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

蕭式球

身念處之出入息念

1.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盧國劍磨瑟曇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一條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2.「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身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他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當呼氣長的時候,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知道自己吸氣短。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比丘們,就正如一位熟練的轉盤製陶技師或他的徒弟,當拉了一個長轉的時候,知道自己拉了一個長轉;當拉了一個短轉的時候,知道自己拉了一個短轉。同樣地,一位比丘當呼氣長的時候,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知道自己吸氣短。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了。

(之一)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是其中一篇修四念處的禪修者時常會閱讀的經文。經文從身、受、心、法之中引述十多種不同的禪修方法出來,除了講述那些禪修方法的修習之外,也加以講述「知無常及放捨執着」的義理。禪修者跟隨經文的指引,會緊貼修觀、修慧這方面的修習。

《大念處經》篇幅比較長,共有22個大段落,今期先講解一至二段。經文第一段的內容跟刊在420期的整篇經文相若,所以這段經文的解釋可參閱該期的解釋。

經文第二段開始說身念處的修習,而呼吸(出入息)屬身體活動的一種,所以修習「出入息念」可歸納為修習身念處的範疇。

在經中提到,比丘在「森林、樹下、靜室」這些地方來修習。這些地方遠離世俗,有助心靈質素高度的提升。佛世時,佛陀和他的比丘弟子都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

經中的「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是坐禪的三種前行。盤坐不論雙盤、單盤、散盤,都有姿勢易持久、身心易止息的作用。若不能盤坐的人,坐在椅上也是可以的。其次,讓腰身自然豎直,不需用力。第三,持續保持念,讓內心帶着一份「不忘失」的質素。

因為修習的是出入息念,所以修行者「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佛陀所教的出入息念屬自然呼吸的方式,所以呼吸長時只需知道呼吸長,呼吸短時只需知道呼吸短。這種修習很簡單,禪修者到了這個步驟時已能為內心帶來一份持續的覺知,也能為身心帶來一份止息。

經文「他這樣修學」 是說他進一步以呼吸作為一種修學的提點:在呼吸時提點自己感覺着整個身體來呼吸,然後在呼吸時提點自己平息身體的活動來呼吸。因為呼吸持續進行,所以禪修者可讓呼吸來持續提點自己平息身體的活動。禪修者到了這個步驟時同樣可帶來覺知與身心止息。

當禪修者身心止息下來時,他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身體(內身、外身、內外身),觀察身體生滅無常的共相(生法、滅法、生滅法),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這是由佛陀所講說的出入息念,內容清晰簡明,能直接為禪修者帶來定與慧的質素。

 


身念處之覺知行、住、坐、臥與覺知所有動作

3.「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當行走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行走;當站立的時候,知道自己在站立;當坐下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坐下;當躺臥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躺臥;無論身體做什麼樣的動作,都知道自己在做那些動作。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4.「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之二)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上一期的經文講完了出入息念的修習。出入息念是佛陀所着重的一種禪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比較攝心,因為呼吸是不斷地進行的,若以呼吸作為禪修的所緣境,內心會容易持續安住下來,而當內心持續安住下來的時候,亦可進一步借助呼吸作為提點內心的作用:一呼一吸都帶着止息的心境,或一呼一吸都帶着慈心,或一呼一吸都帶着出離心等等。但是,有部分人是會在覺知呼吸時不自覺地拖長或推快呼吸的,若拖長或推快過度,便會有呼吸不暢順、不自然的情形出現。禪修者若是難以掌握出入息念,可選擇其他禪修方法來修習。

《大念處經》的第三段是佛陀解說覺知行走、站立、坐下、躺臥的修習。行走、站立、坐下、躺臥是身體姿勢的四大類別,中國佛教傳統上稱之為行、住、坐、臥四威儀。

出家的比丘遠離世俗,過少事務的生活,這種生活有助高度提升心靈的質素。少事務的人,容易做到當身體在行走、站立、坐下、躺臥以至各種動作時,都知道自己在做那些動作。心念活動的速度遠比身體活動急促,修行者若內心覺知身體活動、連接身體活動,能為內心帶來一份持續的覺知,也能為內心帶來一份止息。此外,時常覺知自己的身體活動,也有助淨化身行和口行。

跟上一期所說第二段的後半部一樣,當禪修者身心止息下來時,他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身體(內身、外身、內外身),觀察身體生滅無常的共相(生法、滅法、生滅法),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這種覺知行走、站立、坐下、躺臥的方法,同樣能直接為禪修者帶來定與慧的質素。在經中提到,佛陀和比丘弟子是時常都會在空曠的地方修習行禪的。在行禪當中不單是行走,也會視乎身體的情況而行走與站立交替,甚至也可以是行走、站立、坐下、躺臥交替的。禪修的姿勢以坐禪為主,但也有少部分的禪修學員告訴我,他們行禪的效果是比坐禪的效果更佳的。

在家人事務繁忙,在行、住、坐、臥都不離手機的時代,若在適當的環境之中放下手機、放下分心的事情,就讓內心安住於當下的行、住、坐、臥之中,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即使是短至數分鐘的時間,也是非常之有價值的。

經文第四段的內容是第三段的延伸,第三段講解身體姿勢的四大類別,第四段則講解身體動作的各種細節。兩種禪修方法相近,比較上,前者覺知身體活動的大略,後者覺知身體活動的細節。

 


身念處之不淨觀、四界觀

5.「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着各種不淨的東西。在這個身體裏有頭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骨髓、腎、心、肝、肺、脾、橫隔膜、大腸、小腸、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膏、眼淚、脂肪、口水、鼻涕、黏液、尿。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兩邊開口的袋,當中裝滿各種穀類,有白米、稻米、綠豆、眉豆、芝麻、糙米。一個有眼睛的人解開這個袋口的結,便可以審視:這是白米,這是稻米,這是綠豆,這是眉豆,這是芝麻,這是糙米。同樣地,一位比丘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着各種不淨的東西。在這個身體裏有頭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骨髓、腎、心、肝、肺、脾、橫隔膜、大腸、小腸、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膏、眼淚、脂肪、口水、鼻涕、黏液、尿。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6.「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這樣審視身體:身體以界而建立,以界作為依靠;在這個身體之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比丘們,就正如一位熟練的屠夫或他的徒弟屠宰了牛隻,分開了牛的身體各部分,把牠放在廣場,然後坐下來賣。同樣地,一位比丘這樣審視身體:身體以界而建立,以界作為依靠;在這個身體之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之三)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5段的內容是「不淨觀」的修習。觀察身體有各種不淨,這也是屬於身念處的修習範疇。

在欲界眾生之中,男女欲是一種很普遍、很強力的貪欲,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沒有這種貪欲,三果與四果的聖者斷除了這種貪欲。不淨觀、守護根門、過遠離的生活、禪修等修習能對治男女欲。當人受男女欲驅動的時候,所看的只想看身體誘人的一面,所想的只會想身體誘人的一面,而不淨觀是一種如實與持平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人的身體,如經中所說:在皮膚之內包裹着各種不淨。在日常生活或坐禪之中作「不淨」的反思,能減薄、平息甚至清除男女欲。

在原始佛教之中,在家佛弟子的五戒有「不邪淫」,但出家比丘所守的是「捨棄非梵行」,這即是說,佛陀是不允許出家弟子作出男女欲的行為的,因此,不淨觀的修習對出家的比丘來說是重要的修習之一。不淨觀也能幫助在家的修行者減薄以至清除男女欲。

經文第6段的內容是「四界觀」的修習。觀察身體由緣生緣滅、無我不實的地、水、火、風所組成,這也是屬於身念處的修習範疇。

印度傳統文化視物質世界有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暖性)、風界(動性)四大元素,而空界(空間)則視為次要的元素,所以經中很多時略去空界,只說前四界。身體是物質世界的東西,當中的毛、髮、骨、甲等屬地界的元素,血、汗、膿、痰等屬水界的元素,體溫屬火界的元素,呼吸、體內的氣流等屬風界的元素,耳孔、鼻孔、口腔等屬空界的元素。

四界觀就是觀察身體由無常、無我、會散壞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所組成,因此能對治在身體上所生起的我執。在經中佛陀作了一個簡短的「屠牛夫」譬喻來解說四界觀:屠牛夫在牽牛入屠房時,心中對那頭牛有一種「牛想」,但將牛屠成一份份肉來賣的時候,心中的牛想便消失掉,轉而生起一種「肉想」;同樣地,比丘在修習四界觀之前,心中對自己的身體有一種「我想」,但通過觀察身體由四界組成之後,心中的我想便消失掉,轉而生起一種無常、無我的「四界想」。

跟之前2至4段經文的後半部一樣,當禪修者的內心帶着不淨觀或四界觀的時候,可進一步反思身體無常,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身念處之荒塚觀

7.「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看見屍體被人丟棄在荒塚,過了一天、兩天或三天,屍體腫脹、發黑、流膿。他把自己的身體來相比,知道自己的身體也是跟隨相同的規律,也是會發生這種情況,也是不能倖免的。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8.「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看見屍體被人丟棄在荒塚,屍體被烏鴉所吃,被鷹所吃,被鷲所吃,被狗所吃,被豺所吃,被各種動物昆蟲所吃。他把自己的身體來相比,知道自己的身體也是跟隨相同的規律,也是會發生這種情況,也是不能倖免的。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9.「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看見屍體被人丟棄在荒塚,骸骨帶着血肉,連着腱……骸骨沒有肉,染着血,連着腱……骸骨沒有血肉,連着腱……骸骨四散,遍布各方:手骨在一方,腳骨在一方,小腿骨在一方,大腿骨在一方,髖骨在一方,脊骨在一方,頭骨在一方。他把自己的身體來相比,知道自己的身體也是跟隨相同的規律,也是會發生這種情況,也是不能倖免的。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10.「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看見屍體被人丟棄在荒塚,骸骨就像螺貝那般白……骸骨堆積經年……骸骨腐爛成粉末。他把自己的身體來相比,知道自己的身體也是跟隨相同的規律,也是會發生這種情況,也是不能倖免的。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外在的身,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身;他也可以如實觀察身的生法,或如實觀察身的滅法,或如實觀察身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身,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也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

 (之四)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7至10段的內容是「荒塚觀」的修習。在荒塚中觀察遺骸的腐壞過程,這種修習跟身體有關,所以屬於身念處的修習範疇。此外,這是一種非常激烈的修習,屬十三頭陀支的其中之一。至於頭陀支的內容,可見401期《中部.一二四.薄拘羅經》的解釋部分。

修習荒塚觀的頭陀行者以荒塚作為他的住處,在那裏會看見很多駭人的遺骸腐壞過程,這種修習的目的不是訓練膽識與勇氣,也不是挑戰難度,而是覺察身體的過患,還有提點自己不離死亡這個事實。比丘可以選擇用這種激烈的頭陀行來修習,以加快清除內心的貪欲、嗔恚、愚癡。

以上四大段落經文的後半部同樣提到,在觀察遺骸的四種腐壞過程之中,也進一步反思身體無常,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身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這是荒塚觀的修習方向,跟四念處其餘修習方法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佛世時,印度普遍有供人露天棄置遺骸的荒塚,但現在世界各地這類型的荒塚都近乎絕跡,所以令到觀察遺骸腐壞過程的荒塚觀也近乎絕迹。禪修者想要達到近於荒塚觀的效果,可以選用第5段經文的不淨觀來修習。

 


受念處與心念處的修習

11.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受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當感受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樂受;當感受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苦受;當感受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不苦不樂受。

「當感受物質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樂受;當感受心靈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樂受。當感受物質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苦受;當感受心靈苦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苦受。當感受物質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物質的不苦不樂受;當感受心靈不苦不樂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感受心靈的不苦不樂受。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受,或如實觀察外在的受,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受;他也可以如實觀察受的生法,或如實觀察受的滅法,或如實觀察受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受,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受了。」

 

12.「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心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心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有貪欲;內心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貪欲。

「內心有嗔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嗔恚;內心沒有嗔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嗔恚。

「內心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有愚癡;內心沒有愚癡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愚癡。

「內心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集中;內心不集中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集中。

「內心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廣大;內心不廣大時,知道自己內心不廣大。

「內心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高尚;內心不高尚時,知道自己內心不高尚。

「內心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有定;內心沒有定時,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定。

「內心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解脫;內心不解脫時,知道自己內心不解脫。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外在的心,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心;他也可以如實觀察心的生法,或如實觀察心的滅法,或如實觀察心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心,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心了。」

(之五)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11段的內容是受念處的修習。受念處跟心念處一樣,修習方法都只是一種。修習受念處的禪修者,繫念、覺知的對象就是自己的感受,如經中所說,覺知自己當下的感受:不論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不論是物質方面的感受還是心靈方面的感受。這種修習同樣能為內心帶來一份持續的覺知,也能為內心帶來一份止息。之後禪修者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感受,觀察感受生滅無常的共相,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感受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修習受念處的禪修者因為多覺知感受,因此對感受會有比較深的了解。了解感受的人,容易做到在樂受時感恩、不執着,在苦受時知無常、不受束縛,在不苦不樂受時知足、安住於中。有這種心境的人自然會是一些多樂受、少苦受的人。

此外,修解脫道的人不是以求取樂受為最高的目標,而是以超越各種感受、不受各種感受束縛為最高的目標。在十二緣起(可參閱358至366期的經文)和輪迴(可參閱380至385期的經文)的義理之中可以看到,渴愛是緊隨着感受而生的,而無明與渴愛是生死輪迴的主因。所以,修習受念處的禪修者不單會帶來很多樂受,更重要的,是培養內心對各種感受都不依賴、不執取,即對各種感受都不生渴愛的一種解脫質素。

《大念處經》第12段的內容是心念處的修習。修習心念處的禪修者,繫念、覺知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心。覺知自心是否有貪欲、嗔恚、愚癡,覺知自心是否在定之中,這是一種直接對治內心污染的方法。此外,禪修者也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心,觀察心生滅無常的共相,即使清淨的心也不例外,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心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經文提到「集中、廣大、高尚、有定、解脫」五個詞語,這五個詞語同屬 “定” 的範疇: 「集中」是定的其中一種特性;「廣大」 主要是慈、悲、喜、捨四個定境的形容詞,偶爾也用來形容四個無色界的定境;「高尚」指定是色界與無色界的心境,所以比欲界的心境高尚;「解脫」這裏所指是 「心解脫」,心解脫主要是形容四個無色界的定境,也有用作形容慈、悲、喜、捨四個定境。

 


法念處之五蓋觀、五蘊觀

13.「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蓋。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蓋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有貪欲;內裏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貪欲。他知道沒有生起的貪欲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貪欲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貪欲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嗔恚時,知道自己內裏有嗔恚;內裏沒有嗔恚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嗔恚。他知道沒有生起的嗔恚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嗔恚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嗔恚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昏睡時,知道自己內裏有昏睡;內裏沒有昏睡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昏睡。他知道沒有生起的昏睡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昏睡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昏睡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掉悔時,知道自己內裏有掉悔;內裏沒有掉悔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掉悔。他知道沒有生起的掉悔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掉悔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掉悔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疑惑時,知道自己內裏有疑惑;內裏沒有疑惑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疑惑。他知道沒有生起的疑惑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疑惑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疑惑將來不會再生起。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蓋了。

 

14.「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取蘊。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取蘊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觀察:色是什麼,色怎樣集起,色怎樣滅除;受是什麼,受怎樣集起,受怎樣滅除;想是什麼,想怎樣集起,想怎樣滅除;行是什麼,行怎樣集起,行怎樣滅除;識是什麼,識怎樣集起,識怎樣滅除。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取蘊了。

(之六)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13至21段講述「法念處」的修習。法念處的「法」在433期的經文與講解之中提過,它有「思想的內容」、「意境」、「決意的目標」等意思。人們如果在不善法之中思維作意,便會帶來污染的「法」,即污染的思想內容、污染的意境、污染的決意目標;如果在正法之中思維作意,便會帶來清淨的「法」,即清淨的思想內容、清淨的意境、清淨的決意目標。修習法念處的禪修者因為多觀察自己的思維作意及多在正法之中思維作意,這種修習有助為自己帶來一份清淨的法。此外,禪修者也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法,觀察法生滅無常的共相,即使清淨的法也不例外,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經文第13段提到觀察五蓋:貪欲、嗔恚、昏睡、掉悔、疑惑。五蓋是心靈方面的不善法,心離五蓋是初禪心境的主要特質,禪修者若平息了內心的五蓋後便會有定。觀察五蓋的禪修者覺知自己有否在五蓋之中思維作意,觀察五蓋怎樣會生起、怎樣可平息、怎樣能根除。在心離五蓋及有定之後,禪修者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法,觀察法生滅無常的共相,即使帶有定的法也不例外,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經文第14段提到觀察五蘊:色、受、想、行、識。「明白五蘊無常、苦、無我,對五蘊厭離、無欲而得解脫」的義理在407至419期之中有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那些經文與講解。觀察五蘊的禪修者觀察五蘊的集與滅,這為自己帶來一份智慧的思想內容、智慧的意境、智慧的決意目標。此外,他可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法,觀察法生滅無常的共相,即使帶有智慧的法也不例外,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法念處之六處觀、七覺支觀

15.「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內六處和外六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眼,什麼是色;他也知道所有結縛都是依這兩處而產生的。他知道沒有生起的結縛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結縛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結縛將來不會再生起。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耳,什麼是聲……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鼻,什麼是香……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舌,什麼是味……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身,什麼是觸……

「比丘們,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意,什麼是法;他也知道所有結縛都是依這兩處而產生的。他知道沒有生起的結縛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結縛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結縛將來不會再生起。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內六處和外六處了。

 

16.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七覺支。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七覺支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念覺支時,知道自己內裏有念覺支;內裏沒有念覺支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念覺支。他知道沒有生起的念覺支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念覺支怎樣可以使它修習圓滿。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擇法覺支……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精進覺支……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喜覺支……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猗(編按)覺支……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定覺支……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捨覺支時,知道自己內裏有捨覺支;內裏沒有捨覺支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捨覺支。他知道沒有生起的捨覺支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捨覺支怎樣可以使它修習圓滿。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七覺支了。

(之七)

編按﹕猗,可解作輕安。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15段的內容是觀察內外六處。六處跟五蘊有相通的地方,兩者都是佛陀通過分析生命來指出生命「無常、苦、無我」的實相,然後再進一步說明 「因厭離、無欲而得解脫」的滅苦途徑。六處跟五蘊不同的地方是分析的角度不同:五蘊從「生命本身的組合物」這個角度來將生命分析為色、受、想、行、識;六處從「生命的認知功能及其認知的對象」這個角度來將生命分析為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上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

眼是眾生的視覺功能,耳是眾生的聽覺功能,鼻是眾生的嗅覺功能,舌是眾生的味覺功能,身是眾生的觸覺功能,意是眾生的思想功能;色是視覺功能的對象,聲是聽覺功能的對象,香是嗅覺功能的對象,味是味覺功能的對象,觸是觸覺功能的對象,法是思想的內容。眾生通過內六處來認知外在世間各種事物,而在認知的過程中也就是貪欲、嗔恚、愚癡得以滋生的時候。內六處又稱為六根,佛陀勸勉比丘守護根門,即是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有約制,不讓惡不善法漏入內心。

在經中這裏所講解的修習,是觀察六根與六境,觀察貪欲、嗔恚、愚癡的結縛怎樣從中生起及怎樣根除。跟其他法念處的修習一樣,之後修行者可進一步觀察法生滅無常的共相,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大念處經》第16段的內容是觀察七覺支。七覺支跟五蓋相對,是心靈方面的善法,七覺支是三十七菩提分的第六科,屬七種修心的法門,七覺支修習圓滿的修行者能得覺悟與徹底解脫。觀察七覺支的修習,是修行者觀察自己內心有否七覺支的質素,觀察怎樣帶出七覺支,觀察怎樣令七覺支修習圓滿。之後他可進一步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法念處之苦諦觀

17.「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四聖諦。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四聖諦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

 

18.「比丘們,什麼是苦聖諦呢?

「生是苦的,老是苦的,死是苦的,憂、悲、苦、惱、哀是苦的,求不得是苦的;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的。

「比丘們,什麼是生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在當中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出現,取得六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生了。

「比丘們,什麼是老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了。

「比丘們,什麼是死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死了。

「比丘們,什麼是憂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憂傷、憂愁。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憂了。

「比丘們,什麼是悲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悲傷、悲痛。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悲了。

「比丘們,什麼是苦呢?各種身體的苦,各種身體的不快;感受各種由身體接觸事物所帶來的苦和不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苦了。

「比丘們,什麼是惱呢?各種內心的苦,各種內心的不快;感受各種由內心接觸事物所帶來的苦和不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惱了。

「比丘們,什麼是哀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哀傷、哀痛。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哀了。

「比丘們,什麼是求不得是苦呢?眾生心有所求:希望自己沒有生,希望生不會到來。但是,生是眾生的自然法則,不能因為有所求便可以達成願望,這就是求不得是苦了。

「比丘們……老是眾生的自然法則……

「比丘們……病是眾生的自然法則……

「比丘們……死是眾生的自然法則……

「比丘們,眾生心有所求:希望自己沒有憂、悲、苦、惱、哀,希望憂、悲、苦、惱、哀不會到來。但是,憂、悲、苦、惱、哀是眾生的自然法則,不能因為有所求便可以達成願望,這就是求不得是苦了。

「比丘們,什麼是『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呢?取着色蘊,取着受蘊,取着想蘊,取着行蘊,取着識蘊。這就是『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了。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苦聖諦了。

(之八)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17至21段的內容是觀察四聖諦。四聖諦是原始佛教教義的中心,確立四聖諦知見的人是一位取得法眼的聖者,完成四聖諦修行的人是一位阿羅漢。四聖諦如此重要,因此,在當中思維作意自然成為法念處的其中一個修行法門。有關四聖諦的義理還可參閱352至357期的經文與講解。

《大念處經》用比較大的篇幅詳細講述四聖諦,所以我們分開四期逐一來閱讀每個聖諦的經文。經文第17段的內容是佛陀簡略講說「如實觀察四聖諦」這個大綱,然後在第18段之中詳細講述苦聖諦。

滅苦的道路由知苦開始。經中列舉的前九項「生、老、死、憂、悲、苦、惱、哀、求不得」等苦是對苦的詳細描述,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這些苦都不會感到陌生,每個人更以老、死作為一期生命的終結。在詳細描述各種苦之後,經中再加上第十項「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作為一個概括的總結,這個總結的意思是:「扼要地說,執取五蘊就是一種苦。」

知「五取蘊是苦」這個義理是很重要的,這使我們明白,苦出於生命的本身。任何生命都是由色、受、想、行、識這些組合物所組成的,但五蘊之中的每一蘊都是生滅無常的東西,若然執取生滅無常的五蘊,必然會帶來失望與苦惱的後果。

「苦」是生命的真諦,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不論善趣、惡趣,生命都不離苦。苦聖諦是聖者四條真諦的第一條,在生命之中尋找夢想的人,是很難會接受這條真諦的,若不明白苦聖諦的義理,便不會進一步觀察其餘三諦的義理;在生命之中尋找真理的人,若遇上佛法及通達苦聖諦,便會進一步觀察其餘三諦及通達整個四聖諦,之後便會踏上滅苦之道而將苦徹底滅除。

 


法念處之集諦觀

19.「比丘們,什麼是苦集聖諦呢?

「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

「比丘們,這些渴愛在哪裏生起、在哪裏扎根呢?世上哪裏有令人喜愛的事物、令人愉悅的事物,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有什麼事物令人喜愛、令人愉悅呢?世上的眼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紮根。世上的耳……鼻……舌……身……意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聲……香……味……觸……法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因眼觸而生起的受……因耳觸而生起的受……因鼻觸而生起的受……因舌觸而生起的受……因身觸而生起的受……因意觸而生起的受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覺……聲覺……香覺……味覺……觸覺……法覺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

「世上的色觀……聲觀……香觀……味觀……觸觀……法觀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扎根。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苦集聖諦了。」

(之九)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19段的內容講解苦集聖諦。「苦集聖諦」簡稱為「集諦」,「集」有「生起」的意思,苦集聖諦這條真理解釋苦的生起,是一條講述苦因的真理。

尋找生命真理的人在知苦之後,自然會進一步追溯苦因,唯有準確找出苦因,才能徹底滅苦。很多人視貧窮、文盲、疾病、戰爭、不公義、自然災禍等不幸的事情為苦的根源,因為這些事情會為世人帶來很多苦痛,但佛陀的目光看得深入透徹,他指出,眾生自身的貪欲、嗔恚、愚癡才真正是苦的根源。他也從另一個角度指出,眾生自身的無明與渴愛才真正是苦的根源。

「貪欲、嗔恚、愚癡」跟「無明、渴愛」這兩組義理內容相近,同是講述苦因的義理,而無明與渴愛這組義理比較重於講述貫通三世的苦因,即生死輪迴方面的苦因。在四聖諦之中講述苦因是從無明與渴愛這個角度來切入的。「無明」是「沒有知識」的意思,指「不知苦、集、滅、道四聖諦」。「渴愛」也譯作「愛」,指對事物的「渴求」、「貪愛」。凡夫因為不知四聖諦,因而不斷生起各種渴愛,之後不斷帶來各種苦。渴愛有六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六愛是指對各種外境的渴愛。渴愛也有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是指對物欲或欲界的渴愛;有愛是指對欲有、色有、無色有的渴愛;無有愛是指對「無有」的渴愛,即對涅槃境界的渴愛。還有另一種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這種三愛是指對三有的渴愛,跟前述的「有愛」內容相同。

佛陀在四聖諦的義理之中講述苦因時只是講述渴愛而不講述無明,因為四聖諦的義理本身就是對治無明的良方。在以上經文可看到,佛陀在解釋集諦時單是講述渴愛:在簡述三愛之後便進一步詳釋六愛。在三愛方面,經中指出,三愛的任何一愛都會為眾生帶來下一生,而三愛也跟喜貪與愛喜相連,這即是說,有三愛便會有喜貪與愛喜,有喜貪與愛喜便會有三愛。至於在六愛方面,經中不單提到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更詳細地作出延伸:在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覺、六觀之中任何令人喜愛與愉悅的事物,渴愛都會在那裏生起與紮根。

渴愛帶來後有,渴愛生起與紮根的地方是令人喜愛與愉悅的事物之中。這兩點義理除了讓修解脫道的人明白苦因之外,也明白渴愛所滋生的地方。明白渴愛滋生的地方時,便能夠準確掌握對治渴愛的下手之處。至於經中提到的「根、境、識、觸、受、想、思、愛、覺、觀」一系列名相將留待下一期講解滅諦時才為各位讀者講解。

 


法念處之滅諦觀

20.「比丘們,什麼是苦滅聖諦呢?

「對渴愛徹底無欲、息滅、離棄、放捨、解脫、不黏着。

「比丘們,哪裏是捨棄渴愛、清除渴愛的地方呢?世上哪裏有令人喜愛的事物、令人愉悅的事物,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有什麼事物令人喜愛、令人愉悅呢?世上的眼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世上的耳……鼻……舌……身……意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聲……香……味……觸……法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因眼觸而生起的受……因耳觸而生起的受……因鼻觸而生起的受……因舌觸而生起的受……因身觸而生起的受……因意觸而生起的受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覺……聲覺……香覺……味覺……觸覺……法覺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

「世上的色觀……聲觀……香觀……味觀……觸觀……法觀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捨棄、就在那裏清除。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苦滅聖諦了。

(之十)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20段的內容講解苦滅聖諦。「苦滅聖諦」簡稱為「滅諦」,是一條講述苦滅境界的真理。「滅」也譯作「息滅」,它跟「涅槃」同義,「息滅」與「涅槃」兩者同指貪欲、嗔恚、愚癡的息滅,無明與渴愛的息滅,五蘊的息滅,後有的息滅等等各種跟苦滅相關的修證境界。

在這裏的經文所說,三愛與六愛徹底清除,便能徹底體證苦滅的境界。滅苦要從滅除渴愛下手,這跟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性相違,但是,唯有徹底滅除渴愛,苦才能徹底滅除,這種境界亦是修行圓滿的阿羅漢境界。具有正見的修行者即使在修行上還未達到這種境界,正見的法眼也會看見當中的義理,見法的人渴愛自然會逐漸枯竭,不像凡夫那樣渴愛不停滋長。

經中所述的「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覺、六觀」這十個層面的義理是「六愛」的延伸,十個層面的義理包括有自身的六根、外在的六境及圍繞着六根與六境而生起的多種心理活動。當六愛清除時這十個層面的渴愛亦告清除。

「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內六處」(ajjhatta-saḷāyatana),又稱為「六根」。內六處分別是眾生的視覺功能、聽覺功能、嗅覺功能、味覺功能、觸覺功能、思想功能。

「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外六處」(bāhira-saḷāyatana),又稱為「六境」。外六處分別是視覺的對象、聽覺的對象、嗅覺的對象、味覺的對象、觸覺的對象、思想的內容。佛陀形容六根與六境是「一切事物」。每個眾生的畢生經歷,全不出六根與六境的範疇;眾生的心理活動,也是全在六根與六境的範疇之內而進行的。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稱為「六識」。識(viññāṇa)是「識別」事物的心理活動,通過視覺功能與視覺對象而生起的識別,稱為眼識;通過聽覺功能與聽覺對象而生起的識別,稱為耳識;以至通過思想功能與思想內容而生起的識別,稱為意識。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稱為「六觸」。當根、境、識三種事物在一起的時候,便會生起「觸「(samphassa)這種心理活動,六觸是眾生接觸六種外境的體驗。

「眼觸而生起的受、耳觸而生起的受、鼻觸而生起的受、舌觸而生起的受、身觸而生起的受、意觸而生起的受」稱為「六受」。受(vedanā)是「領受」、「感受」方面的心理活動。在經中當詳細講述六處的義理時,時常會提到「根、境、識、觸、受」這五個相連的層面的法義。

「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稱為六想。想(saññā)是「印象」、「演繹」、「理解」方面的心理活動,當眾生接觸外境之後,在心中會留有一個印象,會對外境作出演繹與理解,這就是想。

「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稱為六思。思(sañcetanā)是「意向」、「思維」、「追求目標」方面的心理活動,六思即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中所生的意向。

六愛(taṇhā)的內容如上一期所述。六愛這種心理活動本身也是眾生渴愛生起與扎根的地方。

「色覺、聲覺、香覺、味覺、觸覺、法覺」稱為六覺。「覺」(vitakka)跟以上的「思」內容相近,是一種「意欲」的心理活動,六覺即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中所生的意欲。

「色觀、聲觀、香觀、味觀、觸觀、法觀」稱為六觀。「觀」(vicāra)是一種「動」、「活動」、「走動」的心理活動。「覺」與「觀」兩者時常連在一起運作,即內心有了意欲的牽頭,然後內心再在這個意欲的方向來活動;但即使沒有意欲牽頭,內心也可漫無目的地活動。此外,「覺觀」中的「觀」不同於「止觀」中的「觀」(vipassanā),止觀中的觀有「看透」、「洞悉」的意思,兩個中譯的詞語同是一個觀字但巴利文卻是兩個不同的詞語,而且兩者的意思也沒有直接的關連。「覺觀」在初禪與二禪之中會提及到,而禪修可分「止觀」兩個範疇的修習,所以兩個觀字容易令禪修者混淆。

六根、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覺、六觀這十個層面的事物會有令人喜愛與愉悅的地方,渴愛就在這些地方生起與扎根,若要斷除渴愛,也同是在這些地方捨棄與清除。

佛陀時常勉勵弟子,苦諦是應去知的,集諦是應去斷的,滅諦是應去證的,道諦是應去修的。至於道諦的內容將留待下一期繼續為各位讀者講解。

 


法念處之道諦觀

21.「比丘們,什麼是苦滅之道聖諦呢?

「就是這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什麼是正見呢?

「知苦、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見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思維呢?

「出離的思維、不嗔恚的思維、不惱害的思維。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思維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語呢?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語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業呢?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業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命呢?

「比丘們,聖弟子捨棄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以正當的方式來謀生活命。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命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精進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為了不讓內心生起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內心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內心生起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內心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精進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念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如實觀察心……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念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定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定了。

「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苦滅之道聖諦了。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四聖諦了。

(之十一)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21段的內容講解苦滅之道聖諦。「苦滅之道聖諦」簡稱為「道諦」,這條真理指出:八正道是一條對治渴愛,對治貪欲、嗔恚、愚癡的道路;修習八正道能將苦徹底清除。

在這裏的經文逐一解釋八支正道,第一支正道是正見。正見的巴利文是「sammā-diṭṭhi」:「sammā」除了有「正確」的意思之外,也有「最高」、「圓滿」、「徹底」等意思;「diṭṭhi」是「看見」的意思,也引伸有「觀點」、「見解」的意思。正見的內容是看見四聖諦,具有正見的人就是一個「見法」的人,這個人具有聖者的人生觀點,具有聖者的見解。凡夫與聖者分別的地方,就是在於有否見法。「見」對人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見便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方向,有什麼樣的人生方向便會帶來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便會帶來什麼樣的人生;好或壞的人生全由好或壞的見開始。智者會明白,在各色各樣的宗教與人生哲理之中,四聖諦的見稱為正見,是最高的生命之見。

修行以正見為首,而正見的內容又回歸到知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去。四聖諦與八正道均屬聖者之法,這兩組法義緊密相連,是原始佛教教義的心要。有道心的人若有機緣遇上這些法義及領悟當中的道理,便可進入聖道,能解脫生死之苦及各種憂苦。

第二支正道是正思維,正思維的巴利文是「sammā-saṅkappa」,「saṅkappa」這個詞語的含義比較闊,它有「思想」的意思,也有「志向」的意思。這個詞語在傳統的漢譯佛典之中多翻譯為「正思維」,但也有翻譯為「正志」的。在英譯的佛典中,這個詞語也是有翻譯為「right thought」或翻譯為「right intention」的。正思維是跟隨着四聖諦而來的思想與志向,所以在眾多的思想與志向之中,這是一種最高的思想與志向。

在經中解釋,正思維的內容有三,分別是:出離的思維(nekkhamma-saṅkappa)、不嗔恚的思維(avyāpāda-saṅkappa)、不惱害的思維(avihiṃsā-saṅkappa)。

「出離」有好幾種,可分為:發心從惡趣之中出離而追求善趣,發心從五欲之中出離而追求離欲的心境,發心從欲界之中出離而追求投生至色界或無色界,發心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中出離而追求涅槃解脫。在以上四種出離之中,前三種屬世間善法,跟外道共通,而第四種則屬出世間法,是聖者的出離。在四種出離之中所作的思想與志向,都是「出離的思維」。

「不嗔恚」是對自心的嗔恚說不,「不惱害」是對自心的惱害說不。嗔恚與惱害意思相近,兩者均屬惡意的心境,嗔恚是一種「忿怒」的心境,惱害是一種「想傷害他人」的心境。經中很多時將各種惡意的心境統稱為嗔恚,也有時將之分為嗔恚與惱害。嗔恚與惱害對己對人都會帶來很大的傷害,它們都是渴愛另一個面目的展現,人們說「愛的反面就是恨」也就是這個道理,有正見的人明白嗔恚與惱害的過患,便會對它們說不,即使未能將之清除,也會對之心生警惕,不讓它們坐大。現時香港以至全球各地的怨氣與暴力都在不斷增加,原因是很多人不懂得對嗔恚與惱害說不。在不嗔恚與不惱害之中所作的思想與志向,分別就是「不嗔恚的思維」與「不惱害的思維」。

修行者若想檢視自己的正見是否確立,其中一點可從檢視自己有否出離的思維、不嗔恚的思維和不惱害的思維而能得知,因為這三種思維(尤其是追求涅槃解脫的思想與志向)都是由正見而來的。

八正道的開首是正見,當修行人確立了正見之後,便會隨順生起正思維;當有了正見與正思維這兩支屬於「慧學」的正道之後,便會隨順生起正語、正業、正命這三支屬於「戒學」的正道及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三支屬於「定學」的正道。今期在這裏只是講解正見與正思維這兩支正道的內容。讀者可在經文之中細味各支正道的義理。

在經文詳細講解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之後,又回到講解法念處的修習中去。修習法念處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在四聖諦之中思維作意,這能為修行者帶來一份清淨的思想內容、清淨的意境、清淨的決意目標;之後跟法念處之中的其餘方法一樣,他進一步反思自己及其他眾生的法,觀察法生滅無常的共相,然後帶着無常的智慧,放捨對法以至世間所有事物的依賴和執取。

 


修習四念處可得三果或四果

22.「比丘們,任何人修習這四念處七年,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比丘們,不要說七年,任何人修習這四念處六年……五年……四年……三年……兩年……一年,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比丘們,不要說一年,任何人修習這四念處七個月,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比丘們,不要說七個月,任何人修習這四念處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半個月,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比丘們,不要說半個月,任何人修習這四念處七天,他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

「比丘們,以上說的,就是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亦即是四念處了。」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之十二)完

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第22段是經文最後的一段,這是一個總結的段落,內容講述修習四念處可得三果或四果,然後重複經文開首提到的「唯一的道路」這個句子一次以作回應,這篇頗長的經文便完結。

經中的「究竟智」(aññā)顧名思義是「最高的智慧」的意思,這是一種阿羅漢的智慧,得到究竟智即得到阿羅漢果位。

經中的「有餘」(upādi-sesa)也譯作「有餘依」。「依」(upādi)有「生命的所依」的意思:生命要依靠五蘊才能得以展現、運作及持續,所以這個「依」可以指「五蘊」;此外,由五蘊所組成的生命要依靠貪欲、嗔恚、愚癡等各種污染來驅動,才能一生又一生地流轉下去,所以這個「依」也指「污染」。「有餘」(sesa)是「有剩餘」的意思。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若「有餘」用作指「五蘊有剩餘」的話,是指阿羅漢貪欲、嗔恚、愚癡已經清除但五蘊的身心還在,這時候的湼槃稱為「有餘湼槃」或「有餘依湼槃」,當這位阿羅漢身壞命終的時候便告入滅,五蘊的活動全部息滅下來,沒有下一生,這時候的涅槃稱為「無餘涅槃」或「無餘依涅槃」。若「有餘」用作指「污染有剩餘」的話,就是這裏經文的意思,經文「有餘得到阿那含」所表達的意思是:若然污染還有剩餘的話,他可以取得三果。在《長部》的註釋《吉祥悅意》中解釋,這裏的「有餘」是指「取沒有盡除」。

經中說,修習四念處遲者七年乃至快者七天可得三果或四果,這是指出每人的修行進度都不一樣。刊在401期的《中部.一二四.薄拘羅經》提到,薄拘羅尊者出家七天後便成為阿羅漢。在其餘的經文之中也提到,大迦葉尊者同樣也是在出家七天之後便成為阿羅漢的,舍利弗尊者出家半個月後成為阿羅漢,阿難尊者出家四十多年到佛陀入滅不久之後才成為阿羅漢。此外,四念處的修習是「修心」、「修習止觀」這個範疇的修習,這是屬於三果與四果的修行層面,相對來說,確立四聖諦的正見、持戒則屬初果與二果的修行層面。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為禪修者提供了十多種不同的禪修方法,修習的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每個方法都沿着「知無常而放捨執着」這個修觀、修慧的大方向來進行的,禪修者可在當中揀選一種或多種自己喜歡、自己容易掌握、有效果的方法來修習。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