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世界安

550

一位朋友訴說,在這段肺炎疫情期間,心生焦慮,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每天看的新聞,看到世界各地感染冠狀病毒的人數有增無減,為之擔憂難過。最近更是坐立不安,焦慮成為主要的感受。她知道不能這樣下去,而自我反省:「我已經不追看新聞,好些了。」

我們內在都有慈悲心,知道有人在受苦,希望能加以援手,但這次疫情蔓延全世界,我們感到無助,除了擔心自己、家人和朋友,也擔心在世界各地受苦的人。

慈悲是人的美好品質,但如果慈悲成為行為,而這個行動源自恐懼和焦慮,有關行為也會帶着恐懼和焦慮了,不但未能紓緩困境,也許傳遞給他人更多的焦躁不安。

有一位對社會很有承擔的朋友,一直盡其所能支援弱勢社群。不久前,收到她傳來訊息:美國將制裁香港,大家要準備儲蓄半年食糧。

生死有命亦有時

「好幾次見她快走了,突然又緩過來。」Jan 的友人說。

凌晨二時,從落地窗往外看,都市的街上入夜後格外寂靜,萬家燈火大多已熄,天文台正懸掛三號風球,低壓氣旋帶來的狂風暴雨也停了。病房內,冷氣越感寒冷,直吹得我頭皮和肩頸僵硬。

護士為 Jan 注射嗎啡類止痛藥後,十二小時過去了,我們決定輪班助念。Jan 已進入彌留階段,她用着超過十度的氧氣,胸膛隨着一呼一吸,規律地一起一伏。親友抖擻精神,綿綿密密地繫念阿彌陀佛,殷切期盼 Jan 聞聲當機立斷,往生西方。但 Jan 似乎正與死魔對峙,她微張着口用力地喘息,一副不輕言放棄的模樣。

她還牽掛什麼?在臨終的境界裏,她正經歷什麼? 

修補撕裂由我做起

「媽媽告訴我:『你不要吃我這些藍絲煮的飯!』」
── Jessica,二十八歲

「我只是說了一句:『不好意思遲到了,剛才地鐵被人搞到好擠塞。』之後整晚再沒有人跟我講說話。」
── 廣榮,五十五歲

 

輔導員執筆的時間,是2020年春節前夕,回想過去半年,社會事件衝擊着香港每一個角落,來接受輔導的人,無一倖免,社會運動總會成為他們故事的背景,甚至是他們困擾的主因。本文章目的不是發表政見,亦並非時事評論,政治問題固然政治解決,然而在輔導室裏,筆者經歷最多的是,分化和撕裂,故此希望以輔導員的角度,從人性和內心世界為出發點,讓大家從自己開始,與身邊的人爭取多一分共鳴、少一分撕裂,自己香港,自己修補。

《譚寶碩人生四講》第四集:情為何物

像極了愛情,像霧又像花。?人生四講壓軸一集?,譚寶碩老師同你談情啊!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情愛就好像一串夢,愛情之事,老師有何體會?想嫁個白馬王子,姻緣和因緣原來不可或缺?老師又會細談相處之道。譚寶碩人生四講壓軸篇:情為何物。今晚八點,溫暖人間facebook連埋youtube雙雙播放,就如愛情一樣,期待期待再期待!

疫境傳愛 道場弘法 2.0

新冠肺炎已持續超過半年,最近香港的情況更是嚴峻,在此艱難時刻,
佛法就如甘露,能安住我們的心。
這段日子,香港各大佛教道場均想盡辦法,以視像、音訊、網上直播等方式,
舉辦佛學課程、法會、講經、關懷社群等活動,弘法足跡遍布各大社交平台,堅守布教使命。
千方百計,建構「線上弘法」新景象,
只希望為大眾傳遞更多智慧、慈悲與關愛,共同渡過疫境。
這刻,你我並不孤單,藉着今次專題,眾道場、法師們與大家一起面對挑戰,轉危為機。

 

給人類再一次警醒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西方寺住持  寬運法師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