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濕方法大檢閱
袪濕有兩個常用方法:一就是排濕,不論是大便、小便、排汗、鼻涕,都是人體排濕的方法;二就是化濕,「化」比較難理解,相似於水變成蒸汽,水就消失了。人體化濕的方法,不外乎令氣血運行順暢和用陽氣(熱力)把濕化袪。化濕和排濕通常要共同作用,效果才快。
按摩
現代人喜歡按摩,特別是穿了一整天高跟鞋後,雙足痠軟,又腫又無力,按摩都有「一些」作用。
按摩可加強氣血運行,直接起到化濕的作用,另外亦可加速水液回流,間接加強排濕效果。但需留意,由於按摩主要借助外力,效果通常有限及短暫,多數人會在按摩後,小便突然增多,全身變得輕鬆,但效果只能維持一晚。
以按摩袪濕或維持健康,頻密度必須較高,但頻密度越高,被按傷的機率則越高,一旦按傷,濕未袪,瘀卻來。
魷魚遊戲中的禪修
如果你要在犧牲自己和犧牲好朋友之間做一個抉擇,你會怎樣做?
這問題是源於近期非常火熱的劇集《魷魚遊戲》,因為對人性刻劃細緻分明,角度別出心裁,所以受到全世界熱捧。
《魷魚遊戲》是描述一個財雄勢大的神秘組織,創建了以性命為代價,但酬勞極其豐厚的殘酷遊戲。他們以「給予所有人平等機會」為幌子,去招攬社會上飽歷創傷而淪落的參加者,如欠下巨款的失婚賭徒、虧空公款的金融才俊、走投無路的黑幫老大、脫北者、殺人犯等等。各人均背負着滄桑的過去,參加者以自己的方法鬥智、鬥力、鬥狠、鬥奸,去賺錢、去生存。當中有善良的人、偽善的人、邪惡的人、狡猾的人,甚至價值扭曲的人。唯一相同的一點是,心存善念的人當被迫到了在犧牲自己或是犧牲他人之間要作抉擇時,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犧牲他人。有人説這只是生存本能,有人説這是偽善下的自私。
大家都在討論角色的內心是否真正善良,卻不怎麼探討特殊情況中的人性。也有很多人站在道德的高地口誅筆伐。但若易地而處,可能自以為慈悲的你我,也會做出同樣,甚至更可怕的決定。
傾聽自然
今晨,被鳥聲喚醒。坐在窗邊,閉着眼睛,聆聽附近山裏傳來的清晨旋律。周遭的人們還沒開始活動,山裏的聲音份外清明。鳥兒啁啾、嚦嚦,清脆婉轉……還有不知名的蟲兒唧唧。聆聽着,山裏的旋律蔓延了整個身體,寂靜……直到四周的車聲、人聲響起,逐漸融入在清晨的旋律中。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如聽到大自然的呼喚,跟大自然越發親近:和朋友相約聚餐,會找看得到天空、看得到山和樹的餐廳;把正念課程搬到郊野,以天和地作為教室,以自然為師;每周日到大嶼山蓮池寺參與正念日,總會找時間赤腳走在寺院前的那片草地,秋日陽光燦爛,偶爾在草地上打個滾……親親草地、親親大自然。
來自大自然的呼喚,是源自內心的呼喚。「久在樊籠裏」,生活在繁忙密集的城市裏,隨着科技發展,我們生活在電磁波裏。手機、電腦、電視等所發出的電磁波,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一直在實驗研究中。有研究發現電磁波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讓人體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這其實無須以研究報告數字說明,我們的身體會告訴我們這些訊息,只是我們沒有靜靜聆聽。
與你傾素齊護生
在街上看見可愛的小貓小狗,我們都會生起歡喜心:「好得意啊!」幾年前有本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引來大眾關注。眾生有情,戒殺護生已經成為大趨勢。
由儒、釋、道三教共同主辦的觀音文化節已到了第七屆,今屆主題是「慈悲護生.戒殺茹素」,這題目正好呼應此刻的大環境,如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在活動中表示:「現在那麼多災難都和我們的心有關,只要我們心中是好的,世界就會美好。茹素護生不只是三個宗教的事情,而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的話題,所以呼籲大家能持一天素就持一天,能六齋日就六齋日,能十齋日就十齋日。」
今屆「觀音文化節」活動分為三個系列,系列一活動的核心環節是「主題對談」,除了儒、釋、道三教領袖外,亦有多位嘉賓就「慈悲護生‧戒殺茹素」之主題,探討為何要護生及護生的意義;「戒殺茹素」和護生的關係,以及護生茹素對個人修行與人類長遠福祉的問題等。
系列活動二為「『健康素食』同分享」,三教於指定道場及素食館,免費派發結緣飯盒或提供堂食折扣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