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有限期?
失敗了,不用太在意,因為我的付出,也只是生命河流的一滴水。
早前與中學同學聚會,被問到女人四十的感想(我是他們當中第一個踏入四十歲)。我只是淡淡的說:「都沒什麼的,其實沒什麼大分別,不過我很感恩,現在的我比以前的我開心了許多。」A同學問道:「你所指是哪段時候的以前呢?」「所有的以前;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快樂。」B問:「是否因為有了小孩?」我略有所思:「不是因為小孩而變得開心,是因為瑜伽、冥想與正念練習的關係,讓我更快樂。」A接着說:「是嗎?我衷心替你開心。我覺得人越大,理應越覺得沈重,但若果你能反這個『定律』的話,我真的由衷恭喜你啊!」
在回家的路上,以上的對話不斷地在我腦海裏重複着。可能在我生活的圈子裏,一直被很多同修包圍着,大家都認知到透過修煉可以「越老越快樂」。但這個對話讓我想:「對於沒有接觸修行的人來說,是否覺得快樂是有限期?」好像越年輕就有越多快樂的籌碼,但當年紀越大、健康不比以前好、責任越大、要處理的事情越複雜時,快樂的籌碼就變得越來越少?
嗯,我相信若果沒有修行的話,我的快樂就只能寄盼在自己的健康、財政狀況、與另一半的關係、家人的關係、物質的豐裕、社會的地位、工作的成就等。可是,有很多人就算擁有很多,卻不見得非常開心,反而有着一份莫名的空虛感、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