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保護自己的心

汪橋

昨日到超級市場,在擺放豆腐的櫃前挑選時,走來一位少婦,看了看貨品,說:「連豆腐都沒有……」語氣中有焦慮、不安和抱怨。在我左手邊的女士熱切地說:「豆腐在這裏。」少婦幽幽地說:「都不是我平時吃的牌子。我和左手邊的女士默然。

「沒有自己吃慣牌子的豆腐,就等於沒有豆腐。」這種概念,會令這位少婦受苦,而這痛苦,是由扭曲的認知造成。依照佛陀的教導,疫情是我們所中的第一枝箭,我們需要小心謹慎,要保護好自己不受感染。但錯誤的概念和想法,會導致焦慮、情緒失控,很多時是我們自己發射的第二、第三枝傷害自己的箭,對我們的心理造成長遠的傷害。

最近到樓下公園步行,看到有些在散步的人,手上拿着手機。她們交談時,互相交換疫情最新進展。「疫情」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的主軸。當持續接收負面的資訊,產生負面的想法,處於焦慮、不安,甚至憤怒,我們失去了生活最重要的元素——快樂幸福。

也許大家認為「挨過疫情」就可以去旅遊、和朋友聚餐品嘗美食,到時快樂會回來。相同的想法、情緒,經歷日久,就會成為習慣,快樂是習慣,焦慮不安也會成為習慣。在漫長的疫情歲月裏,很多人盡其所能,保持自己和家人不受感染,確保身體安康,卻忘記了情緒的健康同樣重要。不懂得放鬆,活在當下,長時間處於焦慮和不安,當疫情散去,我們找回認為能讓我們快樂的事物時,已不懂得微笑、放鬆,這很糟糕!

去年翻譯老師——一行禪師的《禪和拯救地球的藝術》(翻譯書名:Zen and the Art of Saving the Planet)時,老師提到「當下或永不會發生」(Now or Never)的領悟。如果我們在當下不懂得平靜、安穩,我們不能期待在未來能夠做到。

1976年12月,老師在新加坡拯救海上的越南船民,行動曝光後,當局命令老師和他的隊伍成員,在二十四小時內離開新加坡。當時數百名船民的生命依仗於他們,老師描述:「這是非常嚴峻的情況,我需要深呼吸……我知道我需要練習這一句:『如果你想要安寧,你即時有安寧。』你必須對它有足夠的渴望。我明白,如果我在當時沒有安寧,我將永遠無法安寧。安寧可在危險之中尋覓。我永遠無法忘記那個夜晚,那晚我的禪坐,我的每個呼吸,和每一步正念的步伐。」

如果我們在疫情期間失去平靜和安寧,我們無法在疫情消失後獲得平靜和安寧。在接連不斷的疫情消息中,我們需要有空間讓自己返回當下,接觸身邊讓自己幸福快樂的元素。散步時,只是注意腳步,感受活着,能夠行走的快樂;覺知大自然的美好:山還在、花正盛開,春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