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全法師 佛教 Why not ?

在海全法師的鼓勵下,「青一釋」的年輕人天馬行空。

譬如,他們剛在佛光淨舍舉辦「佛法正能量 Open Day」,

在寺院舉辦開放日,加入青年佛曲點唱、自家創作歌曲表演、茶點時間、

義賣活動、心情分享等多種快樂元素,形式有如嘉年華,是一次嶄新嘗試。

又例如由青一釋設計的四大吉祥物,原來是代表四大菩薩精神:

獨角獸 BuBu 代表永遠有夢想;白龍 DoDo 代表和諧共處;

獅子 SonSon 代表無憂的微笑;大象 LeLe 代表踏實向前。

可愛的造型,教人耳目一新。

阿姜布拉姆 Ajahn Brahm 開口是禪機

出家至今已經 39 年的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註 1 是泰國著名的禪師阿姜查(Ajahn Chah )的弟子,

他為人風趣,在講台上散發出明星般的個人魅力,

今年三月他在香港的多場講座,都是活潑的禪與生活的最佳見證。

然而,私底下和他聊天,他如長者般的和藹可親。

他形容自己像個隱士和教師,每年花幾個星期禪修獨處,

並周遊各國,以風趣幽默和平易近人的語言,為成千上萬的觀眾開示佛法。

註 1 Ajahn Brahm 全名 Ajahn Brahmavamso Mahathera。 「Ajahn」是泰文, 源自巴利文的「ācariya」,是「老師」的意思。

怎樣才算信觀音?

我現在每天都拜觀音,亦已戒吃牛肉,但最近聽到有些同道中人說,如果是真正信觀音,便應該連一切與牛有關的製成品,例如牛油、牛奶及其他要用牛油製成的食品,包括餅乾和朱古力也不能吃。法師,我想問這是真的嗎?我該如何做才算信觀音?

你的同道中人之說法相信是道聽途說的謬誤。牛肉要殺牛而得,牛油牛奶雖然都是牛隻的產品,但不需要殺害牛隻的生命,二者不能相提並論。你能發心不吃牛肉固然很好,但也建議效法觀音的慈悲,於觀音誕、每月初一、十五或每周吃一天素,平日亦少吃肉多吃蔬果,既能培養慈悲心,對身體健康亦有很大裨益。真正信觀音的人應該學習觀世音 菩薩的精神,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多發揮幫助人的力量與精神。建議你應到正信的佛教道場多聽經聞法或參與共修,生活上遇到疑問或困擾時也可以隨時向相熟的法師請教。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

材料︰
豆腐 2塊
薑蓉 1茶匙
香菇 2朵
紅椒 半隻
香芹菜 少許
未漂白的薯粉或蓮藕粉或 葛粉 1茶匙(勾芡)

調味料
豆瓣醬 2茶匙
醬油 1茶匙
麻油 1茶匙
食油 少許

做法︰ 

  1. 香菇先浸至軟身。 
  2. 豆腐、香菇、紅椒、香芹菜切丁。
  3. 熱鍋倒入少許油,將香菇、薑蓉、紅椒落鍋炒香,盛起備用。
  4. 再倒入少許油,待油熱再放入豆瓣醬、醬油, 翻炒幾下待香味溢出,然後倒入豆腐以及步驟 2 的備用材料。蓋上鍋蓋燜大概 10 分鐘,其間要 輕輕反轉豆腐使其入味。待豆腐入味,勾芡, 再淋上麻油,撒上香芹菜作裝飾。
  • 温馨提示:切丁狀的豆腐過一過熱水可避免豆腐破碎。

 

你有快樂和別人分享嗎?

2013 年 4 月 5 日 「快樂的老師將改變世界」禪修營,泰國 —— 第二天開示( 第一部分:給小朋友的開示 )

佛陀是一位老師,一位很好的老師,一位快樂的老師。如果你不快樂,你無法為別人帶來快樂。不論你是老師與否,如果你不快樂,你就不能夠幫助別人快樂。我們有時說佛陀是「 開心的人」、「欣喜的人」,佛陀非常快樂,所以他可以跟很多人分享快樂。愛,就是分享快樂。你有快樂可以和別人分享嗎?你愛爸爸嗎?愛媽媽呢?你有快樂跟他們分享嗎?如果你不快樂,你就不可能和爸爸媽媽分享快樂。如果想快樂,我們就應該跟着佛陀的教導修習。

我問大家,你有快樂可以給別人嗎?有沒有?有多少?一千克?一磅?你有愛嗎?如果我們沒有快樂,就不可能和別人分享快樂,我們便沒法去愛。禪修幫助我們得到快樂和愛,讓我們有快樂和愛可以和別人分享。

聽雨

佛說「唯識無境」,即是說世間一切現象為吾人八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所變現的, 因此心外無獨立的客觀存在。

一切法不過由八識所現,不但外境如此,即使在個人的內心世界,「末那識」恆以 「阿賴耶識」為所緣對象,遂浮現我執、法執,所以眾生的內外境界都是由心識變現的。

同一種境界在不同的心識、不同的緣分中會產生不同的情緒。例如,同樣的淅瀝雨聲,少年的時候聽,壯年的時候聽,或者老年的時候聽,都各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宋朝詞人蔣捷寫了一首《 虞美人 —— 聽雨 》: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鍥而不捨的信鴿

相信大家也遇過這作文題目:我的志願。當人人雄心壯志編寫着大國手或企業家之夢時,我則寫上務實職業:郵差。何故我有此想?這大抵追溯至兒時 …… 每逢看到母親接過郵差叔叔送來家書便笑逐顏開時,我估計這差使該蘊藏着近乎神聖之使命。可長大後卻發現迷路是我最致命的「專長」時,我得接受好夢難圓此事實。

現在資訊發達,電話電郵、 whatsapp、 wechat 等聯繫着天涯海角的人們如近比鄰,但郵差於我心中的地位始終超然,因我深信世上還僅存着那種擁護「紙短情長」的少數族群。要知道,打開信箱時,於一大堆了無生氣的宣傳單張中若搜獲一張遠方飄來的信箋時,簡直像中了頭獎般興奮。於草草的文字或前文不接後理的段落中,隱約嗅到家人好友的氣息、觸到 一股窩心暖流,而那種無可取代的幸福感便全賴郵差們一手促成。你或會說這不過是其職責吧!當你聽過以下我這有趣經歷後,自當理解。

愛能化悲為喜

結婚三年後,他和她開始冷卻下來,還經 常為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吵個不休。 這當兒,他 們有了個小女兒依依。

依依的降臨,大大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也 改善了兩人之間的關係,讓她突然對他多了一 份寬容,少了一份計較;而他也似乎一下子成 熟了許多,對她也少了許多挑剔。 

依依一歲那年,忽然得了一場病,長時間發燒不退,轉了多家醫院,仍然束手無策。他們最後向親友借了錢,到大城市找上了最權威的專科醫生給依依診斷。

經過一番測試之後,依依被確診為患上了一種十分罕見的腦膜炎。醫學界至今尚未能找出其發病原因,現有的藥物對這個病根本起不了作用。目前唯一的希望,是試一試從國外進口的一種新型抗生素,但醫生一再提他們:這種抗生素的殺傷力特大,副作用也較多。即使最終能治好依依的病,恐怕對依依的大腦也會造成不小的傷害,甚至會嚴重影響她的智力。 但如果不用這種藥物,依依持續不斷的高燒,可能會危及生命。

一堂佛學課

最近我應邀到一間佛教學校,跟高中班的學生談談佛學,禮堂裏氣氛肅穆而深沉。

我從台上望向三百多位學生,他們的神情冷漠,十幾歲的年輕人,不應該那麼木訥吧?我插播一段短片──《 漂浮在水上的足球場 》。看短片時,同學們精神奕奕,興趣盎然,短片結束後,一聽到我講話,又沒了表情。麥克風的效果很差,我在台上無法聽清楚自己的聲音,也無法感受到台下的學生能否聽到我的說話,我問大家:「是否聽得很困難?」有些同學在點頭。我說:「這裏的音響要改善,否則會誤會你們不留心聽講哩。」話剛說完,全場掌聲雷動,大家開懷了。但開心沒有維持多久,同學們又沒耐性了,我講了一會兒,再播另一段短片,內容是當遇到外界的干擾,左右我們專注力的時候,怎樣能夠以內心的寧靜去抵擋和克制,令心不隨境轉?同學們又很集中精神欣賞,到我再說沒幾句,又聽不下去了。

我馬上應變,請他們分小組,自定主題,自由發揮,稍後要上台分享。三百多人當中,一半以上的人積極參與,其餘的不管怎樣鼓勵,老師怎樣敦促都不肯行動,在座位上跟鄰座閒談,有的則索性睡覺。

求生西方淨土

修淨土的人,能夠念念都是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相應的話,就可以乘他的願力接引,蓮花化生,往生西方淨土,又稱西方極樂世界。

我在台灣聽過一個真人真事的笑話,話說電視台有一個由法師主持的佛教節目,其中一個環節是讓觀眾打電話去問法。有一次一位太太打電話去問:「我家裏聘請了一名印傭,每天做完家務,都會請她唸數千聲佛號,然後回向給我,這樣我將來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法師聽後愣了一下,然後笑着說:「你能否去我不敢保證,但是你的印傭比你的機會就大得多了。」

曾經聽過禪修多年的人有這想法:「我已修了很多年還沒開悟,好像很不穩當,不如買個保險改修淨土,因為聽說淨土只是十念就可以去。」這樣修行就很糟糕,跟前面那位太太一樣,這種出自貪求、修行欠缺信心的心態,跟阿彌陀佛是不會相應的。因為娑婆世界是由妄想生成,而西方淨土是由願力而生的,有這種貪求還去得了的話,那個就算是淨土,也會被這類人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