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 我們一起經歷的非洲弘法之旅
今年八月,由衍空法師帶領的十多位弘法使者( 以下簡稱弘使 )
出發前往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簡稱 ACC),與那裏的兩百多位非洲兒童共同度過了 12 天。
這些弘法使者都是香港大學生,分別來自不同院校,因為參加弘法使者計劃而結緣,
發願要用他們年輕的活力,將愛與希望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今年八月,由衍空法師帶領的十多位弘法使者( 以下簡稱弘使 )
出發前往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簡稱 ACC),與那裏的兩百多位非洲兒童共同度過了 12 天。
這些弘法使者都是香港大學生,分別來自不同院校,因為參加弘法使者計劃而結緣,
發願要用他們年輕的活力,將愛與希望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最近流行 3333 飲食原則,以更正確方法攝取各類維生素、纖維、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意思是每日應進食至少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蔬菜和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水果;五穀雜糧則不可多於 3 份;蛋白質不多過 3 隻手掌心( 而非肉類蛋白質就需要 3 個拳頭了 )。更重要是少油少鹽少糖,並且晚餐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那麼身體自然更健康快活!
材料 ︰
( 香蕉醬 )
香蕉 1 隻
椰子油 1 茶匙
黑胡椒粉 少許
黃芥辣 1 湯匙
龍舌草糖漿 1 湯匙
( 沙律菜 )
羅馬生菜 100 克
美國新薯 150 克
紅蘋果 1 個
車厘茄 幾粒
粟米粒 2 湯匙
紅梅乾 少許
焗腰果 20 克
紫菜絲 少許
佛陀教導的第八項練習是平靜痛苦。在這一邊我們平靜身體,在另一邊我們平靜感受和情緒。佛陀的教導可以在多方面幫助到我們,這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是幫助我們釋放身體的緊張和痛楚。當我們的身體感到痛楚和緊張的時候,不要單依賴鎮靜劑和止痛藥。因為當你制止一個痛楚的時候,另一個痛楚又會生起。如果你繼續服用止痛藥,將損壞你的肝臟和腎臟。請善用你的正念呼吸、正念步行的修習去治療自己,不要太依賴藥物。佛陀教導我們怎樣照顧呼吸、照顧身體;教導我們培養幸福喜樂的感覺,讓我們得到滋養,佛陀也教導我們如何處理內在痛苦的感受和情緒。
每個人自出生到現在,
都會被別人有意無意間,
種下了不少信念。
這些信念像許許多多電腦的小程式,
遇到了相應的事情,
就會自行啟動,
為你解決現時的問題。
這看來是件好事,
但可惜這些程式裏面,
好多都不是過了時的舊VISION,
就是根本充滿偏頗的「大道理」。
例如: 「男兒流血不流淚。
不成功就是沒有用。
不要相信陌生人。
有紋身就是壞人。
凡商人都是奸商。
只要有錢就會快樂。」等等等等。
這些小程式,
要多少有多少。
找個空閒的下午,
攤開一張白紙,
逐個將它抽出來寫在紙上,
然後逐一問自己,
你還需要它嗎?
它適用於你嗎?
記住,
你認為好與不好的信念都寫出來,
甚至,
包括:
「我要明心見性。」
「我要成佛。」
都寫下來,
問自己:
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無數人迷戀和信服。於是,人人都不想輸,為了贏,就鬥早起跑!
以前在入中學時要鬥入名校,後來就在入小學時已鬥入名校了。
再後來,入幼稚園時就要鬥入名幼稚園了。
然後,入幼稚園前就要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之前,家長又為嬰兒們先鬥早會講話、鬥早會走路、鬥早會爬行、鬥早會轉身 ……
但這還未夠早, 因為這仍會「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孩子尚未出世,家長就來胎教,給胎中孩子聽古典音樂、聽故事、背乘數表、看「芝麻街」……
但這還未夠,因為「起跑線」未必在胎中。於是,有人「隔世起鬥」—— 在今世做好準備,為下世一出世時就已領先別人,佔有優勢!
不管是國內、台灣或者香港的寺院,很多時候會見到一些遊客,在參訪時嬉笑推撞,高聲喧鬧,令這些本來清靜的佛門道場,因為這些遊客而變得非常嘈雜,有時甚至穿堂入室,完全不懂規矩。有些在場的佛弟子遇到此等境況,便會生起煩惱,輕則對他們怒目而視,有時甚至開口批評和責罵。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當你看到別人不順眼,就要檢討自己,究竟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而不自覺?或是該用什麼令彼此都愉快的方式來化解問題,而非一味的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法鼓山在美國紐約的象岡道場,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有一個很清楚的訊息,就是看待每一個到象岡的人都是禪修者,同時也令參訪者有這個認知,包括來參觀的遊客、禪眾、志工等,這樣子大家就會知道,處身在這個環境氛圍裏面,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心態和行為舉止。
修行至福德智慧都達圓滿具足境界者,即成覺行圓滿的聖者,我們稱之為「佛」,菩薩則是仍在向成佛目標前進學習中的修行者。佛菩薩同樣 以度眾生為己任,根本不存在不理眾生之說;佛可選擇示現不同的身份 來度眾生,觀音菩薩是古佛,因觀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 法,因觀以菩薩身來度眾生,更能吻合眾生的心意,故倒駕慈航現菩薩 身,來尋聲救苦,廣度眾生。
建議你應該參加佛學初階班,有系統地認識佛教的教義及道理,當遇到佛法上的疑問,可即時向法師或資深的善知識請教,有助你更清楚明白佛法的道理。
我不是相士,相士之言,不便批評。但以常理而言,如果整容即可改運,世間的問題豈不是很容易解決?再說如果整容效果不好,對個人的心情與行為絕對會有負面的影響;但佛教相信因果,認為命運是自己作自己受的果因法則,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待人處事的行為中,所以,想改變命運要透過個人的修持多懺悔、禮佛、誦經來清淨身心,也要從多行善修福,廣結善緣中,以種善因得善果來改變命運才最可靠。既然 有心想改運,建議參考《 了凡四訓 》,一部教人修福改運的真人真事的典籍,這是明朝袁了凡居士將其改惡修善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經歷,寫成家書《 了凡四訓 》訓示子孫,亦成為後世欲改變命運者的實證寶典,如果你真的想改變命運,參考這本書依法而行必有裨益,既不花費也不冒險。這本書在市政公共圖書館或很多佛道場都不難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