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寶碩人生四講》第三集:觀照
終於終於,等到星期六啦!這些日子最好的期待,必然是譚寶碩老師!
《譚寶碩人生四講》第三集:觀照。怎樣從毛筆的一筆一畫,觀照自己的心?此刻,怎樣心寬看前路?譚老師又會拆解自己的性格,不容錯過。
今晚8點,溫暖人間facebook+youtube聯播,晚飯前,先為心靈送上補品!
終於終於,等到星期六啦!這些日子最好的期待,必然是譚寶碩老師!
《譚寶碩人生四講》第三集:觀照。怎樣從毛筆的一筆一畫,觀照自己的心?此刻,怎樣心寬看前路?譚老師又會拆解自己的性格,不容錯過。
今晚8點,溫暖人間facebook+youtube聯播,晚飯前,先為心靈送上補品!
留守家中,溫暖人間貼心陪伴,送上《譚寶碩人生四講》第二集:修行。看了第一集,大為感動?第二集譚老師以佛法再次安撫大家的心!
人生有很多事,我們都挽留不到,譚老師如何從佛法裡得到輔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對譚老師來說原來有很大意義;對譚老師而言,最大的功課又是什麼?
疫情反覆,自利利他,大家乖乖stay home啦!明晚坐定定,收看由溫暖人間特別攝製,《譚寶碩人生四講》第一集首播,題目就是「安心」。 譚老師擅以藝術、文化、美好情懷安頓身心,他的分享好比風雨下的陽光,充滿希望。 曾經居家隔離14日,他怎樣做到處變不驚?當事業處於逆境,又怎樣悟出幸福真理?這陣子大家都在尋找安心,譚老師提供最好答案。
答:這個問題的重點,應該在於佛法中產生善業的邏輯是「加法」,所謂「加法」,即是這善業是增加功德,因為因緣所限而沒有造善業時,便沒有在善業的區塊之中增加因素,當不會因為沒有增加善業而有懲罰。而且,因為因緣所限(為安全起見),而未能長開佛前的長明燈供佛,這與「惡心」地「障佛光明」,是有明顯分別的。
總而言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了解兩個要點:(一)善業是「加法」;(二)造業的動機。因此,在考慮這兩個重點,我們可以安心地以安全的考量,間中關掉了佛前的長明燈,是沒有罪過的。
另外,有一點建議可以給讀者的,其實如果又想供佛,亦想顧及安全,可以考慮輪替地用充電的LED燈和交流電的電燈作「佛前長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