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九)

蕭式球

內心繫念五欲會帶來生死,繫念四念處則能解脫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

世尊說: 「比丘們,從前,有一隻鷹鳥從上空飛撲下來捉着一隻鵪鶉。鵪鶉被鷹鳥捉着,內心很憂愁,牠感嘆: ‘我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了別處範圍來活動,現在變成這般不幸,變成這般倒楣!如果我今天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鷹鳥跟我搏鬥肯定是不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 ‘鵪鶉,什麼是你活動的地方,什麼是你親族的範圍呢?」

「 ‘那些田土石塊的地方。」

「比丘們,鷹鳥仗着自己的氣力,對自己的氣力有信心,放了鵪鶉。對牠說: ‘鵪鶉,你走吧,回去你的地方,你不會逃得脫的。」

「於是,鵪鶉回去那些田土石塊的地方,攀上一塊大石上,然後站在那裏對鷹鳥說: ‘鷹鳥,你現在放馬過來吧。鷹鳥,你現在放馬過來吧!」

「鷹鳥仗着自己的氣力,對自己的氣力有信心,振起雙翼,向鵪鶉飛撲過去。當鵪鶉知道鷹鳥逼近時,便立即躲在石塊中,鷹鳥則撞上石塊碎胸而死。

「比丘們,鵪鶉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了別處範圍來活動,便被鷹鳥捉着。比丘們,因此,你們不要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不要到別處範圍來活動。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別處範圍來活動,將會受魔羅操縱,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離開自己的地方?什麼是別處範圍呢?這就是五欲了。

「什麼是五欲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

「比丘們,對比丘來說,這五欲就是離開自己的地方,這五欲就是別處範圍了。

「比丘們,你們要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要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便不會受魔羅操縱,不會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自己的地方?什麼是親族的範圍呢?這就是四念處了。

「什麼是四念處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比丘們,對比丘來說,這四念處就是自己的地方,這四念處就是親族的範圍了。」

 

相應部.四十七.六.鷹鳥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說出一個有深刻喻義的童話故事,以 「鵪鶉貪玩走到空地會被鷹鳥捉去,在土洞石塊下活動便得安穩」 的譬喻,形容若比丘內心繫念五欲便會落入生死,繫念四念處便得自在。

 


五欲屬魔羅的領域,四念處屬比丘的領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喜瑪拉雅山王當中有些沒有道路、偏僻的地方,沒有猴子也沒有人在那裏生活。

「當中有些沒有道路、偏僻的地方,只有猴子但沒有人在那裏生活。

「當中有些平地、怡人的地方,又有猴子又有人在那裏生活。在那裏,一些獵人在有猴子蹤迹的地方放下誘餌和黏膠來捕捉猴子。那些不愚癡、不貪吃的猴子看見誘餌黏膠後,會走遠避開。那些愚癡、貪吃的猴子看見誘餌黏膠後,會走上前用手拿取誘餌,牠的手便被黏着在那裏;為了擺脫黏着,牠用另一隻手來按,另一隻手也被黏着在那裏;為了擺脫雙手的黏着,牠用腳來蹬,牠的腳也被黏着在那裏;為了擺脫雙手和一隻腳的黏着,牠用另一隻腳來蹬,另一隻腳也被黏着在那裏;為了擺脫雙手和雙腳的黏着,牠用口來咬,口也被黏着在那裏。那隻猴子五個地方都被黏着,躺在地上呻吟。牠遇上不幸,遇上災禍,被獵人任意擺布。獵人打死牠,用柴炭燒熟牠,製成熟食品,然後隨他的意欲離去。

「比丘們,因此,你們不要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不要到別處範圍來活動。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別處範圍來活動,將會受魔羅操縱,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離開自己的地方?什麼是別處範圍呢?這就是五欲了。

「什麼是五欲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着。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

「比丘們,對比丘來說,這五欲就是離開自己的地方,這五欲就是別處範圍了。

「比丘們,你們要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要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便不會受魔羅操縱,不會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自己的地方?什麼是親族的範圍呢?這就是四念處了。

「什麼是四念處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比丘們,對比丘來說,這四念處就是自己的地方,這四念處就是親族的範圍了。」

 

相應部.四十七.七.猴子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連接,內容同是指出「五欲屬生死的境界,四念處屬解脫的境界」 這個義理。在這篇經文中,佛陀以「獵人用誘餌和黏膠來捕捉猴子」 的譬喻,形容魔羅用五欲來捕捉眾生:貪着五欲的人會受魔羅控制,落入生死;不貪着五欲及心繫四念處的人能擺脫魔掌,解脫生死。

 


以自力為島嶼和皈依處,以法為島嶼和皈依處──這是四念處的修習精神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住在摩揭陀的那羅村。他生了病,病得很重。純陀沙彌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

舍利弗尊者因病入滅,於是純陀沙彌帶着舍利弗尊者的大衣和缽,前往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去到阿難尊者那裏,對他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大德,舍利弗尊者入滅了。這是他的大衣和缽。」

「純陀賢友,有這個消息,應要見一見世尊。純陀賢友,讓我們一起前往世尊那裏,把這件事情告訴世尊吧。」

純陀沙彌回答阿難尊者:「大德,是的。」 於是,阿難尊者和純陀沙彌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對世尊說:「大德,這位純陀沙彌說,舍利弗尊者入滅了。這是舍利弗尊者的大衣和缽。大德,聽到舍利弗尊者入滅的消息,我感到身體像失去平衡似的,我不能辨別方向,甚至連法也不在心中。」

「阿難,舍利弗尊者入滅帶走了你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或解脫知見蘊嗎?」

「大德,舍利弗尊者入滅沒有帶走我的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或解脫知見蘊。大德,舍利弗尊者是我們的教導者;他愛護別人,善於教導別人;對人開示,對人教導,使人景仰,使人歡喜;說法不會厭倦,熱衷幫助同修。舍利弗尊者使我們憶持法的精華、法的財富、法的助益。」

「阿難,我不是曾經對你說過嗎,所有我們的至親和喜愛的事物都會變化,都會消逝,都會和我們分離;要這些事物不變化,不消逝,不和我們分離是沒有可能的。阿難,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阿難,就正如一棵樹心堅固的大樹,折斷了粗壯的樹枝。同樣地,在中心堅固的大比丘僧團裏,失去了舍利弗。

「阿難,要舍利弗不入滅是不可能的。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阿難,因此,你要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你要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

「阿難,什麼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呢?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阿難,這樣就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了。

「阿難,無論現在或我入滅後,任何比丘如果能做自己的島嶼和皈依處,以法為島嶼和皈依處的話,他就是在有修學欲的比丘之中最高的。」

 

相應部.四十七.十三.純陀

「要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要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 這是其中一句佛教的名言,這句名言出自於四念處的義理,指出修習四念處屬一種「依靠自力,依靠法義」 的修習。

今期這篇經文提到,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入滅後,純陀沙彌和阿難尊者將這個消息告訴佛陀,當時阿難尊者還不是阿羅漢,因此內心生起很大的傷感,於是佛陀說法來開導他。

戒、定、慧稱為三學,三學圓滿會帶來解脫和解脫知見,具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種質素的人是一位阿羅漢。修解脫道的比丘,目標就是要取得這五種質素,而修行人最為珍重的,也就是這五種質素。雖然當時阿難尊者還未完備這五種質素,但戒、定、慧還是在成長之中的。

在經中,佛陀首先提點阿難尊者,不要讓舍利弗尊者入滅這件事情令自己失去戒、定、慧。這一點阿難尊者是明白的,他回應佛陀,傷感是因為失去了一個珍貴的同修。佛陀再提點阿難尊者,因為無常,即使珍貴的事物最終都是會消逝的,佛陀再進一步勸勉阿難尊者,不要依靠外物,要依靠自力、依靠法義,而修習四念處就是一種不依外物,依靠自力與法義的修習,能將所有貪着與苦惱清除。

 


以自力為島嶼和皈依處,以法為島嶼和皈依處──這是佛陀在一對上首弟子入滅後對比丘的勸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和大比丘僧團一起,住在跋祇的郁伽支羅村恆河岸邊。這時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入滅不久。

這時候,比丘僧團圍繞着世尊,坐在空曠的地方。世尊觀察寧靜的比丘僧團後,對比丘說:「比丘們,我感到這個大眾好像有所欠缺似的。比丘們,舍利弗和目犍連入滅,使我感到大眾有所欠缺。以往有舍利弗和目犍連所在的地方,我都不用對那個地方操心。

「比丘們,過去所有阿羅漢.等正覺.世尊都有一雙上首弟子,就正如我有舍利弗和目犍連那樣。將來所有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都有一雙上首弟子,就正如我有舍利弗和目犍連那樣。

「比丘們,這樣的弟子真稀有,這樣的弟子真難得!他們在導師的教法中修行,在導師的指導下修行;他們受四眾愛戴,受四眾尊敬!

「比丘們,這樣的如來真稀有,這樣的如來真難得!一雙這樣出色的弟子入滅,如來沒有憂愁或悲傷!

「比丘們,要舍利弗和目犍連不入滅是不可能的。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比丘們,就正如一棵樹心堅固的大樹,折斷了粗壯的樹枝。同樣地,在中心堅固的大比丘僧團裏,失去了舍利弗和目犍連。

「比丘們,要舍利弗和目犍連不入滅是不可能的。任何生、有、眾緣和合的事物都是敗壞法,要它不敗壞是沒有可能的。

「比丘們,因此,你們要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你們要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要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

「比丘們,什麼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呢?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比丘們,這樣就是做自己的島嶼,做自己的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以法為島嶼,以法為皈依處,不以其他地方為皈依處了。

「比丘們,無論現在或我入滅後,任何比丘如果能做自己的島嶼和皈依處,以法為島嶼和皈依處的話,他就是在有修學欲的比丘之中最高的。」

 

相應部.四十七.十四.郁伽支羅村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經文的內容相連,同是講述自力與四念處的義理。這篇經文所記載的,是佛陀因應兩位上首弟子入滅而舉行的追思會。佛陀首先在僧團中高度讚揚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尊者,指出僧團失去了這兩位尊者後便會有所缺失。佛陀再為比丘講解,阿羅漢明白生滅法則及斷除各種執取,所以在當中沒有悲傷。佛陀最後勸勉比丘,要作出自力及修習四念處。

這是一個非凡的追思會,由佛陀來主持,亡者又是兩位上首弟子。當中提到失去大弟子的憾事但不流於悲傷,當中觸及無常別離但能勉勵弟子自力與精進。

 


一個自護的人就是一個護他的人,一個護他的人就是一個自護的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孫波一個稱為舍陀迦的市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有一個頂竹竿雜技師,頂起了竹竿後對他的徒弟彌陀離迦說:『彌陀離迦賢友,來吧,你爬上竹竿上面站着,我在下面用肩膊頂着竹竿吧。』

「比丘們,弟子彌陀離迦回答雜技師:『師傅,是的。』於是便爬上竹竿上面站着。

「比丘們,這時候,雜技師對弟子彌陀離迦說:『彌陀離迦賢友,你護着我,我護着你,我們各自護着對方的重心,互相守護。我們這樣表演技藝來賺取所得,之後你安穩地從竹竿上爬下來。』

「比丘們,當雜技師說了這番話後,弟子彌陀離迦對他這樣說: 『師傅,我們不這樣做吧。師傅,不如你護着你自己,我護着我自己,我們各自護着自己的重心,各自守護着自己。我們這樣表演技藝來賺取所得,之後我安穩地從竹竿上爬下來。』

「雜技師說:『就按你的方法吧。』

世尊說: 「比丘們,就正如弟子彌陀離迦和他的師傅所說的:要護己,要護他;一個護己的人要保持念,一個護他的人要保持念;在護己的時候就是在護他,在護他的時候就是在護己。

「比丘們,怎樣護己護他呢?時常保持念,勤修念。這就是護己護他了。

「比丘們,怎樣護他護己呢?含容他人,不惱害他人,對他人有慈心,對他人有同情心。這就是護他護己了。

「比丘們,護己的人要保持念,護他的人要保持念;在護己的時候就是在護他,在護他的時候就是在護己。」

 

相應部.四十七.十九.舍陀迦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以一個「頂竹竿雜技師上下兩人不論各自護他或各自護己,雙方都能取得平衡與安穩」的譬喻,形容自護的人就是一個護他的人,護他的人就是一個自護的人。佛陀還說,修習正念能成就自護與護他。

我們不時會聽到「幫助別人即是幫助自己」、「愛護別人即是愛護自己」這種美善的說話,但幾乎沒有聽過「幫助自己即是幫助別人」、「愛護自己即是愛護別人」這種反過來說的美善說話。後者聽起來好像有一種自私的感覺,但目光銳利的人會知道,幫助自己與愛護自己其實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個人的修持方面,若自己不努力的話是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努力的。此外,自己的貪、嗔、癡減薄一分,不單自己的質素提升一分,而且也對身邊的人以至整個社會都會帶來多一分的和樂。

「念」有「繫念善法」的意思,經中所說的念,主要是指繫念「無常與放捨」這個屬於慧學層面的善法,而這篇經文所說的念,除了繫念無常與放捨之外,還延伸至繫念「慈、悲、喜、捨」這個屬於定學層面的善法。

 


佛弟子勤修四念處,可使正法久住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和跋陀尊者住在波吒釐子的雞園精舍。

這時候,跋陀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阿難賢友,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呢?」

「跋陀賢友,十分好,十分好!你善達要義、善思要義、善問問題。你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是什麼原因和條件,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嗎?」

「賢友,是的。」

「賢友,人們不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賢友,人們不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不能久住;人們勤修這四念處,會使如來入滅之後正法能夠久住。」

 

相應部.四十七.二十二.住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內容是阿難尊者為跋陀尊者講說,佛弟子勤修四念處可使正法久住。

每位佛弟子都希望正法久住,正法越能延續下去的話便越能利益更多後人。欲想正法久住,除了要有人翻譯、整理、保存、講授、推廣佛陀的法義之外,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人行踐佛陀的法義,親身來體證解脫之道。

四念處是一條解脫生死的道路,修習解脫道除了幫助自己取得解脫果位之外,也為正法久住而作出一分助力。

 


在家佛弟子勤修四念處,最高可得三果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

於是,尸利婆陀居士吩咐一個下人:「來吧,你前往阿難尊者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阿難尊者雙足。你這樣說:『大德,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尸利婆陀居士那裏就好了。』」

那位下人回答尸利婆陀居士:「主人,是的。」於是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對阿難尊者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大德,尸利婆陀居士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尊者雙足。願尊者悲憫,前往尸利婆陀居士那裏就好了。」

阿難尊者保持沉默以表示願意探望尸利婆陀居士。

於是,阿難尊者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前往尸利婆陀居士的住處。阿難尊者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尸利婆陀居士說:「居士,你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

「居士,既然這樣,你應這樣修學: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居士,你應這樣修學。」

「大德,世尊所說的四念處在我心中,我瞭解這些法義。大德,我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我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我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我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大德,世尊所說的五下分結,我看見在心中沒有任何一個沒有斷除。」

「居士,你有得着。居士,你有得益。你為自己授記阿那含果。」

 

相應部.四十七.二十九.尸利婆陀

這篇經文提到,尸利婆陀居士因患了重病而請阿難尊者到他那裏探病,阿難尊者在問候病情之後,便為他講說四念處的法義,而他對阿難尊者說,他因勤修四念處,所以斷除了五下分結。

原始佛教的經文提到,居士與還未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如果在患了重病的時候,是會請佛陀或大比丘為自己探病的。病者這時可能是臨終的時候,而佛陀或大比丘前往探病,首先是問候病情以表示關懷,然後便會對病者說法,而說法的方式通常是叫病者反思自己已有的修持與果證,讓他的內心帶着一份法喜與自信。

經中提到的五下分結是:身見、疑惑、戒取、貪欲、嗔恚。修行人斷除五下分結可得三果,這也是在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阿那律陀尊者勤修四念處,成為天眼第一的大比丘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和阿那律陀尊者住在沙伽陀的荊棘園。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離開靜處前往阿那律陀尊者那裏,和阿那律陀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阿那律陀尊者說:「阿那律陀賢友,勤修什麼法,能得大無比智呢?」

「賢友,勤修四念處,能得大無比智。什麼是四念處呢?

「賢友,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賢友,我勤修這四念處,所以能得大無比智。賢友,我勤修這四念處,所以能以無比智觀察一千個世間。」

 

相應部.四十七.二十八.世間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內容是阿那律陀尊者跟佛陀兩位上首弟子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尊者的對話。在經中阿那律陀尊者說,他勤修四念處,因此而得天眼,能夠觀察一千個世間。

在《相應部.五十二.阿那律陀相應》之中的經文更提到,阿那侓陀尊者勤修四念處,因此而齊備神變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種無比智的。

在這連續三期的經文提到:佛弟子勤修四念處可使正法久住,在家佛弟子勤修四念處可得三果,阿那律陀尊者勤修四念處而成為天眼第一的大比丘。由此可見,修習四念處不論出家人或在家人,不論自利或利他,都同樣帶來極大的助益。

 


一心繫念無常與出離而不追逐外境,這是人力所及的事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孫波一個稱為舍陀迦的市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全國最美麗的美女所到之處,將會引來一大群人聚集來觀看;假如那位美女在表演優美的歌舞,將會引來更大群人聚集來觀看。

「這時有一個想生存不想死亡、想快樂不想痛苦的人走來,人們對他說: 『喂,你帶着這個裝滿油的缽,在觀賞表演的人群和美女之間行走,有個拿着利劍的人在後面跟隨你,即使你濺出少許,他都會就地斬掉你的頭。』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那個人會否不理那個油缽,意念放逸地追逐外境呢?」

「大德,不會。」

「比丘們,我作出這個比喻是為了帶出這個義理:裝滿油的缽好比繫念身。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常常繫念身〔註〕──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着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你們應這樣修學。」

〔註〕「繫念身」跟「四念處」尤其「身念處」同義。佛陀不時會勸勉比丘,繫念身或修四念處而不顧盼外境色、聲、香、味、觸、法。

 

相應部.四十七.二十.全國

這是其中一篇修四念處的禪修者時常會閱讀的經文。在經中佛陀以一個「繫念油缽」的譬喻來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敬法如命,即使面對很吸引的外境都是不會放逸去追逐的。

禪修其中一個環節,是放捨對外境的攀緣而將心念安住於自身之中,而「繫念油缽」的譬喻對此是非常貼切的。禪修者在行禪或坐禪的時候,內心可以如守護油缽那樣,以一個認真但又輕鬆的態度,安住在或身、或受、或心、或法之中,不讓內心濺瀉而保持安穩。在日常生活遇上誘人或惱人的外境時,若喜歡的話,內心也可以如守護油缽那樣,不讓內心濺瀉而生起貪欲或嗔恚。

 


身、受、心、法都是依緣而起、緣散則滅的東西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四念處的集起和滅除。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身的集起呢?食的集起,身便集起;食的息滅,身便滅除。

「什麼是受的集起呢?觸的集起,受便集起;觸的息滅,受便滅除。

「什麼是心的集起呢?名色的集起,心便集起;名色的息滅,心便滅除。

「什麼是法的集起呢?作意的集起,法便集起;作意的息滅,法便滅除。」

 

相應部.四十七.四十二.集起

這篇經文扼要地講述身、受、心、法緣生緣滅的義理及指出其生滅的近因。

身是不常恆、不獨存的,它要靠食物的滋養,才可延續下去及作出各種活動。修習身念處的禪修者知身無常,故此除了會利用身體修習善法之外,更會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執着而不受束縛。

受是不常恆、不獨存的,它要靠六根接觸外境,才會生起各種苦樂感受。修習受念處的禪修者知受無常,故此除了會修習善法為自己帶來心靈的樂受之外,更會放捨對受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執着而不受束縛。

心是不常恆、不獨存的,它要靠「受、想、思、觸、作意、色身」這些「名色」的活動,才會生起各種或清淨或污染的質素。修習心念處的禪修者知心無常,故此除了會修習善法使自己內心清淨之外,更會放捨對心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執着而不受束縛。

法是一個多義詞,四念處的法是六境「色、聲、香、味、觸、法」之中的法,它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中意根的對象,而意則有「思想」、「意念」、「決意」等意思,所以法念處的法有「思想的內容」、「意境」、「決意的目標」等意思。法也是不常恆、不獨存的,它要靠思維作意,才會生起各種或善或不善的思想內容、意境、目標。修習法念處的禪修者知法無常,故此除了會在善法之中思維作意為自己帶來清淨的意境之外,更會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執着而不受束縛。

首先知無常、苦或無我,然後放下執着而得解脫──這是在禪修之中修觀、修慧的重點,禪修者一心繫念身、受、心或法,就是為了培養這種質素。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