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陽法師答問 水懺.知多少?
從孩童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要「知錯能改」,可是人越大,卻越來越難「知」錯。
我們變得很容易發怒,來不及細想,已經在埋怨,在指責,
漸漸地,內心越來越不安,
對每個人、每件事越來越不信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可曾發覺,我們的不快樂、不滿意、不滿足,源頭都在自己。
懺,在字典上有懺悔的意思,就是自我反省,尋回久違了的慚愧心和感恩心,
學會包容,重拾心靈正能量。
水懺,是佛教拜懺的內容之一,就是向佛菩薩懺悔自己的過錯,令身心清淨,重新出發。《 温暖人間 》與大覺福行中心將於 12 月 9 日合辦水懺法會,回向香港。讓我們先向衍陽法師請教,認識水懺的意義。
懺是什麼 ?
所有懺本都是教我們懺悔的。懺就是知道做錯,並且承認;悔就是以後不再犯,不再重蹈覆轍。懺悔是有層次的:從知錯、認錯到改錯。
繼聞法師 開示 1 生死無礙
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模式是:上班、吃飯、下班、睡覺。
如何為這種刻板生活賦予意義呢?
今期法師的講座開示,生命的內容是由我們的言行思想所決定的,
而人生要有意義必須要找到真正的人生目的。
天龍八部
一般人都因為電影或電視劇集而聽過「天龍八部」一詞。「天龍八部」是邪?是正?是神?是鬼?是否武林高手?究竟「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呢?來自何經何典呢?
其實,「天龍八部」是維護佛法的部眾;其名詞源起於佛經。在不少經論中 —— 例如 《 妙法蓮華經序品卷一 》、《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 》、《 大金色孔雀王咒經 》、《 仁王護國般若 經疏卷二 》、《 攝大乘論卷下 》等 —— 都有「天龍八部」及其名稱的詳細記載。南宋的《 出三藏記集 》還揭示「天龍八部」的圖像。據說這八類護法部眾,常隨佛陀到處講經說法,所以大多數經典都有提及「天龍八部」的出現。
這八部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
香油是否功德?
何謂功德?香油是功德嗎?什麼是隨喜功德?有漏功德、無漏功德又是什麼?
功德就是好因好果!工加上力就是功,有功即有建樹,有功勞,幫助人就有功績;「果」是回饋,就是「德」。德者得也;道德行為,善的行為。你做一件好事,已經是功德,有心就有影響。有時候,你發心做一件事,可能未做到或未成功,但已經是一種功德,因為已有好的影響。
隨喜功德:是指有些善行雖然不是自己發起的,但看見別人在做,就生起跟隨他人一起去做,或生起欣賞、讚歎,用心、語言、行動去支持這善行,這就是「隨喜功德」。例如有人發起啟建寺院,其他人隨喜參與、支持或一念表揚、讚歎,都是「隨喜功德」。
有漏功德:世間人做善行功德,有好的果報是修福,但只是凡夫好因好緣的果報,總有用盡之期,像一個有孔的大水桶,不管多大,因有漏洞,積存的水量總會滴盡。凡夫做好事有功德,有人天福報,如果不補充總會漏盡,俗語云:「吃老本」終有一天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