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加持的米有何用?

問︰藏傳法會不時派發上師加持米,請問有什麼用?人或其他眾生可以吃嗎?

 

答:上師的加持米,可以供奉於家中佛壇,或隨身攜帶,或放在車內,作為保護之用。也可灑在房子四邊,甚至灑在自然環境,令居所乃至整個地區都吉祥。

此外,佛像或寶瓶之類的聖物,經過首次勝住(開光)後,被凡夫供奉了一段時間,可能會因為我們破戒或其他不如法的行為而折損。若一時請不到上師重新勝住,可以自行把加持米灑向聖物作為代替。

人或動物吃加持米都無妨。無論如何使用加持米,最重要是具足信心、虔敬心。

注意身體保暖 提升抗病能力

535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

 

肺炎疫情令社會人心惶惶,坊間流傳出很多防炎湯水方,實在難分真與假,面對這種情況,註冊中醫師陳俊傑提醒大家切勿輕信,要小心分辨。「中肯地說,沒有真正針對是次肺炎的食療或湯水,但可以針對自己,令身體強壯一些,提升抗病能力,預防一下輕微感冒。」除了基本的勤洗手、戴口罩;清潔眼鏡、鞋底、電話等等,也可以從生活習慣和飲食方面,提高我們的抗病能力。首先,他提醒大家要注意休息和維持適量運動,例如要有充足睡眠,每日早、午、晚可以用兩至三分鐘拉筋,既能改善氣血運行,又能保持身體健康,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持之以恆最重要。

毛孩臨終的準備

愛貓大米:

兩年前,你被遺棄在街頭,我以為你不再信任人了,但你卻讓我經歷到「愛是可以療癒被遺棄的創傷」。可惜,最近我又經歷另一痛苦的掙扎,你突然病重住院,醫生束手無策,我更是徬徨無助。我把你帶回家,獨力照顧你,可是壓力隨之而來。每天我想快些放工趕回家照顧你,卻又害怕發現你在家中已孤獨死去;我已很疲累,卻又害怕你突然不適而徹夜難眠;我不想你再受病痛的煎熬,卻又不捨得讓你離開;我十分矛盾,終於哭出來,你異常地在我身旁團團轉,然後,我捉住你的手說:「大米,你想生存久些?或是想我讓你離開(安樂死)?」你用堅定的眼神望着我,像在說:「現在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就這樣生活吧。」我們握着手,就此許下承諾……

媽咪

 

「時間拍賣」從做義工開始

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事業發展的迷茫期,慈善機構Time Auction(中譯:時間拍賣)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嘉寶(Fion)因不耐金融界的工作沉悶,和友人創立「Time Auction」,邀請社會知名人士與年輕人分享成功之道,年輕人則通過累積做義工的時數,以爭取與心儀導師見面的機會。此舉一則為年輕人提供指點迷津的良機;二則推動了義工服務文化。近期Time Auction更建立網上技能義工配對服務平台,進一步推動義工文化。Fion說:「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將回饋社會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七月下旬到訪位於銅鑼灣Time Auction的辦公室,意外見到偌大的公司,滿眼所見是一張張辦公桌和年輕人在工作,還有很多產品展示,心裏讚歎:「想不到一家慈善機構可以這麼有規模!」告知Time Auction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Fion和項目經理 Ivy我的想法,兩人大笑:「我們也想做到這樣的規模,其實我們的辦公室是這裏的其中一張桌子。」她們解釋,是認同她們工作的有心人,提供這個辦公室的其中一張桌子,作為她們工作的據點。

真的需要用電嗎?

早陣子,台灣出現分區限電的情況,節約能源的口號忽爾間跌進現實世界,引人認真地思考,減少依賴能源還能過着舒適的現代生活嗎?

 

曾經有一年半的時間,我過着沒有雪櫃的生活。當時只是因為租住的單位沒有提供雪櫃,加上深受紀錄片《No Impact Man》的薰陶 —— 主角Colin Beaven 為實驗零碳生活,而嘗試用兩個大陶缸和濕沙當作雪櫃 —— 我毅然嘗試不用雪櫃。結果,我除了沒法享用冷藏食物之外,在生活上幾乎完全沒感到不便。把新鮮蔬菜貯存於吊在窗邊的筲箕內、不留隔夜餸菜、一餐需要多少隻雞蛋就買多少隻、把已開封的醬料吃完才買新的。這不僅沒帶來不便,而且省卻了浪費食品的煩惱。

 

是亡妻 也是我的老師

「輔導員,今天是我太太離世的第三百六十天,早上我先去她的墓前拜祭,再到中心見你。我在她的墳前對她說,雖然她離開了已經一年,但我仍然很愛她、很掛念她。經歷了一年的光景,在她墳前的相片仍然鮮明奪目,是她生前最喜歡、笑得最美的一張相片。我把這張相片複製了一張掛在客廳,早上上班時對她打招呼、下班之後又對着那張相片打招呼,彷彿她仍然與我一起生活。」鄭先生強忍着淚水說。

病在牠身,痛在您心!

哥哥(化名),他*在我記憶之中,是一位信佛的主人帶他來皈依,他是一隻在進門前,便怕得把便便也拉在貓袋裏的老貓。哥哥年紀越來越大,由年輕時的活潑好動,慢慢地變得睡覺的時間越來越多,一天到晚總是懶洋洋的。直到主人發現他瘦了,又總是喝水,觀察了一整個星期也沒有改善,便帶他去看獸醫,才發現患上了貓貓常有的糖尿病,幸好及時發現,可以用藥物控制病情,避免過早出現腎病等併發症。主人不但要早晚為哥哥注射胰島素,又要餵食專門給糖尿貓食用的處方糧食。另外,始終哥哥不能以說話直接告訴醫生或主人,身體哪裏痛或是怎樣的不舒服,因此主人還要每天擔驚受怕,怕哥哥的肝臟、腎臟、胰臟會漸漸出現問題……

 

佛答喵星人

 

問:我們做貓狗的,位位都是有口難言,到了有病的時候,主人往往很遲才發現,我們「身苦」,主人則「心苦」。那麼佛法之中可有方法應對呢﹖

遺願

當我趕到醫院時,鄭媽媽已往生了。

「妹妹正替媽媽抹身,她說想親力做。」身為姐姐的阿玲說。她們兩姐妹的年齡相差十三年,彼此間有陳年的隔膜,感情並不融洽。
玲一直站在病房外,像個犯了錯的小孩被老師懲罰,她繃緊的臉顯得很浮躁,但又不得不忍氣吞聲,讓給妹妹。

「自從媽媽病後,我就搬去跟她住,照料她的一切所需。妹妹只有過年過節才來看她,卻執意僱請外傭服侍媽媽。媽媽不喜歡家裏多個外人,找藉口換了一個又一個。妹妹不明所以,埋怨我沒有奉養好媽媽。」

玲是天主教徒,媽媽信佛,所以她希望我為鄭媽媽說法。

我輕輕掀開布簾,妹妹看見我,也不打招呼,繼續替媽媽梳頭、塗唇膏,還在她額上吻了一下。

玲伺機跟進來,手上拿着媽媽的壽衣褲,還有一雙別緻的繡花鞋。

「你確定這衣合身?」妹妹問。

讓念佛成為習慣

「最近心臟的不適令我感到不安。」阿茵說。

「心臟不舒服時,你會做什麼?」我問。

「側身躺着,雙腳屈曲,呻吟道:好難受!」

「會念佛或觀呼吸嗎?」

「很少,我只會一直說:好難受!好辛苦!好像這樣就會舒服些。媽媽會擔憂地問我:怎樣?要不要叫護士?」

「你試試,一不舒服就想阿彌陀佛!就像你一口渴,會找什麼?」

「凍水!」

「對!從現在起,一不舒服就想佛,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