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健康藍莓乳酪

炎夏日,胃口也隨之變小,常想吃些酸甜又開胃的甜點。今期,閃亮登場的純素媽媽Grace,將發揮她的巧思妙想,帶給各位讀者一款製作簡單的健康甜點!這款純素版的藍莓乳酪, 無蛋、無牛奶脂,也沒有麵粉和精緻糖,吃起來完全零負擔。擔心無糖不夠好味?不用怕!這款乳酪綿潤冰涼,酸甜可口,可按照個人口味加入楓葉糖漿,絕對是一款美味又美麗的甜點,很適合夏天品嘗!

 

藍莓乳酪


材料(2-4人份):
藍莓   125克(洗淨,留幾粒作裝飾)
新鮮椰青  2個(起肉)
檸檬   半個(榨汁)
楓葉糖漿   1湯匙(視乎個人喜好)
薄荷葉  幾片(裝飾用)
大麻籽  少許(裝飾用)

 

開心蔬菜蒸餃

不吃肉、不吃飯,吃清甜軟糯的蔬菜蒸餃,也挺飽呢!健身達人Kris,繼續為大家帶來美味又健康的蔬食料理。這一回,教大家自製簡便卻爽口的蔬菜蒸餃!內餡有翠玉瓜及紅蘿蔔,翠玉瓜有豐富的維他命A、C、碳水化合物及纖維,比青瓜、節瓜和絲瓜的都要高。而紅蘿蔔則富含高纖維素及硒元素,更有充足的維他命B1、B2、B6及胡蘿蔔素等,有着「平民人參」之稱。用蒸的做法呈現的餃子,反而比水餃更能吃出麵皮和內餡的清香,Q彈的口感真是恰到好處,大家也快嘗嘗看吧!

 

蔬菜蒸餃

材料(1人份):
翠玉瓜  約半個
紅蘿蔔  一條
餃子皮  半斤
(吃多少包多少)

調味料:
糖  適量
海鹽  適量
油  適量

袪濕方法大檢閱

袪濕有兩個常用方法:一就是排濕,不論是大便、小便、排汗、鼻涕,都是人體排濕的方法;二就是化濕,「化」比較難理解,相似於水變成蒸汽,水就消失了。人體化濕的方法,不外乎令氣血運行順暢和用陽氣(熱力)把濕化袪。化濕和排濕通常要共同作用,效果才快。

按摩

現代人喜歡按摩,特別是穿了一整天高跟鞋後,雙足痠軟,又腫又無力,按摩都有「一些」作用。

按摩可加強氣血運行,直接起到化濕的作用,另外亦可加速水液回流,間接加強排濕效果。但需留意,由於按摩主要借助外力,效果通常有限及短暫,多數人會在按摩後,小便突然增多,全身變得輕鬆,但效果只能維持一晚。

以按摩袪濕或維持健康,頻密度必須較高,但頻密度越高,被按傷的機率則越高,一旦按傷,濕未袪,瘀卻來。

點解咁易熱氣?

病人問:什麼是熱氣?明明我虛弱腳凍,飲涼茶會頭暈肚瀉,覺得自己是寒底,但偏偏食塊餅都會熱氣到喉嚨痛。點至無咁易熱氣呀?

醫師:「熱氣」或「上火」,原來不是傳統中醫術語!這是民間通俗用語,所以人人理解或有差異,但通常理解為由於體內火熱旺盛,而出現一些熱性症狀,包括暗瘡、眼垢多、口瘡、牙痛、喉嚨痛、尿黃、便秘等。

一有這些症狀出現,人們很自然想到用涼茶、清熱成藥、消炎藥或者寒涼食物去對付。不過,就算有這些症狀,其實並不代表單純的火熱旺盛。如果不瞭解清楚,純粹去清熱的話,效果往往未如理想,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韓式大醬湯

韓式大醬湯是韓國家庭常備的一道菜,特別在寒冷的冬季,幾乎每日回家後都要喝上一碗,暖心暖胃。今期,阿妹教大家製作純素版的大醬湯,小編和一眾同事已率先嘗過,味道特別清新,又營養豐富,喝完很舒服,且渾身暖笠笠!假如你覺得中式煲湯耗時費力,那不妨把這道「上班族友好」的料理學起來!不僅省時,而且足夠好味,大人小孩都合適。每周喝兩次,健康無負擔!

韓式大醬湯

材料 (2人份):
昆布  一大片
乾冬菇  一隻
薯仔  半個
白蘿蔔  三分之一條
甘筍  半條
日式油揚豆腐  適量
韓式大醬(麵豉醬) 1湯匙
(可根據個人口味調節濃淡)
水  1500毫升

做法:

年紀輕輕有飛蚊?要保養了!

年屆四十中年,間有飛蚊,是可接受的衰老表現,只要排除視網膜和其他疾患,遲些調理亦無妨。

三十多歲,或更年輕,居然偶有飛蚊,即使已排除他病,亦應盡早服藥和改善起居生活,以減輕未老先衰的事實,避免老來更衰的結局。

 

飛蚊症要先排除危急症

若飛蚊症伴有閃光、突發視力問題、黑點數目急劇增加、外傷史或素有嚴重眼疾,如青光眼,就要盡快作詳細檢查瞭解,排除嚴重疾病,如視網膜剝離、視神經病變、腫瘤⋯⋯

 

排除後,如何調理?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久視傷血」
「五色令人目盲」

魷魚遊戲中的禪修

如果你要在犧牲自己和犧牲好朋友之間做一個抉擇,你會怎樣做?

這問題是源於近期非常火熱的劇集《魷魚遊戲》,因為對人性刻劃細緻分明,角度別出心裁,所以受到全世界熱捧。

《魷魚遊戲》是描述一個財雄勢大的神秘組織,創建了以性命為代價,但酬勞極其豐厚的殘酷遊戲。他們以「給予所有人平等機會」為幌子,去招攬社會上飽歷創傷而淪落的參加者,如欠下巨款的失婚賭徒、虧空公款的金融才俊、走投無路的黑幫老大、脫北者、殺人犯等等。各人均背負着滄桑的過去,參加者以自己的方法鬥智、鬥力、鬥狠、鬥奸,去賺錢、去生存。當中有善良的人、偽善的人、邪惡的人、狡猾的人,甚至價值扭曲的人。唯一相同的一點是,心存善念的人當被迫到了在犧牲自己或是犧牲他人之間要作抉擇時,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犧牲他人。有人説這只是生存本能,有人説這是偽善下的自私。

大家都在討論角色的內心是否真正善良,卻不怎麼探討特殊情況中的人性。也有很多人站在道德的高地口誅筆伐。但若易地而處,可能自以為慈悲的你我,也會做出同樣,甚至更可怕的決定。

傾聽自然

今晨,被鳥聲喚醒。坐在窗邊,閉着眼睛,聆聽附近山裏傳來的清晨旋律。周遭的人們還沒開始活動,山裏的聲音份外清明。鳥兒啁啾、嚦嚦,清脆婉轉……還有不知名的蟲兒唧唧。聆聽着,山裏的旋律蔓延了整個身體,寂靜……直到四周的車聲、人聲響起,逐漸融入在清晨的旋律中。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如聽到大自然的呼喚,跟大自然越發親近:和朋友相約聚餐,會找看得到天空、看得到山和樹的餐廳;把正念課程搬到郊野,以天和地作為教室,以自然為師;每周日到大嶼山蓮池寺參與正念日,總會找時間赤腳走在寺院前的那片草地,秋日陽光燦爛,偶爾在草地上打個滾……親親草地、親親大自然。

來自大自然的呼喚,是源自內心的呼喚。「久在樊籠裏」,生活在繁忙密集的城市裏,隨着科技發展,我們生活在電磁波裏。手機、電腦、電視等所發出的電磁波,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一直在實驗研究中。有研究發現電磁波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讓人體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這其實無須以研究報告數字說明,我們的身體會告訴我們這些訊息,只是我們沒有靜靜聆聽。

與你傾素齊護生

在街上看見可愛的小貓小狗,我們都會生起歡喜心:「好得意啊!」幾年前有本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引來大眾關注。眾生有情,戒殺護生已經成為大趨勢。

 

由儒、釋、道三教共同主辦的觀音文化節已到了第七屆,今屆主題是「慈悲護生.戒殺茹素」,這題目正好呼應此刻的大環境,如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在活動中表示:「現在那麼多災難都和我們的心有關,只要我們心中是好的,世界就會美好。茹素護生不只是三個宗教的事情,而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的話題,所以呼籲大家能持一天素就持一天,能六齋日就六齋日,能十齋日就十齋日。」

今屆「觀音文化節」活動分為三個系列,系列一活動的核心環節是「主題對談」,除了儒、釋、道三教領袖外,亦有多位嘉賓就「慈悲護生‧戒殺茹素」之主題,探討為何要護生及護生的意義;「戒殺茹素」和護生的關係,以及護生茹素對個人修行與人類長遠福祉的問題等。

系列活動二為「『健康素食』同分享」,三教於指定道場及素食館,免費派發結緣飯盒或提供堂食折扣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