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五)

蕭式球

不如理思維是令五蓋增長的食糧,如理思維是令七覺支增長的食糧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五蓋和七覺支的食糧和沒有食糧。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五蓋的食糧)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誘人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嗔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嗔恚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外相厭惡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嗔恚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嗔恚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沒有歡喜心、懈倦、沒精打采、飯後昏昏欲睡、怠惰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不平息的內心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使人生起疑惑的事物常作不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的食糧了。

 

(二.七覺支的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念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什麼是着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喜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身猗息、心猗息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止相、不亂相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比丘們,什麼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呢?比丘們,對能建立捨覺支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的食糧了。

(二之一)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一.食糧

今期所選的經文稍長,要分兩次跟各位讀者來閱讀。這篇經文佛陀講及的內容有四方面:一是令五蓋增長的食糧,二是令七覺支增長的食糧,三是五蓋沒有食糧,四是七覺支沒有食糧。

經中第一個大段落提到,若在五蓋或五蓋的近因之中不如理思維,這就像為五蓋提供食糧那樣,能令五蓋在心中不斷生起及增長。在上一期的講解部分提到, 「如理思維」這個佛教名相的含義比較闊,在五蓋或五蓋的近因之中不如理思維,即是說不能深入地認知五蓋的過患,以及沒有智慧地專意在五蓋或五蓋的近因之中。

經中第二個大段落提到,若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如理思維,這就像為七覺支提供食糧那樣,能令七覺支在心中不斷生起及增長。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如理思維,即是說能深入地認知七覺支的利益,以及有智慧地專意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

 


於五蓋的對治法如理思維會令五蓋不得食糧,於七覺支不思維作意會令七覺支不得食糧

(三.五蓋沒有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貪欲食糧,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消失呢?比丘們,對不淨的事物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貪欲食糧,使沒有生起的貪欲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貪欲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嗔恚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嗔恚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嗔恚消失呢?比丘們,對慈心解脫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嗔恚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嗔恚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嗔恚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昏睡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昏睡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着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昏睡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昏睡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昏睡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掉悔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掉悔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消失呢?比丘們,對平息的內心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掉悔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掉悔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掉悔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疑惑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疑惑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常作如理思維,這就是不給疑惑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疑惑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疑惑消失了。

 

(四.七覺支沒有食糧)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念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念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念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念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擇法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善與不善、受譴責與不受譴責、低劣與高尚、是與非、黑與白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擇法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精進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什麼是着手修習的階段、前進的階段、抵達目標的階段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精進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喜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喜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喜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喜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猗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身猗息、心猗息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猗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猗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定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止相、不亂相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定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定覺支消失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給捨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消失呢?比丘們,對能建立捨覺支的事物不常思維作意,這就是不給捨覺支食糧,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不能生起,或使生起了的捨覺支消失了。」

(二之二)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一.食糧

接續上一期的經文,經中第三個大段落提到,若在五蓋的對治法之中如理思維,這就像不為五蓋提供食糧那樣,會令五蓋不能生起。

五蓋各有它的對治法:不淨想能對治男女方面的貪欲,慈心能對治嗔恚,精進能對治昏睡,平息能對治掉悔,擇法能對治疑惑。若在不淨想以至擇法這五個地方如理思維,即是說能深入地認知這五種對治法的利益,以及有智慧地專意在這五種對治法之中。

經中第四個大段落提到,若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不思維作意,這就像不為七覺支提供食糧那樣,會令七覺支不能生起。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不思維作意(在第四段這裏沒有「如理」的字眼),即是說不專意在七覺支或七覺支的近因之中。

 


擇法、精進、喜可將怠惰的心策醒,猗、定、捨可將掉舉的心平息

這時候,在上午,有些比丘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們心想:「現在入舍衛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這些比丘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外道遊方者對比丘說:「賢友們,喬答摩沙門這樣對弟子說法:『比丘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賢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對弟子說法:『賢友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賢友們,在教法和教導之中,喬答摩沙門跟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對外道遊方者的說話既不歡喜又不輕蔑,他們起座離去,心想:「我們到世尊座下,聽他說這個道理。」於是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那樣說,你們應這樣問他們:『賢友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什麼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呢,修習什麼覺支才是適當的時候呢?賢友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什麼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呢,修習什麼覺支才是適當的時候呢?』

「比丘們,如果這樣問外道遊方者的話,他們將沒有辦法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道理不是他們的範圍。比丘們,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神、魔羅、梵天,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聽過這個道理的眾生,才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

 

(一.不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猗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小火燃燒起來,他在火堆裏放進濕草、濕牛糞、濕柴,向火堆裏噴水、撒土。這人能否令小火燃燒起來呢?」

「大德,不能。」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怠惰時,修習猗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二.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怠惰時,修習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小火燃燒起來,他在火堆裏放進乾草、乾牛糞、乾柴,向火堆裏吹氣,不撒土。這人能否令小火燃燒起來呢?」

「大德,是能夠的。」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怠惰時,修習擇法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策醒一個怠惰的心。

 

(三.不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擇法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大火熄滅下來,他在火堆裏放進乾草、乾牛糞、乾柴,向火堆裏吹氣,不撒土。這人能否令大火熄滅下來呢?」

「大德,不能。」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掉舉時,修習擇法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精進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修習喜覺支是不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很難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四.適當的時候)

「比丘們,當內心掉舉時,修習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想將大火熄滅下來,他在火堆裏放進濕草、濕牛糞、濕柴,向火堆裏噴水、撒土。這人能否令大火熄滅下來呢?」

「大德,是能夠的。」

「比丘們,同樣地,當內心掉舉時,修習猗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定覺支是適當的時候,修習捨覺支是適當的時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三種覺支容易平息一個掉舉的心。

「比丘們,我說,念覺支在所有時候都有幫助。」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三.火

在佛世的時候,不同宗教人士之間常有互訪,在互訪中會作出問候、交流以至是辯論。這篇經文的開首提到,一些比丘到外道遊方者那裏交談,外道遊方者對比丘提出一個問題:「遊方者跟佛陀同樣教弟子清除五蓋及修習七覺支,究竟兩者有何分別?」那些比丘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唯有當場離去及找佛陀講解。

佛陀具有大智慧,能從多個角度來講解修行的道路與方法,能透徹講解每一個修行的細節,外道遊方者只是從佛陀口中得聞少許義理,之後便自視不凡。回應那些比丘所說,佛陀以四個「火喻」來指出,禪修者在實修上若遇到怠惰或掉舉時,可帶出哪些覺支來策醒或平息自心,還有,念覺支是在任何時候都應帶出來的。

對一些全心全意修心的比丘來說,將五蓋完全清除之後,持續保持正念,持續讓內心不偏於怠惰、不偏於掉舉,這就是心的最高狀態。

 


將五蓋與七覺支逐一細分為二的法義

這時候,在上午,有些比丘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們心想:「現在入舍衛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這些比丘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外道遊方者對比丘說:「賢友們,喬答摩沙門這樣對弟子說法:『比丘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賢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對弟子說法:『賢友們,來吧,你們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然後如實地修習七覺支吧!』賢友們,在教法和教導之中,喬答摩沙門跟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對外道遊方者的說話既不歡喜又不輕蔑,他們起座離去,心想:「我們到世尊座下,聽他說這個道理。」於是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那樣說,你們應這樣問他們:『賢友們,有沒有一種法義,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呢?』

「比丘們,如果這樣問外道遊方者的話,他們將沒有辦法解答,還有,他們將陷入困惱之中。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道理不是他們的範圍。比丘們,我看不見有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神、魔羅、梵天,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唯有如來、如來的弟子或聽過這個道理的眾生,才能夠令人滿意地解答這個問題。

 

(一.五分成十)

「比丘們,什麼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的法義呢?

「比丘們,對內的貪欲是一種蓋,對外的貪欲是一種蓋,這都是貪欲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貪欲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的嗔恚是一種蓋,對外的嗔恚是一種蓋,這都是嗔恚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嗔恚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昏沉是一種蓋,睡眠是一種蓋,這都是昏睡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昏睡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掉舉是一種蓋,悔疚是一種蓋,這都是掉悔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掉悔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在的事物有疑惑是一種蓋,對外在的事物有疑惑是一種蓋,這都是疑惑蓋。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疑惑蓋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這就是將五蓋分成十種東西的法義了。

 

(二.七分成十四)

「比丘們,什麼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的法義呢?

「比丘們,繫念內法是念覺支,繫念外法是念覺支,這都是念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念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內法是擇法覺支,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外法是擇法覺支,這都是擇法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擇法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身精進是精進覺支,心精進是精進覺支,這都是精進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精進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從有覺、有觀所帶來的喜是喜覺支,從沒有覺、沒有觀所帶來的喜是喜覺支,這都是喜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喜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身猗息是猗覺支,心猗息是猗覺支,這都是猗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猗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有覺、有觀的定是定覺支,沒有覺、沒有觀的定是定覺支,這都是定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定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對內法有捨心是捨覺支,對外法有捨心是捨覺支,這都是捨覺支。這樣來解釋這個法義,捨覺支可分成兩種。

「比丘們,這就是將七覺支分成十四種東西的法義了。」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二.法義

這篇經文的開首跟上一期的經文相同,之後不同的地方,是佛陀從「每一蓋和每一覺支都一分為二」這個角度來為比丘講解五蓋與七覺支的義理。

在五蓋方面,貪欲(kāma-chanda)一般來說是指對物欲的貪着,但在這篇經文中佛陀將它分成對內(自身)的貪着和對外(他人與外物)的貪着兩種,而兩種都屬貪欲,嗔恚(vyāpāda)可分成對內的嗔恚和對外的嗔恚兩種,昏睡(thīna-middha)本身就是由昏沉(怠惰)和睡眠(沒精打采)兩個詞語合二為一而成,掉悔(uddhacca-kukkucca)本身也是由掉舉(激盪)和悔疚兩個詞語合二為一而成,疑惑也可分成對內的疑惑和對外的疑惑兩種。

在七覺支方面,佛陀說,念覺支可分成繫念內法(自身的生與滅)和繫念外法(他人與外物的生與滅)兩種,擇法覺支可分成觀察內法和觀察外法兩種,精進覺支可分成身精進和心精進兩種,喜覺支可分成有覺、有觀(初禪)的喜和沒有覺、沒有觀(二禪或更深的定境)的喜兩種,猗覺支可分成身猗息和心猗息兩種,定覺支可分成有覺、有觀的定和沒有覺、沒有觀的定兩種,捨覺支可分成對內法(自身)的捨和對外法(他人與外物)的捨兩種。

以上的細分在實踐上是很有幫助的,能讓禪修者知道:應要放下自身的貪着,也要放下各種外法的貪着;不應怨恨自己,也不要怨恨他人;在定方面,若進入淺定已可安住下來,不用過分刻意追求深定。

「覺」有「三不善覺:貪欲覺、嗔恚覺、惱害覺」與「三善覺:出離覺、不嗔恚覺、不惱害覺」之分。在初禪的定境之中內心離開了五蓋,這時的內心亦是離開了三不善覺而帶着三善覺的,這已經是一種很清淨的心境,見法的禪修者帶着這份心境,就是在體會着三果或以上的解脫心境。定境越深內心越是清淨明晰的,但有覺、有觀的定也是定,沒有覺、沒有觀的定也是定。至於覺和觀的內容,可參閱443期經文講解的部分。

 


質多居士與尼乾陀.若提子有關覺觀止息的對話

這時候,尼乾陀.若提子和尼乾子大眾一起抵達摩師山。

質多居士聽到尼乾陀.若提子和尼乾子大眾一起抵達摩師山的消息,於是和一些優婆塞一起前往尼乾陀.若提子那裏,和他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尼乾陀.若提子對質多居士說:「居士,喬答摩沙門說:『有一種沒有覺、沒有觀的定,覺和觀可以止息。』你有這種信仰嗎?」

「大德,我沒有這種信仰。」

質多居士說了這番話後,尼乾陀.若提子環視自己的大眾,然後說:「賢者們請看,這位質多居士多麼率直,這位質多居士沒有虛妄,這位質多居士沒有虛偽!一個人要止息覺和觀,根本就像想用網來捕捉風那樣;一個人要止息覺和觀,根本就像想用自己的拳頭來阻截河水那樣!」

「大德,你認為怎樣,智慧和信仰哪樣比較優勝?」

「居士,智慧比信仰優勝。」

「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內心離開五欲、離開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進入初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平息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進入二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進入三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滅除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進入四禪。大德,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還用依靠『某些沙門或婆羅門說,有一種沒有覺、沒有觀的定,覺和觀可以止息』這種信仰嗎?」

質多居士說了這番話後,尼乾陀.若提子望着自己的大眾,然後說:「賢者們請看,這位質多居士多麼不率直,這位質多居士多麼虛妄,這位質多居士多麼虛偽!」

「大德,我聽到你兩次的說話,你剛剛說:『這位質多居士多麼率直,這位質多居士沒有虛妄,這位質多居士沒有虛偽!』但你立即又說:『這位質多居士多麼不率直,這位質多居士多麼虛妄,這位質多居士多麼虛偽!』大德,如果你之前所說是真的,那之後所說就一定是假的;如果你之後所說是真的,那之前所說就一定是假的。

「大德,有十種如法的質問:一個問題,一種義理,一種解說;兩個問題,兩種義理,兩種解說;三個問題,三種義理,三種解說;四個問題,四種義理,四種解說;五個問題,五種義理,五種解說;六個問題,六種義理,六種解說;七個問題,七種義理,七種解說;八個問題,八種義理,八種解說;九個問題,九種義理,九種解說;十個問題,十種義理,十種解說。當你不知這十種如法的質問時,那便不能和尼乾子大眾一起質問我。」

因為沒有人以十種如法的質問來質問質多居士,於是質多居士起座離去。

 

相應部.四十一.八.尼乾陀

在上一期的經文中提到,有覺、有觀的定是定的一種,沒有覺、沒有觀的定也是定的一種。有覺、有觀的定是初禪的定境,屬於一種淺定;沒有覺、沒有觀的定是二禪或以上的定境,這些定屬於深定。

覺和觀這種心理活動是不容易平息的,從這篇經文尼乾陀.若提子的說話中可知這一點。尼乾陀.若提子是佛世時著名的六師外道之一,他自虐苦行的修習一直流傳至今,修習自虐苦行須下很大的決心與堅決的意志來推動,這類人通常是很難平息覺和觀的。尼乾陀.若提子對質多居士說,覺和觀不能平息,更作出兩個有力的譬喻來為質多居士說明這一點,而質多居士則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尼乾陀.若提子,他能平息覺和觀及隨意出入初、二、三、四禪,他有覺和觀可以止息的「親身體驗」,根本不用依賴覺和觀可以止息的「信仰」。質多居士的辯才令尼乾陀.若提子無話可說。

在394期的經文講解中提到,質多居士是佛陀「說法第一」的優婆塞。

 


七覺支是對治疾病的一種助緣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大迦葉尊者住在畢波羅洞,生了病,病得很重。

在黃昏的時候,世尊離開靜處前往大迦葉尊者那裏,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大迦葉尊者說:「迦葉,你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

「迦葉,我已完整地宣說了七覺支。勤修七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什麼是七覺支呢?就是念覺支,勤修念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擇法覺支,勤修擇法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精進覺支,勤修精進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喜覺支,勤修喜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猗覺支,勤修猗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定覺支,勤修定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捨覺支,勤修捨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迦葉,我已完整地宣說了這七覺支,勤修這七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

「世尊,這些的確是覺悟的要素!善逝,這些的確是覺悟的要素!」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大迦葉尊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還從疾病中復原,清除了疾病。

相應部.四十六.十四.病之一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世尊生了病,病得很重。

大純陀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大純陀尊者說:「純陀,誦持七覺支吧。」

「大德,世尊已完整地宣說了七覺支。勤修七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什麼是七覺支呢?就是念覺支,勤修念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擇法覺支,勤修擇法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精進覺支,勤修精進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喜覺支,勤修喜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猗覺支,勤修猗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定覺支,勤修定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就是捨覺支,勤修捨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大德,世尊已完整地宣說了這七覺支,勤修這七覺支,能帶來無比智、覺悟、涅槃。」

「純陀,這些的確是覺悟的要素!純陀,這些的確是覺悟的要素!」

導師認可大純陀尊者的說話,還從疾病中復元,清除了疾病。

相應部.四十六.十六.病之三

今期有關七覺支的經文是《十四.病之一》、《十五.病之二》、《十六.病之三》三篇相連的頭尾兩篇,《病之二》的內容跟《病之一》相同,分別的地方只是病者由大迦葉尊者改作大目犍連尊者,還有是大目犍連尊者住在靈鷲山。三篇經文的內容同樣提到,七覺支能助人從病中復元。

人的身體受各種因緣條件支配,有些時候是會生病的,若禪修者在生病時帶出七覺支的質素,能在病中帶來一份舒緩,甚至如經中所說,即時從疾病中復原。疾病常會欺負內心怯弱的人,內心堅強有力的人,尤其是有禪定與智慧的人,是容易超越病苦甚至是能令疾病消除的。我年輕時曾在粵劇團中作音樂員,當中有位頭架師傅是一個內心非常有力的人,在排練與演出時很認真、很投入,他從自身的經驗說出一句說話:「音樂能醫百病。」一位藝術家也會有這種體驗,更何況一位專意培育心靈質素的修行人。放下身心執着的人能做到身苦心不苦,清除貪欲、嗔恚、愚癡的人能做到身病心不病,一位清除了心苦與心病的阿羅漢,身苦與身病對他的影響是很有限度的。七覺支能對治身體方面的疾病,這是禪修者其中的一種得益。

在斯里蘭卡的佛教傳承中收錄了數十篇經文與偈頌作為祛病、消災等用,這些經文合稱為《護衛經》(Paritta),而《病之一》、《病之二》、《病之三》這三篇經文都收錄在其中。

 


七覺支是一條通往「彼岸」的途徑

「比丘們,勤修七覺支,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比丘們,勤修這七覺支,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僅只少數人,

能達至彼岸。

其餘之眾生,

競逐於此岸。

 

魔境界難越,

隨法行之人,

依所宣之法,

將渡至彼岸。

 

出離心難發,

智者樂出家,

黑法已捨棄,

勤修白淨法。

 

智者喜修習,

清除諸欲樂,

自身得淨化,

內心離污染,

 

於諸覺支中,

正心善修習;

放捨諸執取,

心樂於無執;

智者得漏盡,

現世得涅槃。」

 

相應部.四十六.十七.到彼岸

這是一篇內容簡明的經文,全經以一段短小的長行再加以一首偈頌所組成。在這篇經文的長行之中指出,七覺支能將修行者從生死流轉的「此岸」帶到涅槃解脫的「彼岸」。在偈頌中提到,世間上只有少數眾生能依法而行、發出離心、放捨各種執取而達到彼岸,大部分眾生都是在此岸之中追逐各種世間事物,不能脫離也不知應要脫離這個屬魔羅領域的此岸。

到今期為止已經介紹過多篇有關七覺支的經文了,下期將會選一些三十七菩提分第七科「八正道」的經文來閱讀和為各位讀者講解。

 


三十七菩提分第七科:八正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只有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於世上,世上才會有供人勤修的八種法生起。

「這八種法是什麼呢?這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只有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於世上,世上才會有供人勤修的八種法生起。」

 

相應部.四十五.十四.生起之一

今期我們開始選讀一些有關八正道的經文。八正道是三十七菩提分的第七科,亦是最後的一科,八正道是七科中的主幹,它展示出修習解脫道的完整過程,先有確立正見,然後持戒自律,最後修習止觀,當中戒、定、慧三學都完備開示出來,而其餘六科都是在不同的角度中側重於止觀方面的修習。修行者若明白所有七科的義理,之後無論自己修習哪一科,都會對自己的修習有一個更深、更廣的認知。

今期這篇簡短的經文指出,只有佛陀出現於世上,才會有八正道出現於世上。八正道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條令人知苦及徹底滅苦的道路。行踐八正道的修行者會非常敬重這條道路,亦會飲水思源對佛陀生起一份深厚的恭敬心,也會對佛陀所開示的法義及行踐八正道的出家僧團,生起一份深厚的恭敬心。修行者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出於這份敬道之心。

之前刊登在345至348期的四篇經文也是講及八正道的,欲重溫八正道的讀者,也可找那些經文來閱讀。

 


八正道是出家與在家佛弟子共同行踐的道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對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不會稱讚邪途。

「比丘們,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進入邪途、行踐邪途,都會因此而不能完滿善道。比丘們,什麼是邪途呢?這就是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這稱為邪途。

「比丘們,我對在家人或出家人,都會稱讚正途。

「比丘們,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進入正途、行踐正途,都會因此而圓滿善道。比丘們,什麼是正途呢?這就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稱為正途。」

 

相應部.四十五.二十四.途徑之二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說,不論對出家人或在家人,他都會教人避開邪途而行踐正途,因為行踐正途的人能圓滿善道。八正道是一條出家佛弟子與在家佛弟子共同行踐的道路。

經中「善道」的巴利文由「ñāya(正道)-dhamma(法)-kusala(善)」三個詞語組成,直譯的意思是「善法的正道」,簡譯作「善道」。正道 “ñāya” 這個詞語指聖道,常指三果、四果這兩個高層次的聖道。出家人行踐八正道,最高可取證四果,在家人行踐八正道,最高可取證三果,因此經中說,無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進入正途、行踐正途,都會因此而圓滿善道。

 


在八正道的修習中,前七支正道是正定的根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有根本、有基礎的聖者正定。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聖者正定的根本和基礎呢?這就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比丘們,以這七支作為基礎的心住一境,這稱為有根本、有基礎的聖者正定。」

 

相應部.四十五.二十八.定

這篇經文的內容雖然簡短,不過它帶出一個禪修者常常忽略,但卻很重要的義理:在八正道的修習之中,前七支正道是正定的根基。

八正道就像八層高的樓房那樣,欲想建構最高的八樓,首先還是要建構好一至七樓才能成就。八正道是一條聖者的道路,起始於正見而成就於正定。禪修者若有四聖諦的知見,有出離心,有好的戒行,內心帶有精進與正念,當他心住一境的時候,經中稱這種定為有根本、有基礎的聖者正定。

「心住一境」跟「定」同義,其他宗教人士修心也能達到心住一境,但若沒有四聖諦作為主導的心住一境,當中便沒有厭離五蘊、平息渴愛、清除我慢等聖者正定的內涵。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