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有沒有次數限制?

我已經皈依,但朋友說可多次皈依,可以嗎?

真正的皈依一次已經足夠,但若要皈依多次亦無不可;各人皈依的理 由各有因緣,有認同佛教而發心皈依三寶者、有因親友引導而皈依、 有自覺與皈依師有緣者,也有因為希望與善知識結緣;不管皈依的因 緣為何,能發心皈依畢竟為自己種下佛法因緣的善根種子,無論皈依多少次,都是發願終生盡形壽皈依三寶的。

新春偶感.日日是好日

禪門有一則公案:有一次,文偃禪師要考驗僧徒的禪定功夫,於是向眾問道:「我不問你們十五月圓之前,只問你們十五日之後如何? 道一句出來!」

結果無人敢答,隨後他又自答道:「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是什麼意思? 文偃禪師想藉 此一問,掃除學人對於前十五日、後十五日的妄想執着。其實,「日子」本身無好壞的分別,它是大自然的規律,周而復始,萬古如是, 只是凡夫對日子生起分別心而已。 這分別心是從意識而起的。 它經常攀緣外境而生起憎愛、順逆等煩惱, 作業受報,輪轉生死。只要消除這分別妄想,令它回復到清淨的本體上,就是走上正道了。

「日日是好日」,並非指「天天都是黃道吉日」。 它的意思是要修行人脫離對吉日、晴日的偏愛,凶日、陰日的憎惡。正如《 信心銘 》開宗明義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日子過得好或壞,不應從物質的享用或自我心情的感受來作衡量,更不應執着外境而產生煩惱。 何謂執着外境? 簡單來說,即是六根執着六塵: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 味、身貪觸、意貪法,因而擺脫不了煩惱,造業受報。

培養幸福的習慣

梅村上村 2012 年 6 月 19 日

坐在這裏,我聽到下雨的聲音。 我覺知我 和我的僧團同在,享受着此時此刻。 在正念當 中,這是快樂的一刻。

非思維(non-thinking)是禪修的成功秘 訣。 當思維浮現,接觸對象時的第一印象便失 去了,你就失去了活在此時此刻的機會,失去 了跟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的連結。 反之, 當你覺知自己所接觸和感受的,就能觸及身體 和環境裏,讓我們得到滋潤和療癒的生理和心 理因素。

 

如理作意

在一切心所( 心理活動 )中都普遍生起的 心識功能,共有五種,稱為五遍行心所。

耶誕節香酥素雞翼

馬上就要過耶誕節了!想必大家都已安排好假期的活動,趁着閒暇,與親朋好友們共聚!既然是耶誕派對,當然少不了各種惹味的小吃與零食!今期,美食達人藍婷教大家製作素版香酥雞翼,雞翼的調味已事先做好加工,因此當想吃的時候,只需要沾上生粉去炸,即可烹製出讓人吮指回味的素雞翼。操作簡單快捷,非常適合用來為派對做準備,亦很受年輕人歡迎!預祝大家耶誕快樂,吉祥安康!

 

耶誕節香酥素雞翼

材料(2人份):
素雞翼(素茂素食)半包  
羽衣甘藍 數片
生粉 (或用炸粉)一湯匙
水 半碗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