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文殊菩薩 開智慧找出路

592
溫暖人間採訪組
圖:由受訪者提供,特此鳴謝。 插圖:范夏娃

在佛教眾多菩薩中,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被尊稱為諸佛之母、諸佛之師,以無上智慧開啟了無數佛菩薩的佛性。這兩年,面對反覆的疫情以及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我們實在非常需要以智慧來應對,才能遠離煩惱,心安平安。趁着農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聖誕,加上喜逢四月初八佛誕,今期《溫暖人間》製作這個文殊菩薩專輯,分別訪問了慧光法師及嘉生上師,透過他們的分享,幫助大家認識文殊信仰的修持方法與精神理念,我們更搜羅了不少與文殊菩薩有關的趣味知識與故事,全方位介紹文殊信仰,幫助大家轉化煩惱為菩提。

身處三界火宅,我們每天都為欲望所累、煩惱所苦,疫情更令大家的生活加添壓力,當下此刻,般若智慧更為重要。祝福大家都能學習佛法,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加持,把困難化為成長的資糧,走向光明。佛光普照,佛誕吉祥!

 


Profile文殊菩薩

名字 文殊菩薩,亦稱文殊師利菩薩、曼殊室利菩薩、妙吉祥菩薩、聞隨師離菩薩;此外,因為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又稱法王子。
生日 四月初四
地位 文殊菩薩被視為三世古佛、七佛之母。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普賢菩薩成對,為釋迦牟尼佛之左右脇侍;和毗盧遮那佛、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特徵 智慧絕倫、辭辯無礙。手持利劍,騎乘獅子的形象,意味斬斷煩惱勇猛無畏。
職務 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
願望 悲願深廣,勸發眾生發菩提心佐助成佛,若不成正覺,誓不成佛。


文殊菩薩學堂現正招生

增智慧、強記憶、擅溝通、得成就
修持文殊法門,可得六種智慧︰

  1. 速慧:見一字可知多達百種內義。
  2. 深慧:目光獨到,見解精闢。
  3. 廣慧:擁有多方面的智慧,並運用自如。
  4. 說法慧:善於講解經典,極為善巧,容易理解。
  5. 辯法慧:精於辯論法義,口才流暢,辯答無礙。
  6. 撰述慧:具有寫作法義論著的妙筆。

慧光法師 學習文殊菩薩的圓融無礙

慧光法師簡介
生於台灣,1994年於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後,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於佛光山叢林學院進修畢業。曾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佛學院主任,專修龍樹菩薩中觀哲學教理,熱衷講授《大智度論》、《入中論》、《菩提資糧論》、《心經》、《八識規矩頌》等課程。2008年得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傳法,為臨濟宗弘法堂上45代禪人,現為(台中)菩薩寺住持。慧光法師於2014年展開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僧伽教育的弘法大業,並於2021年榮獲聯合國維和者聯邦委員會頒贈人道主義者獎。

 

修習文殊法門有妙方

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脇侍菩薩。因其德才超群,居於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亦稱妙吉祥菩薩。不少人都知道,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被稱智慧第一。究竟文殊法門的最大特色是什麼?倘若我們想修習這個法門,又可以從何處入手呢?

「文殊法門就是智慧的法門,智慧的學習就是透過對佛法的聽聞和思惟。」慧光法師堅定地說。「作為佛弟子,我們需要深入地去了解般若的教法,這是我們的財富。首先,我們要建立正見,要親近善知識,多向善知識請教,不但聞法,還要多思惟。閒暇時應盡量放鬆,以便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培養覺性;第二,平日應多去思惟所學佛法的道理,反思自己有哪些地方還沒做好,哪些地方還沒理解得很透徹,並盡快去弄清楚。只有透過這樣的學習,我們才會不斷進步。」

在慧光法師看來,多讀佛經雖然能夠讓我們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但始終只是單向的溝通,無法向佛經提出心中疑問。「而我們身邊的善知識就像有生命的經本,且身為修行人,他們對佛法有所體悟。有了他們在前面引領,就可以給予我們一些方向。而透過和善知識之間問與答的交流,便有辦法把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建設得更好。」

 

以般若、方便接引眾生入佛道

佛教有兩大核心教法:慈悲與智慧。大家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代表人性中慈和善良的光輝;而文殊菩薩則是「智慧」的象徵,代表勇於追求生命真理而獲得解脫的美好精神。透過兩者,使人們了解大乘佛法的精髓。在慧光法師層層深入的解析下發現,原來,文殊智慧分為兩個部分,若想獲得此智慧,需要在每個當下的因緣中學習及體悟諸法平等的本質。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以為智慧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在佛法中,智慧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方便法門,即如何解決及改善問題;另一個則是般若法門,即認識並接受生命的實相。簡單來說,智慧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理解跟態度,然後怎麼用正確的理解去跟境界互動,產生良善的結果。」慧光法師說。

但是,當我們面對生、老、病、死這等生命難題時,內心難免慌亂無助。對此,又該如何運用智慧應對?「當我們把這些事變成一種擔憂,內心不願意接受眼前的實相,就會變成是一種多出來的壓力和煩惱。其實,生命就像一個旅途,我們在旅程中遇到不同的風景,死亡也是其中必須經歷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一直不認為自己會死,就放任該做的沒做好,結果浪費生命,創造出自己的苦。當你懂得生命是無常的,你才會懂得珍惜當下,感恩所有。」慧光法師如是說。

 

誦持文殊菩薩心咒,你的方法對了嗎?

文殊菩薩心咒是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常常念誦文殊心咒,可增長福德智慧,消除愚癡,明了諸法實相。但你知道在誦持文殊心咒時,應該注意什麼嗎?

「文殊法門講的是空性的實踐,一切法,因緣生,無有自性。而平等心就是一種空性實踐的態度。無須刻意地去觀什麼,只要保持一顆清明的平等心即可。在念『唵 阿 喇 巴 札 納 帝』時,只需要清楚地念出來,身心保持覺察、放鬆即可,這樣才有辦法跟文殊菩薩相應。文殊菩薩教導我們的是保持一顆清淨的心。這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只是被自己的煩惱給障礙住了,所以清淨心不容易顯現出來。當我們念誦文殊心咒時,能藉由菩薩的加持,讓我們容易達到安穩、平靜、專注。」 慧光法師說。 


不增不減  轉煩惱為菩提

眾所周知,文殊法門的一大特色是「轉煩惱為菩提」。這句話我們雖然聽得多,但落實在現實生活中時,具體又該怎樣去轉化?「文殊法門因不落二邊的態度,強調覺察煩惱、轉化煩惱,使煩惱變成菩提資糧。這個道理其實提供給我們一種生活態度:沒有不可能改變的什麼東西,只要因緣具足,它就有可能被改變。善的如此,惡的也是一樣。」

「我們現在遇到的苦,可能是過去在某方面沒有做到位,才會有惡的因緣,產生這樣的果報。但這個苦,同時也是我們修學的機會,其實就是轉機。所以,不要把苦當成是一種恐怖的事情,也要克服內心對苦的排斥。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會遇到它,那必定是有緣的。當緣分來到面前時,就要學習承擔它、接受它,然後透過努力去改變那個緣。只有這樣,善的因緣才會成立。」正如慧光法師所言,假如能在每個煩惱升起的當下,去覺知這是生命的考驗,願意去面對煩惱,解決問題,那就是自我提升的契機。

 

智慧如劍  視逆境為「磨刀石」 

承上所示,文殊智慧並非一種空談,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精進,在細微處反思自省,覓得出路。若將此帶入香港的情境,雖然第五波疫情看似有所好轉,但諸如失業、貧窮、病苦等問題依然存在。那些身處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又有何良方讓心安寧?對此,慧光法師給出了以下建議:「人生有美好的時候,也會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時候,這些都是生命的風景。而只要是風景,它們便是無常的,都會過去。那麼,怎樣在苦難當中得到力量的提升?答案是,要去建設自己的心。佛經中有一個譬喻:一個人的智慧就像一把劍,想要這把劍變得鋒利,是需要境界去幫助它的。生命有很多的境界,尤其是我們面對苦時,它是一種堅硬的境界,就像磨刀石一樣。當刀子磨上如此堅硬的石頭,才會越磨越利。如果將這把劍長期放在濕潤且柔軟的豆腐上,久而久之,劍就會生鏽、遲鈍。 」

「所以,當心藉由這些境界去進行磨鍊,就可以讓心更加地敏銳,日後便懂得怎樣去應對類似的情況。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把任何經驗都化成修道、成長的資糧。當困難到來時,就是在告訴我們,你有機會了,你要準備好,你要把心穩住。然後一步一步透過佛法的指引,走向光明。」

 

慧光法師的選擇

慧光法師當初為何選擇修習文殊法門?「我在佛學院讀書時,有機會接觸到《大智度論》中有關般若的法教,這是龍樹菩薩對《大般若經》的注釋:『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深入學習般若法門,自己也很相應,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之所以選擇文殊法門,是因為我覺得這些善法是為了培養我們的資糧,從而薄弱我們內心的煩惱。唯有在智慧的聽聞和思惟方面不斷地深入,才能夠把佛法落實下來。因此,學習智慧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慧光法師說。

 

放下「我執」  精進不息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主客、人我二元對立的思惟模式和行為方式,造成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己等關係的異化和緊張,導致出現了生態失衡、私欲膨脹、道德淪喪、心靈空虛等一系列問題。不少人期盼從文殊菩薩那裏習得聰明才智來對治心魔煩惱,但慧光法師表示,在進入學習前,先了解苦惱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說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就是大的意思,它在創造我們心靈的空間。我們為什麼會覺得被壓迫,覺得苦惱,就是因為心裏沒有空間了。而透過對般若智慧和不二法門的學習,它會幫我們打開內在空間,甚至可以讓空間無量無邊。」慧光法師解釋道。「現代的教育和價值觀都很強調個人,但個人雖然重要,可佛法告訴我們,除了要尊重每一個生命,更重要的是去理解『我』是沒有實體的。當我們沒有深入地探尋這些生命的道理時,我們就會停留在只是着重個人的得失、權利、自由等,反而是在助長『我執』。於是越是進步的環境裏,人與人的互動就越是冷漠。」

說到底,人的煩惱來自於認為身心當中有一個真實的「我」,並以這個「我」去跟境界對立,從而產生各式各樣的衝突和矛盾。這份「我執」,即是一切苦的根本,是功德法財的盜賊,搶奪我們的快樂。「若想把『我』解除,則需要學習『空性』,從聞思進入,建立正見,並在生活中落實和鍛鍊。但『我執』很善於說服我們,它會來跟我們講,你生氣是有道理的,你應該要發脾氣……它會促使我們去造惡業,最後果報就回到自己身上。」

聽起來,想要徹底改變習氣,拔除「我執」困難重重,普通人若想突破局限,會有辦法嗎?慧光法師笑着說:「我們要透過佛法去認識到,我們是眾因緣其中的一個緣,而不是單獨存在於世間的。遇到好的人和事,我們要珍惜、感恩,遇到壞的,則視為一種學習及鍛鍊的機會。這樣才有辦法將緊張的關係慢慢解除。這也是一種『無我』的實踐,是慈悲心的布施。當心的空間大了,懂得容納與尊重別人的存在,並感恩那份存在,最後就能達成好的互動。」

誠如慧光法師所言,佛性人人本具,若能以文殊菩薩精神保持清明覺知,清清楚楚活在當下,並將慈悲與智慧付諸於行動,如此,定能幫助我們體悟般若,破除愚癡無明。


 

文殊菩薩知多啲

 

1. 文殊菩薩是佛陀的老師?

文殊菩薩本來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老師,為了弘揚佛法,依於願力而倒駕慈航,以菩薩身分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幫助佛陀教化眾生,所以暫時顯化為菩薩身,當佛陀的護法。

2. 文殊菩薩為何受到佛教徒推崇?

相傳文殊菩薩和娑婆世界的眾生很有緣,佛學講究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眾生難以成佛,而文殊菩薩作為智慧的化身,自然受到佛教徒推崇。

3.  為什麼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

所謂七佛之師是指過去的事,非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事,七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在眾多的菩薩裏面,文殊菩薩的智慧為第一,眾佛就是在文殊菩薩的指導下得以成佛。

4.  文殊菩薩道場在哪裏?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

5.  失眠最好修文殊法門?

人的煩惱通常都是太在乎自己,如果能夠放得下自己,也就放得下牽掛。心中無事,就能安心入睡。

6.  文殊菩薩對學業有幫助? 

文殊菩薩是主管智慧的菩薩,破除人們的愚鈍,想學業有成,可加以誦念〈文殊菩薩心咒〉,為自己的學業祈求菩薩的加持。

7.  文殊菩薩為何一手持劍、一手持經和騎獅子?

文殊菩薩常見造像為右手持劍,左手執蓮花,威風凜凜騎乘在青獅背上。文殊持的是智慧劍,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蓮花象徵清淨無染,其上安放《般若心經》,代表般若智慧。獅子化表智慧威猛,能降伏一切煩惱。

8.  修行為何需要文殊智慧?

在遇到煩惱時,一般人都渴望能適時得到智者的指點,化解疑難。而在佛教眾多菩薩中,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便常常為學佛者點亮智慧的光芒。有了智慧才會有正確的作為與想法,「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修持文殊法門就可破除無明我執,脫離輪迴。

9.  文殊菩薩十大願主要講的是什麼?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二、若有眾生,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狂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願共我有  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若有眾生,常殺生命,賣肉取財。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捨離。對報如是令發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施財物,所得財物及不得者,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七、若有眾生,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若有眾生,廣造諸惡,墮於地獄,無有出期,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故於我法中污泥佛法,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從地獄出輪迴六趣,入生死海,諸趣惡道。願共有緣,同業同道,隨緣變化,當以救之,令得出離。願共我有緣,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十、若有眾生,當於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曼殊室利言:我有大願,以聖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減,得入菩提,諸佛聖果。

10.  文殊菩薩有哪些常見造像?

《維摩詰經》文殊菩薩像
最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像,為騎青獅,手持寶劍、蓮花,但是中國佛教信仰受《維摩詰經》影響,而有不同造像風格。在龍門石窟、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處,皆可見從《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衍生的畫面。

畫面中的文殊形象,以菩薩造型為主,頭部有佛光,戴寶冠、佩瓔珞,除了少數為站姿,多採坐姿。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壁面的維摩經變相,文殊菩薩坐於須彌台上,右手持如意,左手為說法印,展現與維摩詰居士論辯的臨場感。

敦煌莫高窟中的「文殊問疾經變圖」(網上圖)

 

千缽文殊菩薩與童子文殊菩薩

密教典籍的漢譯,也讓文殊菩薩造像產生新風貌,如千臂千缽文殊菩薩像、五髻文殊菩薩像。千臂千缽的形象,主要受不空三藏法師所譯的《千缽經》影響,敦煌莫高窟第 99 窟南壁的文殊像,頭戴寶冠,身披瓔珞,結跏趺坐於蓮花上,背光畫有千臂千缽,每一缽中有一尊佛,代表千佛智慧。

文殊菩薩像傳入日本後,揉合密教特徵造像,以根據真言字數所製作的形象最有特色,包括一字(髻)、五字(髻)、八字(髻)等多種文殊菩薩。其中童子文殊菩薩別具特色,如京都醍醐寺《文殊渡海圖》的五髻童子文殊菩薩,頭上有五髻五化佛,右手持寶劍,左手所持的青蓮花上有梵經,坐於獅背的蓮花座,旁有于闐國王、善財童子等。

五台山千缽文殊菩薩像(網上圖)

八字文殊菩薩及八大童子像(網上圖)

《華嚴經》與五台山影響

日本僧人圓仁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他巡禮五台山時,曾見過很多騎青獅的文殊菩薩像。此種造型稱為「新樣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可能與文殊菩薩化現五台山的傳說有關。除從唐代起,寺院設僧形文殊像,宋代太尉呂惠卿遊五台山,也曾命畫工繪製草衣文殊菩薩,體黑髮長,身穿蒲衣,手持梵篋。

新樣文殊菩薩像(網上圖)

資料參考︰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文殊菩薩50問》,法鼓文化出版,2019年。

 


文殊菩薩趣味小故事

文殊菩薩示現老人

釋迦佛在世時,有一位迦羅越(居士),他聽說文殊菩薩時常在世間出現,化度眾生,他就發願要見文殊菩薩。因此,他時常布施佛寺,設齋供養僧尼大眾,他特別設置一個高座,冀望文殊菩薩坐在上面,接受他的供養。

有一天,佛寺來了一位老人,適值是他供僧的時候,那位老人生得醜陋,而且衣服不整,卻不客氣地坐上了那個高座,迦羅越很不開心,將他從座上拉了下來,說明那個高座是給文殊菩薩坐的。但是那位老人幾次都想要坐在上面,迦羅越總是不肯讓他上座。於是,那位老人無奈只好跑走了。

那天晚上,迦羅越回到家中下跪祈禱說,他虔誠供養僧眾多年,願望以供僧功德回向,能夠看見文殊菩薩,結果仍然落空,所以很是灰心啊!就在晚上,當他睡着的時候,在夢中看見一個老人向他說︰「你想要見的文殊菩薩早已經來過多次了,但是你並不認識他,今天被你拉下高座的老人就是文殊菩薩,因為你有了富貴貧賤的分別心,所以你當面看到的文殊菩薩也不會認識。修行菩薩道的人,應該沒有分別心才是!」迦羅越醒來時,十分慚愧,從此改過自新,態度謙虛,以平等心去對待所有人。(《雜譬喻經》)

 

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奇遇

據《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事跡》等記載,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1840-1959)為報母恩,發願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時,曾有兩次處於生死關頭,幸得文殊菩薩化身解救。

乞丐文吉二度救命

原本有四位禪者由虛雲老和尚的願心感動,隨他從普陀山法華庵起香,前往五台山,但是路途艱辛,歷時漫長,所以禪者們只能放棄離開,只有虛雲老和尚仍勇往直前。朝拜至黃河時,正值隆冬大雪,虛雲老和尚便於一空茅棚內避雪。不料大雪連日不止,老和尚飽受飢寒,險些命絕時,突然出現一位乞丐烤火煮黃米粥救了他。乞丐說他︰「姓文名吉,來自五台,人皆識我。」

老和尚途中雖痢疾腹痛,仍不放棄朝山,朝至黃沙嶺一處破廟時,終於不支倒地,當時沒有來往行人,只能閉目待斃。結果,乞丐文吉再次現身救他,不但施藥煮粥,幫他換洗衣服,甚至告訴他︰「你誠孝心堅固,也算難得,我今回五台,也沒有什麼急事,我願代你負行李,伴送行程,你只管前拜,輕累許多,心不二念。」由於文吉的一路照顧,讓老和尚能專心朝山。

當虛雲老和尚終於到達五台山,卻遍尋不着文吉,直到有一老僧告知他︰「此『文吉』實乃文殊菩薩化身也(文,文殊;吉,妙吉祥)。」老和尚才恍然大悟,知是文殊菩薩兩度化身來救。

文殊菩薩化身杜順法師傳說

根據《法界宗五祖略記》記載,曾有一弟子向杜順法師辭行,想前往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杜順法師微笑說︰「遊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弟子不解其意便離開了。

弟子到五台山時,遇一老人問他來訪原因,他說︰「為禮文殊菩薩。」老人說︰「文殊菩薩已去長安教化眾生。」弟子一頭霧水地問︰「誰是文殊菩薩?」老人說︰「杜順和尚。」弟子大吃一驚說︰「是我師父啊!」等他急忙忙趕回寺裏,杜順法師已於前一日圓寂了。

 

大迦葉尊者欲將文殊菩薩逐出僧團?

在《文殊師利現寶藏經》裏,文殊菩薩現比丘相,成為佛陀僧團弟子,與僧團被稱為「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有精彩的互動。

有一次三個月的結夏安居,僧團弟子聚集精舍精進,卻見不到文殊身影。直到安居結束,佛陀為大眾講述戒規的重要,他才姍姍來遲,眾人見他衣着光鮮亮麗,問他這三個月跑去哪裏了,沒想到他回答︰「吾在此舍衛城,於和悅王宮采女中,及諸淫女、小兒之中三月。」

原來在這三個月裏,文殊菩薩在王宮裏和宮女、孩子們廝混在一起。這番誇誕行徑,明顯毀壞戒律,馬上引來大迦葉尊者的注目,為了維持僧團清淨,他當場拿起楗槌要將文殊趕出僧團。

眼看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佛陀立刻提醒文殊菩薩︰「迦葉要趕你出去,你也該示現境界,不要讓大家誤會你。」於是,文殊立刻進入三昧,大顯神通,只見無量世界的每個世界,同時出現千萬個文殊,場面驚人。佛陀問大迦葉尊者︰「迦葉!你現在想逐出的是哪個文殊呢?」只見大迦葉尊者高舉着楗槌,愣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

佛陀告訴大迦葉尊者︰「文殊的善巧修行不是一般聲聞弟子所能了解。剛剛所看到的十方佛國,每一佛的身邊都有一名文殊陪伴。此地雖不見文殊,文殊卻普現於十方。」其實這三個月,文殊在舍衛城內,開解了五百名女子的心中疑惑,讓她們欣然接受教化,又讓五百童子及五百童女對佛法產生信心,引導他們走向成佛之道。

 

問疾對決 ——文殊菩薩 VS 維摩詰居士

有一次,為了方便引導世人,維摩詰居士示現有病,佛陀派遣弟子前往問候,沒想到十大弟子全部拒絕,因為每位弟子在最為人稱道的修行上,不論是神通、禪坐、辯才,都被維摩詰居士一一加以破除而無法應對,所以自認無法勝任探病的任務。佛陀只好改請文殊菩薩接受挑戰。

維摩詰居士得知文殊菩薩要來,什麼也不準備,反運用神通除去房間裏所有擺設,只留一張床。首先文殊問病,表達佛陀關心,而維摩詰則以「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指出菩薩之所以得病,乃因眾生有病,菩薩不捨而起大悲心,所以得病。

隨後,文殊菩薩又以「斗室空盪」問維摩詰居士是不是沒人送來供養,而維摩詰居士則答以︰「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兩人一問一答,闡明大乘佛教的「空境」義理。

最後說到如何通達「不二法門」的佛道。有三十二位菩薩各自說出自己體悟的不二法門,各人均以二而解說不二。最後輪到文殊菩薩回答︰「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文殊菩薩接着問維摩詰居士對於不二法門的看法?維摩詰居士默然無言。文殊讚歎︰「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溫暖人間朝聖.文殊菩薩保佑

2002 年仲夏,溫暖人間再次舉辦五台山朝聖團,禮朝文殊菩薩道場。一行四十多人,某天在整天活動後回程途中,旅遊大巴迤邐於鄉間小路,迎面突然衝出一群羊,幸好司機眼明手快,及時煞車,但因為來得太突然了,砰的一聲大響,只見坐在司機旁座位的領隊小周,撞上了車頭玻璃,差點暈過去。

正當團員都趨前察看,一名中醫師迅速上前幫手急救,當詢問小周問題時,他卻是迷迷糊糊,不曉得正常回答,似乎隨時都會暈過去了。醫師立刻按他的人中,並向司機取來一根點着的香煙,一邊將香煙倒懸在小周頭頂的百會穴;一邊仍不停按他的人中。其間一直在問小周不同問題,但他只曉得支支吾吾,未能清楚回答。另一邊大家商量着叫司機開車盡快趕赴最近的醫院,最終有驚無險的抵達醫院,在多名醫師的努力下,經過大半小時的護理,小周終於清醒過來。

這次朝聖的遭遇,雖然未見文殊菩薩現身顯靈,但在救人過程中,足以顯現文殊菩薩自利利他的智慧,算是文殊菩薩保佑。


趣味圖解文殊菩薩造像

三組文殊菩薩造型插畫參考《文殊菩薩小百科——開啟智慧的菩薩》一書,在創作及配色上做了卡通化處理。

資料參考:釋見介著:《文殊菩薩小百科——開啟智慧的菩薩》,橡樹林文化出版,2004年。


嘉生上師虔誠讚頌 祈請文殊菩薩智慧加持

嘉生上師簡介
噶瑪噶舉派金剛上師;香港佛國密乘中心住持;不丹勝佛不動洲創辦人

 

智慧本尊 法相多變

文殊師利菩薩,藏語意譯作妙德,別名妙音菩薩,實際上早已成佛,是智慧的本尊,被譽為一切諸佛之父,因為所有佛陀都是主要依靠智慧,尤其是般若(空性智慧)而開悟。相對於示現男相的文殊菩薩,示現女相的般若佛母、度母,則是一切諸佛之母。

文殊菩薩法相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橘色一面二臂,右手執智慧劍,左手持青蓮,蓮上安置般若經卷。此外,菩薩分別示現於五佛部:如來部、金剛部、寶部、蓮花部、事業部,依次為白、藍或黑、黃、紅、綠色。各種顏色復有一臉、三臉,二臂、四臂、六臂等不同化身。

除了寂靜相,也有為降伏無法以平和方式度化的大力惡魔,而顯現的威猛相或忿怒相。例如黑色一面、紅色一面、黑色六面的閻摩敵(即「降閻摩」,梵音「閻曼德迦」),以及一面、九面的怖畏金剛等等(漢人統稱上述諸尊為「大威德金剛」)。

 

菩薩顯現 真言加持

佛經記載文殊菩薩居於「五頂山」,漢藏大德一致公認就是中國內地的五台山,當地有許多菩薩顯現的典故。印度、西藏從古至今,也有很多菩薩的事蹟記載。例如古印度的月稱論師(Candrakirti,600-650),證悟至能直接面見文殊菩薩,寫下了《入中論》等鉅著,為《中論》、《四百論》等重要大論作注,並主持當時最高佛教學府 —— 那爛陀寺。同期有一位月宮(Candragomi)居士,是能直接面見觀世音菩薩的大成就者。那爛陀寺用馬車迎請月宮居士,在他前面另有一輛馬車,載着一尊文殊菩薩木像。坐在後一輛馬車的月宮讚頌文殊菩薩,前車的木像本來面向前方,竟然歡喜回頭。據說該木像的頭部沒有扭回前方,一直維持往後看的樣子,被保存於寺內。

月稱推崇般若教法,月宮推崇如來藏,二人辯論達七年之久。後世大德解釋,兩位示現長期辯論,實乃表示兩類教法究竟密意相通。

那爛陀寺另外一任住持,曾指示五百位班智達(大學者、智者)各自創作文殊菩薩讚頌,豈料翌日五百人的作品竟然完全一樣!大家都認為這是文殊菩薩的加持,並以住持的法號「智慧功德賢」命名該讚頌,自古皆將視之作十分神聖和有力的經文,大家都可以念誦:

彼之智慧離二障雲如日清淨極光明,
如實見盡一切諸義故於自心持經篋,
諸凡輪迴獄中無明暗蔽痛苦所逼迫,
眾生憫如獨子具足六十支分音韻語,
如雷厲響醒煩惱眠解脫業力鐵枷鎖,
去除無明黑暗執劍斷滅一切痛苦芽,
本淨達十地際功德軀圓上首佛子身,
百一十二嚴飾除我心昧敬禮妙音尊。

以上是《吉祥智慧功德賢讚》正文,通常會在前面先加一句「頂禮上師怙主至尊文殊師利」,讚頌後加誦文殊菩薩根本真言「唵 阿啦巴嘉那 地」(普通話發音)、「嗡 阿啦巴渣那 啲」(粵語發音)。由於此真言已經普遍流傳,一般大眾都可以念誦。然而沒受過灌頂者,只能以祈請方式作口誦;接受了灌頂,才能進行完整的密法觀修。不過,即使只打算單純口念,若能求取灌頂或口傳,亦可增添傳承加持力。

 

斷除執着  遠離苦難

在西藏,薩迦派初祖貢噶寧波(Kunga Nyingpo,1092─1158)十二歲時,巴里大譯師囑咐他要好好修學佛法,修學需要智慧,而求智慧則有賴文殊法門,遂給予他灌頂、口傳。貢噶寧波閉關專修六個月,得見一片光芒中,文殊菩薩安住於寶座上,雙手結說法印,兩邊分別有一位脇侍。菩薩親口開示四句偈:

若執此生則非修行者,
若執三界則無出離心,
若執自利則無菩提心,
若起執取則非是見地。

此偈把整個顯乘道統攝為修心,被稱為《離四執着》,在薩迦派是必讀的經典,噶舉派等其他宗派亦有流傳。世間本來就是無常苦空,這教法何時何地都適用;特別現在受疫情影響,人們面對種種外內障礙、身心痛苦,此教法對我們幫助尤大!

這四句《離四執着》,與噶舉派甘波巴大師(Gampopa,1079─1153)的《達波四法》相通。前者第一句,類似後者的「轉心向法」,暗示要串習無常,捨棄對現生的貪執;第二句類似「行法於道」,隱喻要觀察三界六道之痛苦、因果業力之束縛,斷除對未來生的貪執。現今新冠病毒,乃由大眾共業招感。蓋大部分人沒有因果觀念,造作許多惡業,引起共同遭受苦難的惡果。所以,承認及深信因果,十分重要。除了服藥保健和治療,大家一起止惡行善,向上師三寶祈請,則有望速令疫症平息、未來不復出現。

總之,藉由學習、思考、觀修《離四執着》首二句,減少對世間的執着,我們便會較能安忍現世的苦難;第三句說不求自利,慈悲利他,這樣做人就會比較快樂;第四句指執取自己,乃至任何事物有「我」(實質主體),則不是正見。換言之,應觀修無我。如是了悟空性正見,方可解脫輪迴,徹底消除前三句所述的貪着及痛苦。這兩句類似《達波四法》的「道上除惑」,第三句遮除自利之惑,第四句遮除我執、實執之惑。若能成功實踐,即達到《達波四法》所述「惑成智慧」之果。

整體上,聽聞、思惟、串習任何佛陀教法,特別是修學空性見,都可以說與文殊菩薩有關。反過來說,聞思修任何教法,乃至在世間做任何事情均需要智慧,我們都可以祈請文殊菩薩加持,念誦上述讚頌及真言。

文殊菩薩大部分化相的功德都是增長智慧、辯才、記憶力等,但黑文殊卻與眾不同,專門消除瘟疫、邪術、詛咒、不祥。過往SARS肆虐期間,好些上師推薦這法門。讀者若欲修學,請先向具傳承的金剛上師求取灌頂、口傳、教授。


延伸閱讀

想認識文殊菩薩可以閱讀哪些經典?

與文殊菩薩有關的經典十分龐雜,我們依據文殊菩薩的身世來歷、法義教導和教化故事等主題,整理出下列表格,提供給有興趣閱讀文殊經典的讀者參考。

主題 經名 出處 主要內容
身世來歷 《首楞嚴三昧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十五冊。 文殊是久遠劫以前的古佛,在南方平等世界,名為「龍種上佛」。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西晉.聶道真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文殊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婆羅門,後來跟隨釋尊出家。
《放缽經》 晉失譯,《大正藏》第十五冊。 文殊過去世曾為釋迦牟尼佛之師。
《諸法無行經》 姚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十五冊。 文殊過去曾因毀謗佛法而入地獄。
法義教導 《維摩詰所說經》 姚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維摩詰生病,文殊探病;
文殊與維摩詰問答大乘法義,以及不二法門的真諦。
《文殊師利淨律經》 西晉 ·竺法護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文殊來自寶相佛土,重於第一義諦教導,即「不二法門」。如菩薩的正行,是五逆、凡夫法等。生死、涅槃等如虛空無有別異,是「無二」。
教化故事 《如幻三昧經》 西晉 ·竺法護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在五百弟子修行涅槃的關鍵時刻,文殊竟持劍殺佛的故事。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西晉 ·竺法護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文殊夏安居外出與淫女、小兒廝混,大迦葉將文殊逐出僧團的故事,目的在闡述談菩薩度眾有種種方便法。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西晉 ·竺法護譯,《大正藏》第十一冊。 文殊已具備了十力、十地,為什麼不成佛?文殊說無礙眼所見,皆是文殊所化度的,等一切眾生成佛,文殊才成佛。

資料來源︰釋見介著︰《文殊菩薩小百科——開啟智慧的菩薩》,橡樹林文化出版,2004年。

 

視頻推介

網上有不少關於文殊菩薩的視頻,以下精選了一些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五字真言)唱誦,一起讚頌文殊菩薩的德慧,祈求菩薩智慧加持,也可平靜心神,進入空無的境界。

「文殊菩薩五字真言」—黃慧音

「文殊菩薩心咒」—梁詠琪

「文殊菩薩心咒」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如是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