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禪

家師果如法師帶領的禪修活動,向以棒喝齊下、機關盡出的嚴厲方法著稱。參加過的禪眾,有不少覺得身心受用,也有部分從此卻步而不敢再來,原因當然是害怕辛苦。甚至有人提出,能否有 「富貴禪」 的修行方法?意思是希望在禪修期間,完全不用捱苦,身體的覺受仍然舒適暢快,但又同時能夠在參禪方面得力。

現時已經有不少道場或機構,都在舉辦比較輕鬆的禪修營,讓處身這個商業社會疲於奔命的人,能有機會藉着禪修來舒緩壓力,放鬆身心。

記得2002年曾經參加法鼓山的菁英禪三,那時聖嚴師公剛開始建設法鼓山,特別設計了這個短短三天,比較輕鬆的禪修營,來接引社會上一群工作繁忙,事業成功的人士。雖然只有三天,但是大家的印象都很深刻,有些參加者對事物的看法更從此改觀。

不過嚴厲的禪修方法也有它的獨特性,我們的人生處於許多的苦,生死無常以及世事變換的苦更是在心上難當,嚴厲的禪修法正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逼迫你面對心內的苦,讓大家更能體會自心的煩惱,以及該怎麼用上佛法?

其實方法不管是嚴厲還是輕鬆,都也只是一個教法,重要的是要把學到的帶回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否則就像家師說的,參加禪修營好像服用麻醉劑,禪修期間身心舒暢,但過後便回復原狀,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成為真正自由的人

2013 年 4 月 4 日 「快樂的老師將改變世界」禪修營, 泰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跟身體常常是分開的。心可能想着過去,滿載後悔跟遺憾;心也可能在擔憂着將來,想着工作或計劃。每當聽到磬聲時,我們停下來不講話,停下手上的一切、心裏的思緒,用心聆聽。覺知呼吸,專注於呼吸,這樣練 習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合一。聽到磬聲時如果能夠放下過去、將來、工作、一切的思緒,我們就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正念地呼吸,呼吸會成為一件美妙、愉悅的事。吸氣時,心裏說:「靜聽,靜聽磬聲。」邀請身體所有細胞一起靜聽磬聲,讓正念和正定的能量生起。磬聲就像是佛陀的聲音,邀請我們回到此時此地。只需要三、四秒,我們就能夠身心一體,全然回到當下。

地獄報應實錄

倓虛大師在他的自傳《 影塵回 憶錄 》第八章中,講述了一段地獄報應真人真事實錄。

民國初年,一位程姓的上海富翁身故後,其妻念夫心切,欲與夫君再續一面,以解單思之苦。當時,上海有一位法籍靈媒,自稱能將新鬼招來與其家人聚會。程老太太便立即邀請這位靈媒到家中念咒招魂,她靜待了一小時,尚未見程富翁鬼魂到來,靈媒告訴她程富翁在陰間難覓,因為他在地獄裏無法被叫出來。

程老太太聽到這話,怒從心中起,大罵洋人胡說:「我夫君一輩子樂善好施,蓋廟修橋,不升天已是冤枉了,你竟說他在地獄受苦,這不就是故意侮辱嗎?」

洋人無法忍受程老太太的怒駡,並揚言若程老太太能找到新死的人,他可以為新鬼招魂,以作證明。

她想起大兒子於幾天前,因在歡塲飲酒過量而心臟病發逝世。於是,她把大兒子的生辰八字、死忌告知靈媒,而靈媒重新登壇作法,不一會,大兒子的鬼魂被招來了,大媳婦問道:

「你是我夫君嗎?」

100˚ 的愛

剛剛結婚時,他沒有錢,帶着她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裏。她從北方城市來,習慣了北方冬天房子裏的暖氣,隨他到這裏,房間冰冷,四處漏風,沒幾日便病了一場。他守在她的病床前,心疼得說不出話來。

她病好後,他就習慣了每天晚上睡覺前為她端來熱騰騰洗腳水,幫她搓洗。為她洗好擦乾後,他再脫掉襪子把腳放進水裏,嘴裏唏唏噓噓地說,這水可真熱啊。冬天,她每周要洗兩次澡,他也跟着養成了這個習慣,並每次都執意要先洗,他洗好了再叫她去浴室。那天,她想快快洗過澡後看電視劇,向他提出要先洗,他忙說不行,並衝上去拉住她,一臉嚴肅 地說:「我說過我先洗!」說完便轉身進了浴室。

他從來都一直遷就着她,唯獨這次,竟是為了這麼微小的事兇了她。她在浴室外聽着流水聲,委屈得哭了出來。她賭氣要回家,他苦苦求她,哄她,許諾下次任何事情都讓着她。可是日後,他依舊是先她一步洗澡,她便再不與他計較,忘記了誰先誰後的諾言。從冬季過渡到夏季,房子熱得像蒸籠,不動也會出一身汗。不再泡腳,每晚都要洗一次澡,他反倒磨 蹭起來,不是說自己要看足球,就是說自己要看新聞,總是讓她先洗,便又顛倒了順序,每天都是她先洗,然後才是他。

氣的調和

在我們初到温哥華時,有一天,寺的門鐘響了。來寺的人都是先經預約的,誰是不速之客?打過招呼,入了門,大約二十多人就直往禪堂去。我們很奇怪,他們怎會識得那裏是什麼地方?原來是位氣功師,帶着一班弟子,到處尋訪「精氣」。進了禪堂,氣功師父說:「太好了!太好了!」就不理我們,帶領弟子們在那裏就地修法。

那位氣功師講得很玄,說他們一行人不經意來到我們的小鎮,在空氣中發覺有股很特別的「氣」,就一直跟蹤,跟跟跟,就來到寺裏。之後他們又來了一次,站在禪堂和大殿,人人閉上 眼,攤開雙手,不理我們任何的指示和反應,就專心地深呼吸。我們給了暗示,以後不再接待了。

事實上,氣,對於修行修煉的人很重要。有沒有發覺,一些在山上或自己躲起來修的人,一段日子之後,身體就會出現毛病?

莫再虛度光陰

最近有幾位信眾,不約而同地問我,如何可以減少自責的心理?他們普遍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都很低落,不知道在社會有何價值;總覺得自己在虛度光陰,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有些喜歡經常跟朋友湊熱鬧,但當聚會過後,又覺得更空虛;於是又再胡思亂想,心永遠不能安定下來。

有些人感覺到自己的心念很活躍,不斷向外抓東西,常常把時間花在無聊地上網,總提不起心力在當下要做的事情上。

當他們把問題提出時,我通常都會恭喜他們,因為覺察到自己的問題,而且想到要找辦法解決,就已經是修行應有的態度了。

他們的問題也跟很多人一樣,心時常向外攀緣,因此不能安定,只是一般人不容易覺察。一行禪師把上網吸收不適當的資訊,列為犯五戒的第五項 —— 酒戒,因為經常無聊地上網,會不自覺地麻醉自己。他們覺察到自己在虛度光陰,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原因就是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智平法師談淨土宗的三資糧 正信 發願 實行(一)

智平法師應東蓮覺苑邀請, 4 月 13 日在寶覺中學主講,法師以淨土宗的「 三資糧 」為題,強調三資糧須以「 信 」開始, 然後依「 願」作計劃,最後賦予實「行 」。法師鼓勵大家培養自信,並以陽光一面去面對人生,這樣可提高自己的幸福度。

如何清洗佛像?

家裏有很多灰塵,如果想替神像、菩薩像清洗,是否不敬? 有什麼 需要注意或有何特定程序?

家居需要清潔,佛像當然更需要清潔。潔淨佛菩薩聖像沒有特定的程序,重要的是必須心存恭敬,但有些事情是應該注意的:以恭敬心小心地用清水潔淨即可,但清洗的器具最好有所特定,專設專用,不宜作其他用途,或用新的淨布洗抹,洗後風乾放回原座,原座亦要抹潔淨。

太多選擇

「唔 …… 吃什麼好呢? A 餐、 B 餐、 C 餐還是 D 餐好呢?唔 ……」

「啊,小姐,不好意思,今晚 A 餐、 B 餐、 C 餐已經售罄,只餘D餐。」

「啊!什麼?!只得 D 餐?!…… 啊!真好呀!真好呀!我不用躊躇了!不用苦惱 了,就要 D 餐呢!呵呵呵呵!」

 


現代人有很多焦慮和壓力,很神經質,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有太多選擇。

現代心理學證實:只要減少貨品種類,就可令消費者的焦慮降低!

多選擇本來是令人自由的一種方式,可是當選擇太多,人就會陷入焦慮和苦惱。因為人會擔心自己沒有選到最好和最明智的品種,害怕蝕底,害怕讓別人得了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