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一抹甜

抹茶芝士蛋糕,一直是不少港人心目中的完美甜點。微苦之後便是甘甜的餘味,細膩絲滑、綿軟醇香,入口即化。今期,Ken大廚帶來一款在家也可以做的蛋糕食譜,步驟雖然較多,但只要慢慢來,絕對可以做出令人滿意的味道!軟滑的芝士蛋糕包裹着舌尖,釋出淡雅的抹茶香氣,以後想吃抹茶蛋糕,就不用大老遠飛去日本囉!趕緊來修煉你的「抹茶力」吧!

 

生機抹茶芝士蛋糕


餅底材料(一個8吋蛋糕):
杏仁 125g
蕎麥 40g
椰子花蜜 40g
冷壓椰子油 25g
岩鹽 少許 
生機芝士餡材料:
冷壓椰子油 230g
椰子花蜜 150g
腰果  430g
飲用水380g
天然雲厘拿精油 少許
抹茶粉 20g 
岩鹽 少許
 

一舊木的修行

Yan將刨子放在木料上,然後全神貫注,刨出一片片薄如蟬翼的刨花,過程中不斷調整刨刀的角度,一次不可以,再來,還是不可以,又再來。力求把木塊刨的尺寸一致,毫釐精準。單是刨木已經如此講求心機和時間,何況這只是造木的其中一個工序,若非熱愛,早已逃之夭夭。

對Yan來說,做木是一種修行,身心專注,和木頭對話,和自己說話,渾忘俗慮,修練的,是技術,更是心性,甚至從中證明自己的存在。

垃圾都是錯配的資源

最近筆者所住屋苑因統一更換垃圾桶的事宜,住戶們商討需要訂購較大容量的垃圾桶,當中揭示了大部分住戶,都未有做好垃圾分類,以至垃圾桶每天都被塞爆,我便分享了我家多年來實行垃圾分類後,大約三星期才掉一次不能回收垃圾的體會,鄰居們紛紛邀請我主持一場減廢分享會。

一般市面上可回收的垃圾,基本上分為四大類:紙、塑膠、金屬及玻璃樽。市民需要自行把這類垃圾拿到街上的回收桶收集,但由於垃圾徵費計劃還未實施,大家都未準備好履行回收的責任,而仍把所有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垃圾,混在一起,再添上家居廚餘垃圾,更令清潔工沒能作最後分類回收。如果我們做到以上四種的分類,其實已經可以大大減少垃圾量。

維修代替棄置

上月在歐洲發現了維修文化是如此的興盛。

早就知道這片大陸對舊物的鍾情,從人潮湧湧的周末二手市集可見一斑。加上參觀過那裏的「物品圖書館」(Library of Things),充分感受到當地人很樂意使用別人的物品。可是他們對於維修的熱衷,是令人大受啟迪的善行。

今年四月,歐洲議會通過了「維修權」,法例將於年尾實行,讓消費者向生產商取得維修零件、工具和資訊,以便消費者可以自行維修產品,而不會因為不懂維修而被迫要購買新產品。但其實法案未通過前,以維修代替丟棄的概念,早就植根於很多歐洲人的生活中。

陪着你 走進這場漫長的告別 照顧者 許思思

得知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那一晚,
許思思躲進被窩裏小心地哭,生怕被母親聽見。
五年後的今天,母親似乎早已將她遺忘,
總是昏睡,鮮少清醒。
在陪護過程中的一千八百多個日子裏,
許思思跨越了迷惘、憤怒、沮喪……
逐漸在這場與遺忘的角力中,尋回自己。

 

大樹無形.放棄我執

「大師,怎麼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之間,變得暴怒?」
俗家弟子說他的朋友是眾人眼中的好好先生,但開車時卻變成另一個人,
遇上別的車子不守交通規則,他便不斷咒罵,
還會開快車追着前車,響號閃燈,像要殺人般。
大師說:「人不能隨便發脾氣,一生氣,鬼魔便會出現附身,
到時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他說出來的話都夠嚇人,
那不是他的真心話,是鬼魔說的。」
「哪些話是鬼魔說的?」
「大部分車禍都是發生在有人發脾氣時,一個人心念不好,會招惹外在惡緣啊!」

放棄我執,不要執着於做或不做某件事情,
不管人家守不守規矩,不管有沒有騷擾到自己,
保持平常心,學懂萬事萬物各有前因。
我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便不會執着於自己的對,別人的錯了。

智慧不足,煩惱便多;煩惱越多,鬼魔便走進來,
當鬼魔控制了一個人的心時,那就麻煩了。

痛風可以吃素嗎?

近來有一位長輩跟我分享到有茹素的打算,但又擔心食材的限制會影響他的痛風症問題。

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多菜少肉是有助預防痛風的。過去,痛風只常見於天天大魚大肉、有餘暇飲酒作樂的大富之家,因而有「富貴病」之稱;不過,現代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已經讓痛風徹底平民化。

新加坡一項研究分析逾6萬人的飲食,發現食肉最多者患痛風率增1至1.3倍,食魚及甲殼類最多者患病風險亦增1.2倍,惟食豆或豆製品最多者患痛風率大減兩成,所以減少甚至不吃肉類絕對有助減低患上痛風症的風險。

常見的問題——豆類和痛風

肉類大部分為嘌呤食物,大量進食易令尿酸升高,長期高尿酸會增加患痛風機率,一般蔬菜則含普林不多,故多吃有利健康。但菇類及部分蔬菜如西蘭花均為高普林食物,過去痛風患者都會少吃,但其實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維他命、抗癌物質等,只要減少進食肉便可以了。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當家人陸續感染新冠肺炎,陳先生還與家人共同生活,期間彼此無戴口罩,他全憑中藥提升正氣(人體抗病力和生理功能),最後都能力保不失,無被傳染,直至家人康復。近來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如何提升自身正氣,至關重要,以下簡單介紹。

氣虛的人正氣不足,容易感染,或兼有疲倦乏力、呼吸短促、聲音低微、容易出汗,甚至有心悸不安、頭暈耳鳴、食欲不振、大便稀爛等症狀。可通過補氣改善。

補氣中藥:可提升正氣,現代藥理顯示,它們都可增強免疫功能,例如人參、西洋參、刺五加、黃耆、白朮,後二味更常見於中醫專家預防流感或新冠肺炎方(服用前須咨詢中醫師)。食療或湯方則常用黨參、太子參、黃精、五指毛桃、靈芝等,它們都比較平和,老幼咸宜。

補氣素食:例如有米飯、糯米、小米、粟米、大麥、蕎麥、栗子、花生、淮山、白扁豆、香菇、蘑菇、猴頭菇、大棗等。

不過要注意,糯米、花生、香菇等較難消化,每次進食不宜過多,腸胃弱者尤須謹慎。由於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如果食滯食傷了,食物也就難以吸收轉化成氣血,得不償失。

珍惜晴天 擁抱雨天

經典裏,佛陀教導一種修習方法稱為「換木釘法」。當我們生起一個我們不喜歡的心行,我們可以用其他心行來代替它。猶如當木匠發現連接兩塊木板的釘子已經腐壞,木匠用新的木釘,將舊的木釘拔出,然後用新的木釘把兩塊木板釘在一起,這就是「換木釘法」。

我們的心行也一樣,當我們有煩悶的心行,我們可以換釘子,意思是用一個較為愉快的心行替代,這完全可以做到。因為,這個煩悶的心行之所以顯現出來,是因為愉快的心行仍未顯現,現在我們想辦法讓愉快的心行顯現,代替煩悶的心行。這個修習方法,我們可以自己做得到,或者一位師兄可以幫我們這樣做,或者一位師弟、師妹、師姐也可以幫助我們這樣做。他/她來到,幫助我們離開那煩悶憂慮的狀態,那人如清晨小鳥一般清新,來到我們身邊,握着我們的手,帶我們離開那幽暗的心情。