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一)

蕭式球

跟四念處關係密切的出入息念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比丘們,怎樣修習出入息念呢?為什麼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他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

「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短。

「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心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解脫;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解脫。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放捨;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放捨。』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出入息念了。勤修這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這樣勤修出入息念,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

 

相應部.五十四.四.果之一

出入息念是禪修方法的其中之一,刊在434期的《大念處經》之中曾經提及到這種方法,而在《相應部》之中也有一個出入息念專屬的相應,就是排在五十四的《出入息相應》。《出入息相應》共收錄有二十篇經文。

這篇經文的內容是佛陀教導弟子怎樣修習出入息念,修習的方法貫徹着原始佛教那種簡單而又有深度的特色。修行者首先在靜處正身盤坐、保持正念,只是念及自己或長或短的呼吸。如果修行者每個呼吸或絕大多數的呼吸都清楚分明的話,這意味着禪修者有一個持續的覺知與正念,內心也有一定程度的定境。修行者可在這個步驟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是整節坐禪的時間,讓自己的內心安住在這種「持續保持覺知與正念,持續身心止息」的狀態之中。

之後,禪修者可進入「他這樣修學」的步驟,這個步驟是借助呼吸作為提點內心的作用,以不間斷的呼吸來持續提點內心帶出止觀的質素。經中首先提到,呼吸時體會整個身體來呼吸,呼吸時平息身行來呼吸。這是借助呼吸來持續提點自己平息身體的活動。「平息身行」是修定的前行工作。

經文再提到,呼吸時體會喜來呼吸,呼吸時體會樂來呼吸,呼吸時體會心行來呼吸,呼吸時平息心行來呼吸。這是借助呼吸來持續提點自己平息內心的活動,這個段落所描述的屬「修定」的環節。

經文再提到,呼吸時體會心來呼吸,呼吸時使心歡悅來呼吸,呼吸時使心入定來呼吸,呼吸時使心解脫來呼吸。這個段落所描述的也是屬於「修定」的環節,這是另一個範疇的定境。定有慈、悲、喜、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共十二個層次不同的定境,若加上只有深入止觀體驗的聖者才可達到的想受滅盡定便有十三個層次的定境。上一段提到的「喜」與「樂」跟初、二、三、四禪這個範疇的定境有關,這也是佛陀比較着重的定境。這一段提到的「歡悅」屬定的前行,「心解脫」主要是形容空無邊處至到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定境,偶爾也用作形容慈、悲、喜、捨四個定境。

經文最後提到,呼吸時體察無常來呼吸,呼吸時體察無欲來呼吸,呼吸時體察息滅來呼吸,呼吸時體察放捨來呼吸。這是借助呼吸來持續提點自己覺知無常與放下執着,這個段落所描述的屬「修慧」的環節。「無常」(anicca)的義理之前已經說了很多,而禪修者也可在自己的呼吸過程中體察到人生無常的實相。「無欲」(virāga)有「不染着」、「不黏着」、「沒有貪着」等意思,若對自身與世間所有事物都不染着,便不會受苦惱束縛。「息滅」(nirodha)也譯作「滅」,是指貪欲、瞋恚、愚癡的息滅,這是一種體證滅諦的境界。「放捨」(paṭinissagga)是指放下了的事物不會重新再拿起來。

一個修習出入息念的禪修者,可一呼一吸間內心都帶着祥和的心境,或是一呼一吸間內心都帶着定的質素,或是一呼一吸間內心都帶着無欲的質素,或是一呼一吸間內心都安住在息滅之中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止觀的修習,能為禪修者帶來三果或四果。

 


修習出入息念的七種利益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比丘們,怎樣修習出入息念呢?為什麼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他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

「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短。

「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心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解脫;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解脫。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放捨;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放捨。』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出入息念了。勤修這出入息念,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這樣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七種果和利益。這七種果和利益是什麼呢?

「當下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會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會斷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無行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不能得無行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有行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不能得無行般涅槃,不能得有行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上生至色究竟天,得上流般涅槃。

「比丘們,這樣勤修出入息念,會帶來這七種果和利益。」

 

相應部.五十四.五.果之二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所刊出的經文內容相連,上一篇經文的名稱是「果之一」而這篇經文的名稱是「果之二」。若拿兩篇經文一起來對照,可看到兩篇經文前部分「修習出入息念」的內容是相同的,只是尾後部分關於「果位」的內容有所不同。這篇經文詳細地將四果與三果兩種果位細分為七個不同的層次,讓我們加深對這兩個果位的理解。

經中所述,第一種修習出入息念所帶來的利益是「當下取得究竟智」。這即是當下取得「阿羅漢果」,這是修行的最高利益。

第二種利益是「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這種利益也稱為「阿羅漢向」。「向」是比「果」低的。取得「向」的聖者向着「果」來進發,在死亡的時候便能取得「果」。初果向的人在死亡的時候會取得初果,二果向的人在死亡的時候會取得二果,以至四果向的人在死亡的時候會取得四果。

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解脫生死的果位由低至高分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共有四個層次。若這個四個層次再作細分,也可由低至高細分為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共有四對向位與果位、八個層次的高低。這「四對向位與果位、八個層次的高低」稱為「四雙八輩」,「四雙八輩」這個名相可見刊在390至393期的多篇經文之中,佛陀以此來形容僧團的其中一種特質,是包括「四雙八輩」八種層次的聖者在其中。

修行人在命終的時刻也可以將之善用為提升人生質素或保持美善質素的時刻,不論任何宗教、任何有修為的人士都可善用這個時刻。平時沒有修為的人在命終時多會帶着恐懼、悲傷、不安、迷亂等不善的心境而離逝,有修為的人命終時多會帶着祥和、感恩、心安、善見等善美的心境而離逝,修解脫道的人命終時更會帶着正見、出離、正念、止息等解脫的心境而離逝。修行主要是在日常之中來進行,當日子有功,修行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便容易在許多場合包括命終的時候應用出來。

經中第三至第七種利益均屬三果的範疇,中般涅槃是三果之中最高的一種,上流般涅槃是三果之中最低的一種。詳細的內容留待以後再作講解。

 


修習出入息念帶來身心止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大劫賓那尊者在世尊附近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世尊看見大劫賓那尊者在附近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於是對比丘說:

「比丘們,你們看見大劫賓那在禪坐時身體會動的嗎?」

「大德,我們看見那位尊者無論坐在僧團之中或獨自坐在閒處,身體都是完全不動的。」

「比丘們,一位比丘勤修定,所以身體完全不動,內心也完全不動,大劫賓那就是這樣的比丘,他很容易便能得定。

「比丘們,勤修什麼定可使身體完全不動,內心也完全不動呢?

「比丘們,勤修出入息念定,可使身體完全不動,內心也完全不動。

「比丘們,怎樣修習出入息念定呢?為什麼勤修出入息念定可使身體完全不動,內心也完全不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他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

「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短。

「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心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解脫;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解脫。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放捨;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放捨。』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出入息念定了。勤修這出入息念定,可使身體完全不動,內心也完全不動。」

 

相應部.五十四.七.劫賓那

大劫賓那尊者是修習出入息念的典範。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在比丘面前讚歎大劫賓那尊者,稱他是一位勤修禪定、容易得定的比丘,所以坐下來的時候是身心不動的。之後,佛陀為比丘講解出入息念的修習方法,因應經文的內容在這裏強調「定」,所以佛陀稱這種修習為「出入息念定」。

大劫賓那尊者是佛陀其中一位大弟子,這篇經文稱他的特長是容易得定,但他還有另一項特長,在《增支部.第一集》之中稱他為「教導比丘第一」的大弟子。在漢譯本《增一阿含經.第三卷》之中則對他有這樣的描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修行安般,思惟惡露,所謂摩訶迦延那比丘是。」在《增一阿含經》之中的「摩訶迦延那」應是「大劫賓那」的另一個譯名,「修行安般」即是「修習出入息念」,而「思惟惡露」即是「修習不淨觀」。

 


修習出入息念帶來各種定境與解脫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勤修出入息念定,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比丘們,怎樣修習出入息念定呢?為什麼勤修出入息念定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他只是念及呼氣和吸氣。

「當呼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長;當吸氣長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長。當呼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呼氣短;當吸氣短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吸氣短。

「他這樣修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整個身體。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身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身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喜。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樂。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行。我要在呼氣的時候,平息心行;我要在吸氣的時候,平息心行。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會心。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歡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入定。我要在呼氣的時候,使心解脫;我要在吸氣的時候,使心解脫。

「『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常。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無欲。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息滅。我要在呼氣的時候,體察放捨;我要在吸氣的時候,體察放捨。』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出入息念定了。勤修這出入息念定,會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時常安住在出入息念定這種心境之中,在我時常安住在這種心境之中後,我的身體和眼睛不會疲勞,我的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身體和眼睛不會疲勞,內心沒有執取及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捨棄在家生活的憶念與思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對那些使人喜愛的事物和使人厭惡的事物都生起厭惡想,安住在厭惡想之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對那些使人厭惡的事物和使人喜愛的事物都生起喜愛想,安住在喜愛想之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內心將喜愛與厭惡兩者都去掉,然後安住在捨、念、覺知之中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初禪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二禪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三禪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四禪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空無邊處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識無邊處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無所有處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非想非非想處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因此,如果一位比丘希望進入想受滅盡定的話,他要很好地在出入息念定之中作意。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出入息念定了。在這樣勤修出入息念定時,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知道那個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知道那個苦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知道那個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他感受那個樂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他感受那個苦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他感受那個不苦不樂受而不受束縛。

「他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註〕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當油和燈芯耗盡而又沒有新燃料補充時,油燈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

〔註〕「命」(jīvita)一般是「身命」、「壽命」、「謀生活命的方式」等意思,但在這裏是指與「身」相對的「心」。

 

相應部.五十四.八.油燈

這篇經文講述,修習出入息念能帶來定與慧等多方面的利益。經中提到,佛陀在覺悟之前時常修習出入息念定,這不單有助他的眼睛和身體不會疲勞,更有助他取得覺悟。

之後佛陀為比丘解說,修習出入息念定還有助比丘捨棄對在家生活的憶念與思維,有助比丘完滿捨心,有助比丘進入初禪以至想受滅盡定,有助比丘擺脫感受的束縛而體證涅槃。

 


三十七菩提分第二科:四正勤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四正勤。什麼是四正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比丘們,這就是四正勤了。

「比丘們,就正如恆河傾向東方、朝向東方、邁向東方。同樣地,一位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傾向涅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正勤的比丘會傾向涅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呢?因為他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傾向涅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

 

相應部.四十九.一.東方之一

在閱讀了多篇有關四念處的經文後,今期我們開始選取一些有關四正勤的經文來閱讀。刊在420期的講解部分之中提到,四正勤屬三十七菩提分七科之中的第二科,可單獨成為一條解脫道。修習四正勤可得解脫,原因是一個修習四正勤的人,就是在精進地清除心中的不善法及修習能帶來解脫的善法。

在之前多篇有關八正道、四念處的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從多個不同的角度詳盡地解說當中的義理和修行細節,但四正勤則不一樣,相關的經文不多,而且內容也單一、簡略。四正勤的重點在於精進,當中的內容跟八正道中的正精進相通。一個修習四正勤的人,在知道什麼是善與不善之後,便以四個方向來作出精進,如以上經文所述:一則精進地不讓之前沒有的不善法生起,二則精進地令故有的不善法斷除,三則精進地帶出之前沒有的善法,四則精進地令已有的善法修習圓滿。若這四個方向的精進完成,修行的工作亦告完成。

四正勤、正精進、勤奮等修習跟禪修直接關連,所以在四正勤之中所提到的惡不善法主要是指貪欲、瞋恚、昏睡、掉悔、疑惑五蓋,而善法則主要是指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七覺支。

《相應部》第四十九個相應稱為《正勤相應》。《正勤相應》所收錄的經文雖然有五十四篇,但全部都是屬於重複類別的經文,這些重複類別的經文內容是七科共用的,如在這篇經文之中提到,勤修四正勤的比丘傾向涅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在《道相應.九十一.東方之一》之中也提到,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傾向涅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

 


修習四正勤能擺脫魔掌

「比丘們,有四正勤。什麼是四正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比丘們,這就是四正勤了。

「修習四正勤,

擺脫魔掌控,

能除能超越,

生死之怖畏。

戰勝魔軍後,

知足不動搖;

降伏諸魔力,

此人心快樂。」

 

增支部.四.十三

今期的經文是《增支部》第四集之中的第十三經。這篇經文較為簡短,在經中,佛陀首先略說四正勤的義理,然後再說出兩首偈頌。在四正勤的義理方面,內容跟上一期的《相應部》經文完全相同;在偈頌方面,佛陀說,修習四正勤能戰勝魔軍,超越生死,達到不動搖的解脫境界。

佛弟子修習四正勤就是作出精進來對治不善法和修習善法,目的是要擺脫魔掌而解脫生死。

修行人所作的精進,除了「讓內心奮發」 的質素之外,「讓內心持續」 的質素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禪修者在有定的時侯,不管是深定還是淺定,這時所作的精進不是着重於奮發,而是着重於持續:讓內心持續遠離不善法及安住在善法之中。

 


四正勤可分作律儀勤、斷勤、修勤、隨護勤

「比丘們,有四正勤。什麼是四正勤呢?律儀勤、斷勤、修勤、隨護勤。

「比丘們,什麼是律儀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貪着、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眼根,守護眼根,修習眼根律儀。

「他在耳聽到聲……

「他在鼻嗅到香……

「他在舌嚐到味……

「他在身感到觸……

「他在意想到法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意根的話,貪着、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意根,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律儀勤了。

「比丘們,什麼是斷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不會容忍貪欲覺,他會把貪欲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嗔恚覺,他會把嗔恚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惱害覺,他會把惱害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惡不善法,他會把惡不善法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斷勤了。

「比丘們,什麼是修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喜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猗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捨覺支。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修勤了。

「比丘們,什麼是隨護勤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隨順守護如白骨想、屍蟲想、發黑想、流膿想、腐爛想、腫脹想等帶來利益的定相。比丘們,這就是稱為隨護勤了。

「律儀勤斷勤、

修勤隨護勤,

如是四正勤,

日族聖者說。

勤奮之比丘,

以此得盡苦。」

 

增支部.四.十四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連接,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將四正勤分為「律儀勤、斷勤、修勤、隨護勤」四種,然後再為比丘講解當中的內容。

律儀勤是精勤地守護根門,不讓不善法漏入內心。「律儀」有「約束」的意思,律儀有兩種:一種是「波羅提木叉律儀」,波羅提木叉是比丘的戒本,波羅提木叉律儀是比丘以戒本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即是比丘的戒學修習;另一種是 「根律儀」,這篇經文講述的是根律儀,根律儀是守護根門的修習,而修習的方法如經文所述。

斷勤是精勤地斷除內心的三不善覺和惡不善法。貪欲覺、嗔恚覺、惱害覺稱為三不善覺:「貪欲覺」是一種「尋求欲樂的意欲」;「嗔恚覺」是一種「發怒的意欲」;「惱害」跟「嗔恚」意義相近,「惱害覺」是一種「傷害別人的意欲」。斷除三不善覺的人,內心連貪欲、嗔恚、惱害的意欲都沒有,更不會作出貪欲、嗔恚、惱害的說話與行為。此外,經文這裏的惡不善法是指五蓋:貪欲、嗔恚、昏睡、掉悔、疑惑。貪欲、嗔恚、昏睡、掉悔、疑惑五者會對內心做成障蓋,所以稱之為五蓋。三不善覺跟五蓋前兩蓋的內容相通,貪欲與嗔恚是較粗的障蓋,昏睡、掉悔、疑惑是較細的障蓋。

可以這樣說,律儀勤跟斷勤一起運作以對治內心的不善法,重點是清除內心的貪欲與嗔恚。之後,修勤跟隨護勤一起運作以培育內心的善法,重點是清除內心的愚癡。

修勤是精勤地修習七覺支。七覺支是七種覺悟的要素,七種要素都完備的人,能清除貪欲、嗔恚、愚癡而成為一位得到覺悟的阿羅漢。

隨護勤是精勤地守護定相,不讓定相退失。「定相」這個詞語在經中出現不多,它有「定」、「定的本質」的意思。經文這裏只是簡列六種屬「荒塚觀」範疇的「想」為定相,若詳列的話,在荒塚觀之中再有另外好幾種不同的想,此外,還有如「無常想」、「無我想」、「無欲想」、「息滅想」等其他多種的想,這些想都是定相。這些想屬於「觀慧」的範疇,全都能夠帶來厭離、無欲、解脫這個修行的方向。帶有觀慧的定才是「正定」的本質,所以這些想都稱為定相。

 


精進有如調琴弦,不應過緊亦不應過鬆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須那尊者住在王舍城的尸陀林。他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我是其中一位持續作出精進的世尊弟子,但我還不能達到內心沒有執取,從各種漏之中解脫出來。我的家族有很多財物,我可以受用那些財物和用那些財物來修福。讓我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然後受用財物,修習福德吧。」

世尊以他心智知道須那尊者的心念,於是,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在靈鷲山隱沒,在尸陀林須那尊者面前出現。世尊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須那尊者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須那尊者說:「須那,你是否在閒靜處的時候反思,想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呢?」

「大德,是的。」

「須那,你認為怎樣,之前你是在家人時,是否善於奏琴呢?」

「大德,是的。」

「須那,你認為怎樣,琴弦調得過緊時,琴會發出美妙的聲音,會容易彈奏嗎?」

「大德,不會。」

「須那,你認為怎樣,琴弦調得過鬆時,琴會發出美妙的聲音,會容易彈奏嗎?「

「大德,不會。」

「須那,琴弦調得不過緊、不過鬆,保持適中時,琴會發出美妙的聲音,會容易彈奏嗎?」

「大德,是的。」

「須那,同樣地,精進過度,會帶來掉舉;精進鬆散,會帶來懈怠。須那,因此,你要作出適中的精進,你要培養適中的五根,你要掌握這種相。」

須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教導須那尊者後,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在尸陀林隱沒,在靈鷲山出現。

之後,須那尊者作出適中的精進,培養適中的五根,掌握這種相。

須那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須那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之一)

增支部.六.五十五

這是其中一篇著名的佛教經文,有人稱這篇經文為《調琴喻經》,這篇經文的內容跟精進有關,亦即是跟四正勤有關。在經中,佛陀以「琴弦調得過緊過鬆,琴音都不美妙」的譬喻來教導須那尊者,使他從原先過度的精進改為適中的精進,不久他便成為一位阿羅漢。在其餘的經文中有提到須那尊者之前精進過度的情形,他在行禪時腳底破損也不停下來,使得整條行禪道路血跡斑斑!

須那尊者是佛陀其中一位大弟子,在巴利文《增支部.第一集》之中有這樣的記載:「精進第一的就是二億.須那。」在漢譯本《增一阿含經.第三卷》之中則有這樣的描述:「勇猛精進,堪任苦行,所謂二十億耳比丘是。」巴利文本的「二億」或漢譯本的「二十億耳」這兩個名稱都是一種綽號。這個綽號的由來,是因為須那尊者在家的時候家境富有,他戴的耳環價值二億或二十億,之後人們便給他一個綽號為二億或二十億耳。

佛陀在經中除了教導須那尊者要作出適中的精進之外,也教導他要培養適中的五根。這裏的五根是指 「信、精進、念、定、慧」。在五根之中,精進與定相對,信與慧相對。禪修者內心若過度偏向精進而缺乏定,會帶來掉舉;若過度偏向定而缺乏精進,會帶來昏沉。若過度偏向信而缺乏慧,會帶來盲信;若過度偏向慧而缺乏信,會帶來狂妄自大。有關五根的經文與義理,之後還會繼續為各位讀者介紹。

 


如大山不受風雨動搖,阿羅漢不受任何六境所動搖

當須那尊者證得阿羅漢後,心想:「讓我前往世尊那裏,在世尊跟前宣稱得到究竟智吧。」

於是,須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任何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擔、取得了最高的果證、解除了導致投生的結縛、以圓滿的智慧而得解脫的阿羅漢比丘,內心都會止息在六個地方之中:止息在出離之中,止息在遠離之中,止息在無嗔之中,止息在愛盡之中,止息在取盡之中,止息在不迷癡之中。

「大德,可能有些尊者這樣想:『僅以敬信,尊者的內心便能止息在出離之中。』

「大德,他們不應這樣想。

「大德,只有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的比丘,他看不到自己的修行工作還有要做、要增長的地方──他因盡除了貪欲、清除了貪欲,所以內心能止息在出離之中;他因盡除了嗔恚、清除了嗔恚,所以內心能止息在出離之中;他因盡除了愚癡、清除了愚癡,所以內心能止息在出離之中。

「大德,可能有些尊者這樣想: ‘不貪着得着、供養、聲譽,尊者的內心便能止息在遠離之中。’

「大德,他們不應這樣想。

「大德,只有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的比丘,他看不到自己的修行工作還有要做、要增長的地方──他因盡除了貪欲、清除了貪欲,所以內心能止息在遠離之中;他因盡除了嗔恚、清除了嗔恚,所以內心能止息在遠離之中;他因盡除了愚癡、清除了愚癡,所以內心能止息在遠離之中。

「大德,可能有些尊者這樣想:『僅止於持戒、發願,執着此為修行的精髓,尊者的內心便能止息在無嗔、愛盡、取盡、不迷癡之中。』

「大德,他們不應這樣想。

「大德,只有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的比丘,他看不到自己的修行工作還有要做、要增長的地方──他因盡除了貪欲、清除了貪欲,所以內心能止息在無嗔、愛盡、取盡、不迷癡之中;他因盡除了嗔恚、清除了嗔恚,所以內心能止息在無嗔、愛盡、取盡、不迷癡之中;他因盡除了愚癡、清除了愚癡,所以內心能止息在無嗔、愛盡、取盡、不迷癡之中。

「大德,一位內心徹底解脫的比丘,如果在眼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色,內心都不受擺布、不受影響,保持不動搖,他只在觀察事物的生與滅。

「如果在耳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聲……

「如果在鼻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香……

「如果在舌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味……

「如果在身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觸……

「如果在意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法,內心都不受擺布、不受影響,保持不動搖,他只在觀察事物的生與滅。

「大德,就正如一座沒裂、沒穿、堅實的石山,如果東方有狂風暴雨到來,石山不會震動、擺動、搖動;如果南方有狂風暴雨到來,石山不會震動、擺動、搖動;如果西方有狂風暴雨到來,石山不會震動、擺動、搖動;如果北方有狂風暴雨到來,石山不會震動、擺動、搖動。

「大德,同樣地,一位內心徹底解脫的比丘,如果在眼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色,內心都不受擺布、不受影響,保持不動搖,他只在觀察事物的生與滅。

「如果在耳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聲……

「如果在鼻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香……

「如果在舌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味……

「如果在身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觸……

「如果在意識別、專意到即使一些影響程度強的法,內心都不受擺布、不受影響,保持不動搖,他只在觀察事物的生與滅。

「見六處生滅,

心徹底解脫,

此時之內心,

止息於出離,

止息於遠離,

止息於無嗔,

愛盡與取盡,

還有不迷癡。

 

比丘正解脫,

內心得寂靜,

修行已完成,

不更有所作。

 

猶如堅石山,

不受風所動,

如是之比丘,

面對諸六境,

可意不可意,

俱不為所動,

內心不受縛,

但見其生滅。」

(之二)完

 

增支部.六.五十五

上一期在這篇經文的前半部之中提到,須那尊者將過度的精進調整為適中的精進,不久便證得阿羅漢。今期這篇經文的下半部提到,須那尊者前往佛前報告自己證得阿羅漢,從他親身的經驗說出:所有阿羅漢都是止息於出離、遠離、無嗔、愛盡、取盡、不迷癡之中的;所有阿羅漢都是不受各種六境所動搖的,有如大石山不受四方的風雨所動搖那樣。

 


三十七菩提分第三科:四神足

「比丘們,勤修四神足,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

相應部.五十一.一.彼岸

 

「比丘們,不着手修習四神足的人,就是一個不着手將苦徹底斷除的人;着手修習四神足的人,就是一個着手將苦徹底斷除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相應部.五十一.二.不着手修習

在閱讀了數篇有關四正勤的經文後,今期我們開始選取四神足的經文來閱讀。刊在419期的講解部分之中提到,四神足屬三十七菩提分七科之中的第三科,可單獨成為一條解脫道。四神足跟修定有關,是修定的最高成就。修習四神足可得解脫,原因是禪修者若取得四種神足之中的任何一種,不僅具有漏盡智而成為一位阿羅漢,甚至具有神變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天眼智等超於常人的心力。

三十七菩提分的第一科是四念處,它的內容跟八正道第七支正道的「正念」相通;第二科是四正勤,它的內容跟第六支正道的「正精進」相通;而第三科是四神足,它的內容則跟第八支正道的「正定」相通。正精進、正念、正定三者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東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修行組合。性向如阿那律陀尊者那樣不忘念的修行者,可專意在四念處之中修習;性向如須那尊者那樣精進的修行者,可專意在四正勤之中修習;性向如大目犍連尊者那樣止息的修行者,可專意在四神足之中修習。修行其中一個美麗的一面,是每人可按自己的性向特長來提升人生,而不是像倒模出來的製品件件相同的那樣。

「四神足」又譯作「四如意足」,它的巴利文是「iddhi-pāda」。「iddhi」原意是「增長」、「成就」的意思,引伸為「如意」、「心力」、「神力」等意思。修行人如果「心力」沒有成就即是正定沒有「成就」,這階段若遇上各種外境時內心會不停生起貪欲、嗔恚、愚癡。相反,當修行者心力成就時,若遇上各種外境內心都不會生起貪、嗔、癡,這就是從四神足所帶來的漏盡智。若然修行者定功更深,他的四神足甚至還會為他帶來多種心力,如能夠穿牆越壁、知道別人的心境、知道過去生的事情等其餘五種無比智。

在這裏的「pāda」有「途徑」的意思,所以「iddhi-pāda」就是「取得心力的途徑」,這留待下一期的時候繼續為各位讀者介紹取得心力的四種途徑:「欲、精進、心、觀」的內容。

《相應部》第五十一個相應稱為《神足相應》,當中收錄的經文不多,獨立的有三十二篇,加上七科共用的重複經文一共有八十六篇。今期兩篇都屬簡明的經文,在第一經之中佛陀提到,修習四神足能將修行人帶到彼岸,即取得涅槃。在第二經之中佛陀提到,着手修習四神足的人,就是一個着手滅苦的人。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