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 我們一起經歷的非洲弘法之旅

今年八月,由衍空法師帶領的十多位弘法使者( 以下簡稱弘使 )

出發前往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簡稱 ACC),與那裏的兩百多位非洲兒童共同度過了 12 天。

這些弘法使者都是香港大學生,分別來自不同院校,因為參加弘法使者計劃而結緣,

發願要用他們年輕的活力,將愛與希望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唐寧 禪坐讓我放下

最近香港電視HKTV 的發牌事件,牽動很多人的情緒。

唐寧是該台演員,衝擊更是首當其衝,然而,她很快就平靜過來。

約唐寧做訪問,是常霖法師推薦的。幾個月前,她參加完法師在弘法精舍四日四夜的「攝影禪」,感受良多。其中體會最深刻的,是她學會了轉化內心,傷痛的、憤怒的、不開心的情緒,禪坐後都可放下。

感受,可以從香港電視說起。

「我在該台拍了三部劇,台前幕後都很用心,突然宣布不獲發牌,那種痛心、傷心難以形容。」 傷心、憤怒是負能量,唐寧知道不可以讓情緒差下去,影響自己和身邊人。於是在宣布了這消息的那晚,她嘗試打坐去平伏,一直數呼吸,數到第三下,眼淚就不停流下來,好多片段湧出來。

分享至潮 茹素心得

最近流行 3333 飲食原則,以更正確方法攝取各類維生素、纖維、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意思是每日應進食至少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蔬菜和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水果;五穀雜糧則不可多於 3 份;蛋白質不多過 3 隻手掌心( 而非肉類蛋白質就需要 3 個拳頭了 )。更重要是少油少鹽少糖,並且晚餐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那麼身體自然更健康快活!

 

香蕉醬雜菜沙津

材料 ︰

( 香蕉醬 )

香蕉 1 隻

椰子油 1 茶匙

黑胡椒粉 少許

黃芥辣 1 湯匙

龍舌草糖漿 1 湯匙

( 沙律菜 )

羅馬生菜 100 克

美國新薯 150 克

紅蘋果 1 個

車厘茄 幾粒

粟米粒 2 湯匙

紅梅乾 少許

焗腰果 20 克

紫菜絲 少許

瞭解痛苦.生起慈悲

這是一行禪師於 2003 年 5 月 24 日,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辦的「幸福之路」四天覺醒生活營中第一次開示。 當日的開示可在以下網頁看到:http://tnhaudio.org/page/5/

 

佛陀教導的第八項練習是平靜痛苦。在這一邊我們平靜身體,在另一邊我們平靜感受和情緒。佛陀的教導可以在多方面幫助到我們,這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是幫助我們釋放身體的緊張和痛楚。當我們的身體感到痛楚和緊張的時候,不要單依賴鎮靜劑和止痛藥。因為當你制止一個痛楚的時候,另一個痛楚又會生起。如果你繼續服用止痛藥,將損壞你的肝臟和腎臟。請善用你的正念呼吸、正念步行的修習去治療自己,不要太依賴藥物。佛陀教導我們怎樣照顧呼吸、照顧身體;教導我們培養幸福喜樂的感覺,讓我們得到滋養,佛陀也教導我們如何處理內在痛苦的感受和情緒。

重組腦中的硬碟機

每個人自出生到現在,

都會被別人有意無意間,

種下了不少信念。

這些信念像許許多多電腦的小程式,

遇到了相應的事情,

就會自行啟動,

為你解決現時的問題。

這看來是件好事,

但可惜這些程式裏面,

好多都不是過了時的舊VISION,

就是根本充滿偏頗的「大道理」。

例如: 「男兒流血不流淚。

不成功就是沒有用。

不要相信陌生人。

有紋身就是壞人。

凡商人都是奸商。

只要有錢就會快樂。」等等等等。

這些小程式,

要多少有多少。

找個空閒的下午,

攤開一張白紙,

逐個將它抽出來寫在紙上,

然後逐一問自己,

你還需要它嗎?

它適用於你嗎?

記住,

你認為好與不好的信念都寫出來,

甚至,

包括:

「我要明心見性。」

「我要成佛。」

都寫下來,

問自己:

別輸在起跑線上

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無數人迷戀和信服。於是,人人都不想輸,為了贏,就鬥早起跑!

以前在入中學時要鬥入名校,後來就在入小學時已鬥入名校了。

再後來,入幼稚園時就要鬥入名幼稚園了。

然後,入幼稚園前就要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之前,家長又為嬰兒們先鬥早會講話、鬥早會走路、鬥早會爬行、鬥早會轉身 ……

但這還未夠早, 因為這仍會「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孩子尚未出世,家長就來胎教,給胎中孩子聽古典音樂、聽故事、背乘數表、看「芝麻街」……

但這還未夠,因為「起跑線」未必在胎中。於是,有人「隔世起鬥」—— 在今世做好準備,為下世一出世時就已領先別人,佔有優勢!

用愛蓋情傷

情傷究竟有多重?

失魂落魄?痛不欲生?生無可戀?一蹶不振?傷心欲絕?無論怎樣形容,傷就是傷,痛就是痛,事情發生了,唯一應做的,就是選擇如何面對,但如何選擇,就要看每個人的業力。

所謂業力,說到底,其實就是人的個性。

講來講去都是現在的社會點滴。有人的男朋友移情別戀了,她心有不忿,每日都在怨都在罵,但另一方面,卻又癡癡地等待着男友回心轉意,等呀等、怨呀怨,由情緒失控到憂鬱,六、七年間變成了另一個人,直到現在還過着半呆半癡的日子。

遇到這樣的人當然很唏噓,但情傷真的不易走出來嗎?

參訪寺院的禮儀

不管是國內、台灣或者香港的寺院,很多時候會見到一些遊客,在參訪時嬉笑推撞,高聲喧鬧,令這些本來清靜的佛門道場,因為這些遊客而變得非常嘈雜,有時甚至穿堂入室,完全不懂規矩。有些在場的佛弟子遇到此等境況,便會生起煩惱,輕則對他們怒目而視,有時甚至開口批評和責罵。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當你看到別人不順眼,就要檢討自己,究竟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而不自覺?或是該用什麼令彼此都愉快的方式來化解問題,而非一味的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法鼓山在美國紐約的象岡道場,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有一個很清楚的訊息,就是看待每一個到象岡的人都是禪修者,同時也令參訪者有這個認知,包括來參觀的遊客、禪眾、志工等,這樣子大家就會知道,處身在這個環境氛圍裏面,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心態和行為舉止。

佛和菩薩的分別

觀音菩薩本來是古佛,為了普度眾生,願意降為菩薩。另外,地藏菩薩也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和菩薩的分別在於哪裏?是否佛涅槃後不再理眾生嗎?我想不是但不太明白,請法師指示。

修行至福德智慧都達圓滿具足境界者,即成覺行圓滿的聖者,我們稱之為「佛」,菩薩則是仍在向成佛目標前進學習中的修行者。佛菩薩同樣 以度眾生為己任,根本不存在不理眾生之說;佛可選擇示現不同的身份 來度眾生,觀音菩薩是古佛,因觀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 法,因觀以菩薩身來度眾生,更能吻合眾生的心意,故倒駕慈航現菩薩 身,來尋聲救苦,廣度眾生。

建議你應該參加佛學初階班,有系統地認識佛教的教義及道理,當遇到佛法上的疑問,可即時向法師或資深的善知識請教,有助你更清楚明白佛法的道理。

 

整容會否影響運程?

我常聽見有相士說整容可改運,究竟是不是真的?整容會否影響運程?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如果我整容,是否不孝?

我不是相士,相士之言,不便批評。但以常理而言,如果整容即可改運,世間的問題豈不是很容易解決?再說如果整容效果不好,對個人的心情與行為絕對會有負面的影響;但佛教相信因果,認為命運是自己作自己受的果因法則,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待人處事的行為中,所以,想改變命運要透過個人的修持多懺悔、禮佛、誦經來清淨身心,也要從多行善修福,廣結善緣中,以種善因得善果來改變命運才最可靠。既然 有心想改運,建議參考《 了凡四訓 》,一部教人修福改運的真人真事的典籍,這是明朝袁了凡居士將其改惡修善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經歷,寫成家書《 了凡四訓 》訓示子孫,亦成為後世欲改變命運者的實證寶典,如果你真的想改變命運,參考這本書依法而行必有裨益,既不花費也不冒險。這本書在市政公共圖書館或很多佛道場都不難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