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八)

蕭式球

佛陀與慧解脫比丘的異同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因為對色厭離、無欲、息滅,沒有執取而得解脫,所以稱為等正覺。比丘們,一位慧解脫的比丘因為對色厭離、無欲、息滅,沒有執取而得解脫,所以稱為慧解脫的比丘。

「……受……

「……想……

「……行……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因為對識厭離、無欲、息滅,沒有執取而得解脫,所以稱為等正覺。比丘們,一位慧解脫的比丘因為對識厭離、無欲、息滅,沒有執取而得解脫,所以稱為慧解脫的比丘。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和一位慧解脫的比丘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指出一條之前從沒人指出的道路,知道一條之前從沒人知道的道路,講說一條之前從沒有人講說的道路;如來.阿羅漢.等正覺是一位知道、理解、熟悉道路的人。現在如來.阿羅漢.等正覺的弟子在後跟隨道路而行。比丘們,這就是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和一位慧解脫的比丘的分別、差異、不同了。」

 

相應部.二十二.五十八.等正覺

這篇經文講述佛陀與慧解脫比丘的異同。上一期的經文提到佛陀有十個稱號,其中第一個就是「阿羅漢 」,而阿羅漢的字義在348期之中已經介紹過,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阿羅漢不單沒有 「自了漢 」這樣貶抑的含義,它更是佛陀其中的一個稱號。

阿羅漢是最高的四果聖者,他們貪、嗔、癡已經止息,徹底解脫生死,具有漏盡智,這種修行境界是每位阿羅漢都相同的。然而,在阿羅漢之中也有一些高低不同的地方,最高的阿羅漢就是佛陀,他無師自證,具有神變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等六種無比智,也教導弟子修習解脫道。其次是佛陀那些具有無比智的阿羅漢弟子,他們除了具有漏盡智之外,也具有其餘一兩種或多種無比智。再其次的是佛陀那些「俱解脫 」的阿羅漢弟子,他們除了具有漏盡智之外,也有深入的定力;俱解脫是指「有心解脫也有慧解脫 」,這裏的「心解脫 」是指深定。最低的是佛陀那些「慧解脫 」的阿羅漢弟子,他們只有漏盡智,沒有深定,也沒有其餘五種無比智。

明白以上的義理後,便容易明白這篇經文的內容。在這篇經文中,佛陀首先向比丘提出一個問題:佛陀能從五蘊之中解脫出來,而最低的慧解脫阿羅漢也能從五蘊之中解脫出來,兩者的差別究竟何在?之後比丘請佛陀來解說,佛陀便指出,差別在於佛陀是一位無師自證的老師,深知法義,而慧解脫的阿羅漢是隨佛修行的比丘弟子。

佛陀與阿羅漢弟子兩者在解脫生死的境界上是相同的,分別只在於前者是老師,後者是弟子。

 


遍知色、受、想、行、識,清除貪、嗔、癡,能將苦盡除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應要遍知的東西和遍知。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應要遍知的東西呢?

「比丘們,色是應要遍知的東西,受是應要遍知的東西,想是應要遍知的東西,行是應要遍知的東西,識是應要遍知的東西。比丘們,這稱為應要遍知的東西。

「比丘們,什麼是遍知呢?

「盡除貪欲,盡除嗔恚,盡除愚癡。比丘們,這稱為遍知。」

相應部.二十二.二十三.遍知

 

「比丘們,不知色、不遍知色、貪着色、不捨棄色的人,沒有能力盡除苦。

「不知受……

「不知想……

「不知行……

「不知識、不遍知識、貪着識、不捨棄識的人,沒有能力盡除苦。

「比丘們,知色、遍知色、不貪着色、捨棄色的人,有能力盡除苦。

「知受……

「知想……

「知行……

「知識、遍知識、不貪着識、捨棄識的人,有能力盡除苦。」

相應部.二十二.二十四.知

這是兩篇法義相連的經文,兩篇經文都提到「遍知」這個名相。遍知(pariññāpari+jñā→pariññā)的巴利文字根「jñā」有「知」的意思,前綴「pari」有「周遍 」的意思,前綴和字根合起來是「周遍地知道」的意思,即「透徹地知道」的意思。經中說,要貪、嗔、癡盡除,才可得到這種遍知──這是一種阿羅漢境界的知見。此外,在《小部.義釋》之中,提到遍知有「智遍知」、「超越遍知」、「捨棄遍知」三種。可知遍知五蘊包含有「透徹地知道五蘊」、「超越五蘊」、「捨棄五蘊」的內涵在其中。

根據原始佛教的義理,人的思想能力在各種趣別之中是最高的,比天趣還要高。若人能依循佛法,將這種思想能力用作認知生命自身,加上行踐清除貪、嗔、癡的修習,便能得到苦的盡除。

 


佛陀初期弘法的一個事迹:為五比丘宣說 「五蘊無我」的法義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

在那裏,世尊對五比丘說:「比丘們。」

五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色是無我的。如果色是實我,它便不會帶來苦困,你們也可以隨意要它這麼樣,不要它那麼樣;因為色是無我的,所以它會帶來苦困,你們也不能隨意要它這麼樣,不要它那麼樣。

「比丘們,受是無我的……

「比丘們,想是無我的……

「比丘們,行是無我的……

「比丘們,識是無我的。如果識是實我,它便不會帶來苦困,你們也可以隨意要它這麼樣,不要它那麼樣;因為識是無我的,所以它會帶來苦困,你們也不能隨意要它這麼樣,不要它那麼樣。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色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色,視為『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受……

……想……

……行……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識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們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識,視為『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比丘們,因此,對於各種色,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色,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對於各種受……

「對於各種想……

「對於各種行……

「對於各種識,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識,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五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五比丘在這段解說中內心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相應部.二十二.五十九.無我相

這篇經文記載着佛陀初期弘法的事迹。南傳佛教傳統上稱這篇經文為 「第二篇經文」,而稱為「第一篇經文」的,是刊登在352期之中的〈相應部.五十六.十一.如來所說之一〉。在〈如來所說之一〉那篇經文的記載,當佛陀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後,憍陳如尊者首先得到法眼,成為佛陀第一位得到法眼的比丘弟子。之後,佛陀繼續逗留在鹿野苑教化五比丘,如這篇經文所述,當佛陀為五比丘宣說「無我」的法義後,五位比丘都成為阿羅漢。

在南傳佛教和漢譯本的《律藏》之中,都有記載着佛陀出家、覺悟、初期弘法的事迹,「第一篇經文」、「第二篇經文」和之後還會介紹給各位讀者的「第三篇經文」同樣收錄在《律藏》之中,而收錄在《律藏》的這一篇經文,在結尾還加上一句:「這時候,世間便有六位阿羅漢。」這即是說,佛陀是我們這個世間的第一位阿羅漢,而五比丘分別是第二至第六位阿羅漢。

 


五蘊無我、無我所,捨棄五蘊能帶來利益和快樂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捨棄不屬於你們的東西。捨棄那些東西將會為你們帶來利益和快樂。

「比丘們,什麼是不屬於你們的東西呢?

「色是不屬於你們的,捨棄那東西將會為你們帶來利益和快樂。

「受……

「想……

「行……

「識是不屬於你們的,捨棄那東西將會為你們帶來利益和快樂。

「比丘們,假如在祇樹給孤獨園裏的草、木、樹枝、樹葉被人取去,被人焚燒或被人拿來用,你們會不會有『我被人取去』、『我被人焚燒』或『我被人拿來用』這樣的想法呢?」

「大德,不會。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德,那些草、木、樹枝、樹葉不是我,不是我所。」

「比丘們,同樣地,色是不屬於你們的,捨棄那東西將會為你們帶來利益和快樂。

「受……

「想……

「行……

「識是不屬於你們的,捨棄那東西將會為你們帶來利益和快樂。」

 

相應部.二十二.不屬你之一

這是一篇講述「無我」的經文,經中佛陀以「比丘不會計着草木為我與我所」的譬喻,以勸勉比丘不應計着自身的五蘊為我與我所,更要捨棄對五蘊的執着,這樣才能帶來解脫的利益與快樂。

要明白原始佛教「無我」的義理,若先明白「我」這個詞語的內涵會較為方便。「我」這個詞語的巴利文是「atta」,梵文是「ātman」,這個詞語有宗教用語和日常用語兩個層面的含義,在宗教用語層面方面,在佛世之前,婆羅門教的《奧義書》主張,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於每個眾生之中,這個「我」帶有常恆、獨存、主宰等多種美好的性質,若通過修行,這個真實的我可跟梵天合二為一,永恆長存下去。在日常用語方面,「我」是第一身的反身代名詞「我自己」的意思,用以區別第二身的「你自己」及第三身的「他自己」。

原始佛教的無我(anatta)主要是否定宗教用語層面的「我」,所以佛陀首先將生命分析為色、受、想、行、識五蘊,然後由淺入深地指出五蘊無常、苦、無我的實相,甚至進一步指出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都是無常、苦、無我,以否定在生命中有常恆、獨存、主宰等性質。眾生只是一種前後相連、遷流不息的身心組合,當中沒有一個常恆的實體,沒有一種絕對的主宰能力,不能確切地擁有事物,這些都屬無我的內容。

在上一期的五十九經之中,佛陀從一個「不能絕對地主宰五蘊(以至各種事物)」的角度為五比丘說無我的義理。在這一期的經文之中,佛陀從一個「不能確切地擁有五蘊(以至各種事物)」的角度為比丘說無我、無我所的義理。

 


明白五蘊無我的人,不會自卑也不會自大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須那.居士子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他說:「須那,任何沙門婆羅門視無常、苦、變壞法的色為『我高於人』、『我跟人相等』、『我低於人』──這除了是沒有如實觀之外還會是什麼呢!

「……受……

「……想……

「……行……

「任何沙門婆羅門視無常、苦、變壞法的識為『我高於人』、『我跟人相等』、『我低於人』──這除了是沒有如實觀之外還會是什麼呢!

「須那,任何沙門婆羅門不視無常、苦、變壞法的色為『我高於人』、『我跟人相等』、『我低於人』──這除了是如實觀之外還會是什麼呢!

「……受……

「……想……

「……行……

「任何沙門婆羅門不視無常、苦、變壞法的識為『我高於人』、『我跟人相等』、『我低於人』──這除了是如實觀之外還會是什麼呢!

「須那,你認為怎樣,色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色,視為『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受……

……想……

……行……

「須那,你認為怎樣,識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識,視為『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須那,因此,對於各種色,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色,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對於各種受……

「對於各種想……

「對於各種行……

「對於各種識,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識,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須那,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相應部.二十二.四十九.須那之一

今期繼續選一篇講解「無我」的經文來跟讀者分享。經文中的「如實觀」是指「見到無常、苦、無我」。明白人生無常、苦、無我的人,我和我所的執着會逐漸減退,「帶着一種自我感來計量事物」這種習性亦會相應地減退,這樣的人在處眾時,自卑、自大、嫉妒等不善心境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謙虛、自信、隨喜、悲憫這些善美的心境。

無我是一種智者的目光,這種目光不僅助人放捨私心、執着、爭鬥,它的深入之處,是助人不計着五蘊為我或我所,從而放捨五蘊的執着而解脫生死,如經文所說那樣。

 


明白五蘊是苦之後,應進一步修道來滅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說,有知有見能帶來漏盡,無知無見是不會帶來漏盡的。

「比丘們,對什麼東西有知有見能帶來漏盡呢?

「比丘們,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比丘們,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帶來漏盡。

「比丘們,一個不作修習的比丘,即使希望自己的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也不能做到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是沒有修習。

「沒有修習什麼呢?

「沒有修習四念處,沒有修習四正勤,沒有修習四神足,沒有修習五根,沒有修習五力,沒有修習七覺支,沒有修習八正道。

「比丘們,就正如一隻有八隻蛋、十隻蛋或十二隻蛋的母雞,牠不孵蛋,不給予溫暖,即使想讓小雞以爪尖或喙破殼,平安地出生,也不能做到讓小雞以爪尖或喙破殼,平安地出生。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那隻母雞不孵蛋,不給予溫暖。

「比丘們,同樣地,一個不作修習的比丘,即使希望自己的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也不能做到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是沒有修習。

「沒有修習什麼呢?

「沒有修習四念處,沒有修習四正勤,沒有修習四神足,沒有修習五根,沒有修習五力,沒有修習七覺支,沒有修習八正道。

「比丘們,一位作出修習的比丘,即使沒有希望自己的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也能做到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是有修習。

「修習什麼呢?

「修習四念處,修習四正勤,修習四神足,修習五根,修習五力,修習七覺支,修習八正道。

「比丘們,就正如一隻有八隻蛋、十隻蛋或十二隻蛋的母雞,牠適當地孵蛋,適當地給予溫暖,即使沒有想到讓小雞以爪尖或喙破殼,平安地出生,那些小雞都有能力以爪尖或喙破殼,平安地出生。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那隻母雞適當地孵蛋,適當地給予溫暖。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作出修習的比丘,即使沒有希望自己的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也能做到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是有修習。

「修習什麼呢?

「修習四念處,修習四正勤,修習四神足,修習五根,修習五力,修習七覺支,修習八正道。

「比丘們,又正如工匠或工匠的徒弟看見斧柄上有一道被手指握磨出來的深痕,他不知道自己昨天握磨了多深,今天握磨了多深,明天將握磨多深,但經日久後便知道自己握磨出一道深指痕。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持續作出修習的比丘,他不知道自己昨天盡除了多少漏,今天盡除了多少漏,明天將盡除多少漏,但經日久後便知道自己盡除了各種漏。

「比丘們,就正如船在海中航行六個月時,船上的藤繩受風吹、日曬、雨打;到了冬天,人們把船抬到乾地上,藤繩仍受風吹、日曬、雨打。藤繩受到侵蝕,便會逐漸破損。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持續作出修習的比丘,他的結縛會逐漸破損。」

 

相應部.二十二.一零一.斧柄

這是一篇將五蘊與三十七菩提分連接起來的經文,內容包含了「知苦」與「滅苦的途徑」兩方面的義理。經中佛陀對比丘說,要得到漏盡,先決的條件是要知五蘊、五蘊集、五蘊滅,在有了這種「知」之後還要有「行」,因此佛陀進一步勸勉比丘行踐正道,更舉出「孵蛋的母雞」、「斧柄握磨出來的深痕」、「船的藤繩逐漸破損」三個譬喻,以勸勉比丘要持之以恆地修習正道。

經中在提到修道時,舉出了「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科修行途徑。這七科修行途徑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或「菩提分法」,在中國佛教之中多稱之為「三十七道品」。七科修行途徑相通,每一科都可獨立成為一條解脫道,當中以八正道為中心,因為在八正道之中完備戒、定、慧三學,其餘六科則在三學之中各有不同的着重,而主要是定學、慧學方面的着重,修行者可因應自己的性向而專心在任何一科之中作出修習。

下一期將會由四念處開始,逐一選讀有關七科修行途徑的經文。

 

 


三十七菩提分第一科:身、受、心、法四念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的菴婆巴利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一條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比丘們,有一條唯一的道路能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悲,滅除苦惱,得正道,證涅槃。這就是四念處。」

 

相應部.四十七.一.菴婆巴利

《相應部》第四十七個相應稱為《念處相應》,《念處相應》所收錄的經文共有一百零三篇,當中獨立的經文有五十篇,屬重複類別的經文有五十三篇。那些重複類別的經文可跟三十七菩提分七科之中的任何一科共用,內容共通,只是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或八正道的不同。

四念處一方面可說是對八正道之中的正念作詳細的解說,如刊在347期的《相應部.四十五.八.分析》所述,修習四念處的人就是在修習八正道第七支的正念。從另一方面來說,四念處亦可單獨成為一條解脫道,修習四念處的人,無論出家或在家,在確立正見與戒行之後,若勤修四念處,在家修行最高可取證三果,出家修行可取證四果。

禪修可分作「止」、「觀」兩個範疇的修習,亦即是分作「定」、「慧」兩個範疇的修習,而四念處的修習屬修觀、修慧的範疇。修行者繫念身、受、心、法任何一個地方,以此洞悉無常的實相及持續帶出放捨之心,這就是四念處的修習。修習四念處的人可得三果或四果,就是因為他能將這份「慧觀」與「放捨」繫念於心,減少忘失。

在今期的經文中,佛陀為比丘簡說四念處的修習:四念處是取證湼槃唯一的道路,修行者或是如實觀察身、或是如實觀察受、或是如實觀察心、或是如實觀察法,帶着勤奮、覺知、念的質素,以這種修習來清除內心對世間各種事物的貪着,當清除了貪着的時候,各種憂苦也不會生起。

四念處是滅苦唯一的道路,其餘六科如四正勤、八正道等也同樣是滅苦唯一的道路,因為七科解脫道以至整個原始佛教的中心法義都是指向厭離、無欲、息滅這個方向。見法的人會知道,金錢財富不能助人徹底滅苦,甚至世間善法也不能助人徹底滅苦,唯一能夠助人徹底滅苦的方法,就是出世間法四聖諦的義理及七科行踐的道路。

 


正念與覺知連在一起運作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的菴婆巴利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比丘應該保持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念的比丘呢?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念的比丘了。

「比丘們,什麼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呢?比丘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着、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着、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有覺知的比丘了。

「比丘們,比丘應該保持念和覺知,這是我給你們的教法。」

 

相應部.四十七.二.念

有數則四念處的教法是佛陀因應自己臨將入滅這個事緣而為比丘講說的,這篇經文同樣收錄在《長部.十六.大般涅槃經.第二誦》之中,佛陀為比丘講說這則法義的時候是他最後一次遊行說法、臨將入滅的時候。佛陀說法四十五年,長期出家的比丘弟子許多對法義與修行方法已經非常熟悉,這時候,佛陀只需對他們作出勸勉便已經足夠。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勸勉比丘保持念和覺知,也為比丘簡略地講解念和覺知的內容。

在原始佛教的禪修中,念和覺知是一起配合來運作的。「念」 (sati)有「不忘失」、「憶念」 的意思。念不是佛教專有,佛世時,一些其他宗教的禪修也會有念的修習,修行人不論坐禪或日常生活,若內心帶着善法及憶持不失,會為內心帶來一份高度的清淨。而在原始佛教教義之中的念又稱為正念,如以上經文所說,它屬於一種出世間法,修行者若內心帶着「如實觀察身、受、心、法無常,放捨對世間的執着」這種聖者質素及憶持不失,會為內心帶來高度的解脫。

「覺知」 (sampajañña)有「清楚知道」的意思。如以上經文所說,禪修者覺知自己的身體行為與語言說話,有助遠離貪欲、嗔恚、愚癡地作出這些行為。此外,覺知還可擴闊至「覺知世間無常」、「覺知不善法的過患」等以增長智慧,「覺知自己對事物的反應」、「覺知自己正在做什麼」等以減少內心的昏昧與放逸。

正念與覺知是禪修中的好搭擋,助人深入認知生命與世間,助人捨棄各種貪着,助人取得解脫的高果位。

 


修習四念處,之前要有正見與戒行作為基礎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婆希耶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如果世尊為我簡略地說法就好了。當我聽了世尊的法義後,便會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來修習。」

「婆希耶,既然這樣,你要淨化善法的開首。什麼是善法的開首呢?就是善淨的戒和正直的見。婆希耶,有了善淨的戒和正直的見,這樣你便可以以戒作為依靠,以戒作為基礎,然後修習四念處了。

「什麼是四念處呢?婆希耶,你要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

「婆希耶,有了善淨的戒和正直的見,這樣你便可以以戒作為依靠,以戒作為基礎,然後這樣來修習四念處了。這樣的話,你的善法便會日以繼夜增長,不會衰退。 」

婆希耶尊者對世尊的說話感到歡喜,感到高興,之後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離去。

婆希耶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圓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婆希耶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相應部.四十七.十五.婆希耶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為婆希耶尊者說,修行的開首是戒行與正見,打穩了修行的開首後,便可進一步修習四念處。婆希耶尊者聽了佛陀所說,然後一心修行,不久便證得阿羅漢。

四念處的修習是一種 「知無常、持續放捨 」的修習,修行者勤修四念處,能取證三果與四果。修習四念處要有戒行和正見作為基礎,戒行像一道圍欄那樣,欄阻着貪欲、嗔恚、愚癡的行為;正見像一個指南針那樣,指引出滅苦的人生方向。具有戒行是善人與惡人所分別的地方,具有正見更是聖者與凡夫所分別的地方,修行者有了戒行與正見後,所需做的工作就是持續放捨對世間各種事物的執着,以取證更高的果位。

 


修習四念處能帶來無欲、不執取、解脫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人們說 ‘大人,大人’ 。大人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舍利弗,我說,有解脫的心,這稱為大人。沒有解脫的心,這不稱為大人。

“舍利弗,什麼是解脫的心呢?

“舍利弗,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身的時候,內心便會無欲,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受的時候,內心便會無欲,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心的時候,內心便會無欲,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他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當他持續觀察法的時候,內心便會無欲,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舍利弗,這就是解脫的心了。

“舍利弗,我說,有解脫的心,這稱為大人。沒有解脫的心,這不稱為大人。”

 

相應部.四十七.十一.大人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為舍利弗尊者講解,有解脫心的人稱為 “大人” ,沒有解脫心的人不稱為大人,而修習四念處會帶來無欲、不執取,因此能得到解脫心。

在之前兩期的經文提到兩則跟四念處有關的義理,一是正念與覺知連在一起運作,二是正見與戒行是修習四念處的基礎。現在講解一下在四念處經文之中時常出現的一個詞語: “勤奮” 。

佛教是一個鼓勵人們精進的宗教,在巴利文中常見有好幾個跟精進有關的同義詞,如八正道之中的 “正精進” (sammā-vāyāma),五根之中的 “精進根” (viriya-indriya),四正勤的 “正勤” (sammā-padhāna),四念處經文 “勤奮、有覺知、有念” 之中的 “勤奮” (ātāpī)等等。這些同義詞尤指在禪修方面的精進,亦即是在修定與修慧方面的精進。

在明白了這幾則跟四念處有關的義理後,便會更深入明白佛陀所教的四念處的修習:一個修習四念處的人,首先要確立正見與戒行,然後如實觀察身、受、心或法,他是一個勤奮修定與修慧的人,時常保持覺知與正念,目的是要清除對世間各種事物的貪着及清除由世間各種事物所帶來的苦。即使單從義理的層面來看,也能體會到佛陀所開示的四念處是何等有力及何等平實!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