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雜誌

鄧家宙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是遠東的繁榮商埠,市政建設及資訊流通,既先進又便利,任何人士都可在本地發表及出版刊物。加上清末民初時期,研習西學已成風氣,不少有識之士,自設學社或出版刊物,宣揚文化。同樣,本地佛教人士,也嘗試編輯定期刊物,藉文字弘法之餘,亦可作持續的活動宣傳。

約於1917年,最先有書畫家潘達微、王秋湄等人創辦《歲寒》畫報,後來改名《天荒》,本屬國畫及詩詞集,因兩人先後皈依佛門,加上生平飽經世變,志求出世,想以畫作方式宣揚佛法,將作品在畫報發表,可說是香港首份偏向佛教意味的期刊。1927年,有陳靜濤居士發起發行《佛學日報》,以報章專頁形式,一方面專載佛學,另一方面設置專欄,邀請學者發表佛學研究心得,而潘達微、朱恨生、賴際熙太史亦曾撰文發表,是所知本地最早之佛教期刊。後以稿源不繼,出版幾期後便結束。另外,大嶼山寶蓮禪寺,自紀修和尚來山擔任方丈,開創十分叢林,積極擴展寺務,任內更編輯發行《佛事報》,或因山高地遠,流通不便,是以知者甚少。以上三項,均是香港現代佛教期刊之濫觴,可惜受人力及財務關係,往往難以長久持續。加上後來再受戰事影響,兵荒馬亂,至今已無刊本存世,極為可惜,僅靠當時的剪報略知出版情況。

踏入三十年代,本地佛教發展趨於興旺,本地紳商組辦「香港佛學會」,積極向社會各界弘傳佛法,除舉辦法會及講經外,又辦義學和救濟活動。1932年3月發行《香海佛化刊》期刊,真正是本港第一本佛教雜誌。該刊由梁昨非任主編,內容包括佛經講記、僧伽傳記、詩畫文藝、時事觀點、中港佛教動態及會務徵信等。為增加篇幅,刊物亦公開徵稿「凡合於佛教性質,不論文言語體、詩詞雜藝、高雅遊戲,均所歡迎。如弘法團體、佛法史蹟風景照片及名人書畫、金石、寶玩影本,極喜接登。」可謂相當豐富。

《香海佛化刊》出版多期,每期相約五個月,由於屬香港佛學會的會刊,經費均由會方津助及靠商務廣告收入維持,故該刊能免費贈送佛寺道場、會員、投稿者,亦供普羅信徒郵寄索取。由於編輯期刊之工作極為繁重,主編梁昨非自感精神與能力有限,勉力維持出版了五期,已達極限;未幾,梁昨非往生,使《香刊》一度停刊。直到1935年8月,太虛大師的高足芝峰法師,適值留港弘法,佛學會邀其出任主編,並由會刊改作報章專頁,刊登於《新中日報》,每周一期,但幾個月後,芝峰法師離開香港,刊物正式停刊。

香港第一本佛教雜誌《香海佛化刊》

 

二戰前,是香港佛教發展的萌芽期,但同時亦是中國內地佛教發展的「新舊交替」時期,其中以1928年作為關鍵的分水嶺。事緣民初至1927年,正值國內政治動盪時期,尤其各地軍事衝突及內戰造成財政壓力,軍政人事將矛頭指向寺廟,因此有2.0版的「廟產興學」及「非迷信運動」,對佛教(包括傳統宗教)造成極大傷害和衝擊。直至1927年全國統一,軍事活動基本停歇,全國社會趨於安定,自然無藉口再侵損寺院財產。於是,佛寺管理者也得以重整,有鑒於政府數十年來以「廟產興學」(沒收寺院改作普通學校)為藉口,於是保護寺院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成立學校。因此在1928年以後,全國各地佛寺興起在寺內成立佛學院及公眾義學,以幾何級方式增長;同時,亦因為太虛大師的號召,僧俗信徒也積極成立佛學會及出版佛學雜誌,以新款方式宣揚佛教。

其實在民初時期,中港兩地已有零星的佛學會及佛教期刊出現,但以資源、經驗及社會環境影響,只有小部分能作長久維持。然而進入三十年代,因國內風氣轉變,香港佛弟子也相仿傚。

1932年,香港佛學會出版《香海佛化刊》,是本地第一本現代佛教雜誌,甚具意義。翌年,亦有《人海燈》雜誌出版。

約在1931年,福建《廈門日報》曾開設一個名為〈人海燈〉的專欄,及後由汕頭佛教學會以相同名義發行周刊,但因資源關係又改在《現代佛教周刊》刊登。直到1933年,太虛大師指派弟子寄塵法師到潮州開元寺主持嶺東佛學院,於是聯同通一法師及院內學僧重編復刊,改為半月刊。經營兩年,改為月刊,增加版面內容。時至1935年,因嶺東佛學院於首屆畢業後會停辦,寄塵法師另有其他安排,幾經籌措,得香港的何張蓮覺居士願意支持,加上香港資訊、出版及交通各方面均有優勢,遂改由通一法師遷到香港編輯,於當年六月起發行(第二卷‧第十三期)成為香港本地出版的第二本佛教雜誌。

 

關於《人海燈》雜誌遷到香港發行經過及編輯運作,從第十六期的介紹可了解到當時的情況:

「……乃由寄塵、通一兩法師函商此問蓮覺居士及靄公法師,請為續佛慧命,賡續接辦,當時居士以東蓮覺苑建築經營達十餘萬,實感力有未逮,且佛教雜誌訂戶無多,香港郵費印費倍於國內,最低限度年非千金莫辦,頗感躊躇。仁繼思中國佛教之衰,弊在真象迷失,被人誤解,挽救之道唯二:一、口頭宣傳;二、文字宣傳;然口頭宣傳限於環境,歷久或則遺忘,形于文字則文然,假車舟之使,可及諸遠,而又可歷久傳觀,致力于佛教者,豈宜畛域視之。且中國佛教刊物屈指可計,無已,慨允勉為撐持,減彼挹此,強任隻肩而已。幾度接洽,乃于最近遷來,聘靄公法師為審定,通一法師為編輯……」

 

1935年6月,《人海燈》(第十三期)在香港發行,初期定為半月刊,後以操作及資源各種因素,在1936年起改為月刊。內容方面亦可謂包羅萬有,有時則因應時節而以專號形式出版,但概括而言,雜誌內容分為佛教評論、佛學研究、佛教文藝、佛教資訊等四類。

佛教評論方面,每期有社言(社論),就當前佛教發展作評論,亦有現代弘教建議,也不乏「佛教與生活化」的討論,如探討佛教的女性觀、或關注兒童的宗教訓育等,佛化家庭、論自殺等都是新穎而普及性強的題目;佛哲研究則有哲學探討、佛學常識、經論講解及心得,亦會轉載中外佛學專文,尤其「譯述」一欄,將外文漢譯刊出,實屬本地佛教創舉;佛教文藝方面,連續當代創作的佛教小說、輯錄法師的應酬詩作等;至於佛教資訊方面,則刊登最新的國內及香港佛教新聞、活動資訊。

作者方面,自雜誌轉到香港出版後,通一法師繼續為主編,另請靄亭法師擔當審閱工作,加上東蓮覺苑的關係,也得到佛教人士(如竺摩法師、芝峰法師等)的支持,持續供稿,使雜誌得以維持。直到1937年,因通一法師教務繁重,須到他方講學,輾轉託請曾在香港活動的芝峰法師接任主編。然芝峰法師因事須留駐寧波,不便到港,是以自當年六月起,《人海燈》得遷往寧波慈谿嗚鶴場金仙寺編輯及發行。

 

1935年《人海燈》遷址紀念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