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主講:衍嚴法師
日期:2018年7月4日
主辦:《温暖人間》,香港理工大學佛學會
衍嚴法師去年應本刊之邀,為我們分享〈信〉的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掌聲雷動,現整理講座精彩內容如下︰
昔日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單一個「妙」字便講了九十天。今天,別說以三個月講一個「妙」字,若要我用三小時講一個「妙」字,我亦無開口處,能不慚愧。我們不敢妄談佛法,因為沒有智慧演揚佛陀的清淨微妙法,只能作為一次溫故知新。
多寡無別 普同供養
一九九二年時我問師父聖一老和尚:通山齋和千僧齋有何分別?師父答:哪裏來那麼多分別!我們到九華山朝山,祇園僅有一百位出家人,但知客師說我們發心到來,會通知整個九華山,供齋時都肯定超過一千人。故齋條有時寫千僧齋,有時會寫通山齋。
張釗漢醫師 原始點道出病毒因緣果
2012年,小妹於多倫多因病發而巧遇「原始點」療法,經親身驗證後,立馬了知這「大道至簡」之醫學才是我真正所需。被冠以癌末病人頭銜的我,多年苦尋良方也不果,最後還是要於地球另一端覓得;並於難得因緣下,2013年我從多倫多直奔台北,為的只是邀請張醫師到香港作首回講座,令大眾得以認識此法。現回看這一切,無非要我明瞭什麼叫「緣起甚深」!
自此,每年我例必回台北,與基金會各師兄姐作精進交流,並向張醫師報告多倫多原始點服務站的進展。這些年來,我慣性口若懸河地分享種種原始點體驗,只願更多人學懂而受惠。而見張醫師不辭勞苦地到處演講,同在盡力倡導,望民眾能掌握好此法而遠離病苦。今年靈機一動,何不與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來個專訪?好令普羅大眾進一步認識原始點,同時亦可分享醫師多年來的心路歷程。就這一拍即合,專訪隨即送上。
那麼「原始點」從何而來?內容是什麼?又有何特色?雖說現今原始點已略為人所知,但我還是想交代一下……
衍陽法師 最後的生命教育
幾個月來,斷斷續續收到衍陽法師病危的消息,每一次,我們都立即在佛前頌禱,祈求佛菩薩保佑法師長住娑婆,冀能讓她實現一切為眾生的悲願。
12月18日下午,噩耗傳來,悲痛不已,因為我們總希望法師的病情能有轉機,出現另一次奇迹。
憶及法師數年間為大眾忘軀所付出的一切,成立大覺福行中心,為病苦和有情緒問題的病友、失婚者和單親家庭開設生命教育、建立醫院佛教院侍、創辦社企Ateen、不斷的公開講座、出版DVD、書籍、畫展籌款……沒有一項不是為眾生的,而且範圍之廣,數目之多,以一句「她是在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來形容,實不為過。
含着淚,我們爭取在第一時間訪問了陪伴她身邊多年的衍傑法師、衍璇法師、傳燈法師,追憶我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衍陽法師,在最後歲月中,為我們示現的最後一場生命教育,把真愛遺留人間。
加拿大國際佛教觀音寺 俗世修行記 觀成法師
八月份的溫哥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雖間有驟雨,仍無阻和煦的陽光溫暖各人心瓣,這片廣闊而寧謐的土地,風光明媚,是一處適合修行的好地方。
今年8月1日至8日,我初次踏足溫哥華,參加由加拿大國際佛教觀音寺、香港戒定慧講堂合辦的「首屆短期出家暨八關齋戒」法會,與超過九十位來自香港及溫哥華當地的戒子,共聚觀音寺,在住持觀成法師帶領下受持戒體,於七日七夜的戒會裏,萬緣放下,如理作意地攝受一切善法,體驗出家人的生活。
記得活動之初,觀成法師提醒大家,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而習氣皆從念頭起,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繁忙的都市人省察自己的心識。習氣少一分,修行工夫進一分,當法喜充斥心田,煩惱與疲累一掃而空,此時更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
簡樸先驅 西貢建淨土 區紀復
我在台灣花蓮住,對着海,那裏猶如天堂。
但來到香港,看到大廈越來越高,
街道十分狹窄,空氣極不流通,這裏就像地獄。
我來這裏前,又看到旺角的商店擠滿人,
他們在「地獄」做什麼?
他們買的那些東西,對我毫無吸引力,送給我也不要。
但我不介意由天堂過來地獄,我想為大家帶來天堂的快樂。——區紀復於Club O(綠色生活教育基金)的講座
在西貢碼頭上小船,約15分鐘行程就抵達了小島鹽田梓。這個具有300年歷史的客家村落,一度人煙罕見,近年來,隨着村民發起保育及向外推廣村落風貌,周末多了遊客上小島。去年,遊客之中多了到這裏體驗簡樸生活的城裏人。他們的目的地是簡樸生活實踐者和提倡者,人稱「區大哥」的區紀復先生,在香港推廣簡樸生活的根據地——鹽光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