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六)

蕭式球

善見帶來善行,善行帶來善果──善美的人生由確立正見開始

「比丘們,一個邪見的人,會以他的見而作出身業、口業、意業,會以他的見而作出思、願、求、行,所有這些行為都會為他帶來使人不悅樂、不戀棧、不歡喜、不利、苦惱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的見是邪惡之見。

「比丘們,就正如將苦楝、絲瓜〔註〕或苦瓜的種子放進濕泥之中,無論它們吸收什麼水土養分,都只會帶來苦、辣、不可口的果實。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種子是苦果的種子。

「比丘們,同樣地,一個邪見的人,會以他的見而作出身業、口業、意業,會以他的見而作出思、願、求、行,所有這些行為都會為他帶來使人不悅樂、不戀棧、不歡喜、不利、苦惱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的見是邪惡之見。」

增支部.一.二三零.邪見為因

〔註〕古印度的絲瓜是味苦的一種瓜類。

 

「比丘們,一個正見的人,會以他的見而作出身業、口業、意業,會以他的見而作出思、願、求、行,所有這些行為都會為他帶來使人悅樂、戀棧、歡喜、利益、快樂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的見是吉祥之見。

「比丘們,就正如將甘蔗、香稻或葡萄的種子放進濕泥之中,無論它們吸收什麼水土養分,都只會帶來香甜、美味、可口的果實。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種子是甜果的種子。

「比丘們,同樣地,一個正見的人,會以他的見而作出身業、口業、意業,會以他的見而作出思、願、求、行,所有這些行為都會為他帶來使人悅樂、戀棧、歡喜、利益、快樂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的見是吉祥之見。」

增支部.一.二三一.正見為因

這是兩篇相連的經文,前一篇經文佛陀用苦果的種子來形容邪見及指出邪見帶來的過患,後一篇經文佛陀用甜果的種子來形容正見及指出正見帶來的利益。

為什麼八正道的修行起始於正見呢?《正見為因》這篇經文講出它的原因,因為每個人的身、口、意業都是隨着自己的見解而行的,每個人的意向與目標(思、願、求、行)也是隨着自己的見解而行的。行踐八正道的人確立了四聖諦的正見後,自然地,他會開始減少不善的身、口、意行,多作善的身、口、意行;在意向與目標方面,自然地,他會開始減少對世間與自身的執着,多發出離欲界與出離三界的出離心。

人類是思想能力非常高的眾生,因此人們有各色各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若一些觀點是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人生最終的目標的,這些觀點就是聖者之見,稱之為正見;若一些觀點是肯定人間美善品德、肯定善惡與因果但不連接四聖諦的,這些觀點也是一種善見,經中稱之為「世間正見」,這種見偶爾也同稱為「正見」;若一些觀點是否定人間美善品德、否定善惡與因果的,這些觀點稱之為邪見。各色各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粗略看來似乎對人的影響微不足道,所以佛陀就以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種子」來作譬喻,形容邪見與正見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其實它們是最具主決的,會為人生分別帶出不同的發展與結果。在《正見為因》這篇經文之中所講述的正見,是泛指四聖諦的正見與世間正見。

 


行邪道的人,不論發願與否都不能取得善美的成果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在上午,浮彌尊者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前往勝軍王子的居所接受供養,去到勝軍王子的居所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勝軍王子前往浮彌尊者那裏,和浮彌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勝軍王子對浮彌尊者說:「浮彌賢者,有些沙門婆羅門這樣說,他們持這種見解:『即使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 浮彌賢者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持什麼見解呢?」

「王子,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曾在世尊面前聽過,不曾在世尊面前受教,但是世尊可能會這樣解說:『即使發願,不正確地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不正確地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不正確地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不正確地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如果發願,正確地修習梵行便會取得成果;不發願,正確地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正確地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正確地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王子,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曾在世尊面前聽過,不曾在世尊面前受教,但是世尊可能會這樣解說。」

「如果浮彌賢者的老師持這種見解、這樣解說的話,我認為他一定是站在眾沙門婆羅門之首的!」之後,勝軍王子親手將牛乳飯供養浮彌尊者。

浮彌尊者在吃過食物後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世尊,然後再說:「大德,當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浮彌,你這樣解說是正確的,不會變成誹謗我;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浮彌,任何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即使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就正如一個需要油、尋求油、到處尋找油的人,將沙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即使發願,將沙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不會取得油;不發願,將沙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不會取得油;既發願也不發願,將沙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不會取得油;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沙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不會取得油。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油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即使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牛乳、尋求牛乳、到處尋找牛乳的人,在母牛角擠牛乳──即使發願,在母牛角也不會取得牛乳;不發願,在母牛角也不會取得牛乳;既發願也不發願,在母牛角也不會取得牛乳;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在母牛角也不會取得牛乳。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牛乳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邪見……這不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酥、尋求酥、到處尋找酥的人,將水來攪拌成酥──即使發願,將水來攪拌也不會取得酥;不發願,將水來攪拌也不會取得酥;既發願也不發願,將水來攪拌也不會取得酥;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水來攪拌也不會取得酥。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酥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邪見……這不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火、尋求火、到處尋找火的人,將木燧摩擦濕柴──即使發願,將木燧摩擦濕柴也不會取得火;不發願,將木燧摩擦濕柴也不會取得火;既發願也不發願,將木燧摩擦濕柴也不會取得火;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木燧摩擦濕柴也不會取得火。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火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即使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不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不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二之一)

中部.一二六.浮彌經

這是一篇講述八正道的經文,經中首先由勝軍王子帶出一個有關「發願」的問題,浮彌尊者為他作出一個不太肯定的簡答後,便回到佛陀那裏尋找答案,於是佛陀詳細講解,要取得善美的成果,取決於是否行踐正道而非取決於有否發願。佛陀首先用「不正確取油」、「不正確取牛乳」、「不正確取酥」、「不正確取火」四個譬喻,清楚說明「若行踐邪道,無論發願與否都不能取得善美成果」這個道理。

 


只要行踐正道,不論發願與否都能取得善美的成果

「浮彌,任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如果發願,修習梵行便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就正如一個需要油、尋求油、到處尋找油的人,將芝麻碎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如果發願,將芝麻碎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便會取得油;不發願,將芝麻碎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會取得油;既發願也不發願,將芝麻碎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會取得油;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芝麻碎撒在油槽加水來擠壓也會取得油。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油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如果發願,修習梵行便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牛乳、尋求牛乳、到處尋找牛乳的人,在母牛乳頭擠牛乳──如果發願,在母牛乳頭便會取得牛乳;不發願,在母牛乳頭也會取得牛乳;既發願也不發願,在母牛乳頭也會取得牛乳;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在母牛乳頭也會取得牛乳。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牛乳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正見……這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酥、尋求酥、到處尋找酥的人,將乳酪來攪拌成酥──如果發願,將乳酪來攪拌便會取得酥;不發願,將乳酪來攪拌也會取得酥;既發願也不發願,將乳酪來攪拌也會取得酥;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乳酪來攪拌也會取得酥。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酥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正見……這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又正如一個需要火、尋求火、到處尋找火的人,將木燧摩擦乾柴──如果發願,將木燧摩擦乾柴便會取得火;不發願,將木燧摩擦乾柴也會取得火;既發願也不發願,將木燧摩擦乾柴也會取得火;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將木燧摩擦乾柴也會取得火。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火的方法。

「浮彌,同樣地,任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沙門或婆羅門,如果發願,修習梵行便會取得成果;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發願也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既不發願也不是不發願,修習梵行也會取得成果。浮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正確取得成果的方法。

「浮彌,如果你自如地對勝軍王子說這四個譬喻,他會對你生起淨信及向你作出淨信的尊敬。」

「大德,我之前沒有聽過這四個譬喻,又怎能像世尊那樣自如地對勝軍王子說呢。」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浮彌尊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二之二)

中部.一二六.浮彌經

連接上一期的經文,在今期的經文中,佛陀再用「正確取油」、「正確取牛乳」、「正確取酥」、「正確取火」四個譬喻,清楚說明「若行踐正道,無論發願與否都能取得善美成果」這個道理。

在各種不同的宗教之中,常會看到人們作出「發願」這種宗教行為。經中「發願」的巴利文是「āsā karoti」,「āsā」有「希望」、「願」的意思,而「karoti」則有「作出」、「造」的意思。不論任何宗教的教徒,只要在任何導人向善的宗教義理之中作出一種希冀,都屬一種「意善行」的修習。在世間善法之中發願能助人帶出一份善心與道心,在出世間法之中發願更能助人帶出一份能解脫生死的出離心。

此外,跟發願內容相關的,有一個詞語是「戒取」或稱為「戒禁取」。「戒取」是三結之一,它是一個負面的詞語。「戒取」的巴利文是「sīla-vata-parāmāsa」,「sīla」有「戒」、「修行」的意思,這裏指的是「修行」;「vata」有「誓」的意思;「parāmāsa」有「取着」的意思。「戒取」也是發願的一種,但這是一種固執與盲目的重誓──發一個重誓來作修行,更對自己的重誓與修行取着不放。我們下一期可選一篇有關的經文來閱讀,便可清楚了解戒取的內容。

人的特質可作感性與理性之分,感性重的人,比較傾於「信願」這方面的行持,若這種特質的人進入了八正道,佛陀稱這些人為「隨信行的人」;理性重的人,比較傾於「認知法義」這方面的行持,若這種特質的人進入了八正道,佛陀稱這些人為「隨法行的人」。隨信行或隨法行的人同屬「初果向」的聖者,兩者隨着各別不同的入手處而都能進入八正道之中。

原始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我們可在這篇經文之中看到佛陀對發願的態度:發願有它的助益,因此佛陀在說法的時候並沒有把它剔除;另一方面,發願並非不可或缺,因此佛陀也沒有強調它的重要性。佛陀所着重的,是踏實地在八正道之中的行踐。

 


固執與盲目的重誓稱為「戒取」,這是其中一種見法的障礙物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利一個稱為訶利陀的市鎮。

這時候,一個名叫富那.拘利子的牛戒修行人和一個名叫舍尼耶的狗戒裸體外道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富那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舍尼耶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像狗那樣彎曲身體坐下來。富那對世尊說:「大德,舍尼耶是持狗戒的,他修習艱苦的苦行,吃人們放在地上的食物,長期修習、不斷修習這種狗戒,他的趣向怎麼樣,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富那,不。不要問這些事情。」

富那第二次對世尊說……

「富那,不。不要問這些事情。」

富那第三次對世尊說:「大德,舍尼耶是持狗戒的,他修習艱苦的苦行,吃人們放在地上的食物,長期修習、不斷修習這種狗戒,他的趣向怎麼樣,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富那,既然我說不要問這些事情你還是堅持要問,那麼我便為你解說吧。富那,一些全力、不間斷地修習狗戒,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狗的行為,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狗的心境,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狗的模樣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狗的族類之中。

「如果他心持這種見解:『我修持這種戒、這種信願、這種苦行或這種梵行,將會投生在某種天之中。』這種見解是一種邪見。富那,我說,邪見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地獄或畜生。

「富那,狗戒修習完成,會投生為狗的族類;狗戒修習不完成,會投生地獄。」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舍尼耶痛哭流淚。於是,世尊對富那說:「我已說過,不要問這些事情了。」

舍尼耶對世尊說:「大德,我不單為世尊說到我的趣向而痛哭,還有為我長期修習、不斷修習狗戒而痛哭。大德,富那是持牛戒的,他長期修習、不斷修習牛戒,他的趣向怎麼樣,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舍尼耶,不。不要問這些事情。」

舍尼耶第二次對世尊說……

「舍尼耶,不。不要問這些事情。」

舍尼耶第三次對世尊說:「大德,富那是持牛戒的,他長期修習、不斷修習牛戒,他的趣向怎麼樣,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舍尼耶,既然我說不要問這些事情你還是堅持要問,那麼我便為你解說吧。舍尼耶,一些全力、不間斷地修習牛戒,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牛的行為,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牛的心境,全力、不間斷地作出牛的模樣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牛的族類之中。

「如果他心持這種見解:『我修持這種戒、這種信願、這種苦行或這種梵行,將會投生在某種天之中。』這種見解是一種邪見。舍尼耶,我說,邪見的人會在兩趣之一投生:地獄或畜生。

「舍尼耶,牛戒修習完成,會投生為牛的族類;牛戒修習不完成,會投生地獄。」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富那痛哭流淚。於是,世尊對舍尼耶說:「我已說過,不要問這些事情了。」

富那對世尊說:「大德,我不單為世尊說到我的趣向而痛哭,還有為我長期修習、不斷修習牛戒而痛哭。大德,我對世尊有淨信,知道世尊有能力為我說法,使我捨棄牛戒和使舍尼耶捨棄狗戒的。」

「富那,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富那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二之一)

中部.五十七.狗戒經

在上一期的經文講解那個部分提到「發願」與「戒取」的分別,所以今期選一篇有關戒取的經文來跟各位讀者一起閱讀。

在佛教的名相中,當提到何謂戒取的時候,往往會列舉豬戒、牛戒、狗戒、雞戒等這些外道邪行來作解說。修行者若在邪僻的道路之中發誓堅持,是不容易令其放棄的。戒取是三結之一,它是一種固執與盲目的行為,會障礙人們知法、見法。初果或以上的聖者會斷除戒取,原因是八正道以四聖諦的智慧為主導,因此在修習八正道時,止惡行善的推動力不是源於發重誓與否,而是源於明白惡行的過患與善行的利益;出離心的推動力不是源於發重誓與否,而是源於知苦與知如何滅苦。

在這篇經文中提到,富那是一個牛戒修行人,舍尼耶是一個狗戒裸體外道。修習牛戒的方法是盡量像牛那樣生活:吃草、四腳行走、像牛那樣叫等等。修習者認為通過這樣的苦修,將來可以投生天上。因為這種修習非常艱苦,也要忍受別人對自己的目光,所以一定要發重誓來堅持下去。狗戒、雞戒、豬戒分別是像狗、像雞、像豬那樣生活。

富那與舍尼耶因為對佛陀有信心,經三問佛陀他們能否生天後,佛陀才為他們解說,這些修行不單沒有意義,更因常作畜生的業而帶來投生畜生的惡報,或是因邪見的業而帶來投生地獄的惡報。佛陀的解說非常直接,當中的原因與後果亦非常清晰,兩人明白後,便進一步請佛陀幫他們捨棄牛戒與狗戒,那部分的內容則在下一期刊出。

 


帶來平和果報的是善行,帶來業盡報盡的是解脫行

世尊說:「富那,我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宣說四種業。這四種業是什麼呢?帶來黑報的黑業;帶來白報的白業;帶來黑白報的黑白業;既不帶來黑報也不帶來白報的業,是帶來業盡的業。

「富那,什麼是帶來黑報的黑業呢?一些人常做苦迫的身行、苦迫的口行、苦迫的意行。因他們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苦迫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苦迫的事物。因他們接觸苦迫的事物,所以帶來唯苦無樂的苦迫感受,就正如地獄的眾生那樣。

「富那,『有』是因為過往的有而生,是因為過往所做的行為而生;生了之後,便會領受各種觸。富那,因為這樣,所以我說,眾生是業的繼承者。富那,這就是所說的帶來黑報的黑業了。

「富那,什麼是帶來白報的白業呢?一些人常做平和的身行、平和的口行、平和的意行。因他們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們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唯樂無苦的平和感受,就正如遍淨天那樣。

「富那,『有』是因為過往的有而生,是因為過往所做的行為而生;生了之後,便會領受各種觸。富那,因為這樣,所以我說,眾生是業的繼承者。富那,這就是所說的帶來白報的白業了。

「富那,什麼是帶來黑白報的黑白業呢?一些人常做苦迫的身行也常做平和的身行,常做苦迫的口行也常做平和的口行,常做苦迫的意行也常做平和的意行。因他們常做苦迫的身、口、意行,也常做平和的身、口、意行,之後便會投生在一個既有苦迫也有平和的世間之中,在那裏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因他們既接觸苦迫的事物也接觸平和的事物,所以帶來苦樂夾雜的感受,就正如一些人、一些天、一些惡趣眾生那樣。

「富那,『有』是因為過往的有而生,是因為過往所做的行為而生;生了之後,便會領受各種觸。富那,因為這樣,所以我說,眾生是業的繼承者。富那,這就是所說的帶來黑白報的黑白業了。

「富那,什麼是既不帶來黑報也不帶來白報的業,是帶來業盡的業呢?無論任何帶來黑報的黑業,都立心捨棄它;無論任何帶來白報的白業,都立心捨棄它;無論任何帶來黑白報的黑白業,都立心捨棄它。富那,這就是所說的既不帶來黑報也不帶來白報的業,是帶來業盡的業了。

「富那,這就是我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宣說的四種業了。」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富那對他說:「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舍尼耶對世尊說:「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大德,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我能在世尊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舍尼耶,以前曾是外道的人,想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是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過了四個月,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他出家,授與他具足戒,讓他成為一位比丘。然而,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是可以豁免的。」

「大德,如果外道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話,我可以接受四年觀察期,過了四年,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我出家,授與我具足戒,讓我成為一位比丘。」

舍尼耶尊者得到世尊允許,即時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受具足戒不久,舍尼耶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舍尼耶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二之二)

中部.五十七.狗戒經

上一期的經文提到,佛陀為富那與舍尼耶兩個帶着「戒取」的外道解說修習牛戒與狗戒的過患。今期的經文佛陀進一步為他們解說「四種業」的義理,使他們脫離牛戒與狗戒的修習,之後,富那成為一位佛弟子,舍利耶在佛陀座下出家而成為一位阿羅漢。

「眾生是業的繼承者。」──這是佛教的其中一句名言。在經中當提到業的時候,多從 「善與惡」這個角度來講解行為與果報:多作十善業的人,在將來投生的時候,會繼承着自己的善業而投生於人、天的善趣,十善業也隨順修習止息生死的解脫道;相反,多作十惡業的人,在將來投生的時候,會繼承着自己的惡業而投生於餓鬼、畜生、地獄的惡趣,十惡業也跟解脫道背道而馳。

佛陀偶爾也會如這篇經文那樣,從「平和與苦迫」這個角度來講解行為與果報,而白跟善同義,黑跟惡同義。這使我們明白,善行跟平和是同一個範疇的東西,惡行跟苦迫是同一個範疇的東西,而修行不僅要取得平和的果報,更要取得業盡報盡的聖果。

 


八正道可稱為一輛梵乘,因它能將乘客帶往息滅貪、瞋、癡的目的地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在上午,阿難尊者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入舍衛城化食。他看見吒奴蘇尼婆羅門乘坐一輛全白的馬車離開舍衛城。拉車的全都是白馬,車外的裝飾是白色的,車身是白色的,車內的布置是白色的,繮繩是白色的,刺棒是白色的,傘蓋是白色的;吒奴蘇尼戴上白頭巾,穿上白衣服和白鞋;侍從以白扇為他扇涼。人們看見這情形後,都說: 「這真是梵天的車乘!這真是梵乘的樣子!」

於是,阿難尊者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然後問:「大德,可否把法和律稱為梵乘呢?」

世尊說:「阿難,是可以的。阿難,八正道可稱為梵乘,可稱為法乘,也可稱為無上的勝利之道。

「阿難,勤修正見,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思維,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語,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業,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命,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精進,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念,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勤修正定,最終會帶來貪欲、嗔恚、愚癡的清除。

「阿難,從以上所說那樣來看八正道,八正道便可稱為梵乘,可稱為法乘,也可稱為無上的勝利之道了。」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無上之梵乘,

由自力所作:

信與慧為軛,

長繫於正法;

慚愧心為轅,

連結於此軛;

 

正念為護持,

亦為駕馭者;

以戒行之德,

嚴飾此車乘;

 

以禪那為軸;

以精進為輪;

捨與定為軫;

無欲為幔蓋。

 

復有遠離心、

不嗔不惱害,

三者為兵器;

安忍為鎧甲。

 

智者以眾德,

轉向安穩處,

戰勝諸煩惱,

離縛出世間。”

 

相應部.四十五.四.婆羅門

以上是一篇內容簡單的經文,經中的開首提到,阿難尊者看見吒奴蘇尼婆羅門豪華高貴的車乘後,問佛陀可否稱法義為梵乘,佛陀說,八正道可稱為梵乘,因為八正道可將乘客帶往息滅貪欲、嗔恚、愚癡的目的地──湼槃。「梵乘」 (brahma yāna)有「最高的交通工具」的意思。

從420期至今我們閱讀的經文內容都是圍繞着三十七菩提分的,在下一期開始,我將選另一些內容的經文來跟各位讀者一起閱讀。

 


佛陀曾為跋祇人說七不退法,欲侵佔跋祇的阿闍世王因此知難而退

1.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靈鷲山。

這時候,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想攻打跋祇。他說:「我要鏟除這個強大的跋祇,我要摧毀跋祇,我要使跋祇永無寧日。」

 

2. 於是,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吩咐大臣雨行婆羅門:「婆羅門,來吧,你前往世尊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世尊雙足,問候世尊,問他是否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還有,你這樣說:『大德,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想攻打跋祇。他說要鏟除這個強大的跋祇,摧毀跋祇,使跋祇永無寧日。』當世尊對攻打跋祇的事情向你作出預言後,好好記着它,然後回來告訴我。如來一定不會說不真實的話。」

 

3.「大王,遵命。」大臣雨行婆羅門回答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後,便吩咐安排多部車輛,他登上其中一部,和其他車輛一起從王舍城出發,前往靈鷲山。車輛到了車路的盡頭時,他下車徒步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摩揭陀大臣雨行婆羅門對世尊說:「喬答摩賢者,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頂禮喬答摩賢者雙足,問世尊是否無疾、無病、輕快、強健、安穩地生活。喬答摩賢者,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想攻打跋祇。他說要鏟除這個強大的跋祇,摧毀跋祇,使跋祇永無寧日。」

 

4. 這時候,阿難尊者站在世尊背後為世尊扇涼。於是,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常常集會,定期集會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常常集會,定期集會。」「阿難,只要跋祇人常常集會,定期集會;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和洽地集會,和洽地散會,和洽地處理跋祇人的事情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和洽地集會,和洽地散會,和洽地處理跋祇人的事情。」「阿難,只要跋祇人和洽地集會,和洽地散會,和洽地處理跋祇人的事情;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不訂新的法規,不廢除固有的法規,遵守和奉行傳統的跋祇律法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不訂新的法規,不廢除固有的法規,遵守和奉行傳統的跋祇律法。」「阿難,只要跋祇人不訂新的法規,不廢除固有的法規,遵守和奉行傳統的跋祇律法;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的長者,聽從長者的教誨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的長者,聽從長者的教誨。」「阿難,只要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的長者,聽從長者的教誨;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不讓婦女生活在暴力威脅之中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不讓婦女生活在暴力威脅之中。」「阿難,只要跋祇人不讓婦女生活在暴力威脅之中;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所有的寺廟,布施不斷,建設不斷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所有的寺廟,布施不斷,建設不斷。」「阿難,只要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所有的寺廟,布施不斷,建設不斷;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阿難,你有沒有聽說,跋祇人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保護、照顧阿羅漢,目的是吸引國外的阿羅漢來本國,及使本國的阿羅漢能夠安穩地生活呢?」「大德,我聽說跋祇人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保護、照顧阿羅漢,目的是吸引國外的阿羅漢來本國,及使本國的阿羅漢能夠安穩地生活。」「阿難,只要跋祇人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保護、照顧阿羅漢,目的是吸引國外的阿羅漢來本國,及使本國的阿羅漢能夠安穩地生活;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5. 於是,世尊對摩揭陀大臣雨行婆羅門說:「婆羅門,有一次我住在毗舍離沙蘭達達廟,在那裏我對跋祇人說這七不退法。婆羅門,只要七不退法在跋祇人之中得到確立,只要跋祇人和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他們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摩揭陀大臣雨行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跋祇人即使只具備一種不退法,他們都將會日益強盛,不會衰退;更遑論具備七種不退法了!喬答摩賢者,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不能以戰爭來征服跋祇人,除非使用計謀,或除非跋祇人內部分裂才能征服他們。喬答摩賢者,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告辭了。」

「婆羅門,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摩揭陀大臣雨行婆羅門聽了世尊的說話後感到歡喜,感到愉快,之後起座離去。

(之一)

長部.十六.大般湼槃經.第一誦

從今期開始,我們一起閱讀這篇《大般湼槃經》。在巴利文四部經之中,這篇經文是最長的,全篇經文一共包含有六誦。這篇經文這麼長,是因為當中記載着多項佛陀入滅時的事跡。這篇經文也很重要,因為當中記載着多則佛陀對弟子的囑咐。閱讀這篇經文,可讓我們認識到在原始佛教之中佛陀的偉大之處:他既有一份最高的智慧與悲心這種聖者的修為,也有一份質樸、平實這種「人間」的本質。

這篇經文也是一篇很感人的經文,經中提到當時佛陀將要入滅、將要捨弟子而去的時候,現在不少人看了也會感到動容。此外,經中記載着佛陀對弟子的多番關懷和囑咐,不少人看了也會感受到佛陀所散發出來的悲心。

若從研究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篇經文,當中記載的佛陀舍利八分,四個朝禮之地(佛陀出生、覺悟、初轉法輪、入滅之地)等等也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早期資料。

在以上開首五段經文之中提到,阿闍世王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在弒父篡位後進一步想侵佔鄰國,因他知道佛陀有大智慧,理應知道戰果,竟叫他的大臣向佛陀查詢。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生靈塗炭,是一個不應向宗教師問的問題,於是佛陀不正面解答雨行婆羅門,轉身向阿難尊者作一個答問,讓雨行婆羅門知道佛陀曾教跋祇人七不退法及跋祇人奉行七不退法。這一個答問為摩揭陀與跋祇雙方排解了一場戰爭。

 


佛陀囑咐比丘奉行多種不退法,當中多個環節均屬個人的修持工作

6. 摩揭陀大臣雨行婆羅門離去不久,世尊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你去叫所有住在王舍城一帶的比丘到大堂聚集。」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於是叫所有住在王舍城一帶的比丘到大堂聚集。之後,他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比丘僧團已經聚集好了。如果世尊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世尊起座前往大堂,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比丘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只要比丘常常集會,定期集會;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和洽地集會,和洽地散會,和洽地處理比丘的事情;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訂新的戒律,不廢除固有的戒律,遵守和奉行已有的戒律;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長老比丘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的領導。只要比丘照料、恭敬、尊重、供養長老比丘,聽從長老比丘的教誨;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被導致投生的渴愛所征服;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樂於居住山林;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內心保持念,目的是吸引外間質素好的同修到自己的地方來,及使自己地方質素好的同修能夠安穩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七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7. 「比丘們,我要說另一種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喜好事務,不樂着事務,不耽於事務;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喜好談話,不樂着談話,不耽於談話;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喜好睡眠,不樂着睡眠,不耽於睡眠;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喜好聯結黨,不樂着聯結黨,不耽於聯結黨;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沒有惡欲,不被惡欲所征服;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交惡友,不與惡友為伴,不隨從惡友;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不滯留在細小的證悟之中;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七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8. 「比丘們,我要說另一種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只要比丘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保持念,有智慧;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七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9. 「比丘們,我要說另一種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只要比丘修習念覺支,修習擇法覺支,修習精進覺支,修習喜覺支,修習猗覺支,修習定覺支,修習捨覺支;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七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10. 「比丘們,我要說另一種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世尊說: 「比丘們,只要比丘修習無常想,修習無我想,修習不淨想,修習過患想,修習捨棄想,修習無欲想,修習息滅想;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七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之二)

長部.十六.大般湼槃經.第一誦

上一期的經文提到,跋祇人奉行七不退法,所以國力能夠保持強盛。今期的經文接着講述,佛陀在召集比丘後,囑咐比丘也要奉行各種不退法,以保持僧團的強盛。

從以上五種七不退法之中可以看到,當中多個環節都屬個人的修持工作,由此可知,若比丘想佛法興隆、正法久住,重要而又相應的工作還是自身的修行。

第10段經文提到的七不退法是修習無常想、無我想等七種想。這七種想的修習屬禪修之中修觀方面的範疇。刊在443期的講解部分之中提到,想是 「印象」、 「演繹」 、 「理解」 方面的心理活動。修習無常想就是將無常這個實相放在心中,或是用無常這個實相來認知世間事物,這種修習有助禪修者增長出離心,有助禪修者放捨各種執着。無我想、不淨想、過患想的修習與作用跟無常想相若。捨棄想、無欲想、息滅想則更進一步,將捨棄、無欲、息滅的利益放在心中,或是用捨棄、無欲、息滅的心境來看待世間事物,這種修習能讓修行者親身體驗──即使是短暫的體驗──那份沒有束縛的解脫心境。

 


每位佛陀的覺悟,都由清除五蓋及完滿七覺支而來

11. 「比丘們,我要說六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只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身業來對待同修;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口業來對待同修;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意業來對待同修;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樂於和具戒的同修共同受用如法取得的東西,即使是缽中的食物,都樂於和人均分;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戒之中,他們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着、帶來定;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正見之中,他們的正見是聖者之見,是出世間之見,能使人徹底清除苦;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比丘們,只要這六不退法在比丘之中得到確立,只要比丘和這六不退法相應地生活;比丘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12. 世尊住在王舍城靈鷲山的時候,常對比丘說的,是有關戒、有關定、有關慧的教法──戒成熟時便得定,是大果報、大利益;定成熟時便得慧,是大果報、大利益;慧成熟時心便能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13. 世尊在靈鷲山住了一段時間後,便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來吧,我們一起前往芒果樹苗林。」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於是世尊便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前往芒果樹苗林。

 

14. 世尊住在芒果樹苗林一間屬於國王的小屋。當世尊住在芒果樹苗林小屋的時候,常對比丘說的,是有關戒、有關定、有關慧的教法──戒成熟時便得定,是大果報、大利益;定成熟時便得慧,是大果報、大利益;慧成熟時心便能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15. 世尊在芒果樹苗林住了一段時間後,便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來吧,我們一起前往那爛陀。」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於是世尊便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前往那爛陀。世尊住在那爛陀的波婆迦芒果園。

 

16.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對世尊有這份淨信:無論過去、將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世尊有更高的覺悟。」

「舍利弗,你說出這樣重、這樣無畏的話,以堅定的語氣作出獅子吼:『大德,我對世尊有這份淨信:無論過去、將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或婆羅門比世尊有更高的覺悟。』舍利弗,你曾用他心智來觀察過去所有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的心,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戒行,什麼樣的特質,什麼樣的智慧,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解脫嗎?」

「大德,沒有。」

「舍利弗,你曾用他心智來觀察將來所有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的心,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戒行,什麼樣的特質,什麼樣的智慧,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解脫嗎?」

「大德,沒有。」

「舍利弗,你曾用他心智來觀察現在的我,阿羅漢.等正覺.世尊的心,知道我是什麼樣的戒行,什麼樣的特質,什麼樣的智慧,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解脫嗎?」

「大德,沒有。」

「舍利弗,既然你沒有用他心智來觀察過去、將來、現在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的心,那你為什麼說出這樣重、這樣無畏的話,以堅定的語氣作出獅子吼呢?」

 

17. 「大德,雖然我沒有用他心智來觀察過去、將來、現在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的心,但我能夠從推斷之中明白這個道理。大德,就正如在邊境有一座都城,都城有堅固的地基、堅固的圍牆和一道城門,有一個智慧、聰明、能幹的守門人在那裏,他阻截陌生人入城和讓熟悉的人入城。他在環繞城牆的道路巡視時,看不見城牆有任何裂縫或孔洞,即使貓兒也不能從城牆進出。守門人心想:『所有體型大的眾生要進出這座都城,都要通過這道唯一的城門。』

「大德,同樣地,我能夠從推斷之中明白這個道理。大德,過去所有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都是要通過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善保持在四念處之中,培育七覺支,然後覺悟無上正等正覺。將來所有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也是要通過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善保持在四念處之中,培育七覺支,然後覺悟無上正等正覺。現在的阿羅漢.等正覺.世尊也是要通過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善保持在四念處之中,培育七覺支,然後覺悟無上正等正覺。」

(之三)

長部.十六.大般涅槃經.第一誦

在上一期的經文中,佛陀為比丘說了五種「七不退法」,在這一期的經文中,佛陀接着為比丘講說「六不退法」。六不退法能為僧團帶來和合,是令僧團日益強盛的其中一種法門。

之後,佛陀開始他生平最後一次的說法遊行,由王舍城逐漸向北而上。在漢譯本的佛典之中跟這篇經文相對應的是《長阿含經.二.遊行經》,取名為《遊行經》,是因為這篇經文記載着佛陀最後一次說法遊行的情形。

第16至17段經文的內容提到,舍利弗尊者在佛陀面前說,他雖然沒有用他心智觀察過去、現在、未來佛陀的心,但從推斷可知,任何人覺悟成佛,都要經過這條必經之道:清除內心「五蓋」的污染,然後在內心確立七種覺悟的要素「七覺支」而來。

 


持戒帶來五種利益:得到財富、有好名聲、眾中心安、臨終不亂、投生善趣

18. 世尊住在那爛陀波婆迦芒果園的時候,常對比丘說的,是有關戒、有關定、有關慧的教法──戒成熟時便得定,是大果報、大利益;定成熟時便得慧,是大果報、大利益;慧成熟時心便能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19. 世尊在那爛陀住了一段時間後,便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來吧,我們一起前往波吒釐村。」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大德,是的。」 於是世尊便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前往波吒釐村。

 

20. 波吒釐村的優婆塞聽到世尊到來的消息,他們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願世尊到我們的客堂來。」世尊保持沉默以表示接受邀請。

 

21. 波吒釐村的優婆塞知道世尊接受邀請後,他們起座,向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前往客堂。他們去到客堂後,鋪蓋整個客堂的地面,擺設坐具,放置水瓶,掛起油燈,之後前往世尊那裏。他們去到世尊那裏後,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客堂的地已經鋪好,坐具已經擺好,水瓶已經放好,油燈已經掛好了。如果世尊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22. 於是,世尊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和比丘僧團一起前往客堂。世尊洗足後進入客堂,靠在中央的柱,面向東方坐下來。比丘僧團洗足後進入客堂,靠在西面的牆,面向東方坐下來,向着世尊坐。波吒釐村的優婆塞洗足後進入客堂,靠在東面的牆,面向西方坐下來,向着世尊坐。

 

23. 世尊對波吒釐村的優婆塞說: 「居士們,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有五種過患。這五種過患是什麼呢?居士們,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因為放逸,會失去大量財富。這是第一種過患。

「居士們,再者,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會帶來壞名聲。這是第二種過患。

「居士們,再者,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無論去到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等任何大眾之中,都會沒有自信、感到不安。這是第三種過患。

「居士們,再者,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在臨終時內心會昏亂。這是第四種過患。

「居士們,再者,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這是第五種過患。居士們,這些就是戒行不好、戒行不正的人的五種過患了。

 

24.「居士們,具戒、持戒的人有五種利益。這五種利益是什麼呢?具戒、持戒的人因為不放逸,會得到大量財富。這是第一種利益。

「居士們,再者,具戒、持戒的人會帶來好名聲。這是第二種利益。

「居士們,再者,具戒、持戒的人無論去到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等任何大眾之中,都會有自信、感到心安。這是第三種利益。

「居士們,再者,具戒、持戒的人在臨終時內心不會昏亂。這是第四種利益。

「居士們,再者,具戒、持戒的人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這是第五種利益。居士們,這些就是具戒、持戒的人的五種利益了。」

 

25. 世尊整夜為波吒釐村的優婆塞說法,對他們開示,對他們教導,使他們景仰,使他們歡喜,之後着他們離去。世尊說:「居士們,夜快過了。如果你們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波吒釐村的優婆塞回答世尊:「大德,是的。」他們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離去。波吒釐村的優婆塞離去不久,世尊便進入靜室。

(之四)

長部.十六.大般湼槃經.第一誦

佛陀繼續他的說法遊行,當他到了那爛陀及停留一段時間後又啟程前往波吒釐村。村中的佛弟子知道佛陀到來,於是邀請佛陀說法,經文記載着當中的一些情節與禮儀,讓我們對此有一個概略的認知,更重要的,是經文記載着的義理:佛陀為居士說,戒行不好會帶來五種過患,持戒會帶來五種利益。

在原始佛教的義理中,在家人受持五戒就是以五戒來節制自己的行為,過一種奉公守法的生活。經中的 「戒行不好、戒行不正」 即行為沒有節制,過牴觸社會法律的生活,這類人是「容易散失財富」、 「聲名狼藉」、「在大眾中會心慌」的;若內心長期處於這些苦迫的心境,自然也會「臨終時內心昏亂」;一個人平時內心苦迫、臨終時內心昏亂,下一生也會招感到 「投生惡趣」的。這就是戒行不好的五種過患及其因由了。

相反來說,若一個人的行為有五戒作為節制、過奉公守法的生活,便會帶來得到財富、有好名聲、在大眾中心安理得、臨終時內心不昏亂、投生善趣這五種利益了。

 


佛陀受用供養後,通常會為供養者說法,或為供養者誦祝福語以作答謝

26. 這時候,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在波吒釐村興建一座都城,用來防禦跋祇。這時候,數以千計的天神居住在波吒釐村的土地上。那些大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大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那些中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中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那些小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小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

 

27. 世尊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數以千計的天神居住在波吒釐村的土地上。他在清晨的時候起來,問阿難尊者:「阿難,誰在波吒釐村興建都城呢?」

「大德,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在波吒釐村興建都城,用來防禦跋祇。」

 

28. 「阿難,須尼陀和雨行興建都城,就像曾討教三十三天似的。阿難,我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數以千計的天神居住在波吒釐村的土地上。那些大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大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那些中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中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那些小勢力天神所居住的土地,吸引小勢力大臣的心在那土地上興建居所。阿難,只要有賢士在這裏,只要有商旅的道路通達這裏,這裏便將成為一個大都城。這裏將會稱為波吒釐子城,是一個貨物集散地。阿難,將來只有三種東西能威脅波吒釐子城:大火、洪水或內部分裂。」

 

29. 這時候,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站在一邊。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對世尊說:「喬答摩賢者,願世尊和比丘僧團接受我們今天的食物。」世尊保持沉默以表示接受供養。

 

30. 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知道世尊接受邀請後,回到自己的客堂,吩咐準備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然後使人通知世尊:「喬答摩賢者,現在食物已經準備好了。」

 

於是,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和比丘僧團一起前往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的客堂。世尊到了客堂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於是,須尼陀和雨行親手將硬食物和軟食物遞送給以佛陀為首的比丘僧團,使比丘得到滿足,使比丘掩缽示意吃飽。當世尊吃完食物,手離開缽的時候,須尼陀和雨行各以低座坐在一邊。

 

31. 當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坐在一邊的時候,世尊對他們說以下偈頌表示謝意:

「一位智慧人,

無論在何地,

供養持淨戒、

修習梵行者,

 

能向諸天神,

展示其功德。

天神於此人,

尊重及恭敬,

 

愛護布施者,

猶如母護子。

受天神守護,

 恆常得安樂。」

世尊對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說偈表示謝意後,起座離去。

 

32. 這時候,摩揭陀大臣須尼陀和雨行隨後跟着世尊,他們心想:「如果喬答摩沙門從哪一道城門出城,那一道城門便命名為喬答摩城門;如果他從哪一個渡口過河,那一個渡口便命名為喬答摩渡口。」

世尊從其中一道城門出了城,於是那道城門便命名為喬答摩城門。

 

33. 世尊去到了恆河邊。這時候恆河的河水水漲,漲得烏鴉也可以從地上喝水。人們為了要到對岸,一些人在找尋渡船,一些人在找尋木筏,一些人在綁紮浮囊。這時候,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世尊和比丘僧團從恆河這邊岸隱沒,在恆河的對岸出現。

 

34. 世尊看見人們為了要到對岸,一些人在找尋渡船,一些人在找尋木筏,一些人在綁紮浮囊,於是他有感而發,說出感興偈:

「眾人為渡河,

免受困於水,

築橋與造筏;

 智者已渡河。」

第一誦完(之五)

 

長部.十六.大般涅槃經.第一誦

今期經文26至28段記載,須尼陀和雨行兩個大臣為阿闍世王將波吒釐村興建為一座大都城,目的是作防禦跋祇之用。波吒釐村在佛陀入滅後逐漸興盛,在佛陀入滅過百年後,阿育王以波吒釐村為國都,稱為波吒釐子城,或人們更熟悉的一個名稱,就是華氏城。後來的華氏城有如此輝煌的發展,在這篇經文中記載着一小段「天神定居」與「佛陀的讚歎與預示」這個吉祥先兆。

經文29至31段記載着兩個大臣請佛陀接受供養,佛陀在受供後對他們說答謝偈,之後便離去。今期的經文沒有很多義理的成份,但從中可看到佛陀謙下的一面,他並非高高在上地受人供養,而是謙下地在受供後為布施者說祝福語,以作出答謝。明白法義的人會知道,布施者有機會向佛陀作布施其實最大的得着就是自己,因為即使對佛陀作小布施也會招感到極大的福報,更不用說能親見在天人之中德智最高的佛陀了。謙下的佛陀在受供後若有人問法的,便會為人說法;若沒人問法的,也會為布施者說祝福語以作出答謝。

接着,佛陀和比丘僧團又繼續他們的說法遊行,渡過恆河再往北上。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