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禪修營體驗

351
心燈
心燈

其實,筆者並非首次參加跨年的禪修營,每次出營之時都能放下一些過去的包袱與煩惱,輕鬆祥和地回到家中, 以開展新一年的生活。還記得較為深刻的一次,就是參加蕭式球老師在山上的跨年禪營,剛下山回到家中,才得悉南亞國家剛發生了海嘯,正當傳媒在廣泛報道,全球社會都彌漫着恐慌之時,禪營中所培育的定力仍能令自己保持內心平衡,不被捲入恐懼中,亦能向受影響的人發送慈心,以及捐出需要的物資予志願機構。

 對自己對別人和善慈愛

很慶幸於 2012 尾有機會參與了一個六日的跨年禪營,在幾天連場的冷雨中經歷一份特別的溫暖、感恩與喜悅。禪營位於倫敦市郊阿瑪日華提寺(Amaravati Monastery)〔註一〕的退修中心(Retreat Centre)。英籍比丘 Ajahn〔註二〕 Vajiro 為是次禪營的導師,Ajahn 具備智慧與慈悲,聲線溫和,舉止優雅,時常掛着微笑。他強調了對自己和善的重要性,為了讓大家的身體在一年的終結有多一點的休息,他將時間表放鬆了一些,我們不用太早起床;在早上、下午與傍晚的禪修環節之間都有足夠的彈性時間,可以休息或行禪;早餐後有一小時簡單的工作禪( 切蔬菜或清潔 )支持禪營的運作。沒有繁鎖的儀式,只有簡短的巴利文念誦,念誦前 Ajahn 都會簡單解釋當中的意義。第一天晚上我們簡單的受持了八戒〔 註三 〕,這對 於之後幾天的禪修活動都非常有幫助,可以保護自己和其他參加者,也令身心較易安住當下。在接近休息前,Ajahn 也分享了每天早上醒來就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醒來的第一念是什麼?若果我們能覺察臨睡前的念頭,就能令早上醒來時保持正 念。此外,Ajahn 也解釋了在禪營期間保持靜默的重要性,禪營約有五十多位參加 者,由於人數不多,大家都能共同守護禪營寧靜又慈愛的氛圍。

禪修不需要刻意做些什麼,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專注呼吸,呼吸本來就存在,只是當我們的心塞滿了思想及情緒時,我們覺察不到自己的身心而已。坐禪時,無論是坐在椅子上或是蒲團上,讓身體自然的放鬆安坐,身心的靜止就能有助覺察內在的空間和時間,默默地聆聽着身心,內心的一切雜念自然止息,這一刻,身和心不但能得到休息和滋養,亦能培育定力。當然,Ajahn 磁性柔和的聲線和善巧智慧的引導,以及其他參加者的合作都很重要。

  • 註一 讀者可以查閱《 温暖人間 》第 340 期,筆者曾介紹這所寺院。
  • 註二 Ajahn 是泰文,是巴利文 Acariya 的演變,意譯老師,依戒律,經歷十次結夏安 居的比丘可以被稱為 Ajahn。
  • 註三 八戒包括 : 避免殺生、拿取沒有被給予的東西、發生性行為、說謊、食用有害的 飲品及藥物、在不適當時進食、娛樂及化妝以及睡在豪華的床上。

身心的自然療癒

Ajahn 鼓勵我們行禪是一個很好的練習,不少禪修老師都分享,一些領悟和直覺都是在行禪期間出現的。第四天,午飯過後,趁着沒有下雨,換上水鞋,我慢慢步向一望無際的草地及廣闊的天際,腳踏在軟軟的草地及泥沼上,時而微風輕吹,好奇地探索着移動的身心及周圍的大自然環境。在這一刻,幾年前發生的一些( 被壓抑的 )事情,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一些是別人對自己誤解所構成的委屈,一些是人家對自己的看法,一些是自己的過失,一些是人家有意或無意的傷害,一些是由於自己對別人不切實際期望所引致的不快 ……。望着無際隨風而動的雲海,突然很感動,因為這些思緒在意識層面出現的一刻,就是能夠釋放的時候,過去的思緒都化為微塵,消失於瞬間變動的雲海中,此時我流下了喜悅的淚,得知內心的空間比之前更廣闊了。沒有刻意做些什麼,或叫自己 「放下什麼」,因為迫它放下也沒用的,要放下的時候它自然會放下,身心在適當的時候亦自然會得到療癒。

寂靜的感動

除夕之前,Ajahn 鼓勵我們在一張卡紙的一面,寫上希望放下的一些懊悔和習慣,另一面可以寫上對來年的展望,然後在除夕夜將紙張化為灰燼。由於不需要用晚餐,之前的幾個晚上,我們都不需要到食堂。不過,除夕夜的九時多,義工們為我們準備了特別的安排,食堂的電燈並沒有亮着,但在前往食堂的路上,以及食堂的桌子上,擺放了簡單的燭光,坐在黑暗但溫暖的食堂裏,喝着義工們特別預備的蜂蜜熱飲,吃着糖果及巧克力,大家雖然仍在靜默禁語,不過都不禁在微弱的光線下相互微笑,因為能夠與五十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一起靜靜地享受着除夕夜的寂靜,是一個難得感動的時刻,有些朋友甚至流下淚來。大約十一時多,Ajahn 將大家的卡紙於一個器皿中燃燒,大家一起誦着巴利慈經 (Karaniya-metta Sutta)〔註四〕, 懷着感恩的心,平靜地目送過去化為灰塵。

禪營的工作人員不多,只有三、四位, 但是他們都很和善及相互支持,毫無壓迫感,一切都安排得很舒適。退修中心經已運作了超過了二十年,食堂以及房間都布置得舒適雅致,令人感到很溫暖安全。禪營維持了南亞佛教的優良傳統,不收取參加者任何費用,只接受自願的捐獻。每天我們用午餐前,Ajahn 及幾位比丘與十戒尼〔 註五 〕首先進行托缽,全部食物都是素食,大部分食物都是有機及純素 ( 沒有奶蛋 ),也備有無麩質(gluten free)的食物提供予參加者。禪營的老師們都和善智慧,難怪大部分禪營在大半年前經已爆滿,住持 Ajahn Amaro 帶領九月份舉行的禪營還需要抽簽安排呢! 有興趣的同修可以登入這個網址 http://www.amaravati.org/ retreat_centre/retreat_info

若果發現仍有未能放下的舊事,也不要緊,年尾還有機會,筆者也藉此鼓勵大家考慮將來參與一個跨年禪營。祝願大家新一年有美好的開始!

  • 註四 慈 經 的 英 文 版 及 巴 利 文 版 可 以 參 看 維 基 百 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 Mett%C4%81 於佛門網可以聽黃慧音的唱誦版 ; 亦可以在 youtube 找到其他版本。
  • 註五 Amaravati Monasery 寺院的比丘及尼眾 均依據上座部戒律生活,只接受托缽時供養 的食物並受持過午不食。

《 慈悲經 》

一個善於修習善法、希望得到心境寧靜的人,應如是努力 :

令自己能幹、正直、說話坦率溫柔、謙虛不自負。

他知足少欲、易滿足、少俗務、生活簡樸節儉、祥和平靜,

智慧善巧、不傲慢、不苛求。

他不作遭智者譴責的行為,即使是微細的 ;

他常發善願 : 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穩、自在。

願一切眾生 —— 無論是弱或強,高或矮,長或短,

強壯或中等,大或小, 看得到的,看不到的,

住在遠方的或住在近處的, 已生的或即將出生的 …… 願一切眾生自在。

不論任何時候, 他都不會欺騙任何人,或對他人產生惡意 ;

他不會因為盛怒或惡意而傷害他人。

他就像一個母親保護着她的獨生子一樣,

培養到對一切眾生的無限慈愛。

讓無限的慈愛遍滿一切世界,上、下、周圍,

沒有障礙與阻撓,沒仇恨與敵意。

無論站着、行走、坐下或是躺下來,都沒有睏倦,保持正念,

這就是智者讚頌的行為 —— 梵行 ( 清淨的行為 )。

思想清晰,持戒清淨,具洞察力, 不受感官欲樂所污染,他將不再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