
  3. 無心聆聽—不再留意任何聲音,讓自己安住在寂靜之中。

 


禪修改變我很多 佛教大雄中學

493

 

我們都有耳朵,但卻不一定可以留心專注於聲音,所以偶爾會在「遊魂」,明明老師在講課,耳朵卻像失聰,什麼也聽不進去。去年十月,佛教大雄中學全校學生開始上禪修課,這一天課堂是學習「正念鐘聲」,以聲音作為專注對象,培養學生的覺知及專注力,讓他們放鬆身心,專注當下一刻。

 

幫助轉化情緒

倫理與宗教科科主任駱惠玲老師表示,禪修課本共有廿四課,教導學生用不同方法去留心、觀察及覺知自己身體和內心的起伏變化,例如憤怒時,呼吸會變粗,當你提升覺察力之後,下次想發火的時候,就可以先行找方法轉化,避免衝動做錯事,當青少年遇上問題,無論是學習、家庭、感情困擾等,都可以停一停,想一想,反思問題的所在。「當問題出現,並不是罵社會、罵家庭、罵學校,禪修可以讓人冷靜下來,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駱主任說。

駱主任表示,我們的心念與所有事物同樣都是無常,分秒在變,禪修正好幫助同學面對這些無常。「例如當學生遇上家庭問題,好像父母吵架或者學業壓力,禪修可以提供一個方法去幫助他們處理及解決問題。」大雄中學和其餘十二間佛聯會會屬學校一樣,獲得陳廷驊基金資助興建新的禪修室。禪修室大約四百呎的地方,環境清淨,供奉的是思維彌勒菩薩像,只見這班中五同學安靜地排隊進入,步伐明顯溫柔了,一步一步,了了分明。駱主任表示,他們一向也有禪修室,名為「覺醒軒」,可是面積比較細小和簡陋,現在這個可容納四十多人的禪修室,確是勝了一籌。不過,「覺醒軒」依然開放,同學在早上或午膳時都可以入內禪修。禪修課在全校實行,按部就班,一步步指引學生修習禪修,強化心靈。

駱主任坦言初時也不懂怎樣去教學生,幸好衍空法師安排十三間學校的佛學科老師上禪修課,所以第一個得益的是老師。「每位佛學科老師都需要上課,共有八課,感恩法師用心教導,前一陣子所有老師都去了日本完成兩個禪修課,對我們幫助很大。例如衍空法師的身教對我很受用,他教的mindfulness讓我學會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三樣東西,第一個是有心;第二是用心;第三是有質素。當你有心的用心的去做,成果必然有水準。另外,我發覺自己的覺察力也提升了不少,從日本回來之後,我也有與學生分享這些得着。」衍空法師更安排了道源法師擔任他們的禪修課指導,親自示範如何帶學生禪修,十分細心。

在大雄中學執教了二十六年的駱主任,見證佛化教育在學校的推廣,她甚感欣慰。對學生有什麼期望?「其實禪修無分宗教,天主教也有mindfulness,雖然大家不同信仰,但目標一致,希望幫到學生提升抗逆力。」

 

493   493   493   493

同學從禪修中學會覺知、感恩和專注。

493

駱惠玲老師

 

學生的改變

剛剛上完「正念鐘聲」這一課,有什麼感覺?

瞌上眼,專注的時候,我只聽見記者哥哥移動拍照的聲音,又起身又蹲下,覺得他很辛苦,心裏面很感恩他。
——梁嘉欣

老師指引我們用三個方法練習聆聽:刻意聆聽、任運聆聽、無心聆聽。最後一次我好像失聰,聽不見其他聲音,專注在呼吸上。我覺得禪修除了提升覺察,還可以舒緩緊張情緒,特別是考試前,當我很緊張時,原來專注呼吸真是可以穩住自己情緒、幫助放鬆,發揮得更好。
——鄧思妍
 

 

你們已經上了四課禪修,感到有什麼好嗎?

當面對重要事情,禪修可以幫到自己,好像面試,或者上堂要presentation(演示),好多時都會焦慮,可是覺察呼吸,調整心理狀態之後,我可以專注做要做的事。例如面試時,原本很緊張的我,只是用少少時間禪修,口齒就變得清晰,可以更清楚表達自己,結果發揮比預期的好。而且只是專注呼吸,不須任何工具,隨時隨地都做到。
——譚燦霖

很同意譚燦霖的說話,我有強迫症,譬如說,我會強迫自己的心跳,每一秒跳一下,做任何事也要按照規律,又例如我會在意自己每一步行走的距離。禪修時盡量令自己不想太多,慢慢專注呼吸,不留意其他事,感覺輕鬆了。
——李佳涵

493

 

你們覺得哪一課最有得益?

我會喜歡「覺察自身」和「細味禪」。自己每日上學都是行走同一街道,有一日卻突然被地上一塊石頭絆倒,就是因為我只顧跟別人談話,不夠專注,所以覺察自己與平時有什麼不同是很重要的。好像生病,事前一定有些徵狀,如果你沒有留意,就會病得越來越嚴重。上「細味禪」這課,我知道上堂前,駱老師四圍去找杏脯和紙兜,老師這樣做不是理所當然,所以很感恩她。現在的人就是不懂感恩,覺得別人對你好是必然,你不一定也要對他好,我覺得是雙向的,要去感恩別人對你好,特別是家人,不要因為衝動出言傷害他們。自問以前都不太關心家人,以前知道家人身體不適,都沒想方法幫他們,現在接觸多了佛學,知道要去關心家人,珍惜與他們一起的時間,因為家人沒可能陪你很久,要爭取時間與他們相處。好像有一次媽媽腰痛,經常在睡覺中痛醒,我就買了一個墊給她,她說之後沒有那麼痛了。
——梁嘉欣

 

「覺察呼吸」及「細味禪」對我很重要,我有學琴,每次要考試,自己就極度緊張,時常覺得自己會做得不夠好,有次因為太緊張,在試場外面哭了出來。自從學習覺察呼吸,我會找一個角落呼吸,人就沒那麼緊張。有時在家胡思亂想,會立即坐在床上呼吸,然後問:我是誰?我在那裏?有次爸爸罵媽媽,媽媽很傷心,我就拉她入房間與她一起禪修,跟她說覺察呼吸可以平靜心情,知道自己當下做什麼?結果她平靜很多,回想為什麼吵架這樣衝動?

「細味禪」讓我想起食物是由農夫很用心種出來的,如果你本身不夠敏銳,細味禪可以令你很敏感。好像前陣子媽媽腰骨痛,初時我不為意,學了細味禪之後,覺察力高了,見她每次下床也很辛苦。星期一至五沒可能幫她做家務,可是到了周六周日,就會主動幫她洗衣服曬衣服及拖地。
——鄧思妍
 

現在很多人也說年輕人崇尚消費主義,很浪費,又不關心父母,其實因為他們沒有了感恩心,浪費食物,不懂感恩農夫辛苦、廚師辛苦,覺得付了錢就可隨意浪費,有時對父母也是,父母生我出來,當然要負責養育,但不是必然的,他對你好,你都應該對他好,這是孝道。「細味禪」讓我感恩很多事,更留意到媽媽頭髮白了。
——譚燦霖

 

我選修視覺藝術,很喜歡畫畫,追求完美,當發覺有些地方畫錯了,或者上色有少少偏差,我會立即丟掉它,不會反省哪裏出錯。「細味禪」教懂我要仔細、專心去觀察那物件,現在我會把畫scan入電腦,用軟件檢查清楚顏色比例,因為不同畫紙的質地不同,有些是紙質,有些是棉質,棉質厚身可下多些水,紙質多水會皺,以前畫畫時不會留意紙質,現在覺察力多了。
——李佳涵


 

493   493 

 


「筏覺」禪修室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雖說一山不能藏二虎,在大嶼山 ── 香港佛教的十方叢林滙聚寶地,卻能容納超過八十所大大小小的梵剎,而衍空法師推動的「覺醒禪修」計劃正好為大嶼山注入多一股禪修新力量,在陳廷驊基金會贊助下,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得以修建禪修室,名為「筏覺」。

493

493  493  493

 

讓更多人接觸禪修

「宗教很講求氣氛,例如提到天主教以及基督教,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明陣靈修,而提到佛教時,卻沒有多少人會聯想到禪修,為了讓更多人有興趣接觸禪修,我們就想去營造禪修的氣氛。」校長惲福龍提到學校推行禪修時說出這番感言。對校內禪修室的落成,惲校長先感恩基金會以及衍空法師的大力推動,又覺得到目前為止,禪修在校內已經漸漸蔚成風氣。

其實在覺醒禪修計劃教材套推行之前,學校已經安排同學參與正念活動,校長覺得學生在禪修中,最大的得益是懂得沉澱自己,對事對人會多上幾分冷靜。

問到禪修室落成後的計劃,令校長想起數年前親炙智慧老和尚時,老和尚講過的一句話:「佛教是隨緣的,所以就要我們造緣」,校長覺得禪修室的出現是一個機遇,讓同學老師、家長街坊都能接觸禪修,將禪修送給所有人。

 

眾緣所聚

禪修教材套、梅村正念歌曲、鹿湖精舍法師、正念校園計劃、筏覺禪修室建成……崔惠儀副校長感恩學校在推廣禪修計劃路上遇到的因緣,她與參與佛化科教學的老師都認為現時推行的禪修教材套內容很實在,對引導的老師及學生而言,擁有紙本的教材可以清楚地顯示學習進度,加上透過收集同學每次禪修後的反思,令學校推廣禪修變得更有系統,加上鹿湖法師的教誨以及梅村僧團的輔助,使學校師生都在禪修計劃中獲益匪淺。

本學年教材套只教到第二本,而同學對禪修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目前最需要的是給時間讓老師和同學一步一步去了解,當中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這些同學需要更多的配套,可能要在課堂前先跟同學講解上課的相關資料,了解同學的感覺,重點是要讓同學對禪修不感到陌生以及抗拒。

禪修室的建成,讓學校有更好的硬件配合禪修活動。見證禪修在學校漸漸形成一股風氣,「筏可中學」的佛學老師對未來的計劃充滿信心,「以前同學在課室中禪修,容易分心,禮堂亦不是經常開放,禪修室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當同學在一個專供禪修下的空間中覺知自己,相信會事半功倍。」
 


「筏覺」之名,取源於佛典《金剛經》「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以當中的筏喻之法作為禪修室的命名。設計融入自然環境,盡量透光,打破室內與室外的隔閡。

 


同學心聲區

九位中二至中五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轉校生,亦有非華語同學,禪修過後都有不同的感想,來聽聽同學的心聲吧:

  • 靜坐初時是靜不到的,因為時間久了背會很痠痛,後來在老師指導之下才發覺是自己的坐姿不對,雖然到現在還未做到如老師講的沉澱心靈,但都會在緊張時坐一坐,希望可以幫助到自己。
    ——陳俊豪(中二)

 

  • 我是上年九月開學後轉校過來的,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教材中的佛經內容,例如四苦、八正道。參與過禪修後覺得很新奇,因為以往未試過留意過呼吸,現在才發現原來細心留意一呼一吸可以平靜到自己,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
    ——郭梽森(中二) 

 

  • 最大的得益是修正好坐姿,以前無論是禪修還是日常坐姿都不正確,所以一開始禪修,就發覺腳很痺很痛,經老師的指點後,慢慢覺察到自己坐姿的錯誤,然後慢慢改善。
    ——葉蘊祈(中二)

 

  • 初時很不習慣,相比起日常,禪修要更加專注集中,而我會在禪修當中不知不覺間有很多小動作,每每一動就會打亂節奏,所以尚在習慣調節中。最後查看這年間的變化,發現自己在這一年間小動作減少了,而坐禪的時間亦長了。
    ——鄧靖怡(中三)

 

  • 老師在上課前都會帶一樣物件進課堂,最深印象的是有次老師取出一個不倒翁,正當同學都圍住不倒翁時,老師就叫我們去留意為什麼不倒翁永不倒下,答案是因為重心,由此引導同學在坐的時候要留意重心,這種教法很生動,直至今日我都記得很清楚。 
    ——黎家俊(中五)

 

  •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細味禪,平時吃零食或是正餐都好,很快就會完成,只會知道大概的味道,在經驗細味禪的過程中才發覺,原來食物的味道擁有這麼多的層次,平時自己不會留意到的,而且發現這種一層層剖析的感覺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例如自身的身體,讓自己知道現時想做什麼,為何想做等等,盡量去運用這種覺察力。
    ——林宇晴(中五)

 

  • 觀呼吸是我覺得最受用的,放在生活中很有幫助,記得有次塞車,身邊的同學都開始鼓譟,因為他們都想早點回家,本來自己都有少許躁動,覺察到後就開始去留意自己的呼吸,不久就可以平靜下來,情緒亦沒有再次生起。
    —— 魏卓希(中五)

 

  • 我在半年前轉校過來,所以接觸禪修只有半年時間。首次接觸禪修時,感到莫大的困難,因為不知道坐下來後要做什麼,但我會覺得這樣坐會給自己休息的空間,少了胡思亂想。有時都會在禪修過後翻開禪修作業,對比第一次的禪修,可以了解自己的進度以及面對什麼問題。
    ——倪真美(中三)

 

  • 我在第一次嘗試禪修時感到害怕,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才可以慢慢的靜下來,整個過程最有用的是知道自己的壓力來源,然後透過呼吸慢慢整理自己。
    ——倪力(中二)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