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哇.多吉醫生 探索藏醫奧秘

西藏,一個有着湛藍天空的地方,不少人稱之為「淨土」。
對於西藏,我們究竟認識多少?
布達拉宮、藏傳佛教、唐卡、八廓街,還是大碗的酥油茶?

很少人知道,西藏人其實有着自己的一套醫學體系。
藏醫,一種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傳統醫學,興起於松贊干布至赤松德贊時期。
長久以來,藏醫學在多方面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我們不妨跟隨達哇 • 多吉醫生的腳步,近距離探索藏醫的奧秘。
靜下心來,傾聽藏地文化背後的故事。

遠離人造添加劑

香蕉蛋糕是素食點心班的「王牌」之一,做法簡單,所需時間又不多,幾乎所有學員試弄後都有不錯的成果。用全熟透的香蕉造成的蛋糕,不單比其他蛋糕含更多水分,吃起來軟綿綿,齒頰還留有淡淡的香蕉果香,實非合成香油所能比擬的。光用短短半小時,就能遠離人造添加劑,享用健康小點心,實在是物超所值呢。

 

健康香蕉蛋糕

材料 ︰
香蕉 3 隻
低筋麵粉 450 克
泡打粉 10 克
梳打粉 10 克
砂糖 300 克
水 300 毫升
白醋 2 湯匙
菜油 120 毫升

用具 ︰
3 寸蛋糕模具 14 個

做法︰

共修幫助了解自己

2010 年 8 月 一行禪師於青年禪修營回應年輕人的提問。

 

正念的源頭是什麼 ?

正念是一種能量,讓我們活在當下,可以更深切地活出生命裏的每一刻。當我們正念地喝茶,我們會深深地覺知手中的那杯茶。當我們正念地呼吸,我們會覺察到我們是活着的。當我們正念地沐浴,我們會覺察到那清澈的水在身上流過,覺察到身體的感覺,因而得到更多的喜悅。 正念的相對是失念。失念時,我們在思想過去、在思想將來、在憤怒、在恐懼, 不是真正的活着。

每人都有正念的種子,只要稍加鍛鍊,便能正念地生活。只要我們堅持鍛鍊,很快地,正念的種子便會茁壯成長。當失念時,立刻專注自己的呼吸,我們便能回到正念中。在正念時,我們更集中,能清晰地、深入地去觀察,作出智慧的決定。

清淨六根

人生的大毛病,在於六根不淨: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意貪法,因而造業受報,沉淪於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所以佛經時常教人要「守護根門,如龜藏六」,即是說要守護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勿讓其任意妄為,就像一隻龜,當受外界侵襲之時,會立刻把頭、尾和四肢( 六 處 )收藏起來一樣。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道人居於恆河之畔,雖苦修多年,但貪念還未消除,所以離悟道尚遠。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與這道人同在海傍的樹叢下靜坐。不久,有一隻海龜從海灘爬出來,被一隻餓狗看見。狗想咬牠,說時遲,那時快,海龜受到侵襲,立刻將頭、尾、四腳全部縮藏在背甲內。狗無法傷龜,只好走開。頃刻,海龜見外面已無動態,於是又將頭尾四腳伸出。狗又來襲擊,海龜又重施故技,將六體縮入。如是者經過很多次,餓狗無可奈何,唯有放棄 海龜,到別處覓食了。道人看見如此情景就說:「好一隻烏龜!有護身背甲,餓狗亦不得其便。」

佛陀於是說:「亦有修道人不如海龜,不知諸法無常,不守六根之門,放恣六情,隨業流轉,苦惱百千。」

山區支教老師

這是內地一位大學生給我講的故事。她師範畢業後曾去甘肅西部偏遠山區做過一年的「支教」( 即支援貧困地區教育 )工作。支教的學校位於一個異常乾旱的山區,到處是裸露的山岩,很難看到一點綠色。村裏的男人幾乎全都出外打工了,女人也出去了大半,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村裏有一所小學,破爛不堪。老師受不了這裏生活的艱辛和收入的微薄,流失率特別高。

以下是這個來自大城市的大學生的描述:

一進村子,就聽到有人大聲地打賭,說我在這裏肯定不會超過兩個月。的確,村裏的教學和生活環境,都遠遠地超出了我的想像。如果不是親歷,實在難以相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中國的西部還有這樣閉塞、落後和缺水的地方。我想洗一次澡,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轉三次車,趕到八十里外的縣城,才能找到一個澡堂。

我教的班上有個叫王錦的學生,他是十分懂事的男孩,讀書刻苦用功,成績很好。每當課堂上有學生調皮,他都會站起來幫我管住。我曾問他的志願,他說要做一個像我這樣的好老師。

廿年一覺移民夢

她生長在一個很有學識的家庭,父親是醫生,兩姊妹受到父母悉心的栽培,有豐富的學歷和閱歷。本來住在國內,由於父親人脈廣,她經常有機會周遊列國。談戀愛了,對方是位有抱負的生意人,在經濟基礎穩固的情況下組織了小家庭。兒子出世了,為了下一代,他們决定移民國外,最後選擇在美國一個大城市落腳。

她在一家大公司當中層職員,丈夫累積了些經驗後,便雄心勃勃再開創事業,他們不覺得慶幸,因為一切都是努力得來的結果。

兒子逐漸長大,結識了許多朋友,亦沾染了外國人不羈的作風,小女朋友如走馬看花,這本來已令人頭疼,但最傷腦筋的,是丈夫的生意一直沒起色,老本貼了一筆又 一筆,接着,兩人都要分別借貸應付。她的工資必須負擔多項開支,實在吃不消。她多次提出把生意結束,但丈夫覺得希望就在前面,捱一捱定會有轉機,但後來卻轉口風,說自己一生從未失敗過,怎能就此結業?如何有面目見江東父老?為此,本來親密的倆口子,時時為錢為兒為這為那,不是小吵就是大鬧。 兒子聽得心煩,索性經常不回家。

攝影面對負面情緒

現代人工作緊張,壓力又大,加上社會上爭論多,傳媒又不停渲染,很多人都少不免有負面情緒。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時,不要抗拒或者逃避,而應該仔細觀察是什麼原因引起,找到源頭才容易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攝影就是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我時常都隨身攜帶一部輕便照相機,可以隨時隨地把身邊美好的事物以影像捕捉下來。在拍攝的過程中,時常去留意一些美好的事物,有助自己舒緩煩躁的心情,思想亦會變得更正面和積極。

這個過程有助陶冶性情,不單是拍攝者,即使是觀看照片的人亦會有所感受,在生活上的覺察能力也會提高。時常保持心情愉快,對負面情緒的免疫能力便會自然增強。

每次拿起照相機,看到有感覺的東西便拍下來,這個過程已經是禪修,因為是專注在生活每個當下,所以禪修不是很高深的,應該要跟生活一起,行住坐臥都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

改善關係先認錯

衍陽法師講座輯錄「 清醒地將錯就錯 」之三

上文衍陽法師說到,如果一個人每件事都肯定自己是正確的話,到最後,你很有可能失敗多於成就,因為你的眼光只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在佛法的幫助下,還需要聞、思、修。今期法師教我們如何認錯,如何將錯就錯,以改善人際之間的關係。

 

陽:衍陽法師 眾:觀眾

陽:如果不幸的事情還沒有發生,我通常很「黑心」的說一句,很快會有的。只有當你知道了為什麼你會經歷這麼多不好的事,你願意真正改變你的心態、改變你的想法、改變你的行為時,才可以改變你的將來。佛教不是說因果嗎? 很多人都不喜歡聽。前一世的事又不是我做的,為什麼要我來承受? 很不公平。我從前也是這樣想的。可是當你吃蘋果、吃橙,那不是你種的,我們還不是照樣吃? 吃完還評價好甜、好酸。當你再慢慢地回想的時候,就會知道,原來很多東西都是有因緣的,亦是有原因的。例如,你自問一下,為什麼你會來聽這個講座?慕名而來,名從哪裏來?

自製慕絲 零難度

酸酸甜甜的草莓慕絲,把鮮打的草莓顆粒和淡忌廉混合在一起,讓味蕾感到一抹清新,很適合做餐後甜品。一直都認為做慕絲是步驟繁複的,郭師傅這次示範了很簡單的製法,只見他幾下手勢便把草莓慕斯俐落地完成了。師傅還提供了綠茶和咖啡慕絲的做法,而且可以其他水果替換食譜中的草莓;一次做幾種不同的味道,就是一個味道紛陳的甜品盛宴了。

草莓慕斯

材料 ︰
草莓 450 克
淡忌廉 450 克
糖 150 克
素魚膠粉 52 克
水 550 克
冰粒 適量

做法︰

十六根蠟燭

某天晚上,在美國德薩斯州的一個農場裏,主人正在舉行一場隆重的生日宴會。宴會的主角是他剛滿十六歲的女兒安娜。 為了慶祝女兒長大成人,主人按當地的風俗,特地邀請了幾十位親朋好友前來參加。

安娜穿着一身華美的藍色紗裙站在門口 接待客人。花樣年華的她滿臉笑容,落落大方。

宴會的音樂響起,安娜和她的父親翩翩起舞。客人們圍成一圈,齊聲歡唱《 甜蜜的十六歲 》。

伴隨着溫馨優美的歌聲,晚會達到了最高潮。此時,安娜要按當地風俗在生日蛋糕上點燃十六根蠟燭。安娜每點一根蠟燭,都需要講一句話:「第一根蠟燭,獻給我親愛的媽媽。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上那一刻開始,就一直在你的呵護下成長。每當我苦惱時,你會耐心地聽我細訴;每當我覺得無助時,你會伸出援手。你是我心靈的港灣,讓我隨時停靠 ……

「第二根蠟燭,給我的姐姐。雖然有些 難以啟齒,但我還是要對你說:你是我最好的伙伴,伴我走過成長的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