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到和做不到

學佛時我們都知道,要把佛法融入自己日常生活中,但不少人又會覺得很難做得到,例如:打坐時不被妄念干擾、走路時不管快慢都清楚踏實每一步、覺察不滿時不把脾氣發出來、遇到困難時樂觀接受、做任何事情都投入過程而不執着結果、細心聆聽別人的需求而放下自我的主觀等等……,都會好像太困難而放棄了。

通常我會問這些人:「從香港走路到北京,可以做得到嗎?」 他們一定會答:「那麼遠的路,要走到什麼時候啊?根本是做不到的。 」 其實只要肯踏出一步,就已經接近目標一步,假如老是覺得自己做不到而不起步,便永遠也不能到。這令我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

一隻新組裝好的時鐘放在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都在 「滴答」、 「滴答」 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隻舊鐘對新鐘說:「你快要開始工作了,不過,當你知道一年要擺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你就吃不消了!」

新鐘聽到後說:「天哪,三千二百萬次,我一定做不到!」

另外一隻舊鐘卻安慰它說:「不要聽它胡說,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每秒鐘擺一下便可以了。 」

「這麼簡單?」 新鐘將信將疑:「那麼我就試試吧。」
新鐘輕鬆地每秒 「滴答」 擺一下,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它也輕鬆地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看完這個故事,當你以後面對需要做的事情,還會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嗎?

好福好報

有位媽媽買了部剛面世的金色 iPhone 5s,送給讀小學的兒子,結果不到一個月,兒子在路上玩着 iPhone 時,被人迎面搶走手機,還把他推倒,撞傷了頭,送去醫院做了手術,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已虛驚一場。

看來這只是一宗普通的意外,但有人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嗎?

常聽到許多家長埋怨子女難教、叛逆,但有多少人會反省,自己是如何為人父母?許多爺爺奶奶寵愛孫兒,千依百順去縱容,明眼人看在心裏,都知這個孫子以後必有麻煩,老人家更將自受其苦。為什麼?現在的人愛下一代的方式偏離了常理,越愛他們會越給他們帶來 災禍,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能量體,當福報能量消耗盡了,一切就要報銷。

什麼是福呢?當有能力穿十萬元的衣服,卻只穿一千;可以花一萬,卻省吃儉用,用來助困濟貧,這就是福報。

真正的體悟

廣東話有一句至理名言:「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道出了學佛時如果只是光聽理論,也說得頭頭是道,但卻沒有時時刻刻去實踐體會,這樣對自己真正的修行,是沒有什麼實際幫助的。

有一次家師開示時,說了一個禪修的人突然開悟的公案。一位禪僧在一個禪寺中努力用功多年,有一天突然很歡喜地說:「噢,我終於明白了!」 其他人都覺得他好像開悟了,便一擁而上問他究竟明白了什麼高深的道理?希望能夠學習一下。

那位禪僧說:「原來人的鼻孔是朝下的。 」 有些人聽了之後覺得很沒趣,原來只是如此簡單,任何人都懂的事情。

但是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卻有一種喜悅從內心發出來。家師開示之後,我跑去跟他說:「如果有朝一日我在內心真正體悟到,原來人的鼻孔是朝下的,我一定會跟那位禪僧一樣的開心。 」

現在的我和大部分人一樣,雖然知道鼻孔是朝下的,但還只是在一種知見的層面上;如果到了那種發自內心,從本性的角度去感悟的話,縱然表面上理解的是同樣的東西,但是內裏的深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誰欠了誰?

法庭正在審理一宗綁架案,犯罪的是個三十出頭的男工,他綁架了老闆六歲的兒子。所有人正在靜待法官的宣判。男工表現得坐立不安,畢竟自己一生勤勞、忠厚、孝順,為什麼會那樣衝動呢?

他從鄉下來到市區打工已經八個月,太太離世、媽媽有病、兒子要上學、妹妹因失戀,精神出了毛病,他是全家唯一的經濟支柱。在外地打工,只求有較高的收入,但老闆卻刻意扣押工資,用諸多理由一拖再拖,不發薪金給他。家人唯有長時間四出借貸,已借無可借,日子一個月一個月過去,一家上下盼望着他寄錢回家。他本想有份安穩的工作,解決基本的生活,但老闆看準他為人善良,從不動怒、不生事,更加欺負他。

有日,他終於忍無可忍,一氣之下綁架了老闆的兒子。那是老闆的獨生子,眼見孩子驚慌的神情,他馬上又後悔了。本來可以丟下逃跑,但又擔心孩子一個人會出事,便留下陪着。當警察來抓他的時候,孩子正在他懷中睡得很甜。法官判了他五年監禁,很多人替他唏噓。正準備退庭,聽審席中一位老太太站起來,請求法官讓她講幾句話。她突如其來的舉動引來全場的目光,而老闆更加愕然,因為老太太是他的母親。

修心

人生的真義是什麼?人為什麼生於世上?為什麼要經歷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的痛苦?佛陀告訴我們,當你證悟你的「常住真心」時,這一切人生的疑惑和痛苦,就能徹底消除了。

人因為在生滅法上錯用了心識,遂依「真」而起「妄」,作業受報,流轉於生死苦海,六道輪迴之中。《楞嚴經》說:「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什麼是妄心呢?它就是你當下剎那不停、永無竭止的心識活動。從無始以來,這心識就與你形影不離地存在於宇宙之間。 你曾被它迷惑而作惡,遂招愆惡果,帶給你不少痛苦;但它也曾教你作善,產生善報,令你享受很多樂果。你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遭遇,無論逆境或順境都是它所帶動的。

所以,凡修學佛法者,第一步功夫就是要認識自己的心。

大和尚與和尚的分別

常在一些佛教活動海報中見到「大和尚」,到底「大和尚」與「和尚」有什麼不同呢?去寺院時聽到有人稱「住持」、「當家」,請問什麼是住持?什麼是當家呢?

一般人以為所有出家僧皆稱和尚,其實不然,就佛教而言,一般出家眾稱比丘( 男 )或比丘尼( 女 ),或大眾習慣稱之為「師父」。

「和尚」是對德高望重的出家僧眾恭敬的尊稱,翻譯為親教師,意思是應該時常親近的教師;「大和尚」則是對一所叢林( 大寺院 )的住持方丈的尊稱。

「住持」是一間寺院主持人之稱謂,以現代人的話語來說,是寺院的最高領導人,職責是帶領寺內僧眾修行與統領寺院事務方向的總負責人。

「當家」是一間寺院的總管,協助「住持」處理寺院一切大小事務的實際運作。

高級西餐簡易做

煤氣公司響應 Green Monday,逢周一推出素食。專長不是素食的行政總廚 Marco Wong 初時擔心,平淡的蔬菜如何變出美味的素食?當他鑽研素食一段時間,卻發現素食既可以素得簡單,也能夠素得營養、素得美味。今期 Marco Wong 巧妙地將甘甜的牛油南瓜和香口的杏仁餅組合成雲吞餡,既健康又香口;再以口感細膩潤滑的雲吞皮包成極具創意的意式雲吞。 在家中的你,亦可以運用這些方便的材料,簡單的準備,便享受到高級西餐素食。

 

意式牛油南瓜杏仁雲吞

材料 ︰

雲吞餡材料

牛油南瓜 200 克

Amaretti 杏仁餅 20 克

雲吞皮 數量隨意

做法︰

椰青奇亞籽露

早、午或晚餐整杯鮮椰青奇亞籽營養飲品,充實又幸福。奇亞籽不含致敏麩質,它的蛋白質佔 14%,植物中算是非常多且易吸收;鈣含量,每一百克有六百三十一毫克,大約是牛奶含鈣一百一十毫克的六倍。

 

椰青奇亞籽露

材料(2-3人份量):

泰國椰青 1 個

奇亞籽 1-2 湯匙

做法:

  1. 泰國椰青,打開蓋頂。先倒出全部椰青水存放好,然後用長鐵湯匙取出椰 肉並切細塊備用。
  2. 將椰青水放回騰空的椰青殼內, 再放 1-2 湯匙奇亞籽( 視乎想稀或稠 些 )。讓無味的籽浸在甜椰青水中十分鐘或以上,待它吸水膨脹。
  3. 椰青奇亞籽露可配細塊鮮甜椰青肉同食。

變奏: 椰青水配芒果肉及奇亞籽

 

情人節甜蜜手作

今年的西方情人節巧遇正月十五中國元宵佳節,非常難得,而慶祝這種温馨節日的食物,甜品當然是少不了。今期 Ken 示範的甜品為雜莓芝士餅。若大家有留意 Ken 的食譜,會發現他的選材方便購買,烹煮過程不繁複,而且十分着重味道的分配;這款甜品亦不例外。大家不妨試一試親手為情人做一個愛心芝士餅。

 

雜莓芝士餅

餅底 ︰

消化餅 60 克

已溶牛油 30 克 (6 寸分量 )

芝士餡材料 ︰

忌廉芝士 250 克

酸忌廉 120 克

糖 60 克

粟粉 15 克

淡忌廉 2 湯匙

天然雲呢拿油 1 茶匙

已溶牛油 30 克

裝飾 ︰

藍莓粒果醬、紅桑子適量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